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宾,赵浩钦,梁红敏,熊 瑞,殷小寒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医师职业精神是医疗行业与全社会在长期医疗实践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是医师从事医疗活动的精神支柱,对所有医疗从业人员具有广泛的约束功能[1]。由于医师职业精神受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不同地区的医生职业精神的内涵与态度存在差异[3-4]。目前,我国尚无附属医院教师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状况的调查。本研究以附属医院教师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了解他们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态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加强附属医院教师对医师职业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把医师职业精神培养融入临床教学过程。
1.1 调查对象 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师为研究对象,每个科室随机抽取(1-2)名教师,共74 名教师参加调查。
1.2 研究方法 以《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宪章》[5]主要内容为参考,制定《附属医院教师医师职业精神认知与态度调查表》,调查表包含14 个项目。发出问卷74 份,收回有效问卷74 份。
2.1 参评教师基本信息 74 名参加评价的教师男22人(29.73%),女52人(70.27%),男∶女比例1∶2.36。年龄分布(20-30)岁11 人(14.86%),(31-40)岁年龄段47 人(63.51%),(41-50)岁13 人(17.57%)、(51-60)岁3 人(4.05%)。学历以硕士为主,硕士学位50 人,占67.57%,其次博士14 人(18.92%)、本科10 人(13.51%)。
2.2 参评教师学科分布 参评教师学科分类以教研室统计,外科学、内科学参评教师最多,分别占21.62%、18.92%,见图1。
图1 参评教师学科分布
2.3 医师职业精神条目重要性评价结果 98.65%教师对所有条目的评价为非常重要和重要,所有项目非常重要的评价均超过50%,其中“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持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 “与同事、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沟通能力”评价最高,见表1。
表1 附属医院教师对医师职业精神条目重要性评价[n(%)]
2.4 教师对医师职业精神条目中哪些条目做得最好自我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教师对医师职业精神项目执行情况调查结果[n(%)]
表2 显示,对14 项医师职业精神条目中哪些项目做得最好的评价存在差异,执行最好的项目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和“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其次是“尊重患者自主权”,做得较差的是“完善的伦理与法律知识”与“解决医疗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维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医师职业精神是《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六大核心能力之一[6],也是医师临床岗位胜任力(physicians competency)的重要内容[7]。我国对医师职业精神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医学生的教育及医师的培养更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方面,近年国内对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8-12],但仍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13],如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少[14]。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强化。附属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5],附属医院教师在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8.65%教师对14 项医师职业精神条目的重要性评价为非常重要和重要,说明教师对医师执业精神的态度是积极的,与国内其他学者的报道一致[17-18]。其中“持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追求卓越)”、“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为患者保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评价最高,对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评价居于中间,与亚洲国家的理念一致。Fong 等[19]建议,亚洲国家可以考虑将“与患者有效沟通”和“与同事的协作精神”纳入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以对医疗专业精神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事实上,团队协作的观念也与亚洲文化比较符合[20]。事实上,对于“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及“与同事的协作精神”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渐增加[21]。
医师职业精神认知与执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差异,98.65%的教师认同医师职业精神的内容,但对不同项目的执行情况有较大的差异,85.14%的教师认为执行得最好的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与“尊重患者隐私”,而“尊重患者自主权”(36.49%)与“解决医疗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维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43.24%)的执行率相对较差。一项对国内对两所医院医生和患者的调查也显示,尽管近80%的医生医师职业精神内容表现认同,但认知与执行存在差异[22],表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认知到执行,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美国医疗行业对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从医学生的筛选开始,贯穿整个职业生涯[23]。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也在探索贯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全过程的培养方法与管理模式[24-26]。对于医学生医师执业精神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更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强化[27]。
《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由美国内科学基金、美国医师学院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制定,2002 年发表在《美国内科医学年刊》和《柳叶刀》上,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认同。2005年,我国也加入推进应用的队伍。2011 年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宣言》[28],其基本原则是“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融合了中国“大医精诚”的传统理念及中医药文化“三仁”(即医者需具有仁德之心、仁术之能、仁人之行)的核心价值观[29-30]。《中国医师宣言》是医师职业精神的普遍原则,其核心内容文字精炼,寓意深刻,而《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的三个基本原则和十项准则通俗易懂,两者所倡导的医师职业精神核心价值具有高度统一性。本研究以《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内容为核心,制定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状况调查表,对附属医院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为进一步探索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师职业精神培养策略与措施具有现实意义。了解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医师职业精神认知与执行状况,对于强化教师在医学教育中立德树人主体责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