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广洋 李 岩 周亚星 麻天龙 王昕悦 史立昕 魏庆兰 周 伟
(1 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 028043;2 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通辽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产粮大省,近年来,全区不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0年与2021年玉米产量分别高达2742.7 万t 和2994.2 万t[1]。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为推进种业振兴出台了《种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2],进一步完善种业振兴顶层设计,有秩序、有计划地推进内蒙古种业发展;2021 年11 月23 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种业振兴专题会议,强调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全力以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多项会议决策体现出内蒙古自治区种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彰显出内蒙古推进种业振兴的坚定决心。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由于多数种子企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低等缺点,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产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不利于种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本文通过剖析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势条件,探讨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振兴的发展路径。
1.1 新品种选育近年来,内蒙古玉米品种审定数量呈波动增长态势[3]。2002-2021 年审定通过普通玉米品种821 个,其中企业单独选育品种数量占比78.81%,占据主导地位;审定通过饲用玉米品种47个、鲜食玉米品种47 个、爆裂玉米品种5 个;2021年玉米品种审定数量高达150 个,为2020 年玉米品种审定数量的2.31 倍。不同育种单位的品种研发能力不同,对区内选育品种数量前3 位的不同类型育种单位及部分品种名称进行统计(表1):从数量上看,内蒙古各类玉米品种的选育数量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从质量上看,多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种植,例如:利禾1、金山27 号、TK601 等品种在内蒙古、东北、华北、陕甘宁等众多地区推广应用,说明自治区众多育种单位的育种能力及育成品种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表1 内蒙古自治区选育品种数量前3 位的不同类型育种单位及其部分品种名称
1.2 科研平台构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完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的建设,成功建成了多个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众多玉米种子企业与各级科研单位及团队形成合作机制。内蒙古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工程院戴景瑞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建立玉米院士工作站,以便开展玉米科学研究和助力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生产;内蒙古自治区与北京市开展“京蒙帮扶”科研专项,形成了“京蒙协作”的科研联盟;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在杭锦后旗建成“蒙海玉米科技小院”,以引导农民高效生产,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研发与乡村振兴;区内多家种业集团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开展玉米品种种质创新及应用推广工作,并形成了种业协同创新联盟。新型育种科研平台的建设优化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种业创新力量的聚合,形成“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研发团队,进一步加强了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子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推进种业振兴及乡村振兴工作进程。
1.3 种业基地完善自“十二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围绕玉米加工企业及畜牧加工产品开展基地布局,重点建设三大玉米生产基地,分别是以赤峰市及通辽市为中心的饲用型和加工专用型玉米生产基地、以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为中心的专用高淀粉玉米及高能量籽实玉米生产基地、以巴彦淖尔市及鄂尔多斯市为中心的青贮玉米和高蛋白籽实玉米生产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子企业亦主要分布在上述生产基地建设区域,不同区域种子企业选育品种也多为各生产基地专属品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在松山区国家制种大县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良种繁育基地面积,优化了基地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加大玉米育繁基地的建设支持力度,助力种业产出。此外,近年来内蒙古南繁基地优化建设成效显著,多家种子企业及科研单位参与内蒙古南繁基地建设并成立内蒙古种子协会南繁分会,有序开展玉米南繁育种工作。
1.4 种质资源保护种质资源是种业科研创新的根本,关系种业振兴成功与否。内蒙古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工作,截至2021 年底,2761 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已提交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781 份资源引入国家库,61 份资源引入国家圃[4]。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的搜集普查,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牧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自治区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目标要求及任务重点。内蒙古计划在3 年内建立并完善省级资源库及保种圃的建设,对西辽河平原及中西部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重点收集保护。
