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问题探讨

2022-08-25 11:55□张
山西农经 2022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农村

□张 昊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要把农业经济作为重点,把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巩固农村的基础,深化农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增强质量导向。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发展逐渐加入现代化科技元素,其发展与国际农村发展趋近,但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需要同多方面相结合,与新形势城市化发展相联系,与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相联结,以此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旨在讨论我国目前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并基于农村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

1 中国现代化与农村发展意义

1.1 中国现代化发展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其拓宽了中国的近代化道路,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同时推进了人类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较深刻的世界与时代意义,其道路提出结合了古今中外社会形势、现今世界格局趋势以及未来社会发展方式等多方面;其意义超越了“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和“零和博弈论”,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方案。

1.2 中国现代化与农村发展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如果没有强大的农业,人们的生活品质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人民的生命根基稳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的刚性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变化。从政策环境上看,国家一直把发展现代农村作为重点,并作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和新安排,现代农业的发展迎来了有利的政策机会。坚持建设农村现代化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公共健康体系建设,建设农村美好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2 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

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临危不乱,经济整体复苏,农业继续保持高质量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面貌得到了改善。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作用日益显著,然而农村微观发展变化中体现出较多短板,且与城镇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农村人口总量依旧较大。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仍然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2021 年全国农村人口50 979 万人(仅居住在农村),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36.11%。城市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 412 元和18 931 元,两者比例大致为5∶1,比2020 年有所减小,但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仍有28 481 元。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没有明显缓解的现实,会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 农村发展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

我国城镇化仍在继续,人口加速向发达地区集聚,目前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 亿人。从每年春运走访可发现,春运作为我国大型的迁徙性活动,参与人群以农民群体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人力推动建设,同时农村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占主体,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步,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中西部和山区、偏远地区的农村地势险峻,自然条件与工业化发展不符合,导致现代化发展无法直接对其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相对较快,工业与农副产品加工相对盛行,促使经济发展,继而吸引大量农村劳动人群,造成中西部农村及山村偏远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失。

3.2 劳作成本与收入不匹配

长期以来,农产品成本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农产品价格增长乏力或呈现较大波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社会,经济形势主要采取重农轻商政策,但现代经济发展政策与之相反,实施农商并行。种地收粮是农民的主业,亦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但收入与支出比重失衡较为严重。

化肥、农药、水利以及机械等费用持续上涨,种地成本逐渐攀升,加重农民负担,继而导致粮食价格低,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价格持续走低,谷贱伤农,导致农民利润收入与成本不匹配,同时种植农作物存在较多天气以及环境制约因素,造成粮食收成与劳动付出不匹配,继而导致农民群体入不敷出。

3.3 农产品销路与质量无保证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发展仍受到限制。目前农村发展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农副产品产能分散、销售途径单一、工业产品质次价高、电商发展缓慢等。

首先,农村的农副产品销售途径单一,目前主要是经销商在农村设点收购,收购产品主要集中于当地产量较高和具有特色的产品。由于经销商数量少,农民缺少销售途径,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低。

其次,由于我国农村分布不集中,导致农村产能分散,无法开展农场模式的农业,少量产品无法直接按照传统方式进入市场,只能由经销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缺少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销售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销售途径的单一性。

再次,农村销售的工业产品质次价高。农村地理位置特殊,快递无法到达农村,只能到镇,再由镇加盟店派送,而加盟店的派送往往需要额外加钱,同时不能及时送达,导致产品无法通过网购到达农村。同时农村小卖部相比城市大超市,销量低、进货渠道单一、消费人群固定,无法大批量进货,销售价格往往高于城市及网络上的同等产品。农村市场巨大,正品产品价格较高,导致农村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温床,仿冒品层出不穷,继而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健康。

3.4 基础设施不完善

根据服务的性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可分为四大类,即生产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人文基础设施和流通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已有部分设备环境监测系统投入运行,但由于国内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各生产厂商生产的设备常常是独立的,彼此不兼容,而且价格高、可靠性差、地域匹配率低,导致设备环境监测系统难以大规模普及。我国设施农业大多集中在偏远的乡村,居住、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比较困难,劳动强度大,很难与其他产业竞争,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我国目前存在用人难、留人难、培养成本高等问题,尤其是管理、经营、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3.5 农村自我发展定位错误

我国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或休闲农业存在同质化问题。例如农家乐多为简单的餐饮、棋牌、钓鱼,再无其他娱乐形式,观光、体验方面也十分雷同,无法具体体现某个地方的特色农业和文化。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文化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意识到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许多景点都会发掘当地的历史传说、名人、文物,以此吸引游客。

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水平提高,乡村旅游的建设和扶贫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发展速度随之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日趋完善,景区面貌日新月异。然而乡村旅游发展只一味效仿其他农村发展内容,没有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继而导致旅游业发展毫无起色,即使国家大力推广宣传并扶持,也依旧无法吸引游客。

3.6 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镇化仍在继续,生态环境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耕地保护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农村普遍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耕地产量水平的重要手段。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但会污染农田,还会引起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大气。当前,我国农村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普遍缺少标准化的污水处理厂,如沼气池,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继而导致养殖场附近地下水中硝酸盐与氨氮超标,环境污染严重,滋生夏季蚊虫,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生活环境。近年来,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超过50%的农作物秸秆被丢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还加重了对大气、水体的污染,继而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严重失衡。农村发展具体问题如表1 所示。

表1 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及导致现象

4 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推进乡村振兴要转变发展思路,超越“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不局限于将农村置身城市附属地位,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要求,将城市和工业发展对农村提出的任务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

5 农村发展具体内容

当前,农业农村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两大主要矛盾,一是小农经营同生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二是土地经营分散化同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之间的矛盾。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要着重于化解两大矛盾,引导小农户主体与大农业结构相适应。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把经济发展和乡村基层治理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农民的利益,又促进乡村社会的整体管理。

同时,推进乡村文明与商业文化相融合,遵循相互借鉴、走向更优的发展道路,及时转变工业领域的透支性发展思路,确保农业发展进程中对契约精神的尊重。

此外,在农业发展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品升级。重视品牌的培育,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在保障普通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着重关注高端产品,提高产品品质,以品质取胜。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化标准,按照生态、绿色、高产、高效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为依托,探索共享涉农公共信息(土壤、气候、光照等)和电商农产品信息(特色品类、成熟周期等),集成环境采集、灾虫预警、水肥药一体等应用,提高耕地利用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6 结束语

实现农村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融合,必须紧贴农业发展特性,抓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实现内生性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其中的强烈意愿,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农民主导的关系,激活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在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既要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又要从政治上尊重他们的民主权益。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农村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