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王文建,许顺鑫,李仕海,蒋辉胜
(1.襄阳市南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南漳 441500;2.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 441057)
中国是畜牧产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生猪养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伴随生猪养殖规模扩大,各类生猪疫病的发生概率上升,其中危害严重、传播速度快的就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被称为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社会。在乡镇区域,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做好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南漳县是生猪养殖大县,养殖企业众多,对南漳县非洲猪瘟防控情况以及区域性防控管理措施、基层防控非洲猪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的惟一宿主是猪,发病猪和带毒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染源,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多样,可以通过与患病猪或被病毒污染的器具等接触感染,通过饲养人员或者车辆等携带病毒传播,还可以通过蚊虫等叮咬、鼠蛇猫狗流窜、厨余垃圾扩散等途径传播。2018 年因饲喂生猪餐厨余物而引发的非洲猪瘟所占比重超过了30%,2019 年后才有所降低[1,2]。非洲猪瘟病毒根据毒力不同分为强毒力毒株、中等毒力毒株、低毒力毒株3个类型。强毒力毒株感染后7~10 d 发病率、致死率高达100%;中等毒力毒株引起急性发病,有30%~40%感染率,猪耐过就会成为病毒携带者;低毒力毒株呈温和型感染,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者仅血清呈阳性。
非洲猪瘟自2018 年首次报道在中国出现,以极快的速度传播,成为全国性的大流行。在2018 年8月以后8 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122 余起疫情,扑杀生猪超过100 万头,疫区覆盖30 个省,发病范围广,危害大,对中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经过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研究机构、各大养殖企业和相关防疫部门的不断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呈现可以控制的状态,疫情表现为部分省份的零星区域点状散发。中国生猪养殖以及相关产品具有较为频繁的区域调运特性,个别地区非洲猪瘟防控难度较大,疫情时有发生。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在中国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与传播,在短时间内很难净化。尚未有报道发现对非洲猪瘟有针对性的特效治疗药物和安全有效的疫苗,只有通过日常养殖过程中采用常态化、制度化的防控模式,才能有效降低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业所带来的危害[3]。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荧光抗体试验和PCR 方法。病毒分离和红细胞吸附耗时较长,对实验室要求较高,通常只有被参考实验室采用;对于病毒核酸检测,普通PCR 和qPCR 是首选诊断方法,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但操作复杂、成本高;等温扩增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需要特殊仪器、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携带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屠宰场、养殖场的现场检测,但特异性不高,灵敏度过高,易出现假阳性,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微流控芯片法具有样品消耗少、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等优点,但检测成本高,需要特定的设备,未得到广泛使用;荧光抗体试验对实验室要求较高,不适合现场检测;夹心ELISA 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快速、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改进[4]。
南漳县下辖10 个镇及清河农场管理区,是生猪养殖大县,有正大、傲农、天邦、牧原、海大及大批本地生猪养殖企业,年出栏生猪120 万头。自非洲猪瘟传播至中国以来,南漳县采取各种防控措施,包括开展实验室病原检测,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疑似阳性猪,在养殖场、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展开大面积消毒灭源,在县、镇、村主要交通路段设置消毒防控点等,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群防群控,群策群力,把非洲猪瘟疫情风险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2019 年,南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非洲猪瘟疫情监测大排查方案,要求所有生猪养殖场复养前做好环境评估,调入南漳县域生猪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按照5%的基本比例免费为养殖户进行非洲猪瘟病原学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落地。
南漳县非洲猪瘟区域性防控病原学检测管理措施就是严抓生猪准入和落地监管,具体如下。一是对准备投放生猪的养殖场户的养殖环境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养殖场复养前,无论是自养还是代养(放养),投放生猪前必须采集养殖场的环境样品做非洲猪瘟病原检测,检测报告呈阴性,并在乡镇畜牧中心(站)备案后,方可复养。二是对投放养殖场的生猪在进入养殖场前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即在养殖场购进生猪落地前,由乡镇畜牧中心(站)工作人员监督采集血样,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做非洲猪瘟病原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方可投放饲养。三是对进入养殖场的生猪进行非洲猪瘟跟踪检测。要求在生猪投放后养殖场需自行定期监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定期抽检,确保南漳县养殖场户不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四是对规模以下生猪养殖户进行非洲猪瘟防控检测监管。要求乡镇畜牧中心(站)进行广泛宣传,不购买来源不明的生猪,对新购买的生猪采集血样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非洲猪瘟检测,检测呈阴性的方可继续饲养。五是对血样采集作出具体要求,即生猪养殖场采集血样要求离心后血清不少于1 mL,500 头以下采集20 份,500~1 000 头采集40 份,1 000~2 000 头采集60 份,2 000 头以上采100 份,样本采集后低温保存,当天送检,确保检测效果和时效。
为确保南漳县非洲猪瘟检测的时效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5 位技术人员常年参与到非洲猪瘟检测工作中,投入检测资金年平均80 万元。区域性防控方案实施后,共检测养殖场环境样品11 635 份,非洲猪瘟病原血清样品46 480 份,涉及1 256 家养殖场户,其中2019 年共检测16 275 份,2020 年共检测15 230 份,2021 年共检测19 652 份,2022 年至5 月已检测6 958 份。