2.1 玉米种子企业的管理及营销创新不足一方面,多数玉米种子企业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各部门互通交流不协调,创新经营的驱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玉米种子企业对产品包装、品牌效应及广告宣传等有关企业形象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售后服务亦不够完善,玉米推广仅注重于“高产、大棒”,而忽视了对产品特征特性的表述,甚至各企业间还进行“价格大战”[5],缺乏营销创新,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2 种子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低,核心技术的创新性利用不足我国玉米育种进入4.0 时代,“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育种手段应用更为广泛,易形成种子企业研发实力的“分水岭”。现阶段,内蒙古玉米品种选育仍然以杂交、测交、回交等常规育种方法为主,单倍体育种、分子辅助育种等新型育种手段的创新应用程度低[6];相比于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介入的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周期更长、效率不突出、不易育出突破性品种。新型育种技术利用不力严重制约区内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阻碍玉米种质创新及高竞争力玉米品种选育。
2.3 企业模仿育种现象频发,育种路线、模式创新不足在低成本、高收益驱动下,众多玉米种子企业为节省育种研究成本及降低育种风险而模仿育种,使资源的突破性创新利用不足,进而导致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牢[7];区内玉米种子企业大多围绕郑单958、京科968 以及科迪华、KWS 系列品种的模式选育新品种,缺乏创新性。种子企业作为育种主体,其育种模式相仿、亲本差异化不明显、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不足,导致育成品种多、乱、杂且同质化严重,进而使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缺乏创新能力。此外,由于玉米新品种测试体系的构建是种子企业发展商业化育种的重要技术环节,而区内多数玉米种子企业品种测试体系不够完善,目前玉米区域试验体制难以达到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内玉米种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1 种业发展支持政策垒叠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对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财政后补助办法》等政策鼓励创新主体持续性加大研发投入,区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给予研发投入支持,鼓励开展新型品种、技术产品研发奖励活动,激励种业创新性发展。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召开了助力内蒙古农业产业化振兴的众多会议,倡导实施多个有关“京蒙帮扶”“科技兴蒙”的重要举措,如构建“草原丝绸之路”重要经济通道、实施《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实《京蒙协作任务分工方案》等,旨在提高全区科技水平,加强农牧业建设。第三,各级政府对种业基础设施建设愈加重视,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并推进产业化应用,加快农业核心技术攻关的步伐,全面推进种业振兴;内蒙古自治区也不断完善育种单位的基础性建设,并印发了《种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指出:2020-2022 年全区进一步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的建设培育,强化龙头种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松山区国家制种大县的基础上,推动建成6667hm2以上的杂交玉米良种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千亿级玉米产业集群;要统筹协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着力强化区内种业育种基础建设,注重自主知识产权、高竞争力玉米品种的选育。此外,政府部门出台了《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性文件,以提高全区种子市场秩序,对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各级政府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多项种业支持政策叠加,共同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振兴。
3.2 生态区及基地建设优势明显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玉米种植区,全区多个盟市具有玉米品种选育地理优势;东部的通辽市、兴安盟南部及赤峰市北部地区位于黄金玉米带区域,具有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等玉米生长优势条件;河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且水利条件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玉米品种繁育条件,有助于各单位开发品种潜力,进行品种试验及推广。内蒙古地域广袤,经纬及积温跨度极大,生态类型丰富,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提高了各育种单位选择育种的可行性;作为北方春玉米主产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三大玉米生产基地和松山区制种基地、河套灌区制种基地等大型制种基地;此外,多家育种单位参与南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南繁队伍逐渐壮大。全区玉米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的持续性建设优化,给区内种子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对种子企业研发及品种质量的保障。
3.3 相关协会及科研项目加成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多个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科研技术创新的行业协会及研究中心,如内蒙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种子协会、呼和浩特市玉米产业协会等,以提高全区农牧业企业实力,加快农业企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普查、收集农业种质资源,共同助力内蒙古农业、种业振兴发展。为贯彻开展乡村振兴及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玉米种业技术创新,通过了“科技兴蒙”专项,多家种子企业科研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启动了种业振兴“揭榜挂帅”专项行动,为揭榜企业及科研团队落实各类科技政策,并在种业领域形成了“揭榜挂帅”常态化工作机制[8];政府相关部门还安排资金1.2 亿元用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良种化水平及培育优势特色品种,以强化创新研发,促进“产学研”协同,推进种业振兴。
