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明
1947年7月的一天上午,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涉县上空,传来一阵轰鸣声。一架飞机破空而来,穿过一片片薄云,越过一座座山头,径直飞向涉县城东南方向的一个小山村。这个山村毗邻清漳河,村西头是一座工厂。飞机从村子上空掠过时,抛下数枚炸弹。立刻,爆炸声响,一些房屋随之倒塌。这架飞机又在附近上空盘旋一阵后才扬长而去。
这个被轰炸的工厂不是一般的工厂,而是晋冀鲁豫军区一座重要的炮弹生产基地——西达兵工厂。
抗日战争期间,尽管八路军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但是弹药仍极度匮乏,其中75 毫米山炮尤为紧缺,经常陷入有炮无弹的境地。早在1941年,八路军便开始仿造法制60 毫米迫击炮和美制60 毫米迫击炮,1943年又试制成功82 毫米迫击炮,但大量生产迫击炮的需要却因为技术和材料等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实现。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面对兵员多、装备精的国民党军队,晋冀鲁豫军区面临的一个重大困难就是缺乏弹药,急需后方工厂组织生产各类弹药,保障前线战斗需要。1945年秋,西达兵工厂应运而生。
涉县西达村位于涉县城东南方25 千米处,村子不大,仅有百来户人家,位置较为偏僻。抗战初期,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部、中共太行五地委曾在此驻扎,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村外有一条清漳河,河水缓缓流淌而过,是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
为建设兵工厂,军区派专家多处实地勘察,觉得此处依山傍水,既偏僻隐蔽,又便于工人生产生活,遂决定将兵工厂设于此处。
西达村民房有限,即使动员全村的老百姓尽力腾出空房,也无法容纳外来太多的机器设备和工人,因此,修建兵工厂不得不从建房开始。厂址选在西达村西头,整个厂区约15 万平方米,由工程技术人员按生产、生活需求,设计出施工图纸。为确保厂房搭建尽快完工,早日生产军工用品,工厂从当地雇用了300 多个民工,就近取材,从山上采石,采取人抬车拉的方法运到工地,筑成地基,再从灰石窑和砖瓦厂买来白灰和砖瓦,盖屋建房。整个工程按部就班,有序进行。历时半年,一座颇有规模的厂房便在西达村旁拔地而起,包括铸造、木工、机工、钳工等工房,工厂管理人员使用的办公室以及职工居住的宿舍,有280 多间。
厂房解决了,还得解决最关键的生产能源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用土办法制造能令生产机器运转的动力——水轮机。在西达村外的清漳河上,施工人员修建了一道拦河大坝,把水位抬高,将河水引入一条通往厂区的渠道。渠道上安装了水轮机,通过水流带动水轮机转动,为厂房中的机器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西达兵工厂建厂初的设备和人员来自两个单位——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七厂和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
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七厂前身是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立于1944年7月,位于山西左权县,拥有科技人员和工人40多名,主要负责军工专用设备的试验和制造。1945年秋,奉上级命令,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术实验室迁往涉县西达村,负责研制75 毫米山炮。1945年底,实验室被命名为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七厂。工厂拥有各类设备30 多台,以皮带车床为主,职工140多人。
西达兵工厂旧照
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由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的金山修械所发展而来。金山修械所成立于1939年冬,位于山东东平县东平湖畔的大金山村、小金山村(今戴庙乡东金山村、西金山村),职工40 多人,所长赵慕三。
赵慕三是山东东平县苇子河村人,1916年出生,家境较好。他自小学习成绩优异,后到北京上大学,学习机械制造、电子工程等技术知识。1938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战工作后,他先是在冀鲁豫报社工作,组织上考虑到他懂机械,有技术,调他去组建金山修械所。
