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智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随着我国规划体系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以多规合一为特征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全面进入探索期。无论是传统城乡规划还是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战略定位历来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攸县为例,探讨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定位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城乡规划对城市定位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针对城市定位有从核心竞争力、区域视角和时代视角的研究,但传统城乡规划对定位的研究注重城镇的定位,而空间发展规划则是对国土空间全域的审视,除城镇外,还包括农业、生态等要素的主要区域。因此,作者认为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定位可确定未来生态、农业及城镇发展的主要目标。
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定位应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时代视角(宏观形势和时代要求)、本体视角(市县本身发展条件、核心竞争力及地方主要发展诉求)、时间视角(历史演变与历史地位及未来趋势分析)和区域视角(更大范围的区域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时间与空间发展的脉络及趋势,找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总结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综合提出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定位[1]。国土空间战略定位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国土空间战略定位研究技术路线
时代视角主要是着眼攸县未来发展的方向,符合未来的各种发展趋势。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家发展的新阶段、省级的政策导向及株洲市发展的区域战略出发,对攸县未来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以期符合时代及未来要求。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经济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由资源要素转向创新要素。国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及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同时,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明确要求中部地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范围,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同时国家对湖南省提出了“三高四新”新使命,“三高”主要是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进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四新”主要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湖南省进一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株洲市在全域发展中提出打造南部副中心,加强省域边界的合作共建,都为攸县的发展提出了战略与时代的要求。
分析攸县三大空间格局的特征,即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城镇空间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对未来的变化进行分析,评估自身发展条件及核心竞争力是否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提炼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城镇空间的核心特色要素,包括历史、民族、产业、空间等要素,进行周边区域的竞争优势分析,查看其是否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与影响力,将其作为未来区域竞争力和影响的标识,作为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
2.2.1 长株潭东南门户,湘赣边界节点城市
攸县位于长株潭第二功能圈东南部,是长株潭东南门户,也是连接湘赣的衡茶吉通道节点城市,其北与醴陵市接壤,西与株洲县、衡东县交界,南与安仁县、茶陵县毗连,东与江西莲花县、萍乡市为邻。西距衡阳171 km,北距长株潭182 km、萍乡144 km,东距吉安市234 km,与湘赣边界区各中心城市均有高等级公路联系,素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
2.2.2 经济强县,传统优势产业面临转型
2019年,攸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21亿元,保持全省经济强县地位,重返湖南省经济十强县行列。攸县在株洲市各县区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全县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5:33.4:51.6,攸县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后期过渡,规划期内,城市经济发展将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阶段转换。根据区位熵法(区位熵法主要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它在特定区域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可分析、辨识区域主导产业与产业优势度,区位熵越大,则专业化越强,产业区位优势越大),攸县第二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特别是采矿业,区位熵高达3.88,远大于1。此外,第一产业区位熵较高,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中“攸县香干”“鸾山黄桃”“攸县米粉”“攸县麻鸭”“酒埠江春茶”等影响力较大,品牌效益明显,发展潜力巨大[2]。
2.2.3 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攸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地位突出,是全国商品瘦肉猪、商品粮基地,林业资源有一定的区域地位,是速生丰产林和油茶生产基地县。攸县矿藏丰富,物产富集。其历史悠久,是传承文明的古邑,拥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誉,佛教界也有“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拥有文明塔、禹王宫、灵龟峰、阳升观、宝宁寺等文化旅游资源。
历史视角主要是对攸县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明确历史演变的规律及历史相关职能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判断未来职能与区域地位的变化。对历史地位与职能的分析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产业、文化、交通及地方特色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以确定未来区域定位及战略要求。
攸县政治地位突出,是历史上县、州的治所。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攸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攸县的文化职能突出,梅花文化为元明清三代文化名流称道。攸县县城古称“梅城”,自五代后梁时期就迁至今址。
从时间视角分析来看,攸县建置历史久远,对历史演变的梳理结论如下。
(1)攸县历史上湘赣边界的地缘优势支撑了其经济、政治、军事职能。
(2)从历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来看,均强调了攸县中心城以及在能源、商贸物流、旅游方面的职能,其目标区域在湘东南与湘赣边。
(3)从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看,攸县近三版城市总体规划虽然时代背景及发展条件不同,但均强调其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综合服务中心。
区域视角就是扩展研究的范围,跳出攸县来看攸县,将攸县放在国家、湖南省及长株潭范围内来审视其所承担的区域职能,同时关注攸县在湘赣边交界区域的地位,分析其交通、产业及生态等相关职能的关联度,实现跨区域融合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3+5城镇群)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核心,辐射周边5个地级市,包括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攸县位于长株潭第二功能圈东南部,是长株潭东南门户,也是连接湘赣衡茶吉通道的节点城市,应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助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3]。
国家层面:攸县加强跨区域合作,迎省际边界城市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湘鄂赣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第四极,跨省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强化。
省域层面:攸县加快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核心地位不断增强,城镇一体化战略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长株潭层面:攸县明确自身分工优势,参与区域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正由“3”逐步向“1”的形式发展,参与到区域城市竞争中去。
株洲市域层面:株醴一体化,攸县建设成为市域副中心城市。①打造株醴都市圈。加快快速路莲易高速、东城大道建设,完成株洲县设区,加快株醴融城步伐,建设株醴都市区创新发展试验区。②建设醴炎县域经济走廊。以岳汝高速、106国道为纽带,做强南部三县[4]。
攸县县域整体经济实力较强。本次主要选取湘赣交汇区株洲市、郴州市、萍乡市、吉安市等所辖的13县市进行对比(表1),其中,攸县GDP总量排第3位,仅次于醴陵市、桂阳县;人均GDP排第4位,仅次于资兴市、醴陵市和永兴县;财政收入排第8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5位。
表1 2018年攸县与湘赣交汇区周边县、市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通过时代背景、本体研判、时间演变、区域发展等多维视角分析,结合攸县未来发展趋势,本次规划确定攸县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定位为:湘赣边界南部中心城市、国家级特色农产品基地、国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省域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