3.4 特色科研育种优势突出内蒙古畜牧业发展优势突出,对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青贮玉米品种的需求不断加大,畜牧业蓬勃发展带动青贮玉米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结构也向“粮改饲”方向转变;近年来,内蒙古青贮玉米推广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饲用玉米的品种审定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众多国内巨头种子企业也开始向饲用玉米进军,如张掖丰乐种业有限公司拟收购以研发推广青贮玉米为主营业务的内蒙古金岭青贮玉米种业有限公司,成为率先布局国内青贮玉米种子市场的一体化种子企业。青贮玉米越来越受关注,青贮玉米种业发展优势也进一步显现;由于区内相关行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区内玉米种子企业较外地种子企业更易与种植农户及养殖农户形成多向互通,特用型玉米育种优势更为突出,有助于自治区青贮玉米种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东北、华北春播玉米区早霜、早雪灾害现象频发,给晚熟、脱水慢玉米品种予以重创,众多巨头种业集团,如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等种业集团对极早熟玉米品种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针对自治区极早熟育种企业进行兼并整合以补缺自身企业对极早熟品种选育优势的不足,全面布局内蒙古极早熟玉米市场。凭借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全区多个玉米种业集团存在特色品种选育优势,如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兴丰种业有限公司等玉米种子企业的育种研发多定位于早熟玉米品种,特色科研育种优势的利用效率较高,是内蒙古自治区早熟育种企业的先锋力量。玉米种子企业在品种研发上的早熟潜力优势还需进一步发掘,依托生态条件发展特色品种是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
3.5 创新型种子企业领军发展近年来,内蒙古各级政府及种子企业人员着力于创新型玉米种子企业建设,并取得重大成效。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禾种业)作为自治区主营玉米种子的创新型种子企业之一,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自2014 年始,内蒙古审定利禾种业选育普通玉米品种37 个,位列全区首位,其中中熟型和晚熟型玉米品种选育比例较大;利禾种业先后承担了多项科技项目,如优质玉米新品种开发与种子产业化、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利禾5 及辰诺501 示范推广等,并组建完善了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此外,利禾种业为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于2021 年1 月成立利禾农业技术服务学院,并不断加强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科研高校的合作。类似利禾种业的育种资源丰富、技术手段先进、研发实力强、创新型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建设,有助于促进区内玉米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种子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引领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振兴。
4.1 建设完善高水平生物育种科技体系利用新型育种方式,将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我国进入“玉米育种4.0”时代,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已经开展[9],生物技术助力种质资源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研发生产,玉米种业逐渐向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新形势下生物技术在育种研发上的应用不可或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需加快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突破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结合人工智能和生物育种技术推陈出新,创造新型农业科技环境,挖掘新型种质,推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研发新型技术产品[10]。
4.2 加强种质资源及核心技术保护利用种质资源是农业新品种培育的物质基础,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核心,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11]。为保证全区玉米种质资源安全,区内相关种子企业及科研单位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不同类型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基础性研究,遵循“研发先行、创新先行”的发展原则,加强种质资源及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完善新型产品研发的顶层设计,尤其还需从多方面进一步发掘和利用综合抗性优、脱水快的玉米种质。各种子企业应拓宽眼界,不应拘泥于现有杂优模式及种质群,尤其对于早熟种质的利用,需根据当下杂优特点,进一步导入我国骨干杂优种质并创新新型种质,从而改变内蒙古玉米杂优模式单一的局面,以推动广适应性、高竞争力玉米品种的选育。
4.3 打造“种业+”新模式 推进“种业+种业”兼并整合进程,助力种业“走出去”加快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岭青贮玉米种业有限公司等区内领军型玉米种子企业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好龙头引领作用,优化玉米种业市场环境,进而提高全区玉米种子企业整体实力,推动全区玉米种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改进“种业+农户”系统实地了解农户需求,创新性融合各方理念,形成“种植+经营”体系,依据广大农民所需调整育种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农民所需玉米品种的选育力度,从种子源头角度助力农业产出;将多种农业机械、植保产品与玉米生产技术创新整合,为农户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玉米种植服务,助力良种良法配合服务于农户。