1940年8月,鲁西军区成立,金山修械所与冀鲁边区随军修械所合并,组成金山兵工厂。该厂下设修械所、机器排、迫击炮弹装配班、复装子弹班、刺刀班、翻砂制造手榴弹班,负责修理枪支,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和刺刀、地雷等。1940年秋,工厂试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弹,每月可生产60 多发。
1941年秋,金山兵工厂迁至山东范县(今属河南省),下设炸弹所、修械所、电料所。1942年11月,该厂试制成功九二式70 毫米步兵炮弹;1944年夏,又成功造出雷汞,为大批量生产60 毫米、82 毫米迫击炮弹和九二式70 毫米步兵炮弹提供了重要原料。
1944年5月,金山兵工厂分出一部分人员,组成炮弹所,由赵慕三担任所长。生产炮弹是个技术活儿,新调来的老兵和青年学生都不懂专业技术,只能边干边学。所长赵慕三亲自授课,讲解绘图知识,从平视、仰视、俯视、透视、切面图讲起,使用计算尺、圆规、角尺、卡尺等工具绘图示范。化学课从水的化学分子式讲起,一直讲到各种炸药的成分、性能、燃点、爆炸力和特点以及雷汞的制造等。车床和刀具使用技能,则由车间老同志传授。赵慕三善于钻研,又肯吃苦,往往是白天领导和管理生产,解决炮弹制造中的一些问题,晚上再加班制图和备课。
1944年8月,炮弹所迁至范县高菜园,扩建为炮弹厂,划归冀鲁豫军区军工部领导,命名为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厂部下设工务、质量检查、材料、行政管理等4 个股,生产部门分为机器所、炮弹完成所两个所。机器所又下设翻砂排、机器一排、机器二排等3 个排。全厂拥有车床25 台、钻床1 台、铣床3 台,职工发展到470多人。1944年、1945年,共生产八二迫击炮弹1600 多发,九二式炮弹500 多发。特别是九二式炮弹,威力更大,使部队如虎添翼,摧毁了日伪军很多碉堡和炮楼,在攻打清丰、南乐、滑县、东平等战役中,大显军威。而在试制和生产九二式炮弹中,赵慕三参加技术革新项目20 多项,3 次被授予技术创造奖。
军区各级首长都非常关心九二式炮弹的生产,积极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部队从伪军兵工厂缴获的机器、材料和炸药都送到炮弹厂。车床、铣床、刨床增加了,炸药也多了,炮弹厂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
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杨勇在每次战役战斗发起前,都会到炮弹厂视察,一来慰问工人,鼓舞士气,二来也是催赵慕三多组织生产炮弹,赵慕三也总是组织工人,积极生产,尽量满足要求。
1946年4月,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奉命迁往涉县西达村。从范县高菜园到涉县西达村,全程250 多千米,且途中多是山路,交通十分不便。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大多笨重,不易搬运。为了搬迁,在厂长赵慕三的带领下,工人将机器设备拆卸下来,搬到车上,往涉县方向运输。车队临近涉县时,因山路不平,道路狭窄,大车无法通过,他们只好雇用了几百头毛驴,采取驴驮人抬的方式,翻山越岭涉河,才将设备安全运达西达村。
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七厂和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两个工厂合并到一起后,组成了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简称西达兵工厂,也称为西达炮弹厂。
西达兵工厂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管理,厂长为赵慕三,副厂长刘先惠、马文郁、李玉盛,政治委员齐新华。工厂原有的工务、质量检查、材料、行政管理等股改称“科”,并新设了工务科、经营管理科、医务室。厂内生产机构包括翻砂工部、木工工部、钳工工部、机工一工部、机工二工部、完成工部等6个工部。全厂拥有铣床3 台、刨床2 台、普通皮带车床30台、专用设备25 台、三节锅炉1 台。
西达兵工厂主要生产75毫米山炮炮弹,在生产中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模式。该厂建立了与生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生产实施计划制。按照各时期弹药生产任务量,编制季度、月份生产计划,下达给各工部,再由工部分解到班组和个人落实。
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后来推行了“包工制”,规定炮弹各部件工时定额,计件付酬,从而提高了炮弹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生产管理中,西达兵工厂不断研究生产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最初生产的炮弹,主要采用灰生铁翻砂铸造,生产方法有些落后,产品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后来改为锻制,先将道轨钢锻成型,再用机械加工。弹带由过去的浇铸改用铜合金,装药的方式也由手工粉装改为液体灌铸。同时,雷汞生产工艺也得到很大改进。试射研制的炮弹质量是否合格,就在附近的山谷和河岸边进行。
