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秧歌创新性传承发展路径探究

2022-08-25 04:21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秧歌剧目文化

李 静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文化馆,山西 晋中 030600)

一、太谷秧歌的历史变革

太谷秧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后唐(923—936年)时代,当时民间流传着“庄王耍丑耍得好,正宫娘娘把头包,真龙天子唱秧歌,满朝文武把锣敲”的说词。唐宋年间,南方的打花鼓、旱船、踢球等民间艺术传到北方,民间艺人将秧歌小调和外地传来的有形物体结合本土风情融入街头歌舞活动中,形成了“闹秧歌”,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北方匈奴将民族音乐“胡笳十八拍”融入秧歌中,极大地丰富了秧歌的曲调。明代以后,秧歌日趋盛行,由田间地头的说唱和舞蹈等技艺结合起来的“地秧歌”,逐步走向歌舞化,增加了以小丑、小旦、小生为主要角色的三小戏形式,又叫“过街秧歌”。

明清时期,太谷“商贾辐辏、甲于晋阳”,其各大商号遍及全国,一跃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贸易往来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外出经商的太谷人将一些外地戏曲移植回太谷,安徽的《凤阳花鼓》,湖南的《采茶》,《小放牛》,晋北二人台《出西口》等曲目先后传入,外地民间剧目的借鉴和本地创作题材的扩展,使太谷秧歌向戏曲化方向发展。因此,太谷秧歌由最初的田间漫唱到街头社火、过街秧歌等,其表演形式经过多样化发展和演变,到清代乾隆年间正式搬上舞台。

据《太谷地方史志》记载:“太谷秧歌,植根民间,故民间农余班社多余专业班社”。到清代中叶,以唱秧歌为生的专业秧歌班社蓬勃兴起,先后涌现出既唱晋剧又唱秧歌的“风搅雪班”、双梨园和七月班。民国九年(1920)太谷官府发布禁演秧歌的公告中有“太谷秧歌素即驰名,现值春节甫过,深恐人民习沿旧惯”的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太谷秧歌当时在民间广泛流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太谷秧歌产生了一批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剧目,同时涌现出一批深深扎根于民间的优秀秧歌艺人。抗战时期,太谷秧歌在晋绥地区卷起了秧歌浪潮,先后成立了“大众剧社”“人民剧社”“七月剧社”等文艺团体,以太谷秧歌唱腔为基础创作并演出了《交城山》《劳动英雄回家》《刘巧儿》等剧目。新中国成立前夕,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唱的《妇女自由歌》就是由太谷秧歌的曲调组成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改革创新、继承遗产,保证秧歌艺术的发展方向。于是,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太谷秧歌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改革创新创造条件。大量秧歌剧目如《偷南瓜》《绣花灯》《卖高底》《朝阳沟》等,加上弦乐伴奏,丰富了打击乐锣鼓点,由一剧一曲改为一剧多曲。在舞美、唱腔、伴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此,太谷秧歌走上了改革而保持浓郁乡土特色的新型戏曲之路。

1964年开始的“四清”运动,各村开始禁演秧歌。在遭遇了戏曲的十年动乱,太谷秧歌也受到了摧残和破坏,一度发展停滞。专业剧团和各村的秧歌“自乐班”想要演出也只能是“学演革命样板戏”,太谷秧歌的创作和艺术特色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经历了漫长的“文革”后,太谷秧歌满血复活,当时的秧歌艺人重整队伍,改编了传统剧《打冻凌》《看秧歌》《偷南瓜》《算账》等。

改革开放给太谷秧歌的新繁荣,太谷成立了秧歌剧团约14个,他们以“八音会”和“闹票儿”的形式组织秧歌班社活跃于集会、过节、婚丧嫁娶等文艺活动中。不仅满足了城乡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调动了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1997年,太谷秧歌《特殊嫁妆》获全省小戏调演一等奖,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七届“群星奖”大赛中,秧歌小戏《车夫》获得一等奖。2000年12月,太谷秧歌赴台湾参加《两岸小戏大展》。2004年9月,太谷秧歌获中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银奖。2005年,76岁高龄的秧歌艺人香蛮旦以太谷秧歌传统戏《十家排》《看秧歌》旦角获得了中国第三届南北民歌擂台赛暨宋庄镇首届文化艺术节的“传承奖”和“特别奖”。2007年,太谷秧歌赴团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奖。2008年,由孙宝昌先生改编的太谷秧歌《卖高底》获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第37期擂主。同年,太谷秧歌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太谷秧歌获山西省第十五届群星奖大赛二等奖。2012年举办的山西省走进大戏台擂台赛获得二等奖。同年7月至2013年6月,笔者同本馆同事收集、整理、录制了太谷秧歌传统剧目、曲目222首,将老艺人20世纪80年代的录音和近年来各地著名作曲家以太谷秧歌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等结集出版《太谷秧歌》音像制品,共29张光盘。并完成244首太谷秧歌曲调的记谱工作。2013年5月,为了充分挖掘太谷区孟母故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广为传诵的孟母三迁故事创编为大型太谷秧歌剧《孟母三迁》,并参加了山西省非遗传统剧目展演,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肯定与好评。

