李成溪 高茂立 商莹莹
在守“沪”大上海抗疫保卫战中,无数基层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他们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这么一对携手战“疫”的党员夫妻。男主人公卜逸峰,2008 年1 月加入党组织,是一名全科主治医师;女主人公石立亭,2010 年10 月加入党组织,是一名预防医学主治医师,也是单位计划免疫条线负责人。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的召唤,践行初心使命,奉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常人眼里,卜逸峰与石立亭夫妻恩爱,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携手前行,被同事称为一对好搭档,更是一对“革命情侣”。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卜逸峰与石立亭谈得最多的就是:“我们俩都是党员,战疫中遇到再大的风险、再大的困难,想着自己的党员身份,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今年3 月,新一轮疫情再度袭扰上海,疫情来势汹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隔离酒店管理、阳性居民转运专班、小区“扫楼”任务……医务人员应接不暇。3 月18 日,卜逸峰来不及与心爱的人说句话,而是立即向党组织报名,直奔隔离酒店,担起入境人员隔离管理与医疗保障工作。在隔离酒店数个日日夜夜里,卜逸峰亮明自己的党员身份和手机号,告诉大家:“有问题就找我”,他时刻准备着接受各种任务,把隔离人员当亲人一样,尽自己所能服务大家。
遇到婴幼儿、孕产妇、高龄老人在隔离时申请同住的情况,他总是先耐心安抚一下,然后把具体情况了解清楚,与隔离对象达成共识后,再依据相关管理规定,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直到他们满意为止,从不敷衍一个需要特别照顾的人。特别是对孕产妇隔离对象,他坚持每日电话随访,并及时上报区妇幼所,做好各种应急准备。有位老先生患有抑郁症且核酸检测阳性,一时情绪波动极大,甚至流露出过激想法,卜逸峰立马把这位老先生的情况放心上,坚持不间断地与他通电话,边安抚边稳定其情绪,并联系区精神卫生中心专科医生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及时联系转运车辆将老先生送至市公共卫生中心接受治疗。
4 月11 日,卜逸峰回单位投入阳性居民转运班组,为减少居民等待时间,他仔细规划路线,跑遍四平街道社区23 个居委,接收护送阳性居民到过10 个方舱。有一天气温陡然升高,他连续工作7.5 小时,为有医疗需求的居民联系医疗方舱,为有幼童的家庭联系亲子方舱,为高龄、伤残等如厕不便的人群联系配送座便器……除此之外,他还完成了三批转运方舱的任务,脱去防护服时已全身湿透,几近虚脱。
4 月29 日,卜逸峰又被紧急调任接手密接隔离工作,从一个点位增加到两个点位,每日安排抗原检测、核酸采样、餐食配送及物资供给,给工作人员开展手卫生、防护服穿脱的培训。短短12 天,共管理密接者 400 余人,正常解除隔离200 余人,转运阳性近200 人。面对一个又一个繁重的紧接任务,卜逸峰说:“大家都很辛苦,在战疫一线只有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决没有躺倒的党员”。
在这场决战之中,石立亭在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战疫群”里忙碌地回复着各种消息,为爱人卜逸峰不断点赞加油。石立亭的工作节奏也像上了发条一样,越来越忙,越来越紧,从没有丝毫懈怠。一个青涩腼腆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沉着干练的“小妈妈”,也透着她对工作一如既往的认真与热爱。她除了负责新冠疫苗的管理外,门诊接种工作也不落下。疫情突如其来,她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区大筛查中,日间采样,阳楼扫楼采样,抗原异常复采,出仓人员复检,支援兄弟单位的采样,为残疾人、高龄老人、久病卧床的居民上门入户采样,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申领核酸码,每日为暂不能接种疫苗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和健康指导,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这对党员夫妻两个月几乎没有休息过,卜逸峰的任务一个接着一个,石立亭始终24 小时待命,后来,为了不耽误工作,石立亭索性带着洗漱用品吃住在单位。疫情那两个月,卜逸峰除了居家5 天健康观察外,再没有回过一趟家,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
“疫”线奋战中,不管白天黑夜,上门核酸采样,转送阳性病人,都有这对夫妻的身影,他们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在忙碌和辛苦中也能体会着那一丝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