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同教学的应用初探
——以“人兽共患病学”教学为例

2022-08-17 14:05刘新建王慧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0期
关键词:人兽患病协同

张 戎,刘新建,许 宁,王慧娟,贾 佳

(南京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校办学更加聚焦人才的培养。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2018年,教育部提出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新医科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医学科学知识体系的重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为适应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我校病原生物学系联合其他学系将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应用于“人兽共患病学”课程教学,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信息反馈和教学体会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细致总结。

一、教学设计

(一)选择课程和主题

我们选择在本学系开设的“人兽共患病学”选修课程中初步探索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然后根据教学效果和反馈意见,逐步推广实施。人兽共患病学是研究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的学科。该课程设置了自然疫源性病、虫媒病、重大新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机会致病寄生虫等多个专题。基于学生关注度和知识背景,我们选择“重大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多学科协同教学的主题。

(二)组建团队

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由病原生物学系牵头,邀请了免疫学系和病理学系的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商定课时分配、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

(三)设计形式

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有多种课堂呈现方式:(1)以一科为主,多科相邻知识整合,由一个教师实施多科教学;(2)围绕一个主题,两个或以上不同科目的教师在同一课时共同授课;(3)两个或以上不同科目的教师分多次课时,先后授课。在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中,我们采用各学科“分多次课时,先后授课”的教学方式。受疫情影响,选修课尚未恢复线下授课,故利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在线授课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实施

(一)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选修“人兽共患病学”课程的学生,来自2018级、2019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等不同专业,合计150人。

(二)教学目的

通过多学科协同教学,促进学生掌握疾病的病原学特性、免疫学反应、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流行要素、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了解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多种学科视角及立体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人兽共患病学”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分10次授课。在第五次“重大新发传染病”专题实施多学科协同教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每门学科1学时,合计3学时。

第1节课(病原生物学)。从病原学角度,介绍疾病病原体的特征。(1)疾病概述:讲解疾病的流行现状和诊断标准;(2)生物学特性:介绍病毒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3)致病性:讲解病毒的主要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其生物学特性与其致病机制、传播途径之间的关系;(4)病原学检查法:包括检测病毒核酸、病毒抗原及病毒的分离培养,引导学生熟悉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及遵守的生物安全标准;(5)抗病毒治疗:介绍经典和新型的抗病毒药物,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思考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比较。

第2节课(病理学)。从病理学角度,讲解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1)炎症相关病理学基础知识:讲解炎症的定义和基本病理变化;(2)普通肺炎的病理改变:多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不含渗出物;(3)该疾病肺部病理改变:结合尸检报告和图片,重点讲解肺脏的病理改变,简要介绍心脏、胃肠道、脾脏、淋巴结等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患者肺脏呈现不同程度的实变,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和渗出性肺泡炎,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病因肺炎病理学改变的异同之处,思考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第3节课(免疫学)。从免疫学角度,介绍疾病的免疫反应、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1)机体抗病毒免疫:病毒感染宿主后,机体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依次启动,产生干扰素、特异性抗体和CTL细胞等,发挥抗病毒作用;(2)免疫学反应:患者出现的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Th1反应降低、抗体保护效应不足及细胞因子风暴等免疫学特征;(3)免疫诊断:比较核酸诊断、抗体诊断和抗原诊断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IgM型抗体与IgG型抗体特点的不同理解血清学检查的意义;(4)免疫预防:介绍疫苗研发的5条主要技术路线,即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疫苗在制备、应用、保存等方面的优缺点;(5)免疫治疗:讲解采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人免疫球蛋白、托珠单抗治疗的免疫学机制,引导学生思考免疫治疗的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

1.自测题。学生在超星网络平台上完成10道自测题(选择题),答题结束后可查看成绩和解析,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完成。

2.学习报告。结合本次疫情谈谈对人兽共患病的认识和思考,1500字以上,学期末提交。

3.问卷调查。教学团队设计多学科协同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设单选题3道、多选题2道和开放式问题1道,从课程设置、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和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发布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需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填写。

