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瑛,周红艳,付志英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9)
乙酸乙酯是醋酸重要的下游产品和应用最广泛的脂肪酸酯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1]。目前,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乙烯加成法等[2-4]。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常采用乙酸酯化法。本文基于重复分组实验,系统探索乙酸酯化法合成乙酸乙酯的工艺参数。根据实验经验设定分组固定参数,逐一考察不同分组情况下标准硫酸用量、乙醇浓度配比及滴液速率等单因素变动对产量影响,进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工艺优化方案,以期达到提高产率的目的。
硫酸(98%),分析纯;冰乙酸(99.5%),分析纯;无水乙醇(99.7%),分析纯。
100 mL三口烧瓶,200 mm冷凝管,上海舜宇恒平GC1120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剂、脱水剂,硫酸用量过多,反应液碳化,颜色变深;但硫酸量过少,脱水效果不佳,反应逆向进行,减少产率。采取单因素试验,在醇酸比1.5∶1及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比为1∶0.5的条件下,考察硫酸用量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硫酸用量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sulfuric acid dosage on yield of ethyl acetate
从表1可以看出,硫酸用量直接影响出液时间,随着硫酸用量增多,混合液的沸点提高,使蒸馏液馏出困难,且反应液堆积在三口烧瓶增大副反应,降低产率。因此,硫酸最佳用量为3 mL,此时乙酸乙酯产率最大为62.5%。
三口烧瓶里的乙醇较多,乙醇先馏出,对应滴液漏斗里的乙醇量过少,产率降低;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量少,会使蒸馏口升温困难,粗产品馏出困难,因此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至关重要。在硫酸用量3 mL和醇酸比1.5∶1的基础上,设定乙酸物质的量为1,采用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的配比0.8∶0.7,0.9∶0.6,1.0∶0.5,1.1∶0.4,1.2∶0.3,1.3∶0.2和1.4∶0.1进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ethanol ration in three mouth flask and dropping funnel on yield of ethyl acetate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滴液漏斗里的乙醇用量增多,出液时间明显增大,总体呈比例关系,这是因为在硫酸用量一定的前提下,乙醇比例越高,沸点越低,乙醇越容易馏出,但乙醇馏出过快,使得反应液减少,产率降低。因此,适宜的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中乙醇的配比为1.1∶0.4,此时乙酸乙酯产率最高,达到63.3%。
乙醇和乙酸的理论配比为1∶1,为提高乙酸利用率,通常乙醇使用量会稍多于乙酸,但乙醇用量过多会使得粗产品中乙醇量增多,纯化困难。在硫酸用量3 mL,滴液漏斗里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比为1.1∶0.4时,考察乙酸和乙醇的配比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增加乙醇用量,乙酸乙酯产率增加,继续增加乙醇用量,乙酸乙酯产率反而降低。适宜的酸醇比为1∶1.4。
表3 酸醇比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acid to alcohol ration on yield of ethyl acetate
因合成操作中乙酸用量是准确设定,乙醇和乙酸的配比、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硫酸用量对终产率相互影响,为追求最大产率,采用响应面分析三者的最佳组合。
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比、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硫酸用量三个因素为自变量,产率为响应值,做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共17个试验点。试验因素和水平见表4,响应面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5。
表4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表Table 4 Factor level for central combination test
表5 响应面试验方案及结果Table 5 Schem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应用Box-Behnken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6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regression equation
由方差分析可知,模型的F=151.20,p<0.0001,表明试验所采用的二次模型是显著的,得到二元多次方程为:Y=63.62-0.36A-2.14B-2.10C-0.40A×B+0.92A×C+1.58B×C-0.39A2-3.34B2-3.51C2
式中,Y为响应值产率,A为硫酸添加量,B为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C为酸醇比。
为了进一步求得各因素的最佳条件组合,对回归方程进行数学处理,偏导求零后的极值方程组求解得到的优化条件为硫酸添加量2.14 mL,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1.07∶0.43,酸醇比1∶1.45,此时得到的产率为64.7%。为了检测该模型预测值的可靠性,研究中按此优化条件进行了3 次重复试验,得到真实平均值为64.5%。此时出液时间平均值为12 min,出液稳定,未出现反应液发黄发黑的现象。
基于重复分组实验,探索了乙酸酯化法合成乙酸乙酯的工艺参数。根据实验经验设定分组固定参数,逐一考察不同分组情况下标准硫酸用量、乙醇浓度配比及滴液速率等单因素变动对产率的影响,进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工艺优化方案,估算最优产出率。结果表明,采用标准硫酸用量2.14 mL,滴液漏斗和三口烧瓶里的乙醇配比1.07∶0.43,酸醇比为1∶1.45时产率最大,此时得到的产率为64.7%,出液时间12 min,出液稳定,未出现反应液发黄发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