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映山红》小型舞台剧编创的思考

2022-08-23 09:56吴恩鹃龙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映山红舞台剧红色

吴恩鹃 龙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红色歌曲作为红色文明的主体成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载体。修海林曾说:“中国的红歌很流行,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研究它的概念和外表。”在他和罗小平的《音乐美学通论》 中又提到:“与传统的文化相比,音乐和歌曲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艺术。”而以“红”作为三大原色之一的“红”,则是以“红”作为其三大原色之一,具有自己的兼容性。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红色的文化象征着共产党领导着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华夏的革命,并且由于“血色”这个词语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历史含义,因此红色文化也就出现了特殊的历史时代意义。

歌曲《映山红》反映的是红军战略转移前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事件(1927-1937),歌曲中把红军帽上的红星比作映山红,象征着人民的希望。这首歌曲自面世以来广受人民大众喜爱,经久不衰,歌曲中向红军战士所表达的真情实意更是将那个年代浓浓的军民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如今这首歌曲已传唱近五十个年头,如何使当下的年轻人接受这一经典歌曲,如何使校园中有更多类似的经典作品旋律飘扬,是值得当下高校教师及学生思考的。而本文所探讨的则是如何通过舞台剧的形式以舞蹈表演、朗诵及音乐演奏(演唱)等多种形式来呈现,充分地展示出作品所歌颂和需要传达的情感。笔者计划在舞台表演中,利用声乐与古筝来表达不易理解的语言情感,舞蹈来呈现出肢体情感,然后通过朗诵渲染气氛直击观众心底情绪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一作品,试图让整个舞台充满动人色彩。通过对作品进行新改编创,使作品得到更完满的诠释,实现最大化价值,让观众通过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体验过程,了解与欣赏艺术背景、红色艺术,熏陶观众的文化素养、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建立文化自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映山红》作品概况

(一)创作背景

中国电影《闪亮的红星》主题曲《映山红》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作曲。这部电影于1947 年10 月初首映。影片主要是讲叙了20 世纪30 年代胡汉三暴虐独裁统治期内江西省1 个小村庄里的百余名穷苦人民的故事。影片描绘了主人公在党和革命先辈的影响和关怀下,与残暴暴政进行的英勇斗争,通过影片彰显出主人公的快速成长的过程。

《映山红》的红色文化背景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影响。接受艺术创作任务后,傅庚辰用自身的革命热忱,在短期内完成了脚本中的所有歌曲,赢得了全体剧组的认可。然而,当傅庚辰回到北京录制时,他又看到了另一幅灿烂的《闪闪的红星》剧本,内容引起了他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最终在后来的剧本中创作了一集《映山红》,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这首歌成为了一首经久不衰的经典红歌。

(二)传承情况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红色文化逐渐以不同的形式向大众普及和传播。由最初的书本中的红色历史故事、红色旅游景点、红色纪念馆到现在的互联网上知识科普、讲述历史的短片和小视频等等。近几年我国电影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关于抗战的这类历史事件方面的电影,通过荧屏重现战争的残酷,展现出中国军人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和热议。这也让人民群众能够清晰客观地认识历史、铭记历史、热爱祖国,珍视和平。歌曲《映山红》最初是《闪闪的红星》电影主题曲,如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譬如情景剧、舞台剧等。

(三)作品解析

《映山红》之所以富有生命力、经久不衰、广为流传,其动人的旋律、感人的歌词、真实的情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歌曲的第一层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红军战士的歌颂与赞美,映山红作为一种生存能力十分顽强的绿植,摇摇欲倒不垂头,因此映山红也被称作英豪花,歌曲用它比喻红军英雄抗战的精神实质,用赞扬映山红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敬重与感谢之情。歌曲的第二层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红军战士的思念与不舍,歌曲的歌词与旋律对称、工整,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的朴素真切。歌曲的第三层情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尤其是“举起红旗哟朝前迈,革命鲜花哟代代红”这一句,蕴含着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关于如何在新时代传承《映山红》的思考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缩影,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的发展。同时,这也标志着人类的文明。古典名作《映山红》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大的价值,而且在爱国精神上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映山红》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红”的标签,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已经是一个深深地刻在人们心里的赤红色符号。这是一种红色的文化,一种爱国的传统。

(一)在大量翻唱中传承

不一样的歌曲歌手有不一样的艺术风格,这是因为每一个歌手的声音条件、音色特点和审美观趋向存在差异,甚至与众不同。大家并不会深入分析美声唱法、民间唱法和流行唱法之间的潜在差异。即使你听摇滚、说唱或其他流行音乐,只要你头脑中的《映山红》色调不变,这也是一种正能量。有人说,黄英版本的《映山红》有些曲调偏离了原曲,不够庄重。另一方面,很多国外的中国人都很爱听到她演唱《映山红》,这是一首让他们回忆起家乡的歌曲。因此,不同的音乐形态或风格,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表达,同时也是一种继承传统的方法。

