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校 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于漪是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是新中国孕育出的活的教育学。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秉持文化自信,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鲜明特点。教育工作者应当把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发扬光大,助力办好中国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在这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优秀教师,探索出在发展中国家办好教育的经验、路径和理念,“人民教育家”于漪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 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讲话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是新中国教育实践孕育出的活的教育学。于漪是文化自信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值得学习研究,值得珍视、发扬。
于漪1951 年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70 年来投身教学实践,勤于反思,把实践经验和反思所得凝结起来,出版数十种著作,发表800 多篇文章。这些著作和论文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成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载体。她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几乎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历程。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是中国本土孕育出来的原创性学说,是一种打着新中国烙印的活的教育学。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具有丰厚深邃的内涵,包括教育目的观、学生观、教师职业观、语文教学观、学校管理观等内容,以语文教学为依托,兼及其他学科,延伸到教师教育、学校管理等领域,构成一个宏大完备的理论体系。她的语文教育观体现为“教文育人”,这也是她的教育目的观。狭义上的“文”指文章、语文,广义上的“文”可以涵盖各门学科和各类教育活动。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技能,不仅是学习学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引导学生升腾起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做一个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在学生观方面,于漪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张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差异,展开深入对话,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她提出,学生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她尤其注重对话意识,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教育由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对话。从目前已出版的改革开放初期于漪18次28节教学实录来看,课堂上她高频次与学生对话,如果把发言者的每次变更计为1 次互动,那么她平均每堂课互动量为113.5 次,教“形声字”主题时,甚至单节课就互动达216次,“双向对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用个人的奋斗与付出,写就了她的这种教师职业观。“一辈子做教师”折射出她对教师这种职业深挚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认同,将其当作一种崇高的事业去追求,不为名、利、权所惑,将教书育人本身视为价值所在。“一辈子学做教师”包含着教师应不断求索进取的内在要求,不是一劳永逸“吃老本”,而应当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升教学本领,完善人格。她在从教历程中持续开展自我教育,向古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专家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敢于自我否定,精勤不倦。
于漪长时间与讲台为伴,洞悉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她怀着良知和责任感直面这些问题,如语文采用标准化试题、英语的作用被过分渲染、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工具滥用等,呼吁改变,推动解决,给予理论层面的回应与剖析。如此一来,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就显示出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从教70 多年来,于漪有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与自觉。在复旦大学就读时,她发现除了“中国古代教育史”,教育理论、教育派别方面的专业课大都是国外的,于漪当时心想专业课多有中国的就好了。于漪提出,中国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教育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于漪发现,从教育内涵到学生培养再到课程改革,国内在大量地使用着国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她认为,虽然不排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今天的中国教育理应树立起自信,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理论体系。于漪曾听过有人从头到尾以外国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教育,感觉被评得灰溜溜的,于是她就站起来讲:“鲁迅先生如果活着的话还会写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没有自信怎么可能去精神振奋、大步前进呢?”她持续十多年关注上海桃浦教育联合体,对这种立足地域特点开展联合办学的做法给予肯定,认为这种方式体现了智慧和创造,勉励他们增强自信,改革创新,再创辉煌。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她心怀理论自觉,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1981 年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福州召开会议,担任副会长的于漪主题发言《语文教学要走中国自己特色的道路》,已初步显示出教育自信的底气。几年后,于漪发起创立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是在中国本土建立教育学、改变西方话语体系大行其道状况的一种切实探索。
要达到建设中国教育学的目标,于漪认为,一方面要发掘中国传统教育这座富矿,如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从中吸取有益养分,同时回顾、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走过的路,发扬好的经验和理念;另一方面,借鉴国外资源,对其他国家好的方面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在吸收外来经验时,不能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国,要加以辨析,不必故意哄抬那些本来很一般的东西。因为胸怀文化自信,所以她从来不把西方某家理论奉为神明,她要去认真地辨别其究竟是什么,高明在哪里,然后想办法变成本土的东西。
习近平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他还强调,“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于漪正是保持清醒头脑,坚守着同样的理念。对于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把自家教育传统说得一无是处的做法,于漪决然反对。有人开“语文教育学”的课,找了几百本外国参考书;有些论文给自己贴标签,满是外国的术语、名词。于漪愤怒地反问:“过去我们的教育向苏联一边倒,现在向美国一边倒,你还考虑不考虑中国自己的教育?”可谓振聋发聩。
于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怀着深沉的眷恋,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自觉担当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重任,是教育自信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她在三个维度上践行教育自信:一是呼吁在外语学习的热潮中捍卫母语教学地位,二是坚持让国外的教育理论服务于中国的办学实践,三是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时运用平实易懂的文风。文化自信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和她的教学实践构成一份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样本。
于漪认识到,西方语言强势植入中国,话语权扩张成为思想霸权,严重影响到汉语言文化的学习。抵抗这种思想霸权的重要手段,在于开展母语教育,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对文字表现力、生命力的认识,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存有敬畏之心,进而感染他们去传承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建立自己的语文教育话语权,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于漪说:“中国人一定要有骨气,中国人一定要说中国话!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权,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她牢牢秉持这种文化自信,并在教学中把这种自信传递给学生。
建立中国语文教育的自信力,还要改变教育政策和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当做法。例如,有一段时期,数理化学科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可以在高考中加分,而学生作文获奖不能加分。于漪认为,这就对语文构成了一种歧视。她还用敏锐的目光发现,语文教师信教学参考资料、信教学时尚、信硬性评课指标、信《一课一练》,都是他信力的表现,应该走出这样的误区。
于漪在教学研究中践行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她的论文和著作追求让一线教师读得懂,用于启发、推动中国的教育发展,而不把在国外发表论文当作追求目标。她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期间,出于推动办学、培养教师的需要,曾与美国、英国联合开展师带徒青年教师职业初级培训模式研究,1992 年她曾在美国教育研究会年会宣读研究报告。除此之外,她的教育研究基本立足国内。在学术含量最高的30种71册独立完成的著作中,只有《教你写作文——中学生作文指引》出于交流目的在香港出版,其他皆在内地出版。目前所见她的800多篇文章,全部为在国内报刊或杂志首次发表。
概言之,于漪在课堂上葆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信心,推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呼吁人们走出“他信”的误区,还在研究写作中坚守中国教育的本位与阵地。她是教育自信的积极倡导者与坚定践行者,为广大教师投身教书育人事业树立了光辉榜样。
于漪的教育教学成就和贡献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2019 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于漪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是全国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于漪一路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教育的峥嵘发展历程,是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教育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库,值得研究学习,发扬光大。
宣传学习优秀人物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需求。在于漪研究方面,目前可见9种关注研究于漪的著作,相关方面已举办7 次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有19 篇硕士学位论文聚焦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于漪的教学成就和教育思想是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珍宝。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校长教师有必要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研究于漪、学习于漪,让中国本土孕育的教育理论在更广范围开花结果,并通过她的案例,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