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蒋雪阳 通讯员 徐丽娇
关于十年这个时间单位,有人说它悠然漫长,有人说它弹指一瞬。今天,我们细数古城内十年生活变迁,那些幸福的改变,往往都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细节之中。
在枝繁叶茂的锦帆路上,坐落着章太炎故居、信孚里等老建筑。这些清水砖墙、青平瓦屋面、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既有苏州传统建筑风味,又有国外洋房气息。也许是因为这里厚重的文化,给锦帆路平添了几分文化的底气。
在这里,和睦的邻里关系,整洁的生活环境,贴心的社区服务,良好的艺术与商业氛围……十年之变,也越来越让人感觉舒服惬意,给社区增添了些许幸福滋味。
“张阿姨,倷今朝咯菜篮子丰富得来,又是鱼、又是虾,又是蹄髈。”“今朝双休日,女儿、女婿、外孙回家吃饭,刚去小菜场买点了好小菜。”“李好婆,明朝天气还是很热,注意防暑喔……”锦帆路边的小弄堂里,每天都是一幅幅充满温馨、幸福的生活图景。
虽然没有物业公司管理,但这里的环境清清爽爽,整整齐齐。自从市政设施改造进入小巷里弄,铺设了新的雨水、排污管道,小巷居民家家改造卫生间,一根根接通排污窨井的塑料管爬上了老屋的墙壁,家家户户用上新改造好的卫生间,丢弃用了几十年的马桶。
曾几何时,家住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金桂弄的居民涂国珍还在为老式房子没有卫生间而烦恼,但经过十年的发展变迁,他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小弄堂逢雨,不再因管道堵塞而积水。“现在我住得很舒心,所以感觉很幸福,而这就是我们苏州人的‘小康弄堂’。”涂国珍这样说道。
在这里开店创业,既是一份工作,又仿佛是另一种生活的延续。现实中常常会有人说,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两者不要互相打扰。但这番道理在这里似乎成了例外,工作的充实与生活的情趣早已融为一体。又有谁会不喜欢生活气息与商业氛围完美融合的地方呢?
也因此,一家又一家的商户接连入驻锦帆路。“创业初期看重的是这里地段优势,门面敞亮,但开店那么多年来,却越发被老苏州独有的韵味和市井里浓浓的生活气息所吸引。”锦帆路的橘鸟轻食店老板娘杨琳妍介绍道。
也许是商业上的“攀比”,也许是生活气息带来的灵感,她由此研发了一款名叫“超温吞得苏州人”的米酒。老板娘也很大方,分享了米酒的秘方,一款经典米酒加上新鲜果汁的调配,立马就能让口感变得绵柔温和,当果香混合着酒香,老苏州热爱的米酒顿时也焕发了青春的色彩。
近几年,随着周边咖啡店、服装店等各种文艺小店逐渐增加,锦帆路也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作为一名85后的社区党委书记,我的工作充实而又幸福。”回忆起十年的社区工作,姑苏区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党委书记金丽娜有感而发。
让我们一起走进锦帆路社区,看一看这位书记的一天。一大早,金丽娜就忙活了起来,首先就要集合布置任务,安排好一天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午九点,在来访处,她耐心地倾听居民的诉求,“小金书记,你看看怎么办啊?”“这个问题需要社区帮帮忙呀……”金丽娜告诉记者,每天不管多忙,她总会留出和居民“零距离”接触的时间。到了下午,金丽娜又同社区党支部成员们共同讨论“‘幸福大院’项目认领计划”的实施方案。刚刚结束讨论,金丽娜又马不停蹄地出发了。
从便民利民、健康防疫到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工作的范围多又杂,社区书记作为社区的当家人,承担着数不清的责任与担当。
“沉下心、迈开步,认真解决好居民的每一件事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金丽娜表示,作为社区工作者,只有社区居民幸福了,那么他们的努力也就有了价值。
锦帆路社区是一片红色氛围非常浓厚的热土,在这里,尘封的照片、见证红色岁月的房子、挺拔的雪松……都仿佛在述说着那个年代的红色故事。在锦帆路边,人们踏着青石板路,沿着红色路线穿梭在白墙青瓦间,不经意间就会被穿插其中的红色记忆感染。
为此,社区设计推出了红色微旅游路线,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五卅路纪念碑、上海战役指挥机关旧址等红色遗址以“微旅游”的形式串联起来,让党员群众,特别是年轻人身临其境聆听感受苏州的红色故事。
近年来,围绕“共治、共建、共享”,社区党委邀请了党建单位共同成立了幸福大院“海棠合伙人”,一同打造“红色大院”,作为古城“幸福样板”,传递城市温度。
十年一瞬。在这里,让我们细细品味锦帆路社区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