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梦词探微

2022-08-17 05:05于海月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名作欣赏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词人梦境经历

⊙于海月[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顾太清(1799—1877),原姓西林,名春,字子春,号太清,乾隆玄孙奕绘的侧室,被誉为“清朝第一女词人”。词集《东海渔歌》共收录词333 首,其中带“梦”的词有53 首,约占总数的16%,可见梦词对她的非凡意义。她的梦词道出了她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生命内涵,通过对她梦词的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她的心灵与人生。

一、梦词的内容

(一)因苦难的经历而做的梦

顾太清的梦词中大多表现对以往经历的回忆和追寻,噩梦使她心酸不已,追究其噩梦的原因,能够从她的过往经历中找出端倪:她的祖父鄂昌因牵连胡中藻《坚磨生诗钞》的文字狱而被乾隆帝赐自尽,他的后人从此沦为“罪人之后”。所以太清幼年即漂泊异乡,备尝艰辛。

这近二十年的漂泊经历成了她一生的噩梦,其中有不少经历,在太清在词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出来,如在《定风波·恶梦》中回想梦中痛苦的原因大概是自己前半生尝尽心酸苦楚,以至于梦中在鹡鸰原凝望着大雁成行直至日暮,大雁成双成对,自己却漂泊无定。另外,在《莺啼序·雨中送春》中太清写道:

陈踪旧迹,闷闷愁愁,尽酿成梦寐。吹柳絮、绿绵不定,淡霭微雨,扫尽残红,落花如泪。岂因病酒,愁宽梦窄,谁能怜取新来瘦,试春衣,顿觉身憔悴。娇香易减,翩翩蛱蝶探芳,往来海棠阴里。

阶前绿满,琐琐游蜂,也惜红慕翠。怅昔日花间游憩。览胜登临,拾蕊拈花,不堪题起。萍飘浪泊,难追欢事。东风门巷春已去,恋余香,空向阑干倚。如今检点新词,为饯花魂,泪盈素纸。

这里“陈踪旧迹”带出梦的回忆,让词人感到“闷闷愁愁”,忧愁填满梦境,而最终“萍飘浪泊,难追欢事”。

(二)构筑梦境来咏物、题画

顾太清梦词众多,其中咏物、题画词占43%,她不仅用梦境写词,而且运用想象构筑梦境来咏物,为图画题词。例如在《定风波·水仙》中写道:

翠带仙仙云气凝,玉盘清露泻金精。最是夜深人入定,相映。满窗凉月照娉婷。雪霁江天香更好,缥缈。凌波难记佩环声。一枕游仙轻似絮,无据。梦魂空绕数峰青。

这是一首咏水仙的词,上阕写寒夜里水仙沐浴着月光,在风中摇曳生姿。下阕以“游仙”引出词人的梦境,水仙的清香如凌波仙子降临,梦醒后,香气消失,飘飘欲仙的梦境与醒后的怅然若失相对比,凸显了花的仙气空灵,词人用梦境的虚幻缥缈衬托水仙的出尘之姿,手法巧妙。

在另一首词《金缕曲·题姚珊珊小像》中,词人看到姚珊珊的小像后,通过想象梦境来表现画的特点。其中写道:

这首词描绘了珊珊的美貌,作者借用楚王梦到巫山神女的典故来表现像主的虚幻爱情,通过想象梦境中像主的箫声及姿态来“浩叹”像主的红颜薄命。

(三)探寻游历山水美景之梦

太清早年时期游历过江南等地,二十六岁成为皇族侧室后,言行举止与外出行动便不能再随心所欲,所以她在梦中便时常怀念昔日美景。比如在《浪淘沙·楼外雨初晴》中写道:

楼外雨初晴,人倚云屏。月华如水照吹笙。多事夜寒添半臂,春也无情。残烛尚荧荧,好梦初惊。纱窗晓色已平明。天籁不知何处寺,一片虚灵。

词人梦到自己到了天籁寺,并看到了半阕词,从作者的小序可知,词人梦到寺壁上有一句词,即使这词的形成过程难以解释,但是其内容却是词人思维运转的产物,也反映了词人的某种生活经验。

比如在《西江月·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中,寻到“夕阳小寺”,看到梅花在“厓阿”初放,又看到流水绕过崎岖的道路,通向小桥。词人午日梦游夕阳寺,梅花、流水、小桥构成一幅清新的梦中画面。《阳台路·未天晚》中“柳憨花暖。曾经惯。旧路儿、桃源前度人散。怅望碧溪流水”,写词人一枕梦游,一路上柳憨花暖。

二、梦词表现的情感

张菊玲曾说:“西林春以其擅长丹青的彩笔,倚声填词,或者写朴实真挚的朋友情,或者写平易情真的慈母心,或者笔端豪迈显真性,或者淡笔传记梦幻……借助文学语言,她从这些琐屑的生活中,发掘出无穷的审美情趣,给自己这样的末世贵族妇女留下了具有很强艺术真实感和动情力的‘真眉目’。”太清词以真取胜,情感真厚浓醇,她的梦词表述着她的梦境,表达着她最深层次的情感。