优化“种业+市场”模式内蒙古自治区众多种子企业营销模式较为单一,需进行营销理念的全面创新;一方面,利用高质量品种做好种子企业与市场的对接,依靠优异品种及差异服务提高企业活力,促进释放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要招揽实用型种业管理人才,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产品推广营销需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注重产品特征特性的阐述,着重增强品牌效应;此外,全区玉米种子企业还需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以扩大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完善“种业+院校”体系依托国家开展的联合体育种渠道,进一步打破垄断局限,通过智种网等数字化工具,将人才资源及育种资源多方面整合,完善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形成的科研联盟,推进企业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科研平台建设,同时助力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公益性研究进程,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种业创新协同体系,深入推进信息多元化互通,扩大育种资源优势及合作联盟优势,助力优质品种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
4.4 种业高附加值化创新新形势下种子企业产业化发展务必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专、精、特、新”型种子企业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主要力量[12]。一方面,内蒙古畜牧产业及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繁荣,加工型及青贮型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众膳食结构的优化对鲜食玉米及爆裂玉米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而区内玉米种子企业对于此类品种的选育力度不大,尤其是爆裂玉米品种的研发。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选育不应局限于普通玉米,应充分利用专用型品种育种优势,与相关行业单位增加交流互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种业产业化集群优势,完善种子企业高附加值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多方面提高产品经济效益,以助力种业产业经营体系向标准化、规模化、创意化、集约化、高附加值化转型。
4.5 大力引培科研育种人才人才是种业创新的驱动力和生产力,内蒙古创新型、实用型科研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全区玉米种业发展。各玉米种子企业还需进一步推进院企合作等交流措施,完善各单位合作体系,优化资金配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及种业管理人才引进培养,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育种人才振兴,激发种子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打破人才不够、技术不新、品种不强的“三不”局面。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种业的发展,未来内蒙古各级政府和玉米种子企业还需进一步加大育种支持力度并提高科研研发投入,加快农科教结合,助力人才创新,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广适应性、高竞争力玉米品种的选育。
4.6 全面优化育繁基地建设科研基地的创新建设对于提升育种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玉米育种单位科研基地的重点建设方向应在于北方基地与南繁基地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关单位需要推进区内育种、繁种科研基地建设;在松山区国家制种大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结合浅埋滴灌等优质节水栽培及施肥措施提升地力,优化育种、制种环境,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建设和谐实用、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大面积、高质量玉米杂交种选育和繁种基地。另一方面,全区各育种单位还应进一步完善南繁育种科研体系,加快南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区南繁基地“硅谷”化发展;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对种子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南繁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南繁育种单位需充分利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公共科技平台与其他科研单位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开展种质资源创新交流、育种技术培训等活动,实现玉米品种及育种技术的联合创新攻关,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科研交流、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孵化、育繁销一体化发展[13]。
4.7 针对性完善落实种业相关政策各种子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在市场和政府双重引导下建立并完善交流体系和合作章程,共同保护种业环境,推动种子企业协同发展;相关部门还需推进完善种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内蒙古各地区玉米种子企业要全面宣传并推行《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及新《种子法》等政策法规,优化改善种业环境并提高种子生产经营秩序,全面贯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并完善品种评价体系,提高种子质量认证检测水平并加强评价考核,坚决打击种子违法行为,进一步肃清种子市场,推进种子企业标准化发展;相关单位要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3 年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及《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种子企业管理,提高种子质量,强化风险意识,合理配置资金和技术资源,优化科研、管理、生产能力;此外,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种子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14],完善支持现代化玉米种子企业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以助力区内玉米种业现代化、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