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春梅
几年前,鉴于晚报都市报的日渐式微,有业内专家曾到呼和浩特晚报调研,问题之一是“晚报将来会不会停刊”?当时回答得斩钉截铁:“不会,因为我们都很努力。”话说出口,估计问的人、听的人和说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没有说服力。之后一家又一家纸媒停刊,没有一家不努力,但现状不得不接受。全媒体时代,纸媒怎么办?特别是区域性的晚报该如何抓住读者以寻求生存的空间?时至今日,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有的只是在力图求变中坚守。
变,如何变?对于媒体,需要的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变革,变革的重点在于实现融合,而对于早已没有“主角光环”的晚报来说,难题是在变革中怎样重新定位自己。
说到重新定位,肯定会想到改版。呼和浩特晚报有个惯例,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年度改版。这种改版通常不是推倒重来的大变,而是根据一年来读者的反馈和采编中的问题,在版式调整、版面整合、专栏定位等方面有所动作。这种年度改版已经坚持了十几年,想要有点新意越来越难。在全媒体环境下,还有没有必要动这个脑筋?纸媒如此现状,晚报的改版能改出什么花样来?更有直截了当的点评:“现在报纸没人看。”怎么办?改了未见能活,不改必然等死,于是在质疑声中,呼和浩特晚报在2021年年底也就是它40岁生日前夕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改版。
改版涉及很多方面,比如说在日刊16块版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4个板块的内容和比重;再比如推出了由6个记者专栏“竞争上岗”的专版《记小栏》;还包括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刊整合更名为《创城时刻》……具体的改版内容就不细述,这里想重点说说改版的方向:适老性。
“适老性”,字面意思很好理解,适合老年读者。老年读者是纸媒的主要受众,这是我们一直想改变又无力改变的现实。甚至现在手机也日益成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大大方方谈适老,在报纸定位上寻求一种积极调整。
看一张报纸首先看到的是它的版面,如何抓住读者,版面语言的作用首当其冲。众所周知版面语言的基本材料有两个方面:一是编排手段,包括字符、线条、图片、色彩等;二是布局结构,包括栏、区、排列留白等等。在呼和浩特晚报的改版工作中,版面语言的适老性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怎样给老年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突破口选到了以下方面:
对于纸媒来说,报纸正文字号的大小有个变化的过程,在纸媒黄金期,为了在有限的版面“塞”入更多内容,各报在增加版面的同时,将正文的字号也缩小到6号字。现在厚报时代已经过去,除了减版,字号改不改引起了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报纸字号再放能放多大,而放大字号必然会减少每块版可刊发的稿件字数,在报纸版数本已减少的情况下,再压缩每块版的容量,这报就更没有多少内容了。”
动不动?反复斟酌后大家达成基本共识:虽然说放大字号确实影响版面信息,但过小的字号不易辨认,更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也是现实的问题。为了更加适老,需要“大字版”的报纸。再者,虽然报社实行了社内融合,打通各媒体用稿平台成立了共享稿池,也在绩效考核上出台措施推动原来晚报的记者为日报和新媒体供稿,但还是有不少记者偏重于采写自己熟悉的晚报版内容,而编辑也有意无意地会选择长期合作的记者稿件。从这个角度来说,放大字号,减少版面容量,也未尝不是一种倒逼记者走出舒适圈的办法。
于是改版后的《呼和浩特晚报》正文确定为5号字,同时适度放大字间距。以平均每块版少上一篇稿件的代价力图达到让读者看得更舒服的目的。
报纸的版面设计是报纸编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文章取舍、图片编排、色彩运用、线条装饰、排列留白……通过种种精巧的设计让“卖相”抓眼,形成所谓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版面吸引力。不管是主打图片的选择、各种图表的制作、还是色块底纹字体的使用等,各家纸媒都在各展所长,充分调动设计元素力争在版式上与众不同。在这方面呼和浩特晚报有些反向操作,强调今后要尽可能地简化版式结构,使用形式统一的线条来进行分区和留白,以明显的视觉导向来符合普遍的阅读习惯、体现简洁为美的审美情趣。这样要求的目的还是为了“适老性”。
