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竹复盾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方法研究

2022-08-17 09:46吴继来周水根罗国安汪天娜胡景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吡虫啉成虫防治效果

吴继来,周水根,罗国安,汪天娜,胡景青

(1.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浙江 杭州 311300;2.杭州绿鼎笋业专业合作社,浙江 杭州 311123;3.余姚市林业服务中心,浙江 余姚 315400;4.杭州临安排水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中国主要的笋用竹种,主产区在中国南方地区,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被广泛推广栽培[1]。随着雷竹产业不断发展,煤污病、竹秆锈病和竹螟等竹类病虫害不断加剧[2],加之雷竹出笋期较为一致,一旦病虫害发生,会对雷竹生产造成巨大影响[3]。芦竹复盾蚧(Duplachionaspis stanotophri)是一种在雷竹叶上分布较多,危害较重的昆虫。芦竹复盾蚧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雷竹叶的背面进行刺吸,为害后常诱发煤污病,严重为害竹林竹叶,导致正面漆黑煤污一层,背面白色棉须状一片,极大地降低了雷竹林的品质及产量。因而,了解芦竹复盾蚧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危害发生规律,筛选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芦竹复盾蚧对雷竹的为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学特性观察

2017年3月— 2018年3月,在浙江临安雷竹林内采集芦竹复盾蚧的成虫、卵和若虫,使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拍摄为害状及各虫态照片。每隔10 d采集雷竹叶片30片,统计芦竹复盾蚧数量和各龄虫态数量,观察其生活习性,并绘制芦竹复盾蚧生活史图表。

1.2 药剂防治试验

1.2.1 试验地点及药剂

2018年6月8日,选择生长状况和受危害状况相似,且未开展过化学防治的雷竹作为供试植物。防治对象为芦竹复盾蚧。试验竹林栽培情况较为一致,芦竹复盾蚧危害发生较严重。供试药剂为5% 吡虫啉乳油、40% 乙酰甲胺磷乳油、2.5%功夫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

1.2.2 试验方法

用竹腔注射法注射药剂。竹腔注射法组共设6 组处理,每组注射3株,另设1组空白对照,共计21株试验竹。首先将6.6 cm 钉装在电动冲击钻钻头上,在靠近地面第3 节竹节上钻洞,从竹杆表面向内钻至内壁,用有刻度的兽医针筒向竹杆内按2 mL/株的剂量注射规定倍数的药剂,空白对照注射清水。采用喷雾法施用药剂。喷雾法组共设6 组处理,每组喷洒3 株,另设1 组空白对照,用背负式喷雾机将配置好的药剂直接喷在竹冠上,空白对照喷洒清水。表1 为用于防治试验的药剂稀释倍数。

表1 用于防治试验的药剂稀释倍数Tab.1 The dilution rates of agents used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sts

1.2.3 结果调查与数据处理

每株试验竹选定有虫竹叶30 片,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竹腔注射法组和喷雾法组分别悬挂粉色和白色标签,施药完成后用10倍放大镜数清记录,统计每张叶片上施用药剂后存活的若虫数量。使用Excel 计算防治效果及校正效果,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和LC90。

防治结果统计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若虫初孵为橙黄色,爬行甚速,固定后体背分泌白色蜡粉。成虫触角10节。雌成虫体长1~1.2 mm,宽0.25~0.3 mm,橙黄色,长椭圆形。腹部第1~4节两侧呈瘤状突出,虫体被介壳覆盖。雌介壳似1 只小贝壳,长为1.3~1.5 mm,宽为0.3~0.35 mm,从头部到后部由狭变宽,灰白色,平贴在竹叶上,2个壳点,淡黄色至黄褐色,依次突出于头端。雄成虫体长0.3~0.5 mm,橙红色,尾部有突出明显的交尾器,翅1 对透明,腹眼大,暗紫色。雄虫介壳长1.0~1.2 mm,宽0.2~0.5 mm,壳薄,灰白色,壳内橙红色虫体隐约可见,整个壳体扁平,尾部脱离寄主组织翘起,壳尾端上下开裂成背和腹两片,壳点1个,突出于头端。卵椭圆形,长约0.15 mm,橙黄色,被覆盖在介壳下。芦竹复盾蚧危害状及各虫态见图1。

