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
德国个别商业组织和研究机构曰前又炮制出一份报告,宣祢中方对在华外企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借机鼓动德企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学者董一凡去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舆论近期多次炒作所谓“德企应摆脱对华依赖”论调,但鼓动“脱钩”的想法违背中德双方基本的经贸关系事实,其搬出的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造谣抹黑和虚假信息,不具备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据德媒报道,这份由德国墨卡托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和德国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报告宣称,中国正对外企采取更多的“制裁手段”,对“不轨”行为划定越来越多的“红线”。报告声称,对多家在华外企调查后发现,中国对有争议的问题“过敏”,对外企施压的门槛在降低。
该报告称,在华外企可能认为,与中国立场和目标保持一致是最安全的,但这样可能使在华外企陷入两难境地。报告提示称,易“受伤”的外企在利用中国市场机会时须“更谨慎”。
董一凡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切实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利益和法律法规的权威,依托涉外经济法律对企业进行监管是中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在华外企尊重当地法律法规经营,也是跨国企业成功经营的通行惯例。若德企盲目按照德方某些论调行事,只会付出经济代价,并且损害自身竞争力。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炮制这份报告的惠卡托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和德国工业联合会已多次就所谓新疆人权问题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或者发布蛊惑性言论,渲染“中国威胁”,鼓动欧洲企业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德国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还多次宣称中国增加所谓“红线”,捏造中国市场风险。2021年3月,中国外交部决定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流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其中就包括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
不过,在这些鼓动性恶意言论发出之际,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暂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据德媒报道,2015年起中国成为德最大进口来源国,2021年德国自华进口1417亿欧元,同比增长20.8%。2021年德国对华出口1036亿欧元,增长8.1%,中国是德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