西达兵工厂使用的带动机器运行的水轮机
1947年2月8月,晋 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处在山西长治召开会议,决定开展以创建“刘伯承工厂”为目标的立功竞赛活动。西达兵工厂也组织动员全厂职工,加入创建活动。边区开展的这场竞赛运动,涌现出了不少先进模范和创新技术成果。西达兵工厂很多工人主动增加工作时间,义务献工,提高产量。副厂长马文郁和工人一起研究,设计制造出加工引信的专用设备和道轨车床,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厂长赵慕三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攻关,改进炮弹生产工艺,使炮弹产量提高了一倍,废品率由过去的12%降到2%。
在炮弹生产中,西达兵工厂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1946年3月,为支持解放战争,帮助西达兵工厂扩大生产,涉县组织民工,从邯郸峰峰煤矿运送63 万千克煤到西达村,并动员1500 名民工到兵工厂车间参加生产。1947年3月,兵工厂原材料不足,而前线炮弹消耗量急剧增加,涉县又发出紧急动员令,在10 天内收集了10 万千克生铁,送往西达兵工厂。可以说,西达兵工厂在生产建设中,与当地群众形成了鱼和水的紧密关系。
1947年7月,正当西达兵工厂的工人干得热火朝天时,国民党军队的侦察机在此地发现异常,判定此处是解放区的一个重要工厂,派出飞机先后实施了3 次轰炸。轰炸损毁了一些房屋,10 多米的引水渠也被炸毁,影响了水轮机运转和机器生产。
为防止敌机再次轰炸,坚持生产,保证炮弹产量,满足前线战斗需要,兵工厂又组织工人,在附近山坡上挖建了一座窑洞。这个洞全长115 米、宽2.3 米、高3.75米,总面积528.5 平方米。拥有3 个主道、2 个洞口,内分4 个车间、1 个俱乐部。除后洞口10 米为土建外,墙壁均用青石砌成。建成后的窑洞,就成为西达兵工厂生产炮弹的主要场地。
机器设备搬到窑洞后,无法用到水轮机,使用机床只能靠工人手摇皮带,又累又苦。但是,为了早日打败敌人,工人们就在这座窑洞厂加紧生产,条件再苦再累,也没有一个人抱怨,确保了炮弹生产的正常进行。
西达兵工厂的主管部门和名称,曾几次更改。1946年10月,西达兵工厂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处领导,职工减至635 人。1948年1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厅成立,兵工厂划归工业厅管理。1948年3月,武安县和村兵工五厂并入西达兵工厂,成为一个分厂,此时工厂名称为晋冀鲁豫边区工业厅兵工三厂。厂长由原和村兵工五厂厂长徐璜智担任,全厂职工982 人。
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成立,西达兵工厂改名公营企业部第四兵工厂。1949年1月,又改编为公营企业部第一兵工厂第三分厂,停止生产75 毫米山炮炮弹,改产82 毫米迫击炮弹。1949年6月,解放战争临近尾声,西达兵工厂奉命全面停产,人员和设备分别并入山西长治附城、南石槽及韩川分厂。
解放战争期间,位于涉县的西达兵工厂是晋冀鲁豫根据地唯一生产75 毫米山炮炮弹的工厂,从成立之初到停产,累计生产炮弹10 万多发。建厂之初,生产的炮弹主要供给晋冀鲁豫军区野战部队使用,在解放山西临汾、运城、太原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又供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西达兵工厂生产的炮弹因质量稳定、杀伤威力大,得到了刘伯承、邓小平嘉奖。
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西达兵工厂,与共产党部队创办的其他兵工厂一样,是根据地大力发展军工事业,自强不息的缩影,蕴含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奉献、创新进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也成为新中国军工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如今,西达兵工厂的窑洞和一些房屋尚存村中,透过房屋和洞壁,不仅可以想象到战争年代,老一辈兵工人员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身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军工科研道路上精益求精,发奋图强,让中国军工事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