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芷芯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
“墨宝果园”是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五小学内的一个劳动实践场所,先后栽种枇杷树、柿子树、橘子树、梨树、枣树、樱桃树、桑葚树等各种品种的果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果树经历着不同的变化。最初,学生在果园中体验养护、收获的快乐。但是在果园实践的过程中,其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与项目化学习不谋而合,自然而然成为项目化学习开展的实践场所。通过一株株果树把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在产生真实问题的情境下,展开项目化学习。
秋天到了,果园枣树上的枣子成熟了,但是枣子位置很高,学生不便采摘。基于采摘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枣子的生长周期,了解采枣工具的功能,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采枣工具的制作。学生需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小组协作完成采枣工具的制作与测评。本项目一共分为8 个课时,在小学五年级开展,涉及学科主要有自然、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美术、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枣子采摘”属于项目化学习中的工程实践,基本流程(如图1 所示)包含:项目启动→知识构建→成果制作→评论修订→公开展示→反思迁移六个部分组成。
图1 “枣子采摘”项目化学习活动基本流程图
项目化学习倡导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建构是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复杂开放的真实问题时逐渐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时段、多任务、开放共创的实践过程,需要学生个体和团队相互合作,在迁移、运用和转换中逐渐建构。因此在项目设计时首先要确立指向性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整个项目活动,指导师生持续探究不断进阶,形成指向目标的真实成果。
从表1 中目标阐述可以发现,这些目标层层递进,不但指向知识经验的建构,更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共同建构、持续探究才能实现。基于以上思路,提炼出本项目的核心问题: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怎么样的?如何判断植物果实是否成熟?如何采摘植物果实?如何制作采摘工具?如何测试评价采摘工具的有效性?
表1 “枣子采摘”项目活动总目标
项目化学习以问题解决为目的,首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发现适合学生的驱动性问题,设计充满趣味、驱动力强、能连接或融合学科知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持续探究。上述核心问题植入果园情境中,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有探究性的驱动性问题:“如果你是种植枣树果农,如何采摘枣子?”
学生在讨论解决驱动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分解出一系列服务于驱动性问题的问题链,将采摘枣子依次分解成:枣树的生长周期是怎么样的?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判断枣子可以采摘了?采摘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采摘枣子的工具该如何设计制作?怎么样去测试评价采摘枣子工具的优劣?
在设计内容时,以驱动问题回溯,进行一一分解,结合问题链进行多维度衍生,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持续探究,形成多样的学习成果。
在每个环节中,都梳理驱动问题链中的子问题,制定适宜的学习分目标,将每个项目环节对应的学习分目标与之前分解的问题链相对应,梳理驱动问题中所蕴含的核心问题。
表2 “枣子采摘”项目学习分目标表
项目化学习多采用跨学科的方式,以驱动问题融合不同学科,使学科间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情境,掌握项目中设计的学科核心概念,弄清楚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统筹多学科知识,突破学科壁垒,优化学科资源与学科结构,开启“自主、探究、合作”的教与学方式,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发展高阶思维。根据各项目环节中的教学任务中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精心设计核心活动。
表3 “枣子采摘”分项目教学活动表
项目化学习不管采用何种情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思维能力迁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学生运用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明确限制条件和问题解决的途径;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了解问题的成因,分析适合当前情境的解决方案等低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结合创见、决策、实验、调研、系统分析等方法,实现思维的逐步抽象、深化,达到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能够进行复杂问题求解的高级认知活动。
讨论片段1:学生在果园对枣初步尝试徒手采摘体验活动后,发现校园内枣树的果实都比较高,展开讨论。
“枣树上的枣子太高了,我够不着,怎么样能摘到呢?”
“要不我们借个梯子爬上去摘吧!可是这样不太安全。”
“我觉得应该拿个长棍子把枣子打下来。”
“那可不行,万一打坏了,可就不能吃了。”
“而且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烂了怎么办?”
“那我们就要设计一个采摘工具了,让成熟的枣子安全地被我们摘到!”
讨论片段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枣工具的设计,讨论采枣工具需要具有的功能。
“我们的工具要可以伸缩,就像晾衣竿一样,这样无论是很高的还是很矮的枣子我们就都能摘到了。”
“如果很高的枣子掉在地上会不会摔坏了?”
“那我们试试在地上铺一个软垫子,接住枣子。”
“我们也可以在我们的工具下面做个网兜,一摘到就掉到网兜里,这样就不会坏了。”
在后期的设计制作、迭代升级的过程中,鼓励失败,经历自我质疑和调整,从失败中找到答案,每一次的测试,都回归真实情境,通过比较、选择、决策,优化采枣工具。在这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基础,形成多样成果。
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体现目标、学习实践、评价一致性理念。关注最终成果是否解决了驱动性问题,是否深度理解了项目核心概念,是否掌握了核心知识,提升了关键能力。项目化学习的特点之一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学生要持续解决问题。因此项目化学习评价重探究过程、重方法迁移、重活动体验、重规律发现、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动态性特点。项目化学习不仅要评价项目最终完成情况,而且要评价项目子任务完成水平,以及学生在项目中的学习态度、表现及团队合作等。知识目标、能力素养、项目作品评估,每一个项目,在活动之初,都明确评价维度,制定评价标准,让学生知道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怎么评价。
表4 “枣子采摘”分项目评价维度表
通过评价前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每一个的完成标准,比如,先完成什么,再完成什么,由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做,实践如何分配,需要什么支持,等等。因此,学生需要制订计划,需要遵守计划,并学习相关技能,以按时完成项目任务。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方向,并有着既定轨道的良性的动态的过程。项目化学习评价贯穿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评价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领域,通过一个个子任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与发展,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慢慢习得能力,掌握策略,并将能力迁移,解决今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从制定指向核心知识建构的学习目标、设计聚焦核心驱动问题的结构化任务和真实情境入手,引领学生持续探究,形成多样学习成果,并进行公开发布,运用多元丰富的评价方式评价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有趣、有意义的项目化学习中实现实践经验的建构。
在项目化学习反思阶段,自我追问,判断这是不是一次有效的项目化学习。果园中有多种的果树存在果实较高的情况,学生采摘困难的现状,如柿子、石榴、枇杷树,核心问题解决后,可以迁移到其他果实的采摘,解决真实问题,因此本项目的核心问题具有抽象性、本质性、普遍性;核心问题结合学生采摘中真实出现的问题情境,生成驱动性问题,由于问题是真实发生的,所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及探究可能性,并且有可探究的空间;本项目化学习将总的项目任务基于若干个核心问题分解成细化的具体情境里的子驱动问题,保证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持续进行核心问题的解决,同时项目成果始终围绕枣子采摘进行,并且展示和评价都是在真实的果园情境中进行,结合果园实地采摘、检验项目效果的形式展示,具有仪式感、代入感;成果评价阶段,在果园里邀请家长和老师对采摘工具进行评价,学生向家长和老师介绍自己的项目化成果,邀请试用,共同体验。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枣子采摘”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对采摘工具展开研究,聚焦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项目化活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走出教室,投身自然,从中收获了更多肯定与激励,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更多的活动领域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相伴在学生身边的学习者。今后将继续研究项目化学习资源与优化相应评价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