通过开展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减少了疫病输入的风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了养殖场户的知晓度程度,提高了生猪养殖场户主动申报、要求进行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调入生猪造成疫病输入性传播的风险。二是为养殖场户免费做检测工作,减轻了养殖场户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金牌“店小二”的服务得到了养殖场户的称赞。三是实施生猪调入准入制后,南漳县没有发生区域性输入性非洲猪瘟疫情,养殖场户受益匪浅。该措施得到了养殖场户的拥护,其他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也能切实执行下去。四是增加了生猪养殖场户的养殖信心。由于非洲猪瘟危害严重,生猪养殖场户担心养殖风险,有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非洲猪瘟的第一道把关,结合对养殖场户的日常规范化管理指导,有效地杜绝了非洲猪瘟发生的风险,对生猪稳产保供、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五是为生猪养殖场户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为促进南漳县生猪稳产保供和菜篮子工程保驾护航。
南漳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初见成效,生猪产能逐渐恢复,但也存在生猪贩运监管难,违规调运生猪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区缺乏运猪车辆清洗消毒设施,清洗消毒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散养户无害化处理不规范,车辆、人员传播病毒的风险较高等问题。
基层乡镇生猪养殖多呈现出分散的情况,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养殖场数量多,分布广,养殖户技术水平较低,养殖观念和养殖技术较为传统,生产投入资金有限,养殖场所功能比较单一,生物安全和管理措施欠缺,承担风险的能力脆弱。部分场区卫生、通风条件不达标,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日常消杀工作不重视,不进行定期消杀。这些增加了非洲猪瘟传播的风险,加大了非洲猪瘟管控难度。
部分养殖户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大量使用各种来源、卫生条件无法保证的泔水养猪。泔水饲养导致传染非洲猪瘟的概率大,无法保证饲料安全;少数贩运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使用未经备案和消毒的车辆运输无相关资质的生猪产品,导致生猪产品不经正规的防疫检测和预防接种等流程,流入到基层乡镇,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广泛,给基层防控非洲猪瘟带来挑战。
动物防疫是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动物防疫体系不够健全,不仅给行业带来损失,还会给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基层兽医防疫人才和资源不足,多数基层地区的工作环境较差,基层动物医疗防护人员的薪酬待遇也不高,在进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时,出现人员留不住的情况。动物防疫人员社会认可度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由于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对于非洲猪瘟了解不全面,对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不能准确判别,导致在非洲猪瘟发生的第一时间不能及时地做好防控。这些因素导致了基层乡镇防疫工作队伍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增加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动物防疫工作有相当强的专业性、突击性,要求工作人员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必要的工作力量。要加强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配备与养殖规模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防疫检疫等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有机构、有阵地、有人员、有经费,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
定期组织基层人员进行非洲猪瘟防控的相关培训以及知识讲解,增强基层技术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知,便于基层技术人员推广现代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模式,并为农户提供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辅导。乡镇畜牧中心(站)应加强对非洲猪瘟疫病及其防控知识的宣传,通过互联网、深入实地等方式,积极引导养殖户采用正确疫情防控措施。在开展非洲猪瘟宣传中,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养殖户,定期宣讲疫病防控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在养殖场内张贴非洲猪瘟防控图解,促使防控知识深入人心。
基层动物防疫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规范监督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提高养猪户的生物安全意识,包括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病死生猪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禁止贩运户、闲杂人员及车辆随意进入养殖场区,对饲料槽、饮水器以及相关饲养用具定期消毒[5]。完善养殖档案,记录免疫、用药、消毒等情况,对生猪及其产品运输工具、笼具、人员定期开展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养殖场户风险防范意识,不购买无检疫合格证明、无耳标牲畜,不使用未备案车辆,不购买价格明显偏低的种猪、仔猪。
强化养殖环节非洲猪瘟排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是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的重要手段。鼓励规模猪场和种猪场开展非洲猪瘟自检,鼓励规模猪场、种猪场配置检测仪器设备,规范使用经农业农村部批准或经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比对符合要求的检测方法,自行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强化疫情处置和阳性样品管理,提高排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养殖户来说,开放非洲猪瘟自检工作能使养猪户更好把握场内情况,对于稳定养猪业的恐慌情绪有较大帮助。
以产地检疫监管为重点,严格要求检疫申报点工作人员按照动物检疫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全面实行临栏检疫;加强主要高速出口处非洲猪瘟防控哨卡检查,严防带病生猪及其产品调入;结合实际情况增设流动检查站,不定期对重点乡道、县道开展巡查、排查,严防违规调运生猪的现象发生;指导辖区内相关人员做好生猪车辆备案工作;针对重点环节,特别是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冷库储存、餐饮单位等,应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巡查、排查力度,一旦发现疑似疫情或收到疫情报告,要立即安排核查,采样监测。对监测阳性的应立即按照技术要求严格落实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追溯等措施。对存在违法违规调运、私屠滥宰、泔水喂猪、死猪乱弃等行为,应对养殖责任人、承运人依法依规给予处罚。
结合非洲猪瘟病毒的流行特点,基层动物防控工作者合理安排疫病防控工作是有效的防疫手段,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疫病知识宣传与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设施和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基层防控非洲猪瘟的能力。南漳县实行调入生猪准入落地检测方案的举措切实可行,保证了市场生猪供给,维护了餐桌安全,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值得提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