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利辉 袁 航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自贸区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总量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弱化甚至失灵[1]。为优化融资结构,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化解流动性总量盈余与资金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矛盾,实现资金导流与精准滴灌,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中央银行开始尝试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如美联储的定期贷款拍卖、英国央行的融资再贷款计划及欧洲央行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等。中国经济在步入“新常态”后,产业结构失衡、资金脱实向虚和经济动能弱化等问题逐渐暴露[2],中国人民银行近年也采取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精准调控。2013 年1月,启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必要补充,并创设常备借贷便利对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2014 年4 月,推出抵押补充贷款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大额信贷资金;同年9 月,启用中期借贷便利,适用于符合宏观审慎评估的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定向降准、临时流动性便利、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数量型定向工具的陆续出台,以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价格型定向工具的创新使用,逐渐形成了总量调控为主、结构调控为辅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结构性货币政策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查阅结构性货币政策相关文献资料,对现有研究成果展开阶段性研究梳理,可准确把握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鉴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以CNKI 中核心期刊与CSSCI 期刊为数据基础,从社会网络、关键词聚类、时区图以及突现词等维度,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图形呈现,并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实践,通过阶段划分与关键文献解读归纳其演变特征,揭示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切实的经验借鉴。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在对发文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其作为一款可视化软件,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运用寻径网络算法,通过关键词共现、机构分布、作者合作等功能,系统分析某一领域学科前沿的热点动向,探索其演化路径与知识拐点,甄别未来发展的新趋势[3]。本文采用CiteSpace5.7 R2 版本,参数选取为g-index,比例因子K=25,时间跨度为1992-2021 年,时间切片为1 年,裁剪方式选择Pathfinder 选项。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基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定义及政策实施情况,在高级检索中分别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差别化货币政策”“定向性货币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定向再贴现”“定向再贷款”“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定向降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为主题词进行检索,限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与CSSCI,时间范围设定为1992-2021 年。为确保客观性和准确性,对检索文献进行筛查、去重、整理,剔除会议征稿、卷首语、学术成果介绍、书评、无作者文献及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每篇文献均包含标题、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与发表时间,共获得有效文献334 篇。
文献发表数量是衡量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结构性货币政策论文发表趋势如图1 所示。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尤其是2013 年后发文量大幅增加,表明该领域已引起国内学者重点关注。根据文献发表趋势、宏观经济形势及央行的操作实践,可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划分为以下3 个阶段。
图1 年度发文量分布统计图
酝酿探索阶段(1992-1997 年)。这一阶段,学界仅有少部分开始了对该领域的关注,学科研究力度较小,期刊文献发表量仅5 篇,占总样本不足5%。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来看,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经济“过冷”“过热”交替带来的宏观经济“硬着陆”局面,经济波动时期的结构性矛盾初见端倪。这一时期,何孝星[4]认为中国应注重经济规模与结构的有效协调,在经济过热实行全面紧缩政策时,应贯彻一定的结构保留和扶持政策。“一刀切”式的总量调控会导致政策效应错位,严重制约企业生产,建立和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大幅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力度[5]。此阶段,学者们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研究尚处于理论设想阶段,提出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差异性来协调经济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解决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在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相互掣肘的理论途径,并从政策内部矛盾性和政策协调的外部条件入手,定性验证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资金用途和比例调节的可行性。
发展完善阶段(1998-2012 年)。该时期发文量呈小幅上升趋势,阶段文献发表量总计73 篇,占样本总量的21.86%,但文献仍较零散,研究力度与关注程度相对不足。纵观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制度改革的双重影响,经济增长率从1998 年初掉头下行,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使经济从低谷回升。2007 年,通货膨胀迅速上扬,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于2008 年2 月达到8.7% 的峰值。同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宏观调控政策也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4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促进了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达到了刺激消费与投资、稳定社会预期的目标。此后几年则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稳健货币政策。该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逐渐成熟,宏观调控开始强调多种政策共同发力,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差异阻碍了货币政策调控绩效的发挥,引发了学界对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思考。唐文进[6]明确提出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论,在考虑区域、行业差异的情况下实施流动性的结构调整。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倾斜[7]、支农再贷款投放[8]、消费信贷引领[9]等多渠道提升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职能。此阶段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现实导向性更加明显,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结构性矛盾、区域发展失衡、产业升级迟缓、金融资源错配等问题的关注快速增加,并围绕货币政策差别化调控、政策传导效率等展开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得到初步完善。
