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虹
5、4、3、2、1……
1960年9月10 日, 是他在这倒数声中按下了操纵台前的按键,把中国第一颗加注我国自己生产的燃料的苏式导弹送上了天空。作为军事行动的一按,由于保密的需要被历史尘封了数十年。
2006年9月17 日, 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播放了一个与导弹发射有关的专题片。我国导弹发射部队的导弹发射员赖纪丛,首个操纵按键发射中国第一枚苏制导弹和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导弹的故事,才从尘封了46年的秘密中被揭开。
2006年9月初,赖纪丛回到了当年的测试站——他和科研同事们成功发射10 多枚导弹的地方。仍是那位置,最初的按钮已经成为历史,代替它的是声控装置,赖纪丛陷入了对历史的回忆中。
1953年,21岁的赖纪丛进入空军第八航校学习空地勤。1955年,被分配到原广州军区某独立飞行团的赖纪丛干起了电气维修工作。他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如果没有意外,可能会一直在这座城市生活。然而,1958年的一纸调令,打破了赖纪丛原本平静规律的工作和生活。赖纪丛被秘密派往中国国防部所属的研究院,各个军种的相关人员齐聚于此,一起学习深奥的装备理论。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得知,这些每天接触到的由苏联专家教授的装备理论是关于导弹发射的。
1959年,中国第一支导弹实验发射队伍开始分批进驻导弹试验地。该地位于酒泉,那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部队基建大军进驻,住在帐篷里,先建测试建筑和测试人员的住房,其他人员则等待设施建好后进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笔下沙漠戈壁的景象很美,可赖纪丛对戈壁滩的形容与诗人的描述截然不同:“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赖纪丛所形容的地方,正是他所在的科研部队执行军事秘密任务的地方。
1959年3月,赖纪丛回到广西陆川老家完婚。新婚第3 天,归队命令一到,他告别了泪水涟涟的妻子,从此成为我国导弹发射测试站的成员之一。当时,基地经过半年多的建设,此时已经大部分完成,赖纪丛和战友们进入发射前的训练,他以副排长兼操纵员的身份参与我国的第一颗导弹发射工作。
1960年7月16 日, 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合同,宣布撤退专家。8月24 日,在场区工作的最后一批在华苏联专家全部撤离回国。苏联的这一行为虽然给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造成极大被动局面和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也使中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放手致力于自己的科研事业。苏联专家走了,并拒绝提供用于发射导弹的燃料,而当时中国自己生产的燃料,苏联专家曾说不合格,但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用国产燃料发射导弹。
苏制P-2 导弹使用3 种推进剂,在加注其中一种推进剂时,由于苏联先前从民主德国为中国订购的加注泵没有到货,所以无法将这种燃料转注到加注车中。这种燃料是一种活泼的化学物质,很不稳定,遇到铁、铜等重金属便会立即分解,甚至引起爆炸;遇到木材或棉花等有机物马上就会燃烧,并且本身还是一种有毒物质。整个操作过程,大家都非常小心,用几近原始的工作方式试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一滴不洒地完成了燃料转注工作。这一步骤成功完成后,也意味着,赖纪丛他们由此进入导弹实际发射的倒计时。
1960年9月,基地准备发射导弹,赖纪丛和战友们已经过十几次的合练及点火训练的发射准备工作。虽然苏联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但赖纪丛和战友们凭着苏联专家对他们近一年的培训和实际操作经验总结,掌握了有章可循的导弹发射技术。
发射前一天的深夜,特种燃料处的几名技术人员乘野战化验车来到3 号发射阵地,对液体推进剂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测定加注温度和比重。然后,技术员郑重地向阵地指挥员提交了燃料合格的最终报告。这说明苏制P-2 导弹在技术阵地完成全部测试,正式加注由我国自己生产的液氧燃料,可以准备发射。
1960年9月10 日,中国第一颗加注我国自己生产的液氧燃料的苏式导弹发射成功
1960年9月10 日 凌 晨,凉风袭人,戈壁滩一片寂静。这一天,是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17 天。阵地上的高架探照灯把发射场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苏制P-2 导弹矗立在发射台上,翘首待发。
7 时42 分,在计时倒数声中,28岁的赖纪丛将右手拇指慢慢放在了控制导弹发射的按键上。他的手心都是汗,“我当时感到有些紧张,毕竟是在中国土地上发射的第一枚导弹,从来没有先例啊!”尽管在演练中没有一次失败过,但是如今真正地操纵事关国运的导弹发射,能不紧张吗?
