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朝治,赵苗苗,王小苗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科,陕西汉中 723000
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为7%~13%[1],由支原体、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查体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同时重症肺炎还易引发循环、消化系统等相关症状,对患儿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抗感染,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上述治疗方法能较好地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且黏稠,不易排出而造成堵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2]。近年来,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和优势,该方法可直接清除气道内黏稠的分泌物,并可行反复灌洗与注入药物等操作。在支气管镜下收集病变部位的肺泡灌洗液及病变组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制订合理、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目前,关于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对支气管肺泡灌洗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中重症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3];(2)年龄≤6岁。排除标准:(1)不耐受支气管肺泡灌洗;(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3)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等;(4)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将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50例患儿纳入研究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个月至6岁,平均(4.2±0.5)岁;病程4~10 d,平均(6.3±1.2)d。将未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4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6岁,平均(4.6±0.7)岁;病程3~12 d,平均(6.9±1.4)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对临床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退热、解痉、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化痰止咳、营养支持,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研究组患儿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OLYMPUS CV-290电子支气管镜,<1岁患儿用XP260镜,内镜运行通道为1.2 mm,外径为2.8 mm;≥1岁患儿用P260F镜,内镜运行通道为2.0 mm,外径为4.2 mm。具体操作:患儿在支气管肺泡灌洗前禁食4~6 h,为避免患儿出现低血糖、脱水等症状,必要时在禁食2 h后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术前半小时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随后再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进行气道局部麻醉,持续2 L/min吸氧,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将支气管镜经鼻腔缓慢置入气管,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操作)。支气管镜置入后密切观察气管等部位病变情况,如伴局部脓性分泌物,用无菌管留取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然后将分泌物吸净,对有较多分泌物的支气管或气管黏膜局部发生炎症反应的部位,于150~200 mm Hg下用37 ℃的0.9%氯化钠溶液灌洗,每次灌洗10~20 mL,每个部位重复4~5次,灌洗完成后通过负压回收灌洗液送检,待回收的灌洗液清澈后通过支气管镜注入2 mg布地奈德混悬液,拔镜。术后嘱患儿卧床休息,禁食、禁水2 h,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1.3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情况: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2)血气分析指标:在治疗前、治疗7 d后采集患儿动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3)炎症因子:在治疗前、治疗7 d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4)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4],显效为体温正常,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50%;有效为体温正常,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20%~50%;无效为症状体征并未改善,甚至加重,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2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儿是否出现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
2.1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2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7 d后,两组PaO2、SaO2、PaO2/Fi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aO2、S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2.3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7 d后,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7 d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n(%)]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呼吸、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肺部感染后会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加速病情进展,如未能及时诊治,较易发展成重症肺炎[5-6]。重症肺炎患儿的痰液会堆积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但是患儿多有咳嗽无力或不会咳痰,以至于不能有效排痰,进而引起气管、支气管堵塞[7]。此外,重症肺炎患儿肺泡毛细血管会聚积大量的炎症细胞,使肺泡顺应性降低,伴炎性渗出、水肿,加剧炎症反应及气道堵塞,导致肺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发肺不张,甚至会引起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8-9]。病变部位存在大量炎症介质,单纯对症抗感染治疗,人体内血药浓度很难达到最低抑菌浓度,使临床疗效较差,影响预后[10]。
近年来,在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逐步成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方法[11-12]。支气管镜可经鼻、口腔进入气管及支气管,用于肺叶、肺段等部位病变的检查,在直视下可进行清除异物、清理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操作[13-14]。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支气管肺泡灌洗无绝对禁忌证,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被广泛使用[15-16]。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加快康复进程。治疗7 d后,研究组PaO2、S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改善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在调节炎症反应的过程中,细胞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IL-6、TNF-α是起关键作用的一组细胞因子;CRP为最常见且主要的炎症因子,IL-6可刺激肝细胞分泌CRP;TNF-α的表达可加重肺部感染症状[17-18]。治疗7 d后,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治疗后炎症反应被明显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提升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显示,支气管肺泡灌洗通过高效清除肺段及以下部位的分泌物,使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在保障药效的同时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了不良反应,具有缩短疗程、促进转归的作用[19-20]。
综上所述,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