三、信息反馈

(一)自测题

完成自测题的学生135人,平均分为8.7分(总分10分),说明学生对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二)学习报告

共收到学习报告146份,学生结合文献和临床资料,从本次疫情出发,查阅大量文献,对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发表了自己认识和思考。例如:张苗同学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浅谈对人兽共患病的思考》、牛子璇同学的《疫情期间对人兽共患病的思考》、张颜同学的《人、病原体与人兽共患病》等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

(三)问卷调查

1.问卷回收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回收率为86%。

2.单选题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具有创新性;授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分;教师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活泼,能够联系临床应用和科研进展。

表1 多学科协同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问卷调查结果

3.多选题的调查结果。关于多学科协同教学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94.9%);有助于多角度全面了解疾病,培养立体思维能力(90.7%);有助于各学科知识的横向融会贯通(82.3%);有助于了解最新临床应用和科研进展(56.3%)。

关于多学科协同教学的不足之处: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缺少衔接,不连贯(34.4%);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部分重复(29.4%);缺少流行现状、临床病例等临床资料的介绍(19.3%);缺少最新科研进展的介绍(26.8%)。

4.开放式问题的调查结果。学生对课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时会重复,希望能更好地协调,让学科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建议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教学,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希望能更多地介绍最新科研进展和拓展知识;低年级学生对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希望能够结合线下授课或者实验操作课等。

四、教学体会

医学是一个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殊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临床诊疗疾病时,需将多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分析。然而,目前医学课程的设置大多以学系或者临床科室为单位,教学内容也多以本学科领域为主,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易造成知识的片面化和碎片化,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单一、知识体系不连贯。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是指一种跨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综合运用的新型教学方式,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关联和迁移。已有多个院校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开展了多学科协作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医学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学生收获

通过将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应用于“人兽共患病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1.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本次教学探索选择了重大新发传染病这一热点专题,通过多学科协同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传染性疾病、人兽共患病等相关主题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从全方位多角度认识疾病。在本次教学中,各门学科的教师分别从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授课,使学生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不再像“盲人摸象”一般,只能管窥一斑,而是从病因、致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诊疗等多方面有了立体的认识。

3.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由病原体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联想到它引起机体发生特殊的免疫学反应,从而造成相应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进而采用特定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各学科知识的横向融会贯通。

(二)教师成长

通过开展多学科协同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1.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拓展专业基础知识。在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中,各学科教师除了讲授基本学科知识外,还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拓展介绍疾病相关的最新临床应用和科研进展,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更好地将基础教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

2.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多学科协同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各个学科派出了教学骨干,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在课程结束后,针对学生反馈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3.多学科协同教学有助于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在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实践中,教师参与了选择课程主题、组建教学团队、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实施、收集信息反馈等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组织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等综合教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改进措施

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在“人兽共患病学”课程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学生反馈及教师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协调学科内容,整合知识体系。多学科协同教学不是简单地把各门学科叠加在一起,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各门学科之间知识体系的关联。我们将更好地协调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同时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教学框架,把各学科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整体化的教学体系。

2.拓展参与学科,促进知识融合。在本次教学实践中,由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三门基础学科教师进行协同教学。今后,我们将邀请更多学科的教师进入教学团队,如感染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等临床科室,以及流行病学、大数据分析等其他学科,丰富临床资料,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通。

3.了解学生背景,补充知识介绍。在开展多学科协同教学之前,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提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相关基础知识的介绍,供有需要的学生查阅;同时鼓励学生在平台上积极提问,由助教教师及时解答和辅导,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欠缺,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合理精确选题,适度推广开展。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初步应用于“人兽共患病学”选修课程中,未来我们将逐步推广到必修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开展多学科协同教学,应当合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内容作为教学主题。同时,每门课程中开展多学科协作教学的内容不宜太多,要有代表性,以免占用过多课时,影响教学进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在“人兽共患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多学科视角及立体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新医科大力倡导医学与多学科交叉融通的背景下,我们将以培养卓越医师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和推广多学科协同教学模式,促进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人兽患病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微信素材征集
人兽表演
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及流行原因分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