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颜凤仪 实习生 马维佳
初次听到马眼枣这个名字,其实也不难猜到,它的名字正是由于其形状细长,两头微尖,长相酷似“马的眼睛”。每年八月下旬,都是马眼枣成熟的季节,而苏州今年连日的盛夏高温,让马眼枣的成熟期有所提前,就连个头与甜度都额外喜人。
太湖蓬莱三山岛,马眼枣香飘千年。苏州三山岛的马眼枣,是长三角流域独有的一种枣类,至今已有千年种植历史。据当地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三山岛上已有枣林150余亩,500年树龄的枣树680余棵,年产优质马眼枣50余吨,已然大有规模。
作为一种夏令佳果,马眼枣味美爽口,个大肉脆,被民间视为“百果之王”,甚至还有着“一日三颗枣,百岁不显老”的传说。其实,除了口味与相貌俱佳,马眼枣在太湖流域还有着不同凡响的独特性——“独”就在于其仅仅为三山岛所独有,“特”则在于它还维系着背后的千年文脉。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宠妃西施于三山岛避暑,恰逢马眼枣采摘时节,便于枣园中采摘佳果,好不快活。除了鲜食,心灵手巧的西施还会将鲜枣辅以甜水、香荷,或煮、或蒸、或泡酒,置于太湖石上,历经烈日晾晒后储存,以备常年食用。也许,这就是现代蜜枣的雏形吧。
至于“马眼枣”这个名头,似乎也颇有些历史渊源。相传,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率军攻打姑苏张士诚,途经三山岛,彼时正是马眼枣成熟的时节,当地乡绅采摘了几筐送给朱元璋君臣品尝,二人品尝后连声夸赞。朱元璋开国后还难忘太湖三山岛的马眼枣,一度将其列为贡枣,关于马眼枣的各种传说故事也流传至今。
八月,马眼枣逐渐开始成熟,树上硕果累累,远远看去仿若繁星点点,分外喜人。由于受到三山岛水土的影响,马眼枣与一般的白蒲枣相比,果粒更大,水分更多,口感酥脆鲜甜,最宜在新鲜的时候入口品尝。
除了直接食用,马眼枣还有不少新鲜吃法,如马眼枣烧南瓜、浸泡马眼枣酒等等。这样多的吃法,其实也与马眼枣的多重营养功效有关。对于脾胃虚弱,常常倦怠无力者,每日食马眼枣能够补中益气、调养脾胃、增加食欲;对于女性,则可以补养身体、滋润气血等。丰富的营养功效让马眼枣颇受当地人喜爱,也吸引了不少食客前来采摘、品尝。
据了解,今年苏州的疫情虽并没有对马眼枣的种植和产量产生太大影响,但当地仍然减少了聚集性的大型采摘活动。不过,想要参与采摘的游客,也依然可以通过提前与三山岛民宿农家乐村民联系,预订马眼枣的采摘活动。
近年来,三山岛针对马眼枣这一特色产品,逐步开展马眼枣种植资源保护项目,对全村百年以上的“老枣树”进行重点维护,同时加强创新,优化马眼枣相关产品链条。据负责人介绍,2019年,三山岛农业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推出了“三山岛马眼枣酒”系列产品,不仅成功实现了线下销售,丰富了三山岛马眼枣品牌的产品线,更是让马眼枣的销售层次更上一层楼,将其与三山岛文化、太湖文化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赋予了它在旅游文化品牌上新的发展生机。
今年三山岛迎来第八届马眼枣文化旅游节,在8月20日-8月31日活动期间,登岛门票散客八折优惠,团队七折优惠。周末带上家人,上岛采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