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亦安冉 实习生 章倪
每年暑假,离开家乡的大学生们像雨燕一般“迁徙”归巢,长长的假期,如何可以发挥专长,做一些对家乡有益的事情?
当前,全国上下正全面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专业优势,学以致用,激发大学生感知社会、回报家乡、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充实基层排查力量,暑期来临前,江苏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在江苏省范围内动员暑期返乡大学生参与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雨燕护巢”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高等学校土木类和建筑类相关专业的暑期返乡大学生可以优先报名,熟悉此项工作的其他专业大学生也可以报名参加。实践时间为7月初至8月底的暑假期间,参与排查时间一般不少于15天。
活动通知一经发出,众多大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成为一只只归乡的“小雨燕”,与住建局工作人员一起守护自建房安全。吴中区住建局根据苏州市住建局下发的吴中区“雨燕护巢”社会实践大学生报名名单,积极组织有意向的大学生投身到全区各板块自建房排查工作中去。
今年的夏天异乎寻常地热,整个暑期,气温常常徘徊在40摄氏度左右。本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服务的原则,此次参加吴中区“雨燕护巢”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基本上家在吴中什么区域,就会被安排到什么区域,各镇、街道会负责对接大学生,并给他们分配任务,排查之前会安排第三方专业单位对大学生进行自建房安全排查专题培训工作。
十几天的实践活动,返乡大学生们经常连日头顶烈日,在户外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对房屋进行现场勘测、图片采集、信息登记,排查自建房隐患。这一实践活动,小“雨燕”们究竟收获几何?吴中的自建房排查工作目前进展怎么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来自淮阴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的陆朱奕,本身专业和“雨燕护巢”实践活动相关,临近暑假时,学院发布了“雨燕护巢”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因为学校老师极力推荐这个活动,然后自己本身学习的就是建筑相关内容,想着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应该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可以为自己积累经验,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所以就毫不犹豫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
在工作开始之前,陆朱奕参加了相关的岗前培训,加强业务方面指导,并提高安全防护和疫情防控意识。培训完之后,陆朱奕每天的工作是到社区各自建房实地调研,然后将具体的房屋信息录入到手机App的全国城乡自建房信息归集平台上,同时也会帮助填写对应的房屋纸质信息,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半个多月。
陆朱奕参与的是吴中区长桥街道的自建房安全排查,在排查工作中,陆朱奕每天一大早赶到前一天定好的社区集合,接下来一整天就是和社区的同事一起在社区内进行排查,通过和住户进行交流,具体了解房屋的结构安全性、经营安全性、房屋建设合法合规性等内容,并录入国家系统信息归集平台,对实地房屋拍照上传照片。在排查过程中,陆朱奕遇到过不少问题,例如手机定位难以找到房屋,房屋已拆除而系统信息未及时更新找不到房屋等情况,但都通过与社区沟通得以解决。
陆朱奕说:“我参与活动的时候,参与的区域已经在进行最后的排查扫尾工作,即排查最初遗漏的房屋。在我排查的街道里,老旧小区比较多,排查区域的建筑大多数都基本完好,但偶尔也会看到几栋破旧的单元楼。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些小区单元楼的墙皮都已经脱落,露出了红砖,墙体开裂、雨棚阳台有裂缝。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基本民情和具体房屋情况,如实上报并核实,尽可能地让居民居住环境后续能得以改善。希望相关部门后续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遗留问题,毕竟这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通过这次活动,陆朱奕对建筑相关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加强。“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串街走巷,去往家家户户进行自建房屋的安全普查,接触了不同的人和事,在这之中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些体验是在学校无法感受和学习到的。我也清晰地意识到了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不足,在面对居民提出的某些问题时我无法立刻给予答复。这是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今后能有针对性地学习,丰富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在陆朱奕看来,自建房大多没有设计图纸,对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没有严格规范要求,同时也很难保证施工队伍的专业能力,质量差、结构不合理、防震抗震能力弱等安全问题较为普遍。
“我觉得首先必须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可以利用标语、宣传单、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建筑安全常识,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了解并培养起安全意识。其次,加强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力度。制定严格规范的检查巡查方案,强化建筑施工队伍的监督管理,对自建房的施工方案、人员资质、设施设备等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来自江苏理工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李佳琦,专业方向似乎和“雨燕护巢”这个活动有点远,但看到学校发布的活动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因为不是建筑专业出身,所以李佳琦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办公室里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整理相关资料。
