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策略研究

2022-08-16 09:00林永强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填埋场点位监测点

林永强

(厦门威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也逐渐开始升级转型,且随着发展方向的转变,很多企业将面临搬迁,因此,如何处理搬迁后的场地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企业搬迁后的场地,国家土地收储部门联合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调查技术单位组织开展了污染场地的环境调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环境调查的科学性,调查人员必须要认真严谨地展开土壤监测点的布设工作,以确保监测点位的布设范围全面覆盖,从而有效获取场地内不同位置以及深度的土壤数据[1]

1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厦门某垃圾填埋场旧址的污染场地进行环境调查,并通过科学布设土壤监测点,对垃圾填埋场旧址的场地污染情况予以全面了解,这为污染土壤开挖深度、污染土方转移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一方面,土壤监测是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工作,具有一定周期性。而科学布设监测点,能够长期、有效地监控污染场地内的土壤情况,可以为及时调整治理方案、优化保护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另一方面,土壤监测是辅助落实土壤治理的有效举措,所以,要想保证土壤治理的高效性,就要科学地设置土壤监测点。同时,在布设土壤监测点位之后,调查人员结合厦门某垃圾填埋场旧址场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地分析了土壤污染的原因、影响,并掌握了场地中不同区域的地层结构差异。这样一来,就可以统筹兼顾多种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场地保护决策、土壤治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2]。

2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分析

为了更好地落实厦门某垃圾填埋场旧址的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在土壤及监测点的布设中,建议调查人员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可行性原则:是为了确保在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完成之后,能持续顺利推进后面的工作。这主要是指调查人员在布设监测点位时,需要充分考虑垃圾填埋场旧址场地的所在区域位置、场地内建筑物、场地周围的交通情况以及基础设施情况等,以确保土壤数据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操作的可行性,同时,还要保证后续工作不会出现因监测点不科学而引起中断的情况。

第二,可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布设场地内的土壤监测点位时,需要遵循可持续性原则,要兼顾土壤污染的监控需求、土壤污染的整理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土壤环境的监测与治理需要较长周期,因此,监测点位的布设也要满足长期、可持续监测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控制隐藏风险,避免外部气候、环境等对土壤监测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全面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布设场地环境内的土壤监测点位时,要考虑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场地区域内的不同地块、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质结构、不同污染情况之间的差异,要有计划地布设土壤监测点位,确保布设的全面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布设土壤监测点位时,应提前了解场地内的区域划分情况,以及不同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土壤类型等,以便于统筹规划土壤监测点位[3]。

第四,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会涉及较多因素,所以,需要综合考虑消耗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且,还要根据本项目的投资额度控制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

第五,代表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布设环节,每一个监测点位均需要保证其代表性,要能够充分反映这一区域土壤的实际情况,避免重复布设、单一布设的情况出现。

3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方法

在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过程中,调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布设方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厦门某垃圾填埋场旧址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调查人员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归纳出以下三种布设方法。

3.1 随机布设法

该布设法主要是运用于面积较大的污染场地的环境调查中。这是由于在大面积的污染场地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划分。若场地内的土壤迁移现象较为明显,此时就可以采用随机布设法,主要是根据污染场地内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随机在各个区域内布设点位,之后再进行土壤采样、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调查人员需绘制污染场地的网格图,并依托污染场地的面积将其细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网格,控制网格密度,同时,随机确定土壤采样点的位置、数量。一般来说,在随机布设法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采样点大部分位于网格的中心位置;但若划分网格之后面积仍然较大,则可以进一步细化网格,以确保每个网格内均设置土壤监测点,便于进行混合监测。

3.2 系统布设法

该布设法主要是运用于土壤污染特征不明显的区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调查人员要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场地面积,并将场地细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区域,且在每个区域内布设一个监测点位,这样就可以了解采集场地内的土壤情况。但在使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区域划分的面积越小,土壤监测结果准确度越高。

3.3 分区布设法

该布设法主要是运用于具有明确功能区域划分的、较大面积的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考虑场地内不同区域的功能情况,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污染类型,再分开布设监测点位。此外,调查人员还可以参考区域边界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区域的边界进行规划,突出土壤污染的范围,明确土壤监测点的代表面积,这样就可以简化布设监测点的复杂度,从而确保点位布设的科学性、代表性。

4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对策

本次以厦门某垃圾填埋场旧址污染土壤调查监测为案例,展示了土壤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与分析结果。同时,为了更好地证明土壤监测点布设的重要性,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系统网格方法与纵向点位结合进行布点。(1)初步调查采用系统网格布点法,将污染场地划分为等面积的16个网格,如图1所示,每个网格中心点布设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在土壤表层深度0.2 m处各提取2 kg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2)经过初步调查后,针对重点网格采用纵向深度详细调查。

图1 系统网格布点法

4.1 初步调查:系统网格布点法

本次调查以“重金属含量”为厦门某垃圾填埋场旧址土壤的监测因子。同时,根据场地面积、场地区域功能进行划分。在点位布设环节,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块之间的相似与不同,采用系统网格点布设方法,划分16个网格,形成A~P区块,并提取区块表层深度0.2 m处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获取全面检测结果,详见表1。

表1 A~P网格的土壤样品检测结果 单位:mg/kg(pH值除外)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以及筛查综合数据发现,G网格、M网格镉检测结果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自然背景)限值0.2 mg/kg;且G网格、M网格、O网格三个网格点位的重金属含量较其他网格要高,因此,调查人员初步判定这三个网格属于污染较重点位,随即拟定针对重点网格采用纵向深度详细调查。

4.2 重点网格监测点位纵向调查

调查人员根据现场污染较为严重的G网格、M网格、O网格的情况,进一步细化设置了纵向布设调查,主要是为了获取同一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以研究纵向深度变化下土壤污染的情况。在本次垃圾填埋场旧址的监测点位布设中,调查人员在监测网格布设的基础上,针对三个网格点位分别在不同深度0.5 m、1.5 m、3.0 m、6.0 m的位置设置了监测点,来监测不同深度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详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O网格在0.5 m处镉指标检测结果为0.21 mg/kg,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自然背景)限值0.2 mg/kg,直到深度1.5 m及以下深度的结果才达标;其余点位不同深度各个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自然背景)限值要求。

表2 纵向布设不同深度的土壤检测结果 单位:mg/kg(pH值除外)

本次调查研究通过系统网格布点以及重点网格纵向调查相结合,比较系统全面的筛选出了污染重点网格区域,且通过纵向深度的调查结果更直观反映出了受污染的程度,初步确定了该垃圾填埋场旧址整体的污染土壤深度,以此为污染土壤的开挖、污染土方的转移量提供了数据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土壤监测点位的实际布设中,技术人员不仅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点位布设方法,更要遵循布设原则,要先划分不同的监测区块,之后再布设平面点位以形成监测网格。同时,还要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明确污染较重的网格区块,再针对污染较重网格设置纵向的监测点位,从而监测不同深度的土壤污染情况并进行数据采集。相比于普通的点位布设方式,这种方法能更多、更全面地获取污染场地内的土壤环境数据,可有效提升土壤监测数据的全面性、精准性,且能充分满足之后的环境污染分析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中,建议要合理选择点位布设法,并灵活搭配区块点位、网格点位与纵向点位,这样可以使土壤污染数据的获取更加全面,从而为评估污染情况、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填埋场点位监测点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日本垃圾填埋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钻孔点位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How To Sort The Trash Around Us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庞大垃圾填埋场提前25年被填满
垃圾填埋场修复技术应用
浅谈舞台灯光工程配电回路设计
大盘仍在强烈下跌趋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