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萌 恩施州博物馆
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产生了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是古人的劳动和创新成果,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打造文化强国极为重要,但由于固有条件的限制,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弘扬方面,一些传承人的工匠意识不足,导致非遗的传承效果不佳。为保持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局面,未来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重视工匠精神的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领域的宝贵财富,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包含工具、文化场所或者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工匠精神指的是以工匠所具有的人文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工艺是内核,工匠精神是内在精髓,二者的这种联系使得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需从总体上注意二者关系的把控,以保障文化传承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非物质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与人们精神层次的追求相一致,这恰好是非遗的内在精髓表现,非遗的非物质特性真实地反映了工匠精神的全貌,体现了工匠在非遗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1]。与此同时,工匠精神物化为非遗载体物质性的呈现,从这一角度,恰好反映了非遗与工匠精神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忽视工匠精神的弘扬,通过工匠精神的弘扬,可以使每个传承人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非遗传承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只有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才能提高文化影响力,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需注重非遗传承与工匠精神的弘扬。
由于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传承人在非遗传承时需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非遗领域的工匠精神有着多重表现,工艺技术为其中的突出表现。非遗是在长时间历史演变中保留下来的,即使在今天,传统手工技术依旧有其独有的地位,机械化制造虽然有效率、艺术价值等方面的优势,但是传统手工制作的产品对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从非遗传承来看,传承的不仅是工艺技术,更包含了文化与智慧方面的内容,如榫卯与模数制等建筑构件技术中蕴含着以人为本、民族和谐思想,对此在工艺技术传承的过程中,在时代精神弘扬的过程中,对于这些传统的工艺技术,传承人在传承时应有批判精神,在原有工艺技术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审美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在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少,仅有的非遗传承人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弘扬和传承责任。非遗中的工匠精神也表现为工匠文化,在长期的非遗传承过程中,这些传承人对非遗中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他们领悟了其中的内涵,实现了工匠精神向工匠文化的演变[2]。现阶段,随着国家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日渐重视,工匠精神的内涵日渐丰富,工匠数量也显著增多,却并未形成完善的工匠文化体系。现阶段很多传承人在传承非遗时,更为注重对其中“技”的锻炼,却缺乏“道”的挖掘,为符合当前非遗传承中对时代精神、精神审美的追求,必须摒弃这种传承理念,注重工匠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精神,也表现在行规信仰上,每一个非遗传承人,都应该具备本真匠心、德艺兼修的素养。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非遗传承面临着新的环境,工匠精神的内核与意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使得工匠精神不再只是传承人所需要学习的,而是可以逐步拓展到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心中,这才可成为人民共享的精神[3]。非遗传承方面,师带徒模式较为常用,需重视徒弟的遴选与培训,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才可成为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始终秉持非遗工匠精神的内涵,促进一代代的工艺、精神传承。
恩施扬琴
三棒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财富,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非遗传承人有着极强的自豪感,秉持社会责任心,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可以在传承过程中将非遗的工艺技术、精神内核传达给大众。非遗制作的过程复杂,对工艺技术、道德素质的要求较高,一些学徒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保持专注力,或者无法接受行业规则,不具有传承的资格。而非遗工匠精神中的感物情怀,指的是作为非遗传承人,他们即使不受部门或者行业的监督与约束,也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行业规则,具有坚定的信念,不掺杂功利心。
为促进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弘扬,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提高传承人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工匠的社会地位偏低,大众不认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年轻人都更为追求一些新的东西,各种传统技艺和工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找不到传承人而面临着失传风险。我国非遗传承人多为一些民间老龄的手艺人,青年人从事这一工作的非常少,特别是对一些老字号技艺来说,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难题,为解决这些危机,国家要适当提高传承人的地位,通过地位的提高激发青年人传承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种非遗都有传承人,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时代精神,培养设计批判思维[4]。
很多传统的民间手艺人、匠人,经常对自身技艺的传播避而不谈,导致普通大众并不能清晰地了解这些传统的工艺与技术,因为没有机会接触,社会大众也就无法体会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极为重要的,有关机构在传承非遗时,需加大新媒体手段和技术的应用,拓展传承路径,使非遗传承、工匠精神弘扬有足够的动力。比如,可将非遗拍摄成纪录片,利用新媒体播放纪录片,使社会大众可以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体会非遗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也可邀请行业内的有关专家,向大众讲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使每个社会大众自觉、自愿地投入非遗保护中,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现阶段的一些影视剧中渗透了非遗保护的内容,通过影视剧的播放,大众在观看影视剧时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提高了对非遗传承、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地方政府也应在非遗传承、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要致力于工匠精神培育氛围的营造,更需带领各个非遗传承保护机构开展相应的工作创新。由政府部门带头成立非遗保护机构,由该机构负责非遗保护与工匠精神培育,综合采用网络授课、课堂传授与师徒相传的方式,促进工匠精神的弘扬,使有关人员在接受这些教育时,可以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批判思维,积极参与到精神发扬、工艺传承中。
在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为达到最佳的工匠精神弘扬效果,需注重培育方法的选择。非遗传承保护机构在长期的工作中需从根本上意识到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紧抓机会,在原有的培育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在该体系内应包含多种多样的培育方法。在当前的非遗保护中,师徒相传、网络传授等是比较常用的方式,为保障工匠精神培育出最好效果,可将多种培育方法结合起来,保持相互之间的衔接性[5]。由于当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非遗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过程中,可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综合线上与线下方式,对非遗传承人实现统一培训,使他们在培育过程中深刻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当然,在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应组织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使非遗传承人或者社会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这些体验活动中,在体验中领会工匠精神,强化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意识。很多非遗保护机构都将非遗技艺打造成了旅游项目,组织了非遗技艺的表演活动,游客在进入景区以后,可以切身体验这些非遗技艺,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非遗技艺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而且可以逐步领会工匠精神。
对于每一个非遗传承保护机构来说,都应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承保护机制,在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现阶段的非遗发展中,涉及了静态发展与活态发展两种形式,前一种指的是对非遗产品的学术研究、制作与复原,在非遗产品中如果采用的是这一发展模式,可实现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是非遗传承、工匠精神弘扬中最为常用且基础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在非遗保护传承、工匠精神弘扬中,不能再局限于原先的模式,而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中注重方法的创新,逐步将非遗产品、工匠精神渗透于社会生活中。在非遗传承的工匠精神培育中,静态发展模式可由政府主管部门、非遗保护机构或者传承人合作实现,而活态发展模式的实施难度较大,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中,应注重宣传工作,选择恰当的宣传方法,保障宣传效果,使社会大众可以了解非遗技艺及其中的文化价值、工匠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不仅需重视技艺的传承与延续,更需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凸显工匠精神的影响力,更好地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创造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弘扬时代精神,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参与到精神发扬、工艺传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