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制造,一个小地方的大传奇

2022-08-18 04:52王小豪
南风窗 2022年15期
关键词:晋江工厂

王小豪

当地人都说,晋江的纺织鞋服业,是靠胆气闯出来的。

几十年前,晋江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地方,许多晋江人在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靠着低廉的原料和人力成本,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纺织鞋服业已经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面积不大的城市空间里,遍布着大大小小上万家纺织鞋服企业,年产值超千亿。

王淑铮是其中的一员。1999年,她与丈夫结婚后,便从中学辞职,加入丈夫的商务休闲裤制造工厂的经营活动中去。

那是一个草莽时代,产品简陋,生产过程也不复杂,很多企业都是家族式作坊。面料商洪若男回忆道,大家都是这样抱团发展起家的,“你做衣服,妹妹做面料,堂兄做外贸”,置办一些机器,雇一些人,就可以把工厂开起来。

王淑铮谈起二十多年前与丈夫一起创业的经历,仍觉得历历在目,“当时我们白天去市场买布料,然后晚上通宵赶制出成品衣,天亮后早早地拿去市场上卖,赚到的钱再去买布料,如此周而复始”。

创业十分辛苦,繁重的工作让她一度难以兼顾家庭。一次,她女儿学校的老师要家访,女儿对老师说,妈妈白天都在睡觉,没有时间。老师向她打电话求证,王淑铮连忙解释说,这的确是真的。这种颠三倒四的生活节奏,是她创业时的常态。

好不容易把企业带入了正轨,王淑铮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2016年,王淑铮在晋江南部的劲霸工业园内,包下了一层5500平米的厂房,创办了晶为体健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这一次,她的目标是创办一家定位中高端的体育服饰制造工厂。从创业的第一天起,王淑铮就在思考,要怎么做才能实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

往高端发展

二次创业,意味着要再次回到不知疲倦的忙碌生活中去。不过,王淑铮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过去,做一件外贸代工的泳衣,只有几毛钱的利润,但是因为订单量大,大家都活得比较滋润,所以很少有工厂具备生产难度更高、附加值也更高的中高端产品的动力和能力。

但是,如今的服贸市场已不可同日而语,摆在晋江企业面前的,是消费和生产两端的变化。

以前人们对衣服的要求不那么精细,只要穿着合身就可以了。如今,消费者对穿衣品味的要求更高,专衣专用逐渐成为潮流,这催生了许多精细化的服装类型。

例如,王淑铮所在的体育服饰领域,便对功能性面料有着很高的要求,有的面料在阳光下会变色,有的可以保护肌肉不被拉伤,还有的可以起到形塑身型的效果。相应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与此同时,从前令晋江突围而出的人力成本,在东南亚等地区面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一个东南亚工人的月薪也许在1500元左右,而晋江工人的月薪已经达到了6000多元的水平。

晋江服装企业惯用的经营策略也就开始失灵,一些易生产、易复制的低端产品线,已经迁往诸如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区。

所以,王淑铮要开办一家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工厂,以适应这种市场变化。在开办新的工厂时,王淑铮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晋江没有她可以对标的工厂。当时,晋江大部分的工厂走的都还是低端制造的路子,订单在前,质量在后,一度成为晋江纺织鞋服企业的普遍情况。其结果是产品粗制滥造、企业管理混乱,整个产业链条在低附加值的区间徘徊。

多少出乎她意料的是,顾问让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空间。

她说自己完全是从零开始,自己给自己创造标准。为此,她特意花了1万多块钱,从广州请来一位曾在国际大品牌工作过的顾问,在短短三个小时的咨询时间里,她向这位顾问请教了许多转型升级相关的问题,令她豁然开朗。

精细化管理

多少出乎她意料的是,顾问让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空间。

的确,在以前,很多工厂是一种应对型的生产模式,疏于规划、疲于奔命,“今天为了这批货要砸个墙,明天为了那批货要打块玻璃,整个厂房布置得乱七八糟”。

一家有效率的工厂,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生产空间。因此,她请那位顾问帮忙规划了整个厂房的走线方案,从面料仓、裁剪车间、针车车间、后整车间、验针区、打箱区再到成品仓库,进行了通盘的规划和设计。

事后,王淑铮认为,这笔并不便宜的咨询费花得很值,生产空间的稳定性,为她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空间。精细化管理的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晶为体健的车间现场,诸如面料存放、裁片检验、数码印验片等操作工序的执行标准都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车间的墙上;在面料仓,所有的纺线都按照颜色分类整齐排布,不但美观,还节约了工人寻找的时间。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车间布局混乱造成的时间成本,但这其实是十分重要的。”王淑铮对南风窗表示。

