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旭,李建勇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103)
菜地土壤是蔬菜优质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1]。菜田土壤肥力水平决定着土壤为蔬菜生长提供和协调养分的能力,土壤的理化性状也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品质及安全[2]。蔬菜是人们生活必须的农副产品之一[3]。当前,蔬菜种植在农村脱贫攻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菜田土壤问题日益突出[4]。在蔬菜生产中,菜农多是凭借经验或者盲目跟风施肥,而且受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在青菜生产中尤其重施氮肥,导致土壤养分状况不平衡,影响了施肥效果[5-6]。同时,设施菜田土壤养分失衡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问题也是当前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8]。因此,了解土壤肥力水平和理化性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进而提高蔬菜的品质和效益,是当前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9]。为此,进行对沪郊涉农区的菜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其养分状况进行评价,了解沪郊菜地土壤状况,以期为沪郊及周边地区蔬菜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土样采自沪郊9个涉农区和光明星辉蔬菜有限公司的55个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农场,每个合作社随机选取不同种植方式和种植年限的菜地土样,每个基地取3个土样,共165个土壤样品。采集土样通过常用的梅花形随机采样法采集0~20 cm耕作层土壤,采集后混合均匀,由第三方统一检测。
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可溶性盐含量、pH。
表1 土壤养分监测指标和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情况的监测主要包括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参考,指标实行Ⅰ、Ⅱ、Ⅲ三级分类,具体数值及参考标准见表1,I级为优良、II级为尚可、III级为较差;盐分含量、pH,判定土壤盐渍化的情况,见表2。
表2 土壤盐渍化评定指标分级
无公害蔬菜适宜的土壤pH 6.5~7.5(参照GB 15618—1995)。对照表1并结合图1,土壤样品中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的土样为47个,占所有土样的28.48%,pH<6.5的土壤占32.73%,pH>7.5的土壤占38.79%。
图1 土壤pH分布图
从所有土样检测结果(表3)综合来看,菜地土壤平均值pH 6.82,最大pH 8.32,最小pH 4.09,变异系数16.86%,61.21%土壤的pH处于弱碱性至酸性范围间,土壤有酸性化的趋势,土壤酸化会降低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因此,土壤的酸碱环境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并适当增补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肥料[9]。
表3 上海郊区菜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分析
由表4可知,沪郊菜地土壤样品中有机质变化范围是9.72~70.08 g/kg,平均含量为26.35 g/kg,中位数是24.78 g/kg,变异系数40.30%。由图2并结合表1可知,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丰富,Ⅱ级水平比例为36.36%,其次是Ⅰ级水平,占比33.34%,Ⅲ级标准占30.3%。虽然沪郊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不同土壤之间含量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偏高,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平衡不同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含量较低的菜田,需适当增施有机肥,增加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表4 上海郊区菜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分析
165个土壤样品中可溶性盐含量最小为0.23 g/kg,最大达10.17 g/kg,平均含量3.5 g/kg,中位数2.77 g/kg,而变异系数为66.29%。由图3并结合表2可知,沪郊菜地中可溶性盐含量处于轻度盐渍化及其以上水平达到了45.45%,由此可知,上海市郊区菜地土壤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不仅将近一半土样达到轻度盐渍化水平,而且不同基地的土样盐渍化程度分布不均匀。究其原因,一方面,设施菜田和露地菜田都进行了采样,设施菜田缺乏雨水淋洗,本就比露天菜田更易盐渍化;另一方面,沪郊长期种植青菜,菜农种植青菜时重施氮肥,施肥方式未充分考虑土壤养分情况[10]。
图3 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分布图
由表5可知,沪郊菜地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差异较大,分布在118.11~1029.2 mg/kg之间,平均值为247.94 mg/kg,中位数 216.41 mg/kg,变异系数为50.81%。由图4和表2可知,土壤碱解氮含量在Ⅰ级的占比例高达99.39%,沪郊菜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很高,土壤供氮能力很强。此外,各涉农区不同土样中碱解氮含量差异很大,部分合作社土壤碱解氮含量过高,蔬菜生产中应采取减氮措施。
表5 上海郊区菜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评价分析
图4 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布图
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范围在15.23~694.39 mg/kg,平均为236.04 mg/kg,中位数213.54 mg/kg,而变异系数达到了64.82%。结合图4和表2可知,该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Ⅰ级标准的高达90.91%,Ⅱ级和Ⅲ级标准仅占9.09%。由此可见,沪郊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不同涉农区的土样有效磷含量分布很不均匀。不同涉农区菜田应根据实际情况,控施或减施磷肥量来平衡土壤养分,合理施肥,促进蔬菜高效栽培。
菜地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0.22~1192.54 mg/kg,平均含量为446.01 mg/kg,达到了表2分级标准里的Ⅰ级标准,变异系数一样高达59.97%。结合图4和表2可知,上海郊区土壤速效钾处于Ⅰ级标准的所占比例为94.54%,处于Ⅱ级标准的比例为4.85%,处于Ⅲ级标准的比例为0.61%。由此可知,沪郊菜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处于较高标准范围内,但不同区域土样含量差异很大,土壤钾素供给能力不均匀,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有影响[11]。
(1)沪郊菜地土壤在pH 4.09~8.32范围内,平均值pH 6.82,61.21%土壤的pH处于弱碱性至酸性范围间。
(2)沪郊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Ⅱ级标准,含量较为丰富,但不同合作社土壤之间差异大,变化范围较大。
(3)沪郊菜地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都非常高,沪郊菜田土壤呈富营养化。
(4)沪郊菜地土壤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不同涉农区盐渍化程度分布不均匀。
沪郊菜地土壤的pH大部分处于弱碱性至酸性范围间,这与张瑞明等[12]2011年的统计结果类似。同时与2011年的沪郊土样相比,沪郊土壤原来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低于现在。因此,在综合考虑土壤酸碱性的同时,生产中应进行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根据菜地实际情况进行土壤酸碱性的改良[13]。有机物质的增施,除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还能改善土壤pH[14]。总之,沪郊蔬菜生产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肥,遵守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氮、控磷、控钾的施肥原则[15]。对盐渍化程度较重菜田,应进行盐渍化综合防治[16];有关研究表明解磷、钾功能微生物具有耐盐性,并能活化土壤磷、钾,对于轻度盐渍化菜田,可增施微生物菌肥改良菜田盐渍化水平[17]。
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传病虫害、土壤退化,以及病虫害防控难等生产难题,大部分与盲目施肥有关[18]。因此,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进行合理施肥,从根本上改变菜农盲目偏施氮肥、追肥次数过多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19]。同时配套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微生物肥料增施增效、水肥一体化、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等土壤保育与改良技术,从而使菜田土壤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蔬菜品质得到显著提高[20]。然而,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状况来调整土壤pH的能力毕竟有限,在适宜蔬菜生长的土壤养分环境中,如何使土壤pH达到平衡有待持续深入的研究[21]。蔬菜生产中如何控制土壤盐分累积,协调养分供需平衡,防止土壤酸化、发生连作障碍及次生盐渍化,是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