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2022-08-18 07:00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脑出血病情急性

丰 硕 张 敏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 430000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主要是血压突然升高引起颅内动脉破裂而导致。在临床上通常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面部或四肢麻木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语、肢体瘫痪等症状,病情发展较快,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而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来说,发病后6 h内是最佳治疗的黄金时间,越早接受治疗,患者的预后越好,对患者造成的负面作用也就越小[2]。传统急诊常规模式在院前院内的急救措施衔接不够紧密,使得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进而影响了救治效果[3]。传统的急救模式已然不符合当今的需求,如何能更好地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是一直探讨的课题,基于此,本研究以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例,着重分析急诊一体化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0),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6岁,平均(63.41±1.9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2.46±0.25)h,出血部位:内囊出血8例,丘脑出血9例,脑叶出血10例,脑桥出血6例,小脑出血7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6~75岁,平均(65.86±1.7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 h,平均(2.41±0.27)h,出血部位:内囊出血9例,丘脑出血10例,脑叶出血7例,脑桥出血7例,小脑出血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检查确诊;②所有患者既往无脑出血史;③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例资料;④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5]:①具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脑肿瘤、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伴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在发病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急诊常规救治模式,即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5 min内出车赶往现场,并妥善将患者送至医院;在患者入院后完善影像学检查和常规查体,并进行呼吸支持和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清除呼吸道异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救治模式基础上应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出诊指导: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120指挥中心应在5 min内快速安排急救车出诊,尽快到达现场,中途应主动联系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的现场表现,并指导其进行简单处理,不可随意搬动患者,确保患者处于平卧位姿势,头向一边偏侧,避免误吸呕吐物引发窒息。②现场急救:医护人员在抵达现场时,应迅速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进行评估,并根据早期预警评分表[6]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病情稳定表示为0~3分,可进行安全转运;4~7分则需要在药物和仪器下进行转运;8分及以上则需要立即抢救后转运;在此过程中,对于颅内压增高明显的患者,应在医嘱下给予20%甘露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676)250 ml及地塞米松(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329)10~20 mg于静脉输注,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等抢救措施;此外,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清除口腔或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倘若出现呼吸骤停,则要立即采取气管插管。③转运途中急救:采用3人搬运法搬运患者,转运途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固定,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采头高位,做好保暖措施;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救护车车速平稳,避免紧急刹车或提速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确保患者持续吸氧、静脉通路正常及各类导管固定妥善;在将患者送至医院前,转运人员应及时与院内抢救人员进行沟通,将患者的实时情况以及病情变化告知院内抢救人员,让院内抢救人员做好急救准备;将患者送至医院后,转运人员要与院内抢救人员一起共同安置患者,并将转运途中用药、病情等具体情况进行交接,确保院前院内抢救能够有效衔接。④院内急救:院内抢救人员在接到患者后,应再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出血量、手术禁忌证等情况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开放急诊绿色通道,行床边X线、B超检查,尽快完善CT、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待患者生命体征逐步平稳后,完善颅脑CT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经检查及会诊后,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送至重症监护病房或抢救室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救治模式下的救治效果、时间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救满意度。①救治效果[7]: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生活能力较好即为显效;生活能力较差,需要他人帮助即为有效;患者处于植物状态或死亡即为无效;救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时间效能:包括急救介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有效救治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高热、蛛网膜下腔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④急救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问卷(Cronbach’s α=0.841)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其中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时间效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救治过程中所需的急救介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时间效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时间效能比较(±s)

组别 n 急救介入时间(min)急诊至手术时间(min)有效救治时间(h)对照组 40 34.15±5.16 57.17±4.96 1.32±0.25观察组 40 16.35±2.28 29.65±3.72 0.86±0.22 t值 16.682 27.526 6.951 P值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急救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急救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急救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当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促使脑实质内动脉或静脉出现破裂,从而引发急性脑出血[7]。该病病情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更严重的还会出现肢体瘫痪、意识丧失、失语、昏迷等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将导致患者大脑中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如何缩短抢救时间、争取抢救时机成为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通过高效救护方式挽救患者生命,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尽早得到针对性治疗,为救治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来说,发病后6 h内是最佳治疗时机,在“黄金6 h”内要进行快速、精准地诊断与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8]。目前,在医院急诊科救治中,大多数医院采取了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该模式与常规救治模式相比,常规救治模式对患者的救治大多是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极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窗,导致治疗时机被延误,从而无法保障临床治疗效果[9];而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则是将院前抢救和院内抢救衔接起来,合理利用院前院内急救资源,尽可能地缩短救治时间,实现急救模式的程序化、系统化与一体化,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率,挽救患者的生命[10]。

在本研究中,通过快速出诊,并在途中联系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表现,为急救人员初步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依据,并通过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早期基础处理,避免处理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11];而后在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时,根据早期预警评分表来做出需要现场施救、病情稳定后转运或立刻转运等判断,从而确保患者能尽快得到最有效地治疗;其次,在转运途中与院内急救人员联系,告知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运送途中的处理措施等,从而为院内急救人员做好急救准备工作提供信息支持,让患者在入院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12];最后,在院内急救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有针对性地对症治疗,为救治效果的提高进一步提供保障。通过从出诊指导、现场急救、转运途中急救及院内急救四个环节进行救治,在确保各个环节救治效率的同时,使院前、院内多个抢救环节结合成一个整体,缩短各个环节救治时间,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科学、有效的救治[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有效率,这与覃慕平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在救治过程中所需的急救介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应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有利于缩短救治时间,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更多时间。罗亚丽等[16]指出,越早介入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肢体功能的危害越小,预后更好,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此外,观察组急救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一体化救治模式能有效提高急救满意度,更能满足患者或其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期许。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应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效果理想,不仅能提高临床救治有效率,还能缩短急救耗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急救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出血病情急性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包炎1例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