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笔:汪玚
2014年拍摄的穿梭于北京798艺术区的骑行者(摄影/汪玚)
慢行交通,当然不止自行车出行,但毫无疑问,自行车出行是慢行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自行车的记忆,对于“八零后”的我来说,是侧坐在父亲“车大梁”上不时被车闸夹手、坐后座被碾脚的“哭包儿”称呼来源;是母亲手把手教授技艺的美好时光;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清脆铃声;是上下学与同学并肩感受杨柳随风拂面;也是空场打羽毛球的临时“中线”……
这样的记忆可不止我一人。某站某up主在提及对自行车最深刻的记忆时称:“小时有一次坐在姥姥自行车后座上,我的右脚(不小心)插进了轱辘,当时姥姥以为遇到了什么阻力,还站起来蹬……直到现在,我右脚脚踝还有个伤疤……”
翻翻自行车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
可以说,自行车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学会骑自行车,是在小学四年级,那时骑的是一辆车轮直径20英寸的小红车。虽然觉得从步行升级为骑行是再骄傲不过的事,但对比母亲的24英寸、父亲的28英寸自行车,心里总是有些暗戳戳地不舒服,偷偷下定决心自己以后也要骑大车。
后来因为个子没长太多,到最后也没骑成“28大杠”(车轮直径28英寸带大梁的男式自行车),但在考上初中后,也“鸟枪换炮”地换了辆26英寸的女式名牌自行车,可惜好景不长,骑了不到半年就被偷了。高中时可能正值叛逆期,总觉得只有车轱辘粗粗的、满是刺儿的山地车最为帅气,也用一次好成绩换了一辆。不同于普通自行车的骑行方式,当时自我感觉必须要片腿儿上车+趴式骑行才算正规操作。
偷偷问过爸妈,他们眼中的自行车记忆。爸爸沉默不语,一向开朗的妈妈倒是偷偷红了耳根,说他们曾经并肩推车闲逛过很多公园的湖畔柳下。
听年纪更大些的伯伯说,“谁家要是不趁个自行车,是连媳妇儿都娶不上的。自行车是以前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
工作后,因为单位离家不远,也一直以骑行通勤,直到结婚住得太远后,才改为了地铁+共享单车的出行方式。家里虽然也添置了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却一直是母亲的最爱,陪伴她穿行在胡同街巷中。
因为做专题而查阅相关资料时,才发现自己已成为被“踢出群聊”的人——跨上一辆公路自行车穿越整个城市,几乎成为当下最火爆的健身方式。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骑行运动爱好者达到1500万,并且每年增长20%以上,有超过3000家自行车俱乐部,每年有约3000多场的自行车主题活动和赛事。
截至完稿前,在某APP上,关于“骑行”已有超过117万篇笔记,从骑行路线到骑行装备,从骑行穿搭到自行车推荐应有尽有,骑行俨然成了当下最火爆的话题之一。
当下刮起的这股骑行潮流,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行车出行更加轻便、自由,重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但却也不能用简单的通勤方式来定义。自行车材质、价格不断“升级”;骑行装备越来越专业;年轻人热衷打卡“出片”;以骑行作为社交……这些与以往不同的新特质,都说明,骑行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文化符号,也在打造一种全新的身份认同。
而这对于慢行交通建设,无疑释放了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