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上海市金山世界外国语学校
本文把握单元目标,着力全文教学目标与环节的一体化设计,重难点目标精准,探索教读课堂。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
探索“单元目标贯通的散文教读课堂”。建议从以下几点观察课堂:1.散文学习的课时目标具体化;2.课时目标的环节对应贯通;3.师生课堂的互助启发;4.目标过程的达成程度。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灯笼》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俗风情”的一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散文。就单元目标而言,本单元立体展示民俗风情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细读品味语言的同时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感。
按照“解读内涵三层次方法”。本文第一层显性内容是作者对“灯笼”的喜爱,从他笔下记录的一个个关于灯笼的情节片段,可以说内容丰富,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灯笼”的喜爱之情。第二层隐形意脉是作者对不同情景中出现的灯笼饱含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对于乡土夜晚的灯笼,作者抒发了对田园故土生活的怀念、希望、羡慕;对于小县城闹元宵的灯笼,是一种甜美的回忆,温暖心田;对于远亲族姊的结婚灯笼阵的回忆,灯笼的浮沉变迁感慨家庭的兴衰史,让人唏嘘不已;由繁华灿烂的宫灯联想到孤苦寂寞的后宫生活再想到历史上戎马一生的边关将士们在“挑灯”训练的壮阔场景到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处境,抒发自己愿意为国献身的决心。第三层深层主旨是作者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面对外国列强屡屡来犯、祖国任人宰割的情形,从心底里呐喊: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投入到爱国救亡的运动中,寻找救国之路,为国肝脑涂地的决心。多种表达方式相互结合,半白话半文言文夹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是本篇散文的语言特色。作者从自己成长经历出发,写了与之相关的许多“灯笼”和“灯笼事”,中间夹杂、列举大量的当地民俗风情,内容广泛,既有日常的方言表达,又有民俗事项,包括节日习俗,人情、传统戏剧唱词等,这些对于课文的理解极为重要;作者表达的情感随着视角的开阔更为广大,一直动态变化,所以要基于语段来带领学生揣摩理解。
丰厚的常识积淀和民俗知识的熟知是理解本文的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城市,随着城市的高度统一性,很多民俗事项和习俗被淡漠,学生没有一定的民俗常识,对于民间戏剧文化比较空白,因此,对于文中罗列的民俗事项或者场景很具有陌生感。所以这将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散文基本知识的明确,培养阅读散文的能力,立足描写对象和场景,通过朗读、理解、分析语句培养对散文语言的感受力。
【课时目标与课堂环节】
单元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辨识文体,明确文体特征。(教学重点)
2.梳理文章脉络,揣摩作者对“灯笼”寄寓的情感。(教学重点)
【课堂环节】
一、根据年节习俗,感知灯笼的特殊意义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令大家影响最深刻的活动是什么?这些造型各异、花花绿绿的灯笼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让我们跟随吴伯箫走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灯笼在民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作者对其蕴含的情感态度。
二、自读课文,辨识文体,厘清《灯笼》的结构
1.明确文体概念。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它具有行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特点。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有以核心人物为线索、有以核心事件为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索、有以地点为线索,有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说明:联系生活现实,引出散文描写对象,落实课时目标1。)
2.厘清线索。作者围绕什么来写的?预设:灯笼。虽然本文是围绕“灯笼”组织材料,但是第一段并没提到灯笼,是否可以删掉?预设:不行。第一段写的是“喜欢火,喜欢亮光是人类的天性”过渡到第二段“我”对灯笼的喜爱。
3.赏析语言。“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充满得就都是。”是否可以替换?
预设:“挤着”十分形象生动,运用拟人的手法,表明“我”脑海中关于灯笼的记忆非常之多,充盈在“我”的脑海里,而“充满”则没有这种意味,表达得不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生动。
(说明:抓住文章关键词语赏析,体会语句表现力。落实单元目标2。)
4.梳理脉络。作者提到了哪些灯笼?预设:二更天接祖父的照明灯笼;“我”上下学的小纱灯;乡俗还愿的红灯;唐明皇的灯楼;元宵节的彩灯、谜灯;族姊远嫁的红灯;《宋史》里亲事官打的灯笼子;进士第的官衔灯;用朱红描宋体字的纱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字样的纱灯;宫灯;伴随汉献帝的灯笼;塞外沙场将军点兵的灯。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灯笼的?预设:时间顺序(“我”由小到大的经历)。
三、齐读段落,揣摩意图
齐读最后一段,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最后一段作者写了哪些灯?预设:写了探海灯。
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属于灯笼一类吗?它跟灯笼有何异同?预设:不是。虽然它们都具有光明的特点,能够打破黑暗,给予人们寻找光明、指引前行,但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都比灯笼的火光大、猛烈。
老师发问:最后一段,作者有何写作意图?