图1 芦竹复盾蚧危害状及各虫态Fig.1 The damage status and insect states of the scale of duplachionaspis stanotophri

2.2 生活史描述

芦竹复盾蚧在临安1年发生8 代,以雌成虫孕受精卵于11月下旬在蚧壳下竹叶上过冬。翌年3月下旬雌成虫产卵,每只雌成虫产卵27~45 粒,平均20.6 粒。雌成虫产卵后不久死亡,寿命除越冬代外,一般10 d左右,雌成虫产下的卵经7~10 d 孵化,各代卵孵化盛期为4月—11月,于每个月的上旬。初孵若虫较为活跃,一旦孵化出来即可钻出介壳,爬行甚速,3~5 d 后在竹叶上固定刺吸,而后分泌出棉絮须状白色腊丝,腊丝堆积似腊粉状。2018年浙江临安的芦竹复盾蚧年生活史,见表2。

表2 芦竹复盾蚧年生活史(浙江临安,2018)Tab.2. The annual life history of the scale of duplachionaspis stanotophri

2.3 防治试验结果

通过防治试验结果可得,竹腔注射法与喷雾法之间差异显著,竹腔注射法的效果优于喷雾法。不同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2倍的5%吡虫啉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5.4% 和95.6%,1 500 倍的40% 毒死蜱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治效果为84.2%。

不同浓度的药剂之间存在差异。2 倍和3 倍的5% 吡虫啉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效果较好,差异不显著,5倍的5% 吡虫啉乳油和40% 乙酰甲胺磷乳油效果最差,差异极显著。不同浓度的2.5% 功夫乳油和40% 毒死蜱乳油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浓度越高,其防治效果越好。

本试验所选用的4种药剂,LC50值从低到高依次为:2.5%功夫乳油<40% 毒死蜱乳油<40% 乙酰甲胺磷乳油<5% 吡虫啉乳油。2.5% 功夫乳油的LC50值最低,为0.035 g/L,说明较低浓度的2.5% 功夫乳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 吡虫啉乳油的LC50值最高,为44.282 g/L,说明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5% 吡虫啉乳油所需浓度最高。使用竹腔注射法的2 种药剂中,40% 乙酰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略好于5% 吡虫啉乳油;使用喷施的2 种药剂中,2.5% 功夫乳油的防治效果略好于40% 毒死蜱乳油。不同防治方法和化学药剂对芦竹复盾蚧的防治效果细节,见表3。

表3 不同防治方法和化学药剂对芦竹复盾蚧的防治效果Tab.3 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and chemical agents on solenopsis scale

3 结语

通过对芦竹复盾蚧对雷竹的危害研究,基本掌握其发生规律、危害情况以及化学防治措施。在林地生产实践中,在4月—11月的每月上旬使用稀释倍数为1 000 倍的2.5% 功夫乳油或40% 毒死蜱乳油液对竹冠喷雾防治,或使用稀释倍数为2倍的40%乙酰甲胺磷乳油,以2 mL/株的用量在竹杆上的竹腔注射防治,可以有效减轻芦竹复盾蚧对雷竹的为害。竹腔内注射法与喷雾法相比,其所使用的药剂浓度较高,效果好,但其也存在实施较困难、不利于大面积防治的问题。喷雾法药剂浓度低,施药方式简单,效果较好,在实际运用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

文章所使用的化学药剂虽然都具有高效和广谱等优点,但对一些捕食性天敌昆虫、水生生物以及环境都有一定的毒性[4],且化学农药长期使用易产生抗性,因而除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芦竹复盾蚧之外,需要考虑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在虫害发生前使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进行预防[5],并积极开发新型药剂,利用天敌进行防治,以减缓虫体对药剂抗性的发展。在林地管理方面,也需及时清理严重受害竹并予以烧毁,减少虫源。同时,加强竹林地管理,定时进行修枝疏林,改善竹林光照和温度条件[6],同时采取筑堤、挖深沟和垒宽带高畦,改良林地土壤环境[7],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雷竹品质。

猜你喜欢
吡虫啉成虫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棉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对策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