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宝昌(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人的名、字、号,往往显示其精神、志向、特长、情趣等。因此对其名、字、号的考究,往往可以帮助了解其人。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派往景德镇厂督陶官吏唐英字俊公,本是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授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历官淮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督陶等。他先后督陶二十余年颇有成绩。晚年曾把他的诗文收集成册称《陶人心语》,唐英以陶人自称,表明他对陶瓷的一片赤诚真情。
唐英在督陶期间亲手参与了工艺制作,在传世品中时有所见。景德镇制瓷自清代康熙时期在瓷器上就出现文人的书法、诗词歌赋,形成习尚延续下来。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唐英在这方面留下遗作很多,他在瓷器上所书具的款识就现在可考的除唐英外尚有:俊公、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沐斋、陶铸、陶榷使者、榷甸、榷陶成星使、陶人、陶成堂、甄陶等。现仅就署名自制的几件作品在这里写出,以便对研究唐英和雍、乾时期瓷器的发展,作为资料参考。
图1-1 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2 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2004年嘉德拍卖
图1-4 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底款
图1-3 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展开图
图2-1 白地墨彩行书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面)
图2-2 (背面)
(图1)口径8.3厘米,高10厘米,器呈圆柱形、直圈足。器身以墨彩篆书各式寿字一百零二个,每行六字分十七行竖写。上首有行书“蜗寄居士摹古”为题;下首红彩篆书阴文“唐英之印”、阳文“俊公氏”均为方形图章。器底部有红彩“乾隆年制”方栏篆书款识。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2)口径9.8厘米、底径9.5厘米、高10厘米,圆桶状。器身写以墨彩行书七言、五言律各一首,七言:“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应知海岳低。瀑布进春青石碎,轮凿横剪翠峰齐。步粘苔藓龙桥滑,目闭烟罗鸟径迷。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上首红彩篆书“里凶”(之山)楠形小章。
五言:“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遇羽客,爱此系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上首红彩“片月”蔡书阳文迎手,下首红彩篆书“陶”“铸”阴、阳方章各一。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3)口、底足直径均为7.5厘米、高11.4厘米,器身正方折角形,四面以真、草、隶、篆墨书诗句七言律:
真字:“为爱林泉入座清,……”。下首红彩“甬”(半)“樵”篆书阴、阳文方章各一式。
草书;“绿苔满径竹梢檐,……”。下首红彩篆书“陶铸”阴阳文方章。
隶书:“镜浦轻飏漾碧莲,……”。下首写“戊辰嘉平月敬书于匋署西轩”,彩篆书“唐英”“俊公氏”阴、阳各一方形章。
篆书:“古香斋伴几枝桐,……”。下首写“乾隆御制”,红彩篆书“翰”“墨”阴、阳文章各一。器底红彩篆书“甄陶”雅玩款识。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4)口、底足直径均为7.6厘米、高10.5厘米。器身圆形,腹部稍突,浅圈足,胎体为紫口铁足,足的处理圆滑整齐。釉呈天蓝色,釉质肥润,开裂片纹,以墨彩挥书行楷,别具一格。文字内容:“善谎必假于真,善謏必假于诤,善贪必假于廉,善深必假于浅”。上首彩篆书阳文“古泉堂”扁方应手印章;下首“陶成居士制”,并有红彩“陶”“榷”阴阳文字印章。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3-1 白地墨彩四体书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3-2
图3-3
图3-4 底款
图4-1 仿官釉墨彩行书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面)
图4-2 (背面)
图5-2 (侧面)
图5-3 (背面)
图5-1 仿官釉墨彩行书诗句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面)
(图5) 口、底足直径均10厘米、高12厘米,呈圆桶型,足边裹釉,细砂底,釉为天蓝色,釉质肥厚有片纹,器身通体墨彩行书:“兴致天然不减加,那关名胜与莺花。香山偶尔逢商妇,墙望何须完汉槎。事业昔贤难尚友,风骚老我自成家。会心得意讴吟外,且作痴人梦听琶”。“琵琶亭游春二首之一,蜗寄唐英制。”上首红彩篆书“古柏堂”椭圆形引首,下首红彩篆书阳文“蜗寄”阴文“居士”方章。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6)口径4.2厘米、底足直径4厘米,器形如圆珠,口施褐色釉,器施深灰色釉,釉质莹润,露胎铁色,窄足处理利落。用墨彩行书南宋叶季暮春即事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上首彩篆书“古泉”小玺;下首“榷陶使者唐英制”,还有红彩篆书“榷”“陶”阴阳文方章。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6-1 仿官釉墨彩行书诗句水丞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面)
