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艳
许昌市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探究
张培艳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农业进入绿色发展时代,绿色农业以生态、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标志。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战略,需要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式。许昌市作为河南省具有属地特色的农业区域,在绿色农业发展实践中探索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并实现了一定的综合效益。文章通过构建生态农业效益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了许昌市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从培养生态农业人才、注重生态农业知识宣传、提升生态农产品品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许昌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的策略建议。
生态农业;效益评价;AHP层次分析法;许昌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由于长期处于“石油农业”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业生产自身污染等诸多问题,农业环境变得日益脆弱,已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1]。因此必须调整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融入农业发展之中,因而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许昌市作为河南省的农业大市,有着先天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促进许昌市的经济发展,还能够改善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对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可以精确地得出许昌市各个部分效益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政府做出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许昌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资源相对充裕,同时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易发生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水、大风和冰雹。
近年来,政府也陆续发布政策文件,注重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并投入专项资金用以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2017年,许昌市出台了《关于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培育出20个千亩以上、100个百亩以上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示范基地。2021年,许昌市人民政府发布了《2022年度森林许昌生态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将会进一步扩大绿化林以及生态建设林的面积,并相应增加示范村的数量。相关政策方案的实施,促进了许昌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调整,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以及2020年的《河南统计年鉴》,以此来对比2020年与2015年许昌市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
农村自然生态体系的三种经济效益分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平衡是推进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农业产业获得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本文根据该领域主要评估指标的代表性以及所研究区域的实际状况,选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的17个指标(见表1)对许昌市生态农业效益进行评价。2020年许昌市各项二级指标值及其与2015年的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1许昌市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指标
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许昌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经济效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种植业产值 畜牧业产值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生态效益全市粮食总产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亩产水平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全市造林面积 社会效益土地流转面积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 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比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表22020年许昌市各项二级指标值及其与2015年的比较
编号二级指标量级比2015年增加 (减少)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8.1亿元18.80% 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3.31亿元18.80% 3种植业产值181.90亿元0.48% 4畜牧业产值124.13亿元-2.70% 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58亿元3.90% 6全市粮食总产量303.54万t3.50% 7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0万亩0.00% 8粮食亩产水平450.5 kg9.20% 9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69.3万亩1.50% 10全市造林面积11.24万亩89.40% 11土地流转面积164万亩0.00% 12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5 534个0.00% 13全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90%0.00% 14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 708.1元47.60% 15城乡居民收入比1.77∶1-6.78% 16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93.24万kW0.50% 17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55%5.98%
数据处理过程依次是数据标准化、多年标准化平均、各级指标的比例贡献率、基于相对贡献率的判断矩阵的构建、各级权重向量的计算,并将各年度的标准值与权重系数相乘计算出评价值。
本节使用SPSSAU对17个指标的权重进行逐个描述,SPSSAU默认采用求和积法进行AHP的分析。一个较大的平均值意味着更高的重要性和更高的权重。AHP判断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AHP层次分析判断矩阵
在使用AHP进行权重计算时,对本文内容进行一致性试验数据分析,以研究和评估通过权重计算的一致性试验结论,并计算一致性指标的CR值(=/)。首先经过以上运算可以得出CI值[=(最大特征根-)/(-1)],然后结合判断矩阵的顺序得到RI值,同时计算CR值,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随机一致性RI表格如表3所示。
表3随机一致性RI表格
n阶345678910111213141516 RI值0.520.891.121.261.361.411.461.491.521.541.561.581.591.5943 n阶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RI值1.606 41.613 31.620 71.629 21.635 81.640 31.646 21.649 71.655 61.658 71.663 11.6671.669 31.672 4
一般来说,如果CR值越小,则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CR值小于0.1,说明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CR值等于0.1,则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但如果CR值大于0.1,说明不存在一致性,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重新分析。17阶判断矩阵计算的CI值为0,对应表3中RI值为1.606 4。二阶数据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最终计算得到的权重一致,判断矩阵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为权向量。
AHP分析结果表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种植业产值这3个指标纳入经济水平的权重系数较大,而畜牧业产值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权重系数相对较小。在农业生态水平中,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权重最高,全市造林面积的权重最低。在社会层次,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权重系数最大,而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权重系数最小。在17个评价指标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这3个评价指标对许昌市生态农业评价影响显著。
在经济效益方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较大,2020年均比2015年增长了18.8%,说明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经济总量的水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只增长了3.9%,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还是不足。其中增长最慢的是种植业,其产值仅增长了0.48%,而畜牧业产值不增反而减少了2.7%,说明今后还需加大对种植业、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资金支持。
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最大,2020年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47.6%,说明生态农业发展使得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但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农业机械的总动力并没有明显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是不高。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相比2015年下降了6.78%,说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这也侧面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020年全市造林面积比2015年增长89.4%,政府在5年间实施的政策完全落到实处,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粮食的亩产水平增长9.2%,粮食总产量增长3.5%,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增长1.5%。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许昌市产生的生态效益对农业整体效益有正向影响。
生态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对人才和技术有较强的依赖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于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政府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具有生态农业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
生态农业作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必将引领农业走向新的潮流,因此需要专业人员系统化、全面化地解析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其进行宣传,能深入挖掘广大农民推动生态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之成为想为、敢为、愿为、更能为的一批又一批生态农业产业的建设者,这才是不断推动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
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与其相关联、伴生行业之间的协同度较低,普遍只是建立了相对松散的对话机制,缺乏更为具体、深入的合作,并未真正形成一体化产业链[4]。政府相关部门应带动生态农业整体的规范化、高标准建设,利用许昌市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动一批创业者增收,再利用充足的现金流完善与生态农业配套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业,形成三产融合的完整的产业链,让生态农业贯穿其中,支持许昌市各产业形成良好的生态圈,推动整体经济蓬勃发展。许昌市应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力量,进而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周边县、乡、镇,实现全民致富。
优化生态农产品的品质,需要运用现代农业设施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与普及,整体提升生态农产品质量[5]。要推动农业科技不断创新,研发出具有更高品质的种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绿色生态农产品由于不施加化肥农药,种植环境安全无污染,以及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而广受青睐,所以提升生态农产品的质量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许昌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均收入显著增加。但在生态农业人才、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农产品品质等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需要加强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推动生态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从而促进许昌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文丰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阐释、问题审视及发展进路[J].经济体制改革,2022(1):82-87.
[2]张中正,赵庆蔚.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1(8):38-40.
[3]杨文歆.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农业发展困境及对策构建[J].农业经济,2019(11):22-23.
[4]王冰.生态农业转型对接供给侧改革的产业化推进路径[J].农业经济,2022(3):32-33.
[5]张燕.巩固脱贫成效下的农业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1(11):22-2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7.30
F327
A
2095-1205(2022)07-92-03
张培艳(1996-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