创新优化阶段(2013-2021 年)。该阶段有关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期刊发文量快速增加,占样本总量76.65%,其中,2016 年文献发表46 篇,达到了历史峰值。该时期,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深处着力和精准发力的更高要求。2013 年起,为优化经济结构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滴灌”,央行创设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于2015 年底确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引领下,学界也掀起了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研究热潮,认为定向调控类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靶向性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局部重难点问题[10]。其能缓解薄弱部门的产业转型阵痛,在不恶化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控制流动性规模和流向,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目的[11]。此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更为细化,在内涵分类、传导机制、政策效果等方面有卓有成效的探讨;实践层面更多转向定量研究,借助数理模型,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去杠杆、疫情防控等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并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进行了优化研究。
发文作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通过对发文作者及其合作网络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可直观反映出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合作关系。对已整理文献进行作者共现分析,生成结构性货币政策发文作者合作图谱(图2),图中节点数量与大小代表作者共现频次,线条数量与粗细代表作者合作关系和合作强度,共包含313 个网络节点,129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6。从作者发文数量来看,国内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已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林朝颖和孙国峰,发文量均为6篇,是该领域的高产出学者;发文量3 篇及以上的学者共12 人,发文量占样本总数的14.37%,属于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共有47 名学者发文量达2 篇及以上,发文量占样本总数的35.33%。从合作网络来看,该领域未形成较大研究网络,但部分形成了以自身为核心节点的小型研究网络。如林朝颖、黄志刚、陈书涵研究团队,潘敏、刘珊研究团队,张成思和田涵晖研究团队。综上可知,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在发文作者方面体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目前该领域已涌现出一批重要研究者,核心作者群已见雏形但尚不明显。二是该领域合作网络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状态,研究团队间横向交流有待提高。三是重视跨团队、跨领域间的合作,将会有力推进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图2 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机构发文量反映的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发文机构进行分析,有利于把握发文机构对该领域的研究状态与实际贡献。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 所示,共有235 个网络节点,78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8。从发文量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主要分布在各大高校,其次分布于中国人民银行、科研院所等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2 次),其他发文量5 次及以上的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9 次)、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6 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6 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5 次)、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5 次)等10 所机构,这些机构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从共现关系来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文量最多,是该领域核心研究机构,但并没有形成较大研究网络,都是以自身为核心节点的小型研究网络;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为核心节点的合作网络关系相对较广泛,表示该机构已有学术影响力的扩散和学术联结。总体而言,围绕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机构较多,相当一部分机构独立研究或在小范围开展合作研究,相互间关联度较低,未形成广泛、紧密的大型合作群体,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机构间的学术交流强度,从而有利于形成相互融合的科研氛围。
图3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高频关键词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结构性货币政策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图4)。图中共包含483 个节点和827 条连线,密度为0.0071,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频率越高,连线越粗表示联系程度越强,节点间的连线反映关键词间共现关系。分析发现:共现频次方面,除货币政策(94 次)、结构性货币政策(70 次)两个基础性关键词外,频次大于10 的热点关键词为定向降准(32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3 次)、支农再贷款(19 次)、财政政策(10 次)、利率走廊(10 次)和常备借贷便利(10 次)。热点关键词与周围关键词连线紧密,具有强延展性。中心性方面,高中心性的节点是该领域的关键点、转折点与触发点[12]。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为货币政策(0.32),其他中心性大于0.1 的关键词有CPI(0.24)、结构性货币政策(0.19)、从紧的货币政策(0.16)、定向降准(0.15)、支农再贷款(0.14)、财政政策(0.14)、再贷款(0.1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0.12)和中期借贷(0.1),关键词间的结构关系明显,由高频关键词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上述关键词既是该领域重要议题,也对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词有重要联结作用。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表1 结构性货币政策热点关键词分布