(二)在不同器乐改编中传承

与声乐相比,有的人把器乐称之为“纯音乐”。这些人把古典歌曲的节奏改写成各种各样题材的器乐,这样的音乐始终存在于从古至今,备受大家钟爱。一方面,这种音乐中的绝大多数全部都是观众们熟悉的。另一方面,纯器乐为观众们带来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理念和想像空间。根据中国古典歌曲 《映山红》改编的器乐现在有多种形式,包括琵琶、扬琴和钢琴、大提琴等乐器,大多数改编都基于主旋律的基本结构和简单的技巧变化。通过器乐的形式进行演绎,也可以使这一经典的红色音乐艺术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琴儿童。

(三)在文化教育活动中传承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本,我们不能把重点放在专业上,也不能忽视道德,所以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本上都有红色经典歌曲,比如《映山红》就是其中一首。井冈山大学与井冈山行政学院、同济大学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档名为《井冈山》的大型歌舞类电视栏目,它不仅仅是一个舞台表演,更像一种教学形式,它的全部成员都是大学生,从2004 至今,十年来平均每年上演二十多次。该栏目收录了十多首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经典歌曲,《映山红》是最流行、最具有感情色彩的一首。截至2015 年10 月,《井冈山》共189 次表演,学生通过演唱《映山红》等作品,不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还获得了精神上的洗涤和精神上的升华。

三、舞台剧《映山红》编创主题理念

作品所要描绘的舞蹈画面是以递进的方式呈现。首先是在情绪上的递进,包括音乐情绪、舞蹈形象情绪的递进。第一部分由笛声引入,缭绕悠扬婉转,前奏结束后由古筝、弦乐器、钢琴演奏《映山红》的主歌部分,进入到第二部分,舒缓宁静的音乐氛围巧妙转为急促奋进的音乐氛围,最后一部分,用人声演唱歌曲《映山红》的主歌、副歌部分,将整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推至顶点。音乐的使用与舞者肢体动作、舞台调度的呈现、道具的使用相辅相成。

《映山红》的歌曲歌词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节奏细致幽美、悦耳动听。表现了在那个特殊甚至是苦难的年代中人们没有放弃感激与希望的感人精神力量,表达了大家对红军战士的无穷尊敬与留恋之情,歌颂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自她产生以来,给予了人们勇于奋斗、不畏艰难的力量。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激发了人们自身的责任感,曲子所蕴涵的真挚情感,通过演唱,会出现一种无形的能量润养人的心灵。如今,距离歌曲产生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在这几十年蒸蒸发展的日程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加速,很多曾经给予人们丰富精神滋养的经典作品逐渐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红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歌曲,针对学生人群建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尝试让大学生参与到老歌新演的过程中,以新的方式重新编创并演绎经典红歌《映山红》对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验特殊时期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理解如今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先辈并学习革命先辈面对困难勇敢奋进的战斗精神,学习中华人民懂得感恩的传统美德,正是经典红歌的价值所在。

四、编创后《映山红》的形式、特色

(一)创编形式

作为传统红色歌曲,《映山红》 广泛传播的方式很多,不论是中国京剧或是影视作品里均有出现。在这里主要讨论《映山红》如何在小型舞台剧的编创上发扬正能量,以更好的方法体会红歌给我们大家的韵味。舞台剧是一门独特艺术,其特点是综合各种艺术形式,从多个维度来讲述故事与传递情感。通过声乐、歌颂能有效地促进舞者使用肢体语言来传递作品的情绪,引发观众共鸣,高人们对舞台剧艺术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笔者将从音乐、舞者的肢体呈现和情绪表达、舞蹈语言、舞台调度等方面分析了在舞蹈《映山红》中塑造经典红色革命形象的表现手法,以及陈述经典红色革命情感的表达方式。

(二)艺术特色

1.歌词的艺术表达和精神内涵

杜鹃是一种常见的常青或普通的绿色灌木。传说,古代有一种叫布谷的鸟儿,它会整天啼叫,咳出鲜血,把山上的花都给染成红色。在南方,它被称为映山红,在北部被称为“杜鹃”,在朝鲜被称为“金达莱”。在此,《映山红》比喻中国的革命歌曲开始时,用“夜半三更”“寒冬腊月”来比喻在地主阶级和反动者的残暴统治下的工人阶级的苦难;然而,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不会被压垮,不会被击退,所以,人们还抱着“天明”与“春风”的期望。从艺术手段上看,词人不注重对事物的表象,而注重抒发感情,把感情表达作为其终极目标。“情与景、景相融”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审美的“天人合一”之精神追求。

