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经济呈现出来的景象是偏冷的,我们认为,政策持续加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非常高。现在需求侧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房地产问题。7月下旬地产销售曾有短暂修复,但8月前两周销售数据又进一步恶化。若房地产市场不能很快得到稳定,既制约社会融资需求的恢复,也严重侵蚀地方政府财力,还影响居民财富预期,限制地方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后续需要关注“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落地情况,地产是经济能否实质性恢复的关键变量。
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再受冲击,对房地产投资和相关服务业、工业原材料领域冲击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意愿。我们认为,前期各类稳增长政策的陆续部署、落地和见效,决定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基础没有改变;而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提振、房地产投资的企稳回升,以及相关产业链的牵连效应,或是决定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弹性的最重要变量。
考虑到6月单月的GDP增速尚不到4%,7月经济本应继续处于一轮疫后自然复苏的过程中,然而现实情况是复苏强度和持续性明显低于预期。以拖累经济复苏的重要性排序,房地产、疫情、高温应是前三大因素。短期来看,在出口景气度韧性消退之前,气温回落和疫情防控仍然有助于经济在接下来1~2个月重回弱复苏轨道。拉长时间来看,进入四季度,出口景气度开始下行的概率将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加大,此时相关政策能否带动房地产景气度改善,将成为主导年底经济走势的核心因素。
7月经济在6月修复的基础上回落,回落幅度超市场预期。究其原因,一是7月疫情散发和汽车促销政策边际减弱,影响了消费复苏节奏;二是房地产销售再次回落、拖累开发投资;三是多地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影响生产和投资活动。向前看,随着新一批专项债额度有望下达,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反弹,也将成为托起下半年内需的重要抓手。但是,房地产销售能否企稳,依然给下半年经济恢复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亟待政策呵护。
从具体结构来看,受地产基本面疲弱的影響,地产投资、地产链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钢铁生产等对经济形成较大拖累。而受益于政策的汽车消费和生产,国内或海外需求旺盛的煤电、电气机械增速较高。下一阶段,局部疫情仍在发生,经济运行仍面临向下的压力,第三季度或更注重已出台政策的落地推进,更多增量政策仍需耐心等待。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9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1.1%、1.1%、4.6%。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6.8%。
当地时间周一,美国财政部发布截至今年6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美债持仓在今年6月下降至9678亿美元,环比下降130亿美元,为连续第七个月下降。而在今年5月,中国的美债持仓自2010年5月以来首度跌破万亿美元关口。
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7月,印花税29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8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2亿吨和1267亿立方米,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达11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为4.27%。
商务部8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