利器管控,是王淑铮最引以为傲的制度发明。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最致命的失误就是把针头、金属等利器留在了成衣里,一旦出现,便是严重的安全事故。

在她的工廠,工人使用的每一把剪刀,都用线连在了桌子上,以防丢失。缝纫机上的每一根车针都做了编号,废弃掉的针头全都收集在一起,由专人归档整理,以便溯源。

有一种叫验针机的设备,专门用来检查成衣中的针头、金属残留,当时很多老板劝她买一台二手的,只需要8000多块钱,给客户装装样子就行了。但是王淑铮却花8万块钱买了台全新的验针机,工厂生产的每一件成衣都经由这台验针机进入成品仓库。

在王淑铮看来,这套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集中体现。“很多人来学这套制度,但是最后都没学会,其实它没有什么难的,但要坚持做下去就很不容易。”

所有的付出都换来了回报。晶为体健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来自日本,当时客户下了两万多件的订单,他们做完之后,合格率达到了99.5%,第二年,订单量就扩大到了一倍。

由于晶为体健接的都是中高端产品的订单,单件利润达到了十几块钱,比之前做低端代工高出许多。去年,晶为体健的营收就已超过了3000万元,今年,他们正朝着5000万元的目标努力。

“这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成果。”王淑铮表示。

新与旧

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从晋江诞生出了诸如安踏、劲霸、七匹狼等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在卖场时代,发展出了一套明星代言、广告投放的品牌营销策略,成功地打开了市场。

很多人来学这套制度,但是最后都没学会,其实它没有什么难的,但要坚持做下去就很不容易。

一家当地知名企业的高管刘波对南风窗表示,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和洗牌,晋江已经形成了几家大的品牌服装并存的稳定格局。他认为,品牌领域的竞争,最终会导向文化竞争,考验的是企业“讲故事”和获取消费者认同的能力。

新的冲击,恰好从这里产生。创始人的老去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几乎同时出现。

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方式的变化,令晋江的品牌企业在卖场时代颇为有效的营销策略开始失灵,年迈的“创一代”们,很难跟上新的消费潮流和审美动向。品牌老化,成为晋江品牌服装的一块心病。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二代”们开始登上舞台,给晋江的纺织鞋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4年大学毕业之后,丁仁豪在家人的安排下,回到晋江家里的服装制造工厂,在车间学习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丁仁豪意识到,在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推动下,代工业务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透明,继续做传统的代工业务,一定会面临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只有转型做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赚取更高的利润。

与王淑铮走向产品升级的道路不同,他选择了自创品牌的方向。喜欢打篮球的他,注意到原先板结成一块的品牌格局出现了松动,于是他离开工厂,创办了左右力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做起了自己的运动袜品牌。

丁仁豪的这家公司表现出了与晋江传统品牌服装企业不一样的运营方式。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考虑要开线下实体店,所有的运营和销售,都在线上完成。

在营销方面,他没有采取老一辈人惯用的平台广告的方式,而是更加注重私域流量的培养。左右力量大部分的推广,都精准地投放在了篮球爱好者的圈子里,依靠圈内人的口耳相传实现品牌传播。

此外,他们还有数十个粉丝群,用来与消费者进行直接互动,了解他们对产品的看法和喜好变化。丁仁豪每天还会刷一刷小红书、B站等平台,感受内容市场的最新动向。

这些运营手段,是体量巨大的大品牌和老一辈企业家难以做到的,凭借这种运营策略,丁仁豪成功地在运动袜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去年,左右力量实现了200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

丁仁豪对南风窗表示,除了自己以外,他认识的很多“创二代”都在积极地改变自家企业的运营模式,这些年轻人与父辈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他回忆道,在最开始创办左右力量的时候,他与父亲就一笔营销投放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制造业出身的父亲希望所有的投入和产出都可以进行量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投放,在他看来是一种浪费。但是,做品牌意味着与不确定性相处,不仅投入产出无法简单量化,品牌力的培养也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这需要抱持着做品牌的思维和信念才能做到。

王淑铮对“创二代”带来的影响深有体会,“以前不可能出现花10万块培养一个副总的情况。但是现在的二代们格局不一样,他们知道怎么善用人才”。在创办晶为体健时,王淑铮也受到了这些年轻人的影响,她意识到,虽然自己经营的是代工业务,但是不代表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她决定,要用做品牌的意识开办这家新的工厂。

经过一段时间的學习,丁仁豪意识到,在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推动下,代工业务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透明,继续做传统的代工业务,一定会面临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

为此,王淑铮十分注重厂房的卫生情况,很在意生产车间的干净整洁。一次,一队韩国客户到她的工厂参观,结束后他们去考察了另一家工厂,没想到半个多小时后就折了回来。客户对她说,另一个工厂遍地都是垃圾,甚至还有积水。整洁的车间环境帮助她最终拿到了这笔订单。

