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之力,激荡在“林海雪原”
——牡丹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22-08-24 09:17任红禧
奋斗 2022年13期
关键词:林海雪原牡丹江市

本刊全媒体记者 任红禧 许 乐

镜泊湖水面波光如镜,吊水楼瀑布虎啸奔腾,乡村风景美丽如画,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在这生机盎然的夏天,在牡丹江市4.06 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处处涌动着喜悦和希望。

过去五年,牡丹江市加快转变发展理念,以“跳起摸高”的进取心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在对外开放上迈大步,在“柴米油盐”上添温度,奋力书写了一份优异的新时代答卷。

创新驱动,培育数字“新头雁”

走进牡丹江恒丰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随手扫描一张卷烟纸包装盒上的条形码,生产日期、工艺、材料、机器型号、生产班组等可追溯信息一目了然。

像这样的条形码,该公司一天就要使用10万余张。海量数据信息的背后,是由“供应链追溯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撑。

“我们的目标就是以‘数字’赋能企业发展。除了‘供应链追溯平台’,我们还打造了设备故障预测与监控平台、数字车间系统、数字产业云平台等,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判断、做出预警。”恒舢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庆君向记者介绍,数字化、智能化可有效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时代发展的“新风口”之下,数字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数字化、智能化步伐的提速,不仅激发出创新意识、孵化出新的业态,更是改变了生产方式、拓展了新的空间。

在关键时出手,于要害处发力。近年来,牡丹江市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做强、做优、做大牡丹江市数字经济。

从“网络文学的牡丹江现象”初露锋芒,到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楚乔传》《胜算》《国家行动》等一大批优秀影视作品享誉全国……近年来,黑龙江华创文化创意产业园从最初的“1.0 版本”网络文学产业,到“2.0版本”泛娱乐文化产业,再到现在的“3.0 版本”新文创产业,贯穿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培育引进国内一流人才,用好国家、省、市赋予的优惠政策,为入驻园区的创业者提供最理想的发展环境。

为助力牡丹江市在新一轮全国城市综合竞争中脱颖而出,黑龙江华创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做好品牌孵化、产品赋能、金融服务工作,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截至2021 年9 月底,该园区引入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125 户,为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所近2 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4.59 亿元,解决就业1500 余人,引导就业7000人以上。

风起“云”涌,奋进有“数”。在数字产业化的推动下,牡丹江市“数字+”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以携程网穆棱呼叫中心为代表的呼叫客服产业,吸纳高素质人才400 余名;“数字+新文创产业”延伸出影视编剧创作集群、视频直播产业集群、有声书产业集群等产业方向……

发展是势能的积累,更是动能的迸发。在数字经济的动能转换之中,牡丹江市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也定将大有作为。

产业升级,打造振兴“新引擎”

在位于穆棱市的黑龙江红豆杉麻纺织有限公司宽敞的生产车间,一排排进口纺织设备“火力全开”“飞纱舞线”,让人感受到企业发展的红火势头。据该公司总经理高濯介绍,企业目前每个月生产亚麻纱线100 吨,主要销往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并出口到欧洲部分国家。

近年来,穆棱市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倾力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敏锐地抢抓亚麻产业在龙江大地全面复苏的发展机遇。

从第一家亚麻纺纱企业正式落户穆棱经济开发区,到目前拥有7 家纺纱企业、2 家织布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已在穆棱市初步形成。目前,穆棱全市亚麻产业生产规模约占全国亚麻纺织业的10%。短短几年间,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群,穆棱市闯出了一条亚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崛起之路。

为了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聚力突破,牡丹江市接连出台《牡丹江市“十四五”加快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牡丹江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展现了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信心和决心。这一切源于牡丹江市的清醒认识:只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汇聚创新资源要素,才能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位于穆棱市的黑龙江红豆杉麻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许乐/摄

近年来,牡丹江市还不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8 家高校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引进12 家“头雁”团队工作站,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机遇如金,战鼓催征。2021 年,牡丹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56%,在全省综合型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一。而经过不懈努力,五年间,牡丹江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翻了两番——新兴产业俨然成为牡丹江市产业转型升级的“ 生力军”。

聚焦乡村,描绘黑土“新画卷”