图6-2 (背面)
(图7)高26.5厘米、宽21.3厘米。冬青釉地墨字“朱文公家训”全文。下首书“沈阳后学蜗寄唐英敬录”,彩“唐”“英”阴阳文篆书图章。此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7 冬青釉隶书“朱文公家训”瓷板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8)器形特殊,两个大小不同的方形桶相套,小的以各二分之一跨在大桶一侧的内外,造型新颖。大的口径7.5厘米、小的口径4.5厘米、均高11.5厘米,器身四角绘墨彩石纹釉,中心下凹,各有开光,内绘墨彩书画。大桶一面是墨彩楷书七言律:“高卧山中不出山,无入人世远追板,老夫落笔浑相似,只在青苔白石间”。下首写乙亥秋月书(乾隆八年),红彩篆书“御”“章”阴阳文小钵。一面是墨彩行书七言律:“未能随俗惟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下首“沐斋居士制”红彩方铭,篆书阴阳文园方印玺各一。
小桶一面绘以墨彩山水,下首红彩篆书“陶”“铸”阴阳文小印章。这是一件唐英亲笔写画的杰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8-1 墨彩开光山水诗句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正面)
图8-2 (背面)
图8-3 底款
(图9) 口直径15.8厘米、底足直径19.9厘米、高19.2厘米,器底一圈露胎,胎釉洁润。画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磨墨试砚图。有唐英亲笔题诗:“玉砚莹然出尚方,九重亲赐米元章。不因啖吐珠玑力,安得瑶池到玉堂”。沈阳唐英。上首红彩“片玉”篆书阳文长方章;下首红彩“翰”“墨”篆书阴阳文方章各一。器底青花篆书“乾隆年制”方章式款。此件藏上海博物馆。
粉彩三果盘(图10) 器撇口坦底,圈足、口的直径22.2厘米。胎薄体轻,白釉滋润,盘心彩绘佛手、石榴、桃三多图,画工精细。器底绘有青花蝙蝠展翅,双翅呈环状半圆形,其间篆书“乾隆甲辰俊公赠品”两行竖款。瓷器中落此类款识的历来少见,“甲辰”则为乾隆三十九年(1784年),此时唐英已去世多年,从这件器物的现象看应确为乾隆时的作品,其或为丙辰、甲戍之误笔亦未可知。(此件见日本永青文库,平凡社出版之《陶瓷大系,清之官窑》杉村勇造)。
图9-1 粉彩人物笔筒 上海博物院藏(正面)
图10-3 (底款局部)
图9-2 (题识)
图10-1 粉彩三果盘 日本永青文库藏 正面
图10-2 (底款)
图11-1 青花隶书文字笔筒 广东省博物馆藏(正面)
图11-2 (背面)
(图11) 口、底足直径均21厘米、高17厘米。器成圆桶,胎薄体轻,浅圈足,器外底一圈无釉,中间凹进。通体青花隶书五言律:“阊阖连云起,严廓拂雾开。玉珂花影度,珠履雁行来。长乐睄钟尽,明光晓奏催。一经旧德口,五字擢英才。俨若神仙去,纷从雷汉来,千春奉休历,分禁喜趋陪”下首釉里红色篆书“乘时志士”阳文园章和“陶成堂印”阴文方章,器底凹下部位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笔划清晰,字体圆润而规整。其中“乾”和“制”字写法新颖,较为独特,为乾隆早期款识的又一体式。此件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此外还有与其相同的一件,通体青花隶书原文亦同,下首釉里红色“陶成居士”阳文园章、“陶成堂印”阴文方章,底部无款。此件原为私人收藏。
书唐英自制向寺、庙神灵虔诚的青花瓷供器据现今发现的有;
(图12) 撇口呈喇叭状,向下渐收,鼓腹开光,腹下渐次外撇,圈足。器身上下部绘缠枝莲,腹部开光内书青花楷书“养心殿总监造,钦命督理江西陶政,兼管江南淮、宿、海三关,暨江西九江湖口大孤塘等关税课,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兼佐领加五级,沈阳唐英敬制五供全份,虔敬东直门外坝北长店村二道街西口地藏王菩萨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十月朔日”。此件早已流落国外,1979年冬出现于香港。(见英商莎士必公司拍卖图录)。
图12 清 乾隆五年 青花缠枝莲花觚香港苏富比1979年秋拍拍品
与此相同一件跋文内书“……虔献东直门外坝北长店村四道街东口天仙圣母殿前永远供奉。大清乾隆五年十月朔日”。此件现藏上海博物馆(图13)。
图13 清 乾隆五年 青花缠枝莲花觚上海博物馆藏
与前者完全相同,仅开光部分书具供奉时间是“……大清乾隆六年春日谷旦”。此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图14)。
图14 清 乾隆六年 青花缠枝莲花觚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器型,画面装饰方法与前件完全相同(图15),仅腹部开光内楷书时间与供奉地点为“……大清乾隆六年五月端阳节,恭献京都朝阳门外东狱大帝案前永远供奉。钦命陶榷使者沈阳唐英敬制。”
图15 清 乾隆六年 青花缠枝莲花觚北京文物商店旧藏
以上这些器物,虽均署其名但不全是他亲手所作,其中有的是他授意他人所书、所画,有的确属其亲笔。不过这些瓷器均为唐英所制是无可非议的。
清代雍、乾时期,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之高,创新之多,是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光辉灿烂时期,这与此时督理陶务的唐英不无关系。唐英撰写的《陶人心语》《陶冶图》对陶瓷生产作了纪实,为后代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所有这些功绩,应属于聪慧的匠师和有为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