版面设计要简洁大气,其实是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之所以重新特别强调,针对的是之前美编设计时的一些误区:喜欢使用大量的设计元素来体现设计感,有时过分追求了形式之美而使版式显得繁复花哨,让读者的视觉感受不够顺畅,感觉麻烦。当然尽可能地简化版式也并不意味着版式设计不再重要,易读和悦读本应相辅相成,只是在设计时,阅读的舒服感要放到前面。过去报纸是以零售为主,先要考虑如何抓住读者视线。现在纸媒多为订阅,所有外在的东西也都回到了便于阅读这个基点。
如果说前两项的改变还可以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的话,做版时一些具体的要求就更侧重于细节。比如几个不使用:一是在版式设计中不使用小字号的翻白字、不使用勾边立体字;二是在色彩使用上选用柔和的色调,不使用浓重的色块,铺底纹时要不影响文字的清晰度;三是不使用过去常会在引言部分出现的下划线装饰等等。如此种种规定,都是为了不给读者带来视觉压力,来源于老年读者提出的“容易眼晕”的意见。
老年周刊,很多家纸媒都在做,《呼和浩特晚报》也办了多年,从前些年的《金秋》,到这几年的《咱爸咱妈》,一直想在周刊的内容上有所提质,但一直不温不火。分析原因,版面定位没有很好落实、服务性不强、与老年人不贴近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这次改版,改变了过去各个周刊多点发力的惯例,将老年人比较喜欢阅读的三类内容作为打造的重点,即:将涵盖文化、自然和历史等多领域内容的《人文周刊》扩版,增加为一周双刊;加大和各医院的联系,关注老年健康方面的内容,增加《健康周刊》的自采,同时打造记者专栏“有医说医”;调整老年周刊《咱爸咱妈》的各版定位,按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分类,在养老政策、社会保障、生活服务、经验见闻、健康养生、花鸟鱼虫等方面细化内容。同时开设“说说心里话”专栏,倾听老年人直接讲述家长里短,邀请心理、法律、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专家来疏导情绪、解疑释惑。
纸媒之所以衰落,时效性和信息量的局限是重要的原因。既然无论如何在这些方面都赶不上新媒体,何不转换个思路另找出路:做好慢新闻。
所谓慢新闻,不是一个新的新闻种类,它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新闻学理念,强调新闻质量、深度和准确性重于新闻速度。新媒体的速度带来了互联网上大量的碎片化、快餐化、泡沫化的内容,整合碎片、快餐做精、去伪存真则是慢新闻的特色。对于晚报来说一直强调的是做好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如今,想实现突围更需要沉下心来对新闻主题深度挖掘,抓住生命线,恪守工匠精神,把自己的活儿干好,以读者为本。
要做到适老性,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真正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求。年轻的采编人员和目标读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代际鸿沟,即使要求编辑记者沉到老年人群体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以年轻人的视角和观念来揣测老年人的世界,用年轻人的思维来看待老年人的需求。能够把握住老年人的心态、了解老年人的兴趣、关注到老年人的意愿也是一种专业的要求,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但是,对于不断缩减的纸媒编辑力量和面对转型压力的记者队伍来说,很难在这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更主要的是缺少动力。成为为老年人服务的专家,说起来容易,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在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方面还需细化考虑。
适老性,体现在纸媒的方方面面,提供老年人有兴趣读、能看得清、读得下去的内容,这些话说了很久,也做了一些努力,但还很不够。如何继续增加有关老年人的报道,更好满足老年读者的信息需求,进一步帮助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做的还有很多。报纸改版常说重新出发,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心”出发,要真正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设计版式、策划选题、做好服务。
有人说“报纸改版是老人美容”,并不能让晚报绝处逢生。但是直面报纸受众以老年人为多数的情况,增强报纸的适老性,无疑是延长报纸生命力的有效抓手。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一直挂在报头上的做“好看的新闻、有用的报纸”这一宗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