最后时刻在一分一秒接近。赖纪丛全神贯注地查看着操作台上的仪器信号,随时向指导员王世成报告情况。倒计时结束了,发射阵地主任吕诚华一声令下,赖纪丛按下点火键,只见导弹尾部蓦然闪射出强烈的火光,继而发出震撼大地的轰鸣声。在人们充满期待的目光里,这枚使用中国推进剂燃料发射的苏制导弹腾空而起,朝着预定目标飞去。7 分钟后,导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
“行了,成功了!上去了。”导弹发射完成后,当聂荣臻元帅握着赖纪丛的手时,赖纪丛还激动地在心里反复念叨这句话。
同年11月5 日上午9 时,同样是由赖纪丛担任操纵员,按下发射键,我国自行仿制的第一枚国产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在发射现场,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
在妻子黄桂芳的记忆里,只知道丈夫赖纪丛是一名军人,在彼此往来的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关于丈夫工作的内容,也少有诗情画意的表达。赖纪丛有一次回老家探亲时,大儿子已经1岁半了,第一次见到父亲的孩子,躲在母亲身后不敢认他。
1964年,经过特批,赖纪丛的妻子与孩子到酒泉家属管理所随军。名义上是随军,可赖纪丛回家的次数用他妻子的话来形容:“最快的是半年回一次。”
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来,赖纪丛缺席了5 个孩子的出生,缺席了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关于父亲的印象只是一个忙碌的身影。2006年,赖纪丛的大儿子说:“也是这一次陪父亲到酒泉发射中心,我才知道他以前是干什么的。”
“我们家老赖就像一头牛,只知老实的干活。”赖纪丛妻子这句话说对了,赖纪丛不但是一头牛,而且还是一头开荒牛。1970年,带着在酒泉发射中心参与十几颗导弹发射测试成功的经验,赖纪丛调到太原,开始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创建工作并任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站副站长。
这次组建太原发射中心,赖纪丛的妻儿也跟随他到了距离基地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已经任发射站副站长兼发射指挥的赖纪丛,虽然离家也是几十分钟的路程,仍然还是半年才回一次家。妻子这时逐渐了解他的工作,并百分百地支持和理解他。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跟不上,大白菜和土豆是赖纪丛的妻子和孩子们餐桌上长年的菜。看着几个长得瘦弱的孩子,赖纪丛的心里总有着一份愧疚,但他依旧坚持不懈地默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努力着,奉献着,一直在那里工作了12年。
1982年,赖纪丛告别了他的发射指挥工作,转业到广西柳州,开始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安享晚年生活的赖纪丛
1956年4月,由聂荣臻为主任的中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2006年4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余韵仍在,又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 周年,为纪念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特邀第一代导弹发射人员聚首中心,重温当年的光辉历程。
自从离开了导弹发射事业、离开酒泉发射中心,多年来很少有人知道赖纪丛在何处,他自己在社会上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及以前的事,地方上也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转业军人。让赖纪丛开启尘封已久往事的是他原来部队的司令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2004年12月筹备一次回顾展时,通过当初的司令员牵线,中心工作人员在柳州找到了赖纪丛。
2006年8月下旬,74岁的赖纪丛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邀请函,邀请中国导弹事业开创者聚首中心,回顾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史。于是,在妻子和大儿子的陪同下,赖纪丛于2006年8月30 日回到了为之奉献了青春和智慧的地方。当年的荒凉已经被壮观的东风航天城所替代,先进的发射技术和设备,让赖纪丛恍如隔世,但对当年的追忆,仍然使他思绪万千。
酒泉,即便在地图上细细寻觅,也只是中国西部那无垠荒漠中一块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绿色。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吹起一阵黄沙,便可将它尘封千年。赖纪丛从军29年,有12年是在这里度过的,他说把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是自己最骄傲的事。
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700 多名革命英烈。他们都选择了航天,选择了沙漠,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光荣……赖纪丛抚摸着战友的墓碑,对他们的追忆,悲喜交集……
如今,除了陪妻子买菜、做饭、散步,赖纪丛每天的习惯就是在网页上浏览我国航天航空科技信息。每当看到我国在航天航空科技领域取得成绩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自己第一次按下导弹发射按键的画面。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执著坚守而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