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世伟 广东省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从2019年起,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开始全面实施,着力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那么,在提升工程2.0背景下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创新?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从为何要融合创新,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现状、融合原则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从2013年起,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1.0”),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已普遍提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当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要坚持融合创新,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因此,提升工程2.0项目应运而生,提升工程1.0到2.0的主要区别如下图所示。追求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教育领域的国家战略,也是提升工程2.0项目的重要目标。
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适用场景,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技术工具优缺点的了解,还不具备甄别选用技术的素养。选用技术工具的基本原则是“适切”,要因地制宜。
教师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技术的交互作用,仅仅将其作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但其实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支持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
许多教师质疑“掌握并使用新技术、更改传统授课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是否真能取得远胜于传统工具的效益?甚至有些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弊大于利。部分教师习惯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室里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往往被束之高阁,即便是用,也只是将其作为传统工具的替代品。
教师日常工作量大,备课、授课、改作业等工作耗费了大量精力,很难抽出时间耐心学习新技术工具。这也导致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大行其道,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难以落实。
促进学生高阶学习目标的达成,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一大优势,也是智慧教育的必然追求。祝智庭、雷云鹤在开展翻转课堂研究时提出创造驱动的靶向学习模型,将教学从关注低阶认知目标提升到关注高阶认知目标的层面,可以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提供借鉴。靶向学习模型将学习比作打靶,学习者在瞄准靶心“创造”这一高阶目标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实现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等相对低阶的目标。
以信息技术课程中《数字海报制作》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流程一般是:①讲授海报的构成要素,如主题、文字、图形等;②讲解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齐、对比、重复等;③依据上述原则,选定主题创造海报作品。传统的教学是以记忆、理解、应用等作为教学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高阶能力得不到发展。若基于靶向学习模型来设计教学,其流程可以是:①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自主创造海报作品;②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专业海报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说出区别与差距;③小组讨论归纳专业海报作品的相似之处;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海报设计原则等知识点;⑤依据海报设计原则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以上过程从“海报创作”开始,到“二次创作”结束,其间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总结、应用相关知识点,不仅提升了海报创作能力,而且促进了对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无需过分强调记忆、理解等基础的目标,可以着重关注“创造”等高阶目标。在实现高阶目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去进行识记、思考、分析、应用,最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笔者认为,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其主动参与互动。从实践层面来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的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要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层面来说,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主动发现形成的认知结构要比被动接受学习更加牢固,也更能够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及相关研究也表明,通过“讨论、实践、传授给他人”等主动学习方式获取的知识留存率更高。因而,在进行技术与课堂融合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设计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的主动学习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的方式获取知识。
提升工程2.0项目对教师提出了30项微能力,其中每项能力的提升都对应一种或多种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但提升工程2.0强调的是教师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技术工具的使用必须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情境。技术工具的使用成效也要有别于传统工具,必须能提高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或者改善教学的效果。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要重点考虑“有哪些工具可以支持目标的达成和活动的开展、各种工具的使用效果如何、其优缺点是什么、是否容易获取、是否便于师生掌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确定并选用技术工具,对教师而言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权衡利弊的复杂过程。每一种技术工具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将各种技术工具有机组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往往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以常见的英语教学为例,若要在普通多媒体教室内开展英语口语教学,假设确定的教学活动有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检测学生句型的掌握情况、纠正学生发音问题。大部分教师可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①学生造句练习;②教师点评纠正;③学生重复练习。因为受教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其中技术的应用较少,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一般,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手机APP应用来改造教学:①使用口语100APP对学生口语练习进行识别输入,软件会自动将语音内容识别成文本并评分,发音不准确将识别错误;②使用手机投屏软件将识别及批改内容共享到大屏幕;③使用投屏软件或大屏幕的批注功能,对句型错误进行批改、补充。在以上过程中,教师综合运用了手机、口语100、投屏软件等技术工具的优势,将原本的只有口、耳参与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口、耳、眼共同参与的过程,让口语和句型错误更加可视化,优化了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效果,不取决于技术的使用次数和应用难度,而取决于是否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管选择哪种信息技术工具,将其应用到实际课堂中去都是风险与效益同在。教师需要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对各种技术的使用效果进行反思,去伪存真,通过不断地修改教学去控制或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走向“融合”与“创新”。
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创新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有力体现,为了达到“融合创新”,教师必须认识到技术之于教学的真正意义。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炫“技”的舞台,技术的应用也不是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教师在使用技术时要回归教学的初心,从教学设计的本质出发,理清“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技术工具”三者之间的关系,让技术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