除此之外,王淑铮还成立了面料实验室,主动对研发和设计环节进行介入,帮助客户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她还设立了品控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力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样的服务意识,正在晋江的工厂车间里蔓延,并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更全面的数字化

三年前,陈刚辞去了摄影师的工作,从安徽老家来到晋江,做起了鞋服贸易的生意。

他在晋江市中心的青华鞋服市场,租了一家30平米出头的店铺,店里摆满了他从晋江各个工厂进的鞋子,像所有晋江当地的商人一样,他在店里摆上了一套茶具,用来招待客人。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这个店铺只能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整个服装市场的销售逻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对晋江纺织鞋服业造成的影响,不止于品牌方面。整个产业的渠道端,也受到互联网的深刻重塑。

刘波对南风窗表示,晋江纺织鞋服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就是对数字经济的反应迟缓。这也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习惯了线下渠道的传统企业,在迅猛的数字化浪潮中转身艰难。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贸易商人们。陈刚一开始主要做的是线下生意,从工厂购进公版鞋,再批发给下游的零售商,以赚取中间的差价。

整个青华鞋服市场,像陈刚这样的鞋服贸易门店大概有上百家,几乎所有的店铺门牌上都印有抖音、淘宝直播等字样,“你别看这里很多店是关着的,其实很多人都在里面搞直播。”如今,陈刚已经形成了白天在店里做线下销售,晚上在仓库做淘宝直播的生意模式,“直播的收入已经可以与线下收入对半开了”。

由于直播省去了中间环节,因此它的利润很高。陈刚说,“我们线下主要赚的是走量的钱,销量起来之后一双鞋可以赚个三五块钱。而直播一双成本50块钱的鞋,可以卖到100块。”

一个月前,丁仁豪也成立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开始在抖音进行直播的测试,尽管他认为这种业态的流量十分不稳定,但他认为有必要接触这类新的营销方式,从而把握市场的最新动向。

尽管直播带货已经在晋江悄然兴起,但数字经济的内涵,不止于此。刘波表示,现在许多企业对数字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线上卖货的层面,但真正的数字化必定会深度介入整个生产的过程。

王淑铮在参观安踏生产车间的时候受到启发,她准备花50万购入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时统计每个操作台的生产进度,将整个生产过程变得可视化。

“我们传统的生产模式,每天的账本和项目进度要到晚上统计完了之后才能看到,但是藉由这套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统计项目进度,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以避免误工情况的发生。”

如今,晋江的纺织鞋服行业整体已经从草创期走向成熟期,不少企业主都有共同的感受,当下的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激烈,晋江在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竞争,转型升级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必须。

谈到晋江的核心竞争力时,当地的企业家们一致认为,晋江目前最大的优势,仍是其无可替代的产业链。

丁仁豪说,晋江的禀赋比不上江浙沪和珠三角,对于一家想做品牌的公司来说,晋江无论是文化氛围还是人才储备,都还存在不足。谈到晋江的核心竞争力时,当地的企业家们一致认为,晋江目前最大的优势,仍是其无可替代的产业链。

晋江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纺织鞋服产业集聚效应,纺织行业的各个链条,从纱线、原料、面料再到成衣制作,都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其中。

这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洪若男举例道,在晋江,有着丰富的原料品类,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采购完一套成衣所需的面料。一些东南亚的工厂,也到这里来采购原料。

丁仁豪对南风窗表示,他把工厂设在晋江的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考虑到晋江的产业链優势。一方面,由于产业集聚,这里的原材料价格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另一方面,他能够与当地的供应商结合得更紧密。

在这里,他可以很方便地掌握市场动向,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晋江的供应商也很愿意配合他做一些小批量、个性化的新品测试,“我们自己就是商会的成员,有很多资源,当我们想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只需要向周围人问一下,就知道去哪里找货,沟通成本会降低很多”。丁仁豪说,与外面的供应商配合就比较麻烦,他们不太愿意做一些新类型的尝试,而且配货、运输的时间都很长,再加上沟通成本很高,很多事情需要当面沟通,一来一回很浪费时间。

这种效率和默契,是前人艰苦创业积累下来的成果。丁仁豪表示,尽管年轻的创业者们在经营理念上与父辈有很多差异,但是老一辈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晋江,拼搏奋斗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里仍有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机会可供探索。在这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关口,新一代的晋江企业家,正以更宽阔的视野,书写晋江纺织鞋服业新的画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猜你喜欢
晋江工厂
小燕子飞进工厂里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晋江经验”十五年 爱拼才会赢
科幻画工厂
奶酪工厂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