学生回答:灯笼已经不够数了,要数更大、更多、更亮的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这才能照亮前行的路,指引人们走出黑暗。
作者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发出自己的呐喊,希望自己,也希望当时的爱国青年能够担负起照亮光明的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的烈火。毛泽东同志在1930 年给林彪的一封信中写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中国红军的前途和方向,奠定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3.揣摩作者对“灯笼”寄寓的情感。(教学重点)
4.通过作者独特语境和特色民俗风尚,理解“灯笼”承载的民俗内涵。(教学难点)
【授课过程】
四、默读全文,揣摩情感
圈画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对这些灯笼持有怎样的情感态度?预设:
①接祖父照明灯笼——静穆。“是一辈子的思慕”,表明作者对乡村田园淳朴生活的思念。
②母亲为我准备的上下学的纱灯——怅惘。“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了母子情深,是作者永远难以忘怀的。
③乡俗还愿灯——“不甚了然”,是人们美好意愿表达;黑夜摸路的红灯——回乡的指示,给予美好。
④唐明皇的灯楼——“恨无缘观赏”,一种遗憾的心情;元宵节的彩灯——“梦都随了蜡火开花”,节日的喜悦。
⑤族姊远嫁的灯、进士府第的官衔灯——“于今是破落户了”“该还有吧”“早已褪色了”,一种历史变迁的感慨,哀叹。
⑥用朱红描宋体字的纱灯——喜爱,跟传统思想没关系;尚书府、某某县正堂——喜爱、觉得了不起;纯德堂的家用灯——也是喜爱。
⑦宫灯——作者并没有见过,但是假定了宫灯下宫廷的生活场景,一种寂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伴随汉献帝刘协的“宫灯”——由汉献帝的眼泪,可以看出作者对他亡国丧权的悲叹。
⑧塞外点兵的将军灯笼——豪壮,并且愿意做马前卒,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研读段句,把握情感
1.对于“朱红描宋体字的纱灯”“尚书府字样的纱灯”“纯德堂的家用灯”作者同样都是喜爱,为什么还要列举这些灯?可以删掉吗?预设:这些灯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代表了不同的阶层和权力,但是作者对于灯代表的意义并不介意,他只是单纯喜欢灯笼而已。
2.作者为什么单单挑选伴随汉献帝的灯笼?在列举塞外将军夜里点兵时的灯笼,为什么要列举那么多名将?预设:汉献帝是东汉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一个失去权力,家破国亡的人,个人遭遇值得同情和悲悯。霍去病、李广、裴度都是保家卫国,在一线杀敌的名将,作者写到他们的英雄豪迈气息。
这篇文章写于1930 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贫积弱。当时的处境跟可悲的汉献帝一样,摇摇欲坠。但是一味沉湎于哀叹中并不能改变局面,作者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有志青年,想到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涌现过很多接触的抗击外敌入侵的将领,他们临危受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这样的名将和这样辉煌的历史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剂振奋民族精神的良药,作者愿意以李白送友人那样的豪迈之情,为国身先士卒。
3.第12 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矛盾吗?预设:“哎,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感叹,豪迈。不矛盾,这一段紧承第11 段自己立下为国挺身而出的壮志。“你听”中的“你”指的是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他们会像“我”一样,为国家奋不顾身,所以才有了火把,“火把”是改变国家命运的革命火把,“探照灯”指引祖国走出黑暗的探索光明灯,最后汇集成可以燎原的一把烈火,第12 段直接表明“灯笼”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情志,而是以“火把、探照灯、燎原的烈火”来直抒胸臆。感情表达得十分真挚热烈。
(说明:梳理全文作者表达情感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完成目标3。)
六、研读主旨,归纳写法
1.纵观全文,看看灯笼都出现在哪些场合?发挥了什么作用?预设:乡村、家里、小县城、宫廷、塞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灯笼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盏小小的纱灯传递着对长者的爱戴,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作者在成年后,依然保有对故乡田园的思念。
在重大节日、庆典中,灯笼寄予着人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在历史文化和家族变迁中,灯笼又承载着兴衰的变迁,它不仅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灯笼贯穿全文,是全文的一条明线,同时还有作者情感变化的一条暗线,在一明一暗中,灯笼还是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作者由儿时记忆到家国天下,由小到大,展示了自己的家国情怀,激励年轻人踏上救国之路。
2.归纳艺术特色:①以小见大,从小处着笔;②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③多种表达方式交织融于一体。
(说明:由文中灯笼的使用场合和作用去理解文化价值和意义,完成目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