(一)苦难经历引发的伤感之情

奕绘病逝以后,太清被堂上所不容,赶出了荣府,她曾“在西城养马营自赁住宅住了四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生活困窘,加上早年的不幸,身份的歧视,在她身上留下了深重的精神创伤,如经历中的噩梦,深深地反映在她的作品之中”。这些作品不仅体现着她的苦难经历,而且也表达着太清深重的愁苦、伤感之情。记梦词《定风波·恶梦》中写道:

事事思量竟有因,半生尝尽苦酸辛。望断雁行无定处,日暮,鹡鴒原上泪沾巾。欲写愁怀心已醉,憔悴,昏昏不似少年身。恶梦醒来情更怯,愁绝,花飞叶落总惊人。

“事事”一句是顾太清对自己半生的概括,从“望断雁行无定处”可以看出这梦是对她漂泊经历的反映,大雁没有定点,人也没有安处,漂泊经历成为她一生的“恶梦”,这对她影响至深,以至于“恶梦”醒来仍在担忧,犹如惊弓之鸟,在鹡鸰原泪流沾湿面巾。鹡鸰原,即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此处喻太清因早年与兄妹分离而伤心。大雁每年秋季南迁,这景象常引起游子羁旅伤感之情,因此太清在梦中看见大雁,更明确了内心对兄妹的思念牵挂之意,也表达了自己离家孤苦的心情。太清写这首词的前一年小儿病逝,此时仍感心境凄凉,所以更易感叹世事变化无常,这其中的伤痛怎一句愁苦了得。

(二)游赏美景梦醒的失落之感

顾太清的记梦词《江城子·记梦》是成功之作,其中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梅花万树影交加,山之涯,水之涯。淡宕湖天韶秀总堪夸,我欲遍游香雪海,惊梦醒,怨啼鸦。

这首词卢兴基曾评价道:

太清此词说是“记梦”,但这个梦做得奇特,她如何对江南金陵、苏州如此梦系魂绕,尤其对于秦淮荡舟、邓尉赏梅写得如此亲切如见?这必定是有原因的。原来,太清经历过“半生尝遍苦醉辛”,其中有过“多少飘零踪迹”。对于儿时和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时时有所回忆,并作梦的追寻。

可见太清的梦词是经历化成,梦中的美好与忧伤是太清对少时的追寻。词人游历江南美景,在江南的秀色中陶醉,正发誓要“遍游香雪海”时,美梦却被乌鸦声吵醒。陶醉忘怀之际被惊醒,是何等遗憾的事,梦中的美景与现实的乌鸦对比,清冷异常,使得此刻词人的心绪更为惆怅。在《西江月·光绪二年午日梦游夕阳寺》中,词人再一次梦游到清幽之地:

寻得夕阳小寺,梅花初放厓阿。一湾流水绕陂陀,细路斜通略彴。好梦留连怕醒,偏教时刻无多。登山临水乐如何,好梦焉能长作。

太清作此词时已年近八旬,体会过种种辛酸之后,对梦中景色的感悟也有所不同。梦如此赏心悦目,不由得产生怕醒来的心意,可“偏教时刻无多”,最后也只能感叹好梦也不能久做,充满无奈与感伤。太清在此感叹暮年之时对于美好人生的留恋,心中充满失落与感伤,这似乎也在告诫后人:梦境固然美好,最终也须从梦中醒来,无须沉迷梦境,要把握当下。

(三)构筑梦境来表达人生态度

顾太清的梦词不仅表达蕴于内心的深切情感,而且也以想象构筑梦境来咏物,为画题词,赞美所咏之物的同时也表达着自己的美好梦想与人生理想。比如在《秋风第一枝·桂》中写道:

碧丛丛、金粟飘香。乍染衣裾,风露生凉。蟾影三更,广寒万里,谁酌天浆。秋将半、丹砂细量。夜深沉、仙姝淡妆。听彻清商。罗幛云屏,梦也难忘。

词人在梦中赞美桂树的清幽气质,也表现她渴望进入美丽的仙境,像桂树一样在清幽的环境中傲然存在、在人世间以清高的品格自在生长,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梦想。

此外又在《八归·题张雪鸿〈秋荷双鸳〉》中写迷离短梦,词的下阕转入抒情,“缠绵情绪,结伴荷花莲子”赞扬了鸳鸯的美好爱情,接下来对梦境想象,“忘机淡宕,逍遥野浦,不与世间闲事”,赞美图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太清有如此的人生理想与她崇尚道家思想有关,“佛道思想中那种质朴、平淡的审美趣味,退避、归隐的生活态度,是遭受苦难、尝尽辛酸,而又无力改变人生的柔弱女子寻得宁静与超脱的家园”。太清早年家世显赫,生活优渥,后家道中落,成为罪臣之后,个中滋味谁人能懂,唯有忘却曾经的苦痛,涤荡心灵,不与世俗相融,才是她最相宜的人生理想。

三、梦词产生的艺术效果

(一)梦增添词境的意境美

太清的梦词意境清美,她常以梦境构造意境,梦境带来的虚幻缥缈使词境虚实相生,展现着时空的变换。从这可以看出太清丰富的想象力,以梦写词也扩大了词的意境容量和摇曳之美,严迪昌和邓红梅曾评价顾太清词道:

