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健康管理

2022-08-26 07:16:24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修身养性病耻污名

刘 萍

抑郁症承受了许多污名,包括被人视为软弱、矫情的表现,容易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歧视。抑郁患者也易出现病耻感,觉得得了抑郁症不好听、不光彩。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状态,它伴随着生理上的一些改变,和其他疾病一样,在恰当的治疗之后,症状是能够缓解的。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抗抑郁药会让人变傻,不能吃药,吃了也没用,只要注意避免刺激修身养性就好了。

其实和正常的情绪波动不同,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影像扫描中会显示出异常的状态,其脑内的神经递质也会出现失衡,临床中所使用的抗抑郁药也多基于此而研制的,因此大多数的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满意疗效的。

许多人都担心一旦服用抗抑郁药就永远停不了。

实际上,抗抑郁治疗有相应的治疗疗程,应足剂量足疗程治疗。首次发作的抑郁患者,急性治疗期在8~12 周,巩固治疗期不少于4~9 个月,并需要维持期治疗,在患者症状缓解后是可以逐渐减药甚至停药的,只是由于抑郁症属于高复发率的疾病,切忌不可自行减药停药,否则可能会增加复发的风险。

猜你喜欢
修身养性病耻污名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心理学报(2022年2期)2022-02-15 11:59:12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英语文摘(2020年6期)2020-09-21 09:30:54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创造(2020年12期)2020-03-17 08:59:26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修身养性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武术研究(2016年7期)2016-12-15 08:46:33
污名的道德解析
伦理学研究(2016年4期)2016-02-01 22: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