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 斌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随着党和国家把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国农村的发展已经步入新时代。目前农村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境遇便是“空心化”而形成空心村。目前学界对空心村的定义及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和自然资源等学科。“空心村”的概念也主要是偏向地理空间方面的,还有学者从人口流动的方面进行界定。另外,一些学者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的“空心村”的延展概念,包括治理空心化和文化空心化等方面。
如今日益空心化的农村,在主体缺位的情况下,乡村振兴面临着靠什么振兴、振兴的是谁的乡村、什么样的农村属于振兴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界不断地研究讨论。为推进“空心村”问题的解决,促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笔者整理了2000年以来的有关“空心村”的研究成果,分析当前“空心村”研究的现状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研究分析的数据来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学者在对“空心村”展开研究时采用的表述有一定差异,例如有学者直接采用“空心村”一词,还有学者关注“农村空心化”或直接用“空心化”,这些都表示了农村空心化形成“空心村”的简单逻辑。为最大限度地涵盖该阶段所有相关的研究成果,用高级筛选去选择“空心村”“空心化”“农村空心化”三个词,并采用“或”链接三个词的逻辑关系。为了后续方便行文,笔者统一采用“空心村”来指代上述几个关键词。在检索结果中,再选取中文期刊文献,时间截取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3日。为便于展开后续的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再剔除部分报刊、会议介绍等不太适合分析的文献和部分不相关的文献,产生样本文献共计369条。
本文主要是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计量方法进行研究。一部分定性文献通过Excel工具转化为定量文献,再借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设计的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具体通过对各年发文数量、高被引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主要发文刊物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获得分析结果。
经过对2000年至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整理,各年发文量以及核心期刊发文量见图1。通过图1,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有关“空心村”的研究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近20多年学界对于“空心村”问题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各年总发文量和各年核心期刊发文量,呈现出了近乎同步变化的趋势。
从各年总发文量和各年核心期刊发文量的总体趋势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17年的十多年,发文量处于缓慢上涨的阶段。在前六年,论文产量均超过五篇。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缓缓上涨,到2009年出现一个小高峰。这是由于2008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出现较快增长,2008年GDP增速为9.6%,2010年GDP增速为10.6%。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引力作用,吸引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出,“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故出现了“空心村”研究的一个小高潮。到2017年出现了近21年“空心村”研究的最高潮,无论是在相关成果的总产量方面,还是在高质量成果的产出方面都排在近21年之最。这是由于2014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不断推动实施,农村社会的“空心村”问题更加引起重视。
第二阶段便是2018年至2021年,处于稳中有降的趋势。不过在这种趋势下,依旧能够保持较高的高质量成果产出,说明学界依旧对“空心村”的相关研究保持着较高的关注。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和内在逻辑要求的变化,“空心村”的相关研究在未来依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成果产出。
对2000年至2021年对“空心村”产出研究成果的机构进行分类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从成果产出来看,论文数量超过20篇的只有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达到了23篇,从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有一篇的产量。超过10篇的只有云南农业大学,达到12篇,2000年以来平均两年一篇。其他较为主要的研究机构包括四川农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其次从研究机构能够看出,主要的研究力量汇聚在云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各农业大学和土地建设等研究单位。这些机构也大多是隶属于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表1 2000年以来“空心村”研究主要机构发量统计表
如附表1所示,在高被引用文献中,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薛力撰写的《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一文被引用538次,月均被引用次数为2.2次。这篇文章发表于2001年6月9日,距今已有20年,这是当时最早对“空心村”的概念、形式、特点、发展过程、地区分异以及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发表于核心期刊《城市规划》上,也是目前学者进行“空心村”研究需要阅读和参考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章的研究主题,一般也是坚持了比较大而全的由“产生原因到治理”的逻辑。除此之外,多是从宅基地和耕地资源开发角度进行研究,所以论文发表的刊物也多是在偏资源和规划类的刊物。不过随着对“空心村”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学界也逐渐向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的方向靠近。比如刘锐等人就曾于2013年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空心村问题再认识——农民主位的视角》一文,促进了“空心村”研究的重要转向。