顾春词造诣之高,体现在烹词炼句自然精工,无着意刻画痕迹,又善构意境。

它不以一字一句的刻画求工,不以细部描绘的精致见长,而以整体意境的圆满、整体气韵的生动取胜。

词中加入梦的内容,本身给人虚幻缥缈之感,梦境的描绘又自然精工,使词境虚实结合,曼妙清幽。比如在记梦词《江城子·记梦》中,作者不详细描写梅花的体貌,也不描绘整体景象,只是描绘出了梅树影的模糊样态,“万树影交加”“韶秀”“香雪海”,格调空灵,气韵连贯生动,衬托出梅花的清冷神韵,营造出了疏淡又浑成的意境,令人向往。最后一句“惊梦醒,怨啼鸦”提示读者这一切都只是梦的经历。梦的收束增加了词境的神秘,更显梦中景色的美妙难忘,现实与虚幻之间,虚幻的美丽更令人陶醉,梦中的景色越美好,越让人难以忘怀。虚实相生,尽显动态之感,增加了词的意境容量和动态之美。

太清的梦词意境浑然天成,多了梦醒后的袅袅回味。比如《金缕曲·和吴文英〈梦窗词〉》中写道:

绝顶春风早。见无边、红英绛萼,满枝花好。枝上黄鹏飞过处,认取重来路杳。此寂寂、洞天谁到?十二栏干人倚遍,衬云容山色真容貌。启窗户,对清照。月华乍吐东山小。淡银河、流云几缕,疏星多少。翠被难禁春宵冷,况值游仙梦了。尚残烛、灯花袅袅。不是管弦歌舞地,更何须蜀锦花缠帽。晨雾敛,世间晓。

上阕写春日的撩人美景带给词人的激动和惊喜,而下阕词境转入月夜,夜空中,银河清淡恬静,还有几缕流动的云丝和疏落的星星。这梦将词人带入仙境,梦境的安静缥缈显得醒来后的夜格外寒冷,词人夜不成寐,醒后只剩残烛袅袅,梦中的“管弦歌舞”和“蜀锦花缠帽”也霎时不见了,太清自然而又细腻地表达着对梦的追求和失落,情思所到之处,梦境令人遐思,词境空灵淡美。

(二)借用梦境来咏物题画

太清不但善于渲染梦词的意境美,还善于用梦来表现所咏之物的特点,情感与物美统一,以时常入梦的经历来表达对物的激赏。比如在《秋风第一枝·桂》中,北方八月桂花开放,所以词人以桂为主题,引用桂树,全词却无一桂字,但是桂的美好姿态却在读者的想象中自立,“蟾影三更,广寒万里,谁酌天浆。秋将半、丹砂细量。夜深沉、仙姝淡妆”,桂树在这样幽静的广寒宫中生长,想必也清幽非常。描绘月中仙境,以衬托桂树的仙姿,太清以自己的梦境赞美桂的气质,巧妙贴切。另外在《八归·题张雪鸿〈秋荷双鸳〉》中:

雪泥鸿爪,文章游戏,只不过偶然耳。红衣坠露无多少,画出半秋天气,双鸳相倚。岸草汀花残照外,对渺渺、冷烟寒水。已看到、寥落西风,又吹过沙尾。睡去。迷离短梦,缠绵情绪,结伴荷花莲子。忘机淡宕,逍遥野浦,不与世间闲事。甚风流活计,装点溪山被纹绮。好意态、金针谁绣,老笔同题,消遣绿窗里。

这首词中,上阕将张雪鸿的《秋荷双鸳》图细致地描绘了出来。下阕转入评画,没有运用典故或与其他人比较,而是想象进入了梦境,虽然词人没有做过这梦,但词人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双鸳睡去的梦中,与“荷花”结伴,“甚风流活计”,梦境和溪山水波组成融洽的统一,表现着多层次的画境。太清运用梦境吟咏评点图画的景物,体现了画境的意境美。

四、结语

通过对顾太清梦词中三种梦境的分析,我们能够体会顾太清梦词所表达的深厚情感:有对苦难经历的感伤之情,游历美景梦醒后的失落之感和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从中感受顾太清梦词中的意境美和咏物题画时将梦境与画境组成融洽统一的艺术美。本文通过对顾太清梦词的深入分析,体会她梦词背后的情感,探析她填写梦词的巧妙手法,对于全面了解顾太清有积极意义。

① 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35页。

② 卢兴基:《尘梦半生吹短发,清歌一曲送残阳——清代女词人顾太清和她的词》,《阴山学刊》2001年第1期,第40页。

③ 卢兴基:《顾太清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5年版,第150页。

④ 李珍:《论顾太清诗中的梦幻思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S1期,第82页。

⑤ 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5页。

⑥ 邓红梅:《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72页。

猜你喜欢
词人梦境经历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绝美海滩
梦境
孤馆寒窗夜无寐
白昼之月
林逋梅妻鹤子
经历与感悟
词人的风骨
《天净沙.秋思》的审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