通过关键词共现及重要节点所对应文献的梳理,可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的研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政策内涵与分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为引导资金流向及实现特殊用途,央行所采用的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并追求结构性调节效果的政策工具[13]。按照调控目标的差异,可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激励效应政策、抑制效应政策两类[14]。根据操作工具可分为价格型定向政策与数量型定向政策[15]。
2. 传导机制研究。一是信号预期传导机制,央行根据经济形势要求,通过政策公告与窗口指导向市场传递信息。通过改变各经济主体主观预期,影响投融资决策行为[16];金融市场也会及时作出反应,引起特定行业股票价格变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二是信贷定向支持传导机制,央行对银行信贷的结构化政策,能有效鼓励银行对三农与小微企业的贷款意愿与规模,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行为[17]。三是利率传导机制,通过价格型定向工具影响金融机构利息水平,并通过金融机构影响特定行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降低定向行业融资成本。同时利率传导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波动,提高短期利率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效率[18]。四是风险转移传导机制,央行为特定金融机构部分高风险实体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衍生出风险转移效应,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得以调整,进而改变金融机构风险预期与放贷意愿[19];央行还可以通过与财政、金融监管等政策配合,对特定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补偿。
3.调控效果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可充当临时的危机救助手段,一旦危机度过,将及时有效退出[20]。按照区别对待、收放结合的原则,当经济面临异质性杠杆问题时,总量为主、结构为辅的货币政策在“量”上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向民营、农业和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扩大定向行业融资可得性[21],缩小企业产出负面缺口[22]。在“价”上能降低定向支持领域相对较高的融资成本,提高定向领域的产出、价格与投资水平,平抑市场利率波动[23],对冲货币政策产业和区域结构效应[24],从而实现社会资金的精准导流,达到总量中性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然而,也有学者关注到,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未能有效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25],抵押补充贷款对中等城市的结构性影响导致其房价蕴含更大的波动风险[26],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未能精准流入目标企业和行业,反而加剧现有政策效果的偏离[27]。综上所述,可将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内容主体框架绘制成图5 所示。
图5 研究内容主体框架
时区视图可以从时间维度反映研究主题的热点分布与趋势演进(图6)。以年作为时间切片,将相同的时间节点集合在同一时区内,节点所在位置年份表示该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累计出现频次,节点连线代表关键词间的共现关系。图中最大的节点是货币政策,其次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降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农再贷款等,中心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且时间跨度大。
图6 关键词时间序列网络图谱
具体而言:1992-1997 年是国内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酝酿探索阶段,对应的关键词主要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国民经济、结构性等。鉴于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才正式独立实行央行职能,货币政策框架尚未完善、调控工具尚未健全,部分学者基于这一视角,从理论层面分析在总量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调控的可能性,开创了国内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先河。在1998-2012 年发展完善阶段,主要关键词有货币政策、支农再贷款、农村信用社等,同时结构调整、传导机制、信贷供给、非常规货币政策等关键词开始出现。关键词数量增加表明该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的研究内容开始趋于多样化,研究问题较集中。2013-2021 年处于创新优化阶段,在“总量中性适度、结构定向精准”调控背景下,这一时期的热点关键词主要有定向降准、常备借贷便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并延伸至货币政策框架、杠杆率、小微企业等方面。定量分析开始增多,研究重点在横向上侧重于研究结构性货币政策在目标领域、靶向部门的作用发挥,在纵向上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探讨政策的微观效应及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升级的演化路径,研究热点问题呈现出从宏观视野向微观聚焦的转变态势。尤其是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结构性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创新路径及政策效果将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相关研究也会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聚类可以辨别和区分各类研究主题,通过聚类分析,生成该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图7)。其中,网络模块化(Modularity) 评价指标Q 值=0.8403(大于0.3),网络同质性平均值(Mean Silhouette)S 值=0.9451(大于0.5),证明该聚类图谱高效且显著。
图7 关键词聚类图谱
从关键词聚类视图来看,可归结为10 个主要聚类,分别是:#0 货币政策、#1 支农再贷款、#2 刺激政策、#3 结构性减税、#4 宏观审慎政策、#5 再贴现、#6 传导机制、#7 价格总水平、#8 定向降准、#9 传导路径。聚类的轮廓值大小代表轮廓内部节点间的紧密度,其值越大,代表节点间紧密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由于难以从聚类名称准确得到热点关键词所包含的详细信息,故需要结合子聚类深入分析各聚类主题的内容,如表2 所示。从聚类规模看,聚类#0 货币政策规模最大。从平均轮廓值看,各聚类均大于0.85,其中,聚类#6 传导机制和#8 定向降准轮廓值最大,均为0.99;其次是#0 货币政策、#7 价格总水平、#9 传导路径,其聚类轮廓值分别为0.977、0.976、0.966;#5 再贴现聚类轮廓值最小,为0.876。从研究内容观察,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政策效果评价、结构性调整、政策工具比较、传导机制研究等方面,研究内容较丰富,但研究主题间关联性有待提高。
表2 结构性货币政策热点关键词分布
突现词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词频贡献度突然骤增的关键词。为更好地甄别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在不同时段的前沿变化趋势,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得到该领域关键词突现图谱(图8)。突现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表明该关键词的学术关注度越突出,其中,突现最强的突现词为支农再贷款,强度为6.43,起始于2002 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降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现强度均超过5。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词是从紧的货币政策,突现起始于1995 年,于2008 年出现下降趋势,共计13 年。出现时间最晚的突现词是于2020 年起始的小微企业。