附表1 2000年以来空心村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统计表
通过设置相关参数,对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进行分析,再简化图谱得到发文量前4位的10位作者(见图2):张露(7篇)、刘彦随(6篇)、冯健(5篇)、吴玺(5篇)、师晨迪(5篇)、马增辉(4篇)、张卫华(4篇)、李何超(4篇)、秦莹(4篇)、秦桂芬(4篇)。这些作者都是在“空心村”问题研究领域较为高产的作者。而在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章中,只有刘彦随在保持较高发文量的情况下,也有较高认可度的文章产出。在图谱中,有合作关系的主要有刘彦随和王仰麟等人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以张露和师晨迪等人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以关博和张新蕾等人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37,合作关系并不太密切,还未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团队。
图2 2000年以来中国“空心村”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与合作关系
对2000年至2021年发表“空心村”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发现刊登“空心村”研究成果的刊物共有234种,其中核心期刊16种,占总体的6.8%。排名前六的有《安徽农业科学》《农村经济与科技》《乡村科技》《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现代农业科技》《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是目前最多刊登“空心村”研究成果的核心刊物。其他相对较多刊登“空心村”研究成果的核心刊物还有《水土保持研究》《农业经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等。总体而言,在较为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的成果偏少。主要的刊物集中在农村农村类和自然资源类,期刊级别也以普通省级刊物占主导。
表2 2000年以来“空心村”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发文量
将“空心村”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见图3),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本领域内2000年以来的研究热点。最开始学者研究“空心村”问题,主要是聚焦“一户多宅”导致的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由此不断重视“空心村”问题的研究。在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学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关注了“新农村建设”,对于通过新农村建设来解决“空心村”问题进行了较多讨论。在近期学者更加关注了在“乡村振兴”的新背景下解决“空心村”问题。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未来几年研究的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空心村”问题解决的深化与细化。
图3 关键词突现图
对于“空心村”研究的主题,主要是聚集与讨论“空心村”的定义、成因与治理等方面。
1.“空心村”的定义
“空心村”现象的出现和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逐渐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背景下向发展机会较多的发达地区流动具有一定联系。所以国内关于“空心村”现象的研究是在这一情况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并被学界注意到。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以“空心村”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并筛选出中文的检索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王承栋等人在《我国农村个人建房用地发展趋势预测研究》一文中最早提出“空心村”一词。文中写道“加强村镇建设规划,逐步进行和实施“空心村”和旧村庄的改建规划,控制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1]。这也显示出早期关于“空心村”的研究认为“空心村”的产生是和农村人口无序占用耕地建房,缺乏规划,导致耕地资源被挤压有关。不过文章中并未明确地提出“空心村”的定义。较早关于“空心村”较为模糊的定义是殷建强在《“空心村”不能再空下去了》一文中提出的,该文认为“空心村”是“由于农村的居民在原来的村之外的地方建立新的住所,原来的居住地被荒废;且新的住房分布分散,缺乏规划”形成的[2]。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薛力是较早把“空心村”概念系统化的学者,他提出“空心村”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3]。
早期关于“空心村”的研究或定义主要都是从宅基地角度出发,主要认为“空心村”现象易浪费耕地资源。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扩展。比如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对空心村进行定义,提出“由于工业化、经济水平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农村中那部分具有高知识与技术的青年人流入城市,是一种人口结构的空心”[4]。还有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认为应该包括基础设施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和产业结构空心化[5],已是较为完备的关于“空心村”的概念。目前最新的概念已经把人口、土地、产业、组织和文化等要素配置失衡与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组织、文化等功能衰退进行综合讨论[6],这也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概念。
2.“空心村”成因的研究
学界针对“空心村”的研究,总是离不开对“空心村”成因的讨论。在较早期的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空心村”的成因与城市化快速发展而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有关[7]。这种观点是早期的学者关于空心村成因的认识。在这个过程,部分学者强调了宅基地制度及其使用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8]。一般来说,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时间较早,集中在“空心村”研究的萌芽与发展时期。
