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娟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江苏泰州 225300)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提出“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1]。在高校如火如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肩负“教育”与“信息服务”双重职能的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思政教育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发挥图书馆协同育人作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3]。高校课程思政立足课堂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推动思政课程显性育人与其他课程隐性育人相结合,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共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育人[4]。
课程思政的概念自提出后备受学界关注,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从最初宏观层面的基础理论逐渐扩展到结合各类课程改革实践的实证研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逐渐开始探索和研究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王友富认为图书馆(学)“金课”建设应关注课程思政,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凸显课程亮点[5];楚林等提炼了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出通过检索案例、课程结构和课堂教学等路径融入课程教学[6];焦海霞构建了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逻辑体系,并提出实施策略[7];黄常青结合本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归纳总结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模式[8]。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少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研究。
课程设计是为保障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而对各种课程要素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策划活动。本文尝试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框架,以期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提供有效的系统规划和清晰指引。
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目的是立德树人,将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并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立足于培养个体的终身学习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利用与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感[9]。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信息素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在目标追求上具有显见一致性,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协同育人的同心性,符合大学生成长需求。
高校“课程思政”讲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人格养成等思政教育有意识地融入各类课程。沉浸式教育让思政教育有了真实的环境氛围,变得更加鲜活,也使得各类课程教学更富情趣,更富实效。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模式是将信息素养教育灵活嵌入到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的多个方面,促使两者相互支撑、共同发展。“课程思政”显隐结合的方式与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式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在综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体现了多元共生、互融共进的教学理念。
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特点是人文立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价值的深挖,倡导人文情怀的传递,突出和加深各类课程内在的人文精神。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既包含技术层面信息获取、处理、利用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又具有人文层面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品德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容性强,思政教育价值引领氛围浓厚,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广泛契机。以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载体,把信息素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涵,又使得信息素养教育能力培养“落地”。
本文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课程目标设计、学情分析、课程环境设计、课程内容组织、课程评价设计五个维度。
图1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框架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由“知识目标”“素养目标”“价值目标”三个层面目标构成。“知识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信息技能,包括发现、检索、组织、分析、鉴别、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其具备信息社会信息行为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素养目标”是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知识创新精神等高阶素养,使其具备利用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探究复杂问题的发展能力。“价值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情感认知、人格品质、社会责任、科学素养等,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融,使其具备奋斗者的姿态和回报社会的情怀。三个层面目标逐层递进又彼此相融,契合了课程思政专业教育与价值引导并行共进的教育精神。
大学生求知欲强,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在求知领域更倾向于自主探寻、自觉接受。身处信息互联时代,大学生充分享受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从多元化智能终端每日推送的海量信息中汲取有用信息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面对良莠不齐、价值导向混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存在信息接收和认知的困境,信息辨别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欠缺以及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容易导致学术失信、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网络友善观缺失等不良后果。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需要扩充思政内容,并考虑到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和思考空间,由内而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3.3.1 课堂模式
课堂教学是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其课堂模式包括理论课堂、实习课堂、综合实践课堂三部分。理论课堂主要强调的是传授学生信息知识和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培养其信息意识。实习课堂通过教师主动创设特定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形成解决方案并实际操作验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堂以学科专业课程构建真实的实践环境,以具体的学科专业课程任务为实践内容,在教师指导和调控下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价值目标。
3.3.2 课程资源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多以“文献/信息检索”立课,教学过程涉及到大量的检索实践[10];选用自编或他编的“文献/信息检索”类教材,目前此类教材普遍缺乏课程思政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不光要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如网络资源、图书馆中外文电子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资源、馆藏纸质资源等,还要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如与某个知识点相关的历史文化、精神文化、伦理道德、国家政策、典型案例等。
3.3.3 课程师资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性质决定了本课程不光要建立专业的教学队伍,还需打造协同育人队伍。专业教学队伍由图书馆员构成,他们信息教育专业能力强,但思政理论和实践能力欠缺,因此急需通过思政专项培训、理论研讨、集体备课、思政课程观摩等方式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育人者先自育”,提升专业教学师资思政能力。协同育人队伍由思政教师、学科教师等各方力量组成,他们与图书馆员开展智库资源共享,保持教学交流机制,协助馆员挖掘思政资源、设置基于学生专业特点的检索实践课题,实现知识体系的渗透与融合,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大主题内容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信息意识的敏锐性、信息获取的策略性、情感认知的调控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要在专业的、显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拓展思政内容。本文以课程思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教育精神为指导,重新审视信息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关系,构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型
模型整体上以思政内容动态融入为运行逻辑,以教育发展性规律为演进逻辑正向延展。每个层级面上,教师以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依托多样化的课堂模式设计教学过程,运用资源导向式、问题导向式、目标导向式教学方法形成思政内容融入路径,最终分层实现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3.4.1 资源导向式教学法
在教学模型第一层级,教师根据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知识,运用资源导向式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类学习资源、思政资源来完成课程知识性内容传授。课程资源是该方法的核心,资源的有效组织和揭示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积累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并适时嵌入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文献概念时先引入整编后的文献发展历史的相关资料,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文明感知,让学生在对几千年文献载体发展演变脉络的了解中掌握知识概念,感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人文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3.4.2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在教学模型第二层级,教师根据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知识,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实习课堂中提炼现实生活里特定的实际问题进行实战性教学。实际问题是该方法的核心,当来自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以知识形态呈现时,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不可言喻。教师在选择和设计实习案例时兼顾信息素养培育和价值引导两方面,课堂在反复的“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调控中完成信息素养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明确个体信息技能学习的社会价值。
例如,教师结合社会上共享单车等火热现象抛出问题“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和互助探讨。同时设置一系列启发式问题,如共享经济的内涵是什么、运营模式有哪些、社会环境怎样、发展意义是什么、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教师用这些预留问题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思维在反思和质疑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信息技能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国家方针政策、民生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对课题进行探讨,将个体发展与时代相连,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信念。
3.4.3 目标导向式教学法
在教学模型第三层级,教师根据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知识,运用目标导向式教学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目标是该方法的核心,它既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是人才培养目标、信息素养教育目标、思政目标的综合体现。教师结合学生学科专业背景创设任务情境,通过复杂情境下信息技能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健全人格。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围绕自身专业的自选课题文献综述。学生实施任务一般经过“调查研讨——确立选题——制定初步策略——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整完善策略——形成结论——成果表达”的研究过程。教师全程发挥主导性作用,在任务开始前教师“导向”“导情”,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出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任务情境包含了学科知识、信息技能、学生的世界观、特定的社会文化、科学伦理等多种情境;在任务过程中教师“导疑”“导法”,通过问题或行为引导促使学生在质疑和反思中突破自身认知局限、在优化和调整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及时“导路”,通过任务过程梳理强化协作精神、学术伦理观念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对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情感价值认同中增强价值判断力和价值塑造力。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注重信息素养教育专业知识与思政价值观的融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方面展开课程评价,从而促进教学理念、内容、方式的优化调整。思政教育的内隐性使得课程评价趋向发展性,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多元性。课程评价的形成性要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性评价,动态化检视思政内容融合度,发展性评估思政教学效果。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方式多元,具体体现在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相结合,教师自评与学校督导评课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知识能力考察与思想价值考察相统一、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统一。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视域下系统性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有效解决了信息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匹配、教学手段衔接等方面的困扰,避免了生搬硬套、强行组合。同时,将思政内容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计的创新发展,呈现出教学目标多重性、教学资源多样性、教学方式灵活性的特点。随着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课程设计的应用实施、成效验证以及设计内容的丰富与完善等有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