图1

近几年来,为切实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太谷区推出了反映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的太谷秧歌剧《花开百雁坡》。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打造秧歌剧《伟大中华永向前》《祖国未来定灿烂》《全新全力战疫情》。2020年6月,创作了新编秧歌剧《广盛号》,以太谷区国家级非遗项目“龟龄集”为载体,展示了中医药先辈们“守正创新”的思想精神,宣传了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太谷秧歌在近三百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以欢快、优美的乡土调式和浓郁地道的“太谷味”,在文化沉淀的河流中摄取着丰富的养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2 作者与秧歌剧《广盛号》演职人员合影

二、太谷秧歌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重点提出了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和发展。随着时代发展, 太谷秧歌呈现出日渐低迷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主流媒体传播的方式

一群中学生,几个主考官,还有四个用来听写词语的普通田字格的《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电视节目开播以来,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蹿红,收视率直逼同期播出的《中国好声音》,荣获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第二名,然而制作成本却不足《中国好声音》的十分之一。枯燥无味、毫无娱乐性可言的汉字书写一跃成为媒体新宠,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捧,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主流媒体实现传承普及的最好案例。电视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具有普及性、大众性、形象性、包容性等特点,在弘扬、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太谷秧歌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实现与电视媒体传播的深度融合。

(二)教育层面的传播方式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和影视等,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和戏曲等地方课程。许多中小学按照国务院文化精神,把优秀地方戏曲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从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太谷秧歌可借鉴这一优势,将太谷秧歌以课本剧的形式,让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教学,以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乡土性的太谷方言、用示范唱腔与身段的方式进行授教,不仅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而且形成艺术与教育相结合,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拓展历史文化底蕴,有效实现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三)剧目创新的传播方式

通过太谷秧歌协奏曲在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演出成功的启示,把太谷秧歌的精华,如主要旋律、表演模式、融入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二度创作,培育太谷新秧歌的生命力。首先,借鉴《看秧歌》《送樱桃》逐渐发展为民歌化、广场舞改编的成功案例,对太谷秧歌中的经典小戏进行再创作。其次,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近几年来,笔者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贵明老师等人根据传统戏改编了《踢银灯》《接亲家》《上包头》等剧目。根据兄弟剧种改编了《鸡年夸鸡》《七斤三两》《苦笑不得》等剧目。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与中北大学排演了《孟母三迁》秧歌剧。该剧通俗易懂,制作精良,富有主题教育意义,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该剧为太谷秧歌在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典范。因此,贴近民众、通俗易懂的审美需求才是秧歌顽强生命力的土壤。

(四)新时代主题活动的传播方式

首先,合唱是当前新时代下广大群众,包括中老年、青少年喜欢的一种演出形式,每年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合唱协会承办的山西省“三晋之春”合唱比赛,各参赛团队要求至少合唱一首山西民歌,著名教授芝达琳根据秧歌剧目《看秧歌》改编并配以现代和声创作技法而成的曲目《看秧歌》 是民歌合唱的经典作品。太谷秧歌可以借助合唱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改编创作,有力地促进太谷秧歌的传承创新。

其次,根据山西省2020年开展的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工程,挖掘基层文艺能人,编创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秧歌剧目,运用民歌的音乐元素和现代配器伴奏与太谷秧歌相融合,借鉴左权民歌的创作方式和艺术手法,让太谷秧歌更加大众化,广泛传播。

(五)数字化存放的传播方式

首先,数字文化已成为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太谷秧歌实体层面上的曲谱和表演技巧及教学视频等作为关键素材上传到网络,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参照对象。其次,使用数字化的存放保留技术,对太谷秧歌进行长期的保护。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在不同地区内快速传递,而且通过太谷秧歌和科技结合,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更加体现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六)文旅融合的传播方式

当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稳步提升,也为太谷秧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太谷作为山西中部的小城市,人口流动少,若只依靠当地市场并没有出路。太谷秧歌可以借鉴“印象桂林”“又见平遥”的模式打造“印象太谷”:在旅游景区常设太谷秧歌展厅,让游客在了解晋商文化的同时了解太谷秧歌。因此,太谷秧歌的发展必须跳过自我封闭的模式,推动艺术和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三、结语

太谷秧歌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对太谷秧歌的研究,归纳出它的历史演变进程和艺术价值,并对太谷秧歌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树立创新发展的观念,珍惜太谷秧歌的文化价值,发挥各自的微薄之力,推动太谷秧歌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秧歌剧目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谁远谁近?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