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胡建平 刘福窑 孙守印 龚瑶红 朱文立
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强、较复杂的实践活动,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为教师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国教师评价基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历经了量化业绩、分类考核、注重质量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阶段性演进。特别是近10年来,国家对高校教师评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不断发布相关指导性意见,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总体方案》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教师评价贯穿教师发展的全过程,对于激励教师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至关重要,其作为推进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突破口,是高校承担新时代高等教育新使命的需要。
(二)教师评价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整体实力的体现,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力支撑。构建科学、客观、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评价办法,有利于引导并激励广大教师坚守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师和学校“双赢”的目标。
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发展的“指挥棒”,《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五项重点任务,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表明师德考核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紧迫任务,已成为高校在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才计划申报、推优评先等工作中的“必要环节”。
(二)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要求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外,应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指导学生竞赛或创新创业等内容纳入教师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突出教育教学实绩。
(三)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直接或间接参与学生工作是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把落实教授/副教授上课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等制度,与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结合起来,强调一线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四)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由于学科专业不同、岗位类型不同,教师获取科研成果的难易程度不同。应坚持分类评价,并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
(五)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人才称号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肯定。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强调人才的第一身份是教师,明确人才计划聘期结束后,原则上不再使用原有人才称号;同时应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多采用基于教师业绩成果的奖惩性模式,在尊重教师差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德评价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大多数高校已把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等体现师德师风的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往往使教师满足于惯常做法,在不知不觉中有触碰红线的风险。
(二)教学评价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由于教学成效的滞后性,教师评价往往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质量、教学投入、教学成果和学生培养效果的评价相对薄弱;在项目申报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过多强调与科研相关的指标,使长期致力于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一线教师,往往因为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数量不够而处于劣势,极大地挫伤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科研评价指标有待合理优化。目前科研评价存在数量化、功利化、短视化等问题,“唯论文”“重数量、轻质量”等倾向比较突出、对成果质量缺乏有效评价。导致教师扎堆申请各类科研项目,为发论文而发论文,出现很多水平低、甚至重复的研究成果。
(四)教师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突破。很多教师评价不考虑教师的个性、学科专业差异,“一把尺子量到底”;忽视教师所处的不同职业发展期,缺少对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不足,削弱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五)科学管理水平有待逐步提高。教师评价涉及人员众多、过程复杂、统计繁琐;管理人员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深浅不一;二级单位评价程序的规范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影响了教师评价作用的效果。
当前,教师不再是单一的、同质化的学术群体,而是逐步发展的多元的异质化的职业群体。传统的教师评价理念、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都需要改革和优化,才能引领教师主动应对新变化,实现新发展。
(一)转变评价的传统观念。教师在传统的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作为客体,接受领导、同行、学生等其他群体的评价缺少自我评价。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应着眼于教师未来,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树立“和谐发展”理念,注重分类评价和贡献引领,强调教师纵向职业发展。
(二)创新评价的机制体制。教师作为高校第一人力资源,应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基于“三层次”(学校、院系、个体)、“五维度”(部门、专家、学生、本人及同行)的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如引入“360°评价法”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引入“KPI评价法”对代表性科研成果进行评价)。
(三)优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教师评价应以结果为导向,把教师工作分解为一系列规范化、数字化、客观化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应建立以师德考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构成的“四融合”指标体系。
1.加强师德评价力度。教师发展,师德为要。尽管师德的具体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其不变的主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基础,细化和构建符合实际的校本化师德评价标准(如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方面),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评价标准应考虑师德的层次性,坚持高线标准与底线要求并行,制定师德失范行为的负面清单,实施“一票否决”制。
2.严格教育教学评价。强调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同等重要,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充分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指标(如增加“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评价内容)。
3.强调质量重于数量。弱化教学科研成果数量的权重,加强成果质量的科学评价;减少简单统计成果数量的指标,强化代表性成果水平的评价;引导和鼓励教师产出高水平和标志性成果(如科研指标可以突出“学术贡献、学术影响、学术活力”等方面)。
4.结合成果评价与潜力评价。关注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结合新时代高校逐渐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围绕教师队伍建设,考虑教师潜力评价,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增设“申报各类人才计划意愿”“已具备的相关条件”等附加指标)。
5.结合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随着多种交叉学科的不断兴起,相互合作、组建团队、集体攻关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形式。因此,既要评价教师个人成果的产出,也要关注个人在团队建设中的投入和贡献,形成团队凝聚力,产出更多更大成果(如增加“团队参与度”“团队贡献度”等指标)。
(四)改革评价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的“双轮驱动”管理制度,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动态平衡机制,完善人尽其才的制度保障,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转换岗位类型,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潜力和创造力;合理运用综合评价结果,畅通教师申诉和复议通道,切实保障教师的合理权益,形成有效互信的良好氛围。
分类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差异化原则,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运用顶层设计理念,管理好各类教师的动态过程。
(一)坚持分级分类原则。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和学科专业差异,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年度与聘期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面向不同群体、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机制。如以教学为主型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可等效互抵,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以科研为主型教师可采用“目标考核法(MBO)”,激励教师做出更高质量、更有效能、更具活力的贡献;高层次人才可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建立健全中期履职评价,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打破终身制。
(二)健全立体评价框架。一方面,学校可以赋予院系充分的教师评价自主权,真实公正地评价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另一方面,评价是扩展的、多角度的,可综合应用多个评价主体,全面评价教师。
1.学校层面:把方向、定规则。学校应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学科发展需要,确定教师评价的主导方向;由人事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制定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结果运用等基本规则;工会、信访等部门受理教师对评价结果的申诉和复议。
2.院系层面:做方案、抓落实。二级单位根据学校相关指导意见或规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具体评价方案;由部门党政班子牵头,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的日常表现、获得的成果等予以评价(可邀请系主任、督导组成员、业务素质高的教师代表等参与评价)。
3.个体层面:勤参与、找差距。教师本人进行自我评价(全面);其他教师予以同行评价(客观)、授课学生予以效果评价(真实),所有评价按一定比例合成个体评价结果;教师在自评或他评过程中,寻找差距、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自身发展。
(三)提升评价工作效率。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填写多份表格内容,二级单位/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认定各类成果业绩,甚至需要重复填写、重复认定,工作量大而繁。为此,可采用信息化手段,注重平时采集、认定、整合各类成果、荣誉,利用“一表通”功能,为教师评价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数据,提升评价工作效率和有效性。
教师评价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差异性和复杂性等特征,需要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通过科学研究、政策集成、实践引导来探索和深化改革思路,构建顺应时代发展、体现“立德树人”、助力队伍建设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分类评价机制,引入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具有前瞻性的评价方式,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激励教师自觉将个人进步融入日常工作,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协同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