进入盛夏,牡丹江全市各地棚室蔬菜、大地蔬菜开始大量上市销售,黑木耳等食用菌也进入了集中采收期……

蔬菜产业是牡丹江市农业领域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满足本地城乡居民“菜篮子”需求的重要保障。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牡丹江市借助农村经纪人队伍和电商直播等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实施“北菜南销”,积极开拓新的出口目的地。

在牡丹江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近期棚室黄瓜、西红柿产地批发价都在每斤2 元以上,而特色西红柿品种批发价格每斤则超过4元。村民们采用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科学施用农家肥,努力提升地产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延长保鲜期。

蔬菜村党委书记窦乃兴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种植蔬菜的农户有500 多户,除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积极开拓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消费市场。

穆棱市穆棱镇滨湖新村新貌 许乐/摄

而在距离蔬菜村100多公里的穆棱市穆棱镇滨湖新村,却有着另一番气质与风韵——欧式住房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从村口通到每家每户,村民家门前的小花园、小菜园既美观又实用,高质量的民宿正在打造建设……走进村子,处处可见欣欣向荣的幸福景象。

滨湖新村是奋斗水库建设征地搬迁建成的移民村,由泉眼河村和腰岭村两个行政村组成。为将其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穆棱市把农村休闲旅游作为突破口,投入700 余万元,着力构建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而在推进滨湖新村乡村振兴工作中,更是有多方力量汇聚助力。尤其是牡丹江市住建局驻滨湖新村工作队进驻后,捐助路缘石15 吨,改善了村民出行环境;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了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在牡丹江市,蔬菜村和滨湖新村的发展绝非个例。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由2017 年的1.57 万元增长到2021 年的2.38万元,连续数年领跑全省。

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气神,在广阔的“林海雪原”充盈激荡,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跃然纸上。

深化改革,建设开放“新高地”

暖风拂柳荷,蛙鸣半夏生。

2022 年6 月27 日上午,总投资1.5 亿元的中俄汽车配件出口基地项目在绥芬河市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绥芬河市高水平出口消费品加工区建设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对丰富绥芬河市对俄贸易品类、推动更高水平出口加工、服务更宽领域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俄边境线上的重要口岸城市,绥芬河市地缘和交通双重优势叠加,对俄贸易额和对俄贸易企业数量都占据全省主要份额。自2018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绥芬河口岸站开行数量实现逐年快速递增,到2021 年突破500 列大关。2022 年第一季度,绥芬河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占全省的98%,贸易额同比增长5.5%,单日过货量超过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方能拥抱世界。

为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牡丹江市推动自贸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保区、边合区、互贸区、跨合区“六区联动”,加快形成联动效应;推进绥东试验区木家居、清洁能源等7个产业园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统筹推进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绥芬河、东宁片区建设。同时,进一步壮大跨境产业新集群,壮大食品、林木林纸、油料作物、中药材等进出口加工基地……

站在国际舞台上,牡丹江市敞开大门,拥抱发展机遇,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聚力民生,构建幸福“新格局”

2022年2月8日,60名农民工在经过健康检查后登上了由牡丹江市去往江苏省的专车——这是牡丹江市2022 年第一批农民工集中返岗的直达专车。牡丹江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绿色包车”“点对点”的送达形式,让近500 名农民工出家门上车、下车门进厂。

近日,牡丹江市举行了2022 年“春风行动”首场线下招聘会。本次招聘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为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公共就业服务新平台。经过精心筛选,31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招聘,9 家企业负责人走进直播间推介岗位信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牡丹江市精准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转岗职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行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扩大创业孵化基地联盟规模,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创业。

为民办实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近五年来,为提升民生治理效能,牡丹江市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和民生工作方式,持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全市深化街居管理体制改革,成立30 个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站),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警务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关爱帮扶室、网格工作管理室“四室”,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建设全省唯一由政府主办、民政承办的语音呼叫平台——“12349”便民服务公益热线,免费为市民提供2万多项社区信息服务;构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各社区对接辖区内社会组织、企业、商家,为居民提供“清单式”服务,打造了一批党建联盟圈、幸福宜居圈、品质生活圈……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这是真抓实干的必然结果,也是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立于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在这片辽阔的“林海雪原”上,振兴发展的故事注定越来越精彩。

猜你喜欢
林海雪原牡丹江市
林海雪原(五)
林海雪原(三)
林海雪原(二)
林海雪原(一)
林海雪原(四)
我战胜了自我
牡丹江市建团周年纪念请苏联青年团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