2.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

因为“带腔的音”的歌词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加之对歌词的感情表达和影片场景环境的需求,所以《映山红》的旋律具有江西本土的特色,演展一环接一环,一气呵成,充分展示了一种感情的自然表达。用动听的曲调、动人的词句,抒发着人民对红军的爱,对英雄的崇拜。邓玉华用他那充满感情的嗓音,将这首歌的旋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所有听到的人都被他的歌声所感染,他的歌声不仅表达了他对革命的信仰和对未来的憧憬,更是让他的歌声变得柔和、温柔、真挚,充满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五、舞台剧《映山红》编创重难点

首先,作为多种艺术的结合是舞台剧的特点,但同时也加大了编排的困难。舞蹈演员动作的幅度变化、舞台调度在空间范围上的变化、音乐情绪与舞者情绪的统一发展、灯光的合理运用等方面都是该作品编排的重难点。同时,作为伴奏乐器的古筝与声乐的歌唱,朗诵所呈现的情绪能否将作品浓厚的情感全部迸发出来也是编创重难点之一。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不能像“大杂烩”一样生硬地凑在一起,应为故事的讲述服务,增强作品中情感的丰富度,在浓郁的氛围中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

其次,作为面向校园大学生演出而编排的舞台剧作品,“老故事新讲”能否引起年轻观众感情上的共鸣是作品编排的另一大难点。因此,剧本的撰写要具有故事性,故事要讲得简单而富有真实情感,找好切入点,随着剧情与舞台表演地渐渐展开自然而然地将观众引入其中,体验人物的情感、体验作品表现的精神内涵。

最后,在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难点。《映山红》作为一首红歌,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对发扬军民鱼水、承传优异红色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今社会,因互联网的发展,各类自媒体不断兴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新令人目不暇接。类似于戏曲唱腔的流行歌,说唱和古风与其他类型唱法的结合,再如引入现代科技技术的舞台表演,且不说这些类型的创新与传承的好坏,但是这给我们关于编创《映山红》舞台剧带来了一定的反思。如何以不同视角,在不违背传承好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结合现有的文化形式去变现,创新编排出一个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舞台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艺术”,从以往的在酒楼诗词歌赋到现在的剧院的表演和银幕上的影片,启示我们应当以优秀的文化为对象去传承,并要以实践为前提竭力地对其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六、舞台剧《映山红》编创意义

《映山红》是人们熟知的音乐作品,通过编创后的小型舞台剧通过突出古典艺术与红色文化来展示出不一样的《映山红》,打破常规的表演,感受细腻的古典艺术与坚韧的红色精神。只有不断地改编创新才能丰富我国的艺术领域,增强文化自信。除此以外,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思想意识、环境和为人处世的理念发生了极大变化。古人常云“居安思危”,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里,忌讳的就是有人荣辱不分、自私自利,忘记革命历史、党史给予我们的伟大意义,忘却那些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美好生活的不朽精神。这一些都证实了铭记革命历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类似《映山红》这类红色经典歌曲,句子间流露的是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对人们能起到一种历史的熏陶,感受那不一样的激情,体会那心潮澎湃的岁月。对红色歌曲的编创,及能够让该文化艺术的到传承,历久弥新,也为中国共产党这样的百年大党成立至今增添了一份色彩。

七、结语

舞台剧《映山红》 通过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的情感的直接陈述表现革命精神与革命情结,艺术地展现这段红色历史,编导设计的动作、造型不是简单地对战争情节的铺陈,运用古筝的动律来陈述人物沉重的心灵史、表达人物急切盼望的情感,整体上萦绕着积极向上的怀旧情结,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红军的拼命奋斗、流血牺牲为无数百姓创造了稳定和谐的新社会,在人人安居乐业的现代,人民仍要坚定革命信念,不忘历史,不忘早已被黄土掩盖的烈士。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音乐的传播方式大部分靠口耳相传。因此,传唱度高的歌曲,肯定有着群体性的特性,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要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映山红》正是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够经久不衰,没有一代代人民群众的传承,音乐是难以取得弘扬和进步。一首歌曲在当今社会传唱的土壤早已与以前不同,互联网传播成为艺术作品最主要的传播平台。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因此,当下的歌曲被改编、翻唱的频率也更高。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诠释方法需求深入领悟歌曲的含义,在留存艺术价值和感情的同时进行自主创新,这对红歌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的。相关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极应注重培育创作红色歌曲的人材,让更多的艺术文化传承人掌握时代的方法步骤,将红色歌曲里的红色文化与当前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满足全体人民的需求,稳步地将红色精神传递下去。

猜你喜欢
映山红舞台剧红色
舞台剧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映山红
舞台剧
追忆红色浪漫
美丽的映山红
舞台剧改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