李佳琦被安排在吴中区住建局房屋安全鉴定所,每天按照正常作息时间上班,为了方便开展工作,鉴定所还给他安排了工作座位,配有内线外线电话两台以及一台电脑。除了自建房排查,也做一些房屋安全鉴定所的日常工作,例如接待前来办理房屋结构改造的群众和整理投诉单等等。
“吴中区面积很大,有城市,有乡镇,管理起来很复杂,自建房很多而且年代久远。有关自建房的新政策,让遗留问题能够得以改善和解决,遇到有安全隐患的房屋,吴中区住建局会带头联系具体属地一同处理。初次接触社会工作,会有一些不安和焦虑,但是一起工作的前辈一直包容我、照顾我,让我渐渐放下了不安,逐渐进入工作状态。十几天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很多建筑知识包括房屋安全隐患问题,这对我日后生活可能遇到的住房问题会有很多帮助,看到政府部门那么关心老百姓的住房安全问题,生活在苏州让我感到荣幸和幸福,也让我更坚定了日后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想法。”
就读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王佳怡,专业与“雨燕护巢”这个活动也算不上相关,因为很感兴趣,就立马报名参加了。王佳怡具体做的是信息录入的工作,每天登录社区服务者的账号,在江苏省房屋检测系统上录入自建房的一些信息。
“我们排查的区域主要是吴中区横泾街道,现在自建房做得都算挺好的了,但仍然有一些自建房存在安全隐患,排查到之后,我们会告知户主,然后进行整改。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村支部和房屋检测员的辛苦,他们在高温烈日下还需要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有时候户主不在,或者交涉困难时,村支部和检测员还要很耐心地等待或者说明情况。虽然是在自己的家乡参与这项社会实践,不过工作的时候还是会有些担心害怕,好在同事们都很好,对我也很照顾,我在实践的十几天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陆斌是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当时学校领导看到这个活动,就鼓励同学们一起参加。陆斌一共参加了15天,主要的工作是通过App进行自建房排查,排查的都是吴中区越溪街道的一些老房子。
“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位同学,我们两个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实践期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锻炼了能力。对于吴中区的自有建筑我有一些想法,比如可以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可以大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大力整顿与农村自建房相关的各个市场环节,包括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原创设计、品牌权益,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需要的、合适的设计产品,也能够更方便地寻找到更加专业的施工建设。”
于寒冰是就读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定向军士)的一名大学生,当时看到学校发的活动通知,心想这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对增加社会经历也有帮助,于是便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于寒冰一共参与了两个星期多,每天都跟随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去现场工作,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去现场拍照然后上传一些信息。
“我排查的区域主要是木渎陶家村等自建房区域,大部分的自建房都是很正规的自住的房屋,建得都很安全可靠,基本没有安全隐患。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很巧,我还遇到了我的小学同学,然后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感觉非常有趣。在这个活动中我也涨了很多见识,了解到住建部门是怎样工作的,知道了自建房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希望我们的自有建筑都能符合相关规定,消除风险,也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自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大学生葛洲,通过班级群了解到这个活动,作为学生会干部,葛洲积极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给班里同学做榜样。
“大概每天9点的时候,负责人会开车带我们去现场,然后我们就先进行拍照,拍完照片回到办公室,再录入资料。我参与排查的区域基本上都在木渎,都是3层的连排建筑,并没有发现安全隐患。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片区域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租给外来务工者,有一次去排查,房东还问我是不是要租房子。当时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一名大学生。大热天的,大家出去拍照都很不容易,仔细的勘察和测量就更加辛苦了。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以后有这样的机会,还想再去多锻炼一下,参加的时间久一些,也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对自有建筑的户主们,葛洲很想跟他们说说:尽量不要在楼上的阳台上搭建那种类似于遮阳的大棚了,大风一吹容易掉下来,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自建房的消防设施一定要及时检查。
2022年5月,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全国上下更加突出重视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开展既有建筑特别是自建房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据了解,早在去年,吴中区已率先开展了相关自建房排查工作,目前已排查了近20万栋城乡自建房,重点关注民宿、农家乐等经营性自建房,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安全隐患,按照分类处置的办法推进整改。
“雨燕护巢”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基层排查力量。吴中区住建局安鉴所所长仇政介绍说:“这个活动的意义,是为了发挥青春力量,担起社会责任,让年轻一代在心中树立起牢固的房屋安全概念,特别是居民自建房安全维护的理念,从而影响身边人对房屋特别是自建房不违法改建、不违规使用,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活动既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让大学生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