图8 关键词突变图谱
从时间维度观察,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紧跟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明显政策导向性。90 年代末,受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经济体制改革及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中国曾出现过严重的物价波动,突现词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当时的货币政策调控紧密相关。21 世纪初,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民增收困难,为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央行出台支农再贷款政策,并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从而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扩大农户贷款和缓解农民贷款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突现词为支农再贷款和农村信用社。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宏观调控成为这一阶段突现词。后危机时代,中国步入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3 年起,央行在保持货币政策总量中性基础上,开始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2015 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由此利率走廊、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突现词在这一阶段出现。除结构性货币政策这一基本关键词外,定向降准从2018 年突现至今,仍是当下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在境内外疫情变化及外部环境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央行仍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作用,如2020 年两次实施定向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由此,小微企业已成为最新突现词。总体而言,国内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前沿得以不断演进的原因,一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二是由于国内对结构调整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学者间的交流也促进了该领域发展。
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5.7.R2,采用关键词共现、热点词聚类、突现词探测等方法,从文献特征、知识图谱、研究历程等方面,绘制了国内结构性货币政策关键词共现、研究趋势、热点聚类、关键词突现等一系列图谱,系统展现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研究的文献分布、研究热点以及演进等情况。
1. 发文趋势方面,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发文量呈现总体上升、间断波动的趋势,1992-1997 年间发文量较少,1998-2012 年间发文量缓慢上升,2013 年后发文量迅猛增长;研究历程可划分为起始探索阶段(1992-1997 年)、发展完善阶段(1998-2012 年)与创新优化阶段(2013-2021 年)。发文作者方面,致力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主要作者有林朝颖、孙国峰、黄志刚等,合作网络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已分别形成林朝颖教授、潘敏教授和张成思教授为首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方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为核心节点的合作网络关系相对较广泛,国内多数研究机构对结构性货币政策这一主题均有所关注,但机构间未形成持续性合作关系。
2. 关键词共现方面,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降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农再贷款、财政政策、利率走廊、常备借贷便利等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相互间结构关系明显且具有强延展性,以高频关键词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主要研究主题可归纳为政策内涵与分类、传导机制研究与调控效果研究。热点演进方面,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研究方法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研究主题从宏观视野到微观聚焦;在酝酿探索阶段,学者们多从理论层面分析实施结构性调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发展完善阶段的研究持续关注政策差别化调控、支农再贷款等问题,理论研究得到深化;创新优化阶段在继续完善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始关注政策的具体应用,实体经济、去杠杆、疫情防控等问题受到关注。
3. 关键词聚类方面,国内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视角趋向多元化,有一定的深度及宽度,可归结为10 个主要聚类,分别是:货币政策、支农再贷款、刺激政策、结构性减税、宏观审慎政策、再贴现、传导机制、价格总水平、定向降准、传导路径。前沿探测方面,突现最强的关键词为支农再贷款,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词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最新突现的关键词是小微企业,该领域的前沿演进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具有明显政策导向性特征。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在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补充,旨在完善常规货币政策“调结构”效应的短板。本文在刻画结构性货币政策文献特征与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对其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升华。
1. 完善结构性与总量型货币政策的互补机制。结构性货币政策旨在解决常规货币政策总量调控难以解决的结构调整问题。因此,央行理应设计与完善结构性与总量型货币政策间的互补协调机制,保持二者总体方向的基本一致,明确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分工,发挥相互间的协同配合。
2. 把握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频率。与总量型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略有欠缺。同时,受到金融机构逐利思想的影响,结构性资金实际流向可能会与央行本意形成“错位”。因此,央行要精准设计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频率和频次,既要合理把握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时机,又要考虑宏观经济调控的跨周期设计与调节问题,正视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控的常态化现象。
3. 防控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风险。虽然结构性货币政策能缓解靶向领域的资金短缺问题,但央行定向“非合理”性扶持可能会带来资金使用失衡隐患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央行在结构性货币政策颁布与实施过程中需保持谨慎的风险防控意识,规避非定期扩张引起的流动性失衡及金融机构的套利风险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