其次是认为空心村的形成和公共社会治理有一定关系。部分学者认为是乡村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动力缺失导致“空心村”的形成,尤其是所谓的季节型的“空心村”[9]。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公众参与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10]。在笔者看来,季节型的空心村依旧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日常的生活实践过程中,以年为单位来看这部分力量处于缺失状态,由此造成公共治理,相关的经济活动、文化仪式和观念形成长时间的中空状态。由此单论“空心村”的公共治理,在“空心村”中由于公共事务参与的主体力量较小,加之民主观念尚未完全建立,这也是导致“空心村”形成的重要原因。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空心村”的形成和农村人口流动有关。比如认为城乡二元差距的存在,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从而形成了存在于人文意义上的“空心村”[11]。部分学者还强调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继而农民不断发生迁移行为,从而出现“空心村”现象[12]。这里主要是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情况下,人口逐资源而动的情况导致“空心村”的形成。学界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是由多元因素影响而形成空心村。主要包括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户籍和社保制度,以及管理和规划因素等[13]。“空心村”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学界目前针对“空心村”的成因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和系统。但更多的是较为笼统地分析“空心村”的成因,对平原地区与山地农村的“空心村”成因缺乏类型化的分析,也缺乏具有对比其中异同之处的研究成果。
3.“空心村”的治理研究
对于空心村的治理路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空心村”研究的重点。和上述“空心村”的原因分析相对应,早期一部分认为宅基地使用不规范和土地规划缺乏是空心村主要原因的学者就对此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这部分学者认为应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14];或是强调公共治理的作用[15];再到针对农村人口流动所引起的“空心村”现象的治理,通过政策吸引人口回流。到目前学界最新的研究,提出了“空心村”的多元治理的路径。比如认为要从经济、文化、制度三方面的因素,来促进乡村社会的繁荣[16]。学界目前更多的是坚持“空心村”的多元化治理路径,按照土地、产业、人口、治理、文化等多元化路径开展“空心村”治理,以农村全要素协同优化推进乡村振兴。
国内早期关于“空心村”的成果主要是研究宅基地使用和耕地的保护,也没有关于“空心村”较为系统的定义。其识别虽然采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过其维度较为单一。2010年后,“空心村”的概念内涵不断扩展。为更加全方位地建立空心村的具体指标,提供了方向和可能性。2021年学者曲衍波开始通过山东的某些“空心村”建立更加全方位的指标体系。不过该指标体系属于国内“空心村”定量研究的早期探索,指标体系的构成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了此研究成果以外,学界其他关于“空心村”的研究较少涉及定量的识别。加上具体的“空心村”类型化研究不足,由此可能会诞生不同的指标体系。比如平原“空心村”与山地“空心村”的指标体系尚有待探索。“空心村”研究的未来方向,或许需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更加直观和科学的量化体系研究。并由此帮助各级政府建立相关的监测系统,以预防和治理空心化现象。
目前学界已有的“空心村”的研究,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视角来进行观察研究,是一种客位的视角。尤其是从法律产权和地理空间等角度,去讨论“空心村”的应然状态,对生活于空心村的农民群体关注不足。“空心村”现象的产生除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环境有关,一定程度上和个体所处的小的文化氛围影响相关,这些复合的元素作用到农民个体,便有可能影响到他们“流”与“不流”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这样的一种个体形成的价值判断,又可能成为具有相似群体特征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选择。通过主位研究把握这种共同选择的作用机制,便有可能对“空心村”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或是对那些现在是实心村未来变成“空心村”的可能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学界现有的研究客位视角占据了主导,主位视角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有待于更多的相关专业的学者进行不断的探索。
“空心村”的研究在国内也已经出现有几十年的时间,经历了由萌芽到发展的过程。进行“空心村”研究的机构也比较多,除了各大高校,还有一些政府机构和相关的企业。并且借助相关理论进行“空心村”的治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也尝试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合作机构的网络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机构的之间的连线非常稀少,机构的分布也非常松散。这说明国内关于“空心村”的研究尚未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合作关系网络。这对扩大“空心村”相关的研究来看,是不利的。现在“空心村”的研究已经扩展到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各个学科,学科间的多元交流已经让“空心村”的研究变得更加具有复合性。在此基础上,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对于“空心村”的认识与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空心村”研究复杂学科组成背景下,与机构合作交流是未来可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学界目前有关“空心村”的研究,通过讨论“空心村”的定义、形成原因、识别方法及其治理,形成了有关空心村研究较为系统的成果。这些研究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也不断讨论回答“空心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的问题。现有关于“空心村”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多个相关学科。在目前党和国家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背景下,“空心村”研究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总体来说还需要不断深化认识,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空心村”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