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任务式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2022-08-15 08:36韩启振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韩启振

一、引语

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选修课,其先修课程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后续课程是毕业论文和教育实习等课程。在该门课程中,学生要在先修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法研究方法。该课程的语法研究方法也要在后续课程中应用到。作为一门主要讲授研究方法的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然而,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达成困难、学生厌学等问题。有鉴于此,笔者探讨将翻转课堂与任务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中来,以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然而通过学生访谈并结合学生成绩,课程组发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各要素均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符合课程性质

该课程长期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讲授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便于学生高效快速地学习大量学科基础知识。然而该课程是专业选修课,课程目标侧重于深化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学生需要的是深度学习和能力训练。在这两点上传统的讲授法存在短板。在讲授时,学生对语法研究实践过少,无法体验到能力达成和知识习得的成就感,教师也不能深入全面地指导。

(二)教学内容贪多求全

该课程选用北京大学陆俭明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该教材共讲述13种语法研究方法,每种研究方法下又有五至八小节。这种情况下就算挑出其中的常用研究方法讲授,知识点也不少。另外,语法研究方法知识抽象,要讲清一个方法的作用、操作步骤、使用案例、优点和不足需要大量时间。两方面因素带来的结果是,一学期32课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样安排导致重点不突出、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反馈说“各种方法都学过,各种方法都不会”。

(三)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期末考查成绩占比70%,平时成绩占比30%。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侧重终结性考核,忽视了过程性考核。而且,期末考查要求学生写一篇语法研究小论文以给出考查成绩。由于学生平时语法研究和论文写作实践机会少,得到教师的指导有限,上交的论文普遍质量不高。这说明上完该门课后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总体来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的缺陷导致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高阶目标难以实现。学生较易掌握语法研究方法知识,但很难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语法问题,论文写作能力差。以讲授为主的方式,导致学生能力训练不足;知识点过多,导致重点不突出;过度重视期末终结性评价使得学生不重视平时练习和训练,部分学生还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问题,该课程必须进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三、任务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一)任务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任务式教学又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以完成系列具体任务为线索,由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教学方法。它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做中学”,注重师生互动,以能力为本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所以,任务式教学的整个课堂以任务为主线,师生围绕任务互动,以学生完成任务为标志。在任务式教学中,教师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完成的评价者和课堂的监督者。[1]17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任务可以产生和体验成就感,进而激发求知欲望。此外,任务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178

任务式教学的优势正好匹配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现代汉语语法学为专业选修课。按照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的作用一般是拓展学科知识深度和广度,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2-3]这与任务式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相当契合。因此,在高校专业选修课中开展任务式教学具有很高的理论可行性与实践操作性。[4]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设计一系列语法研究任务,把各种语法研究方法知识点融入任务中,不仅能实现语法研究方法知识的学习,还能训练学生的语法研究实践能力,深化其对研究方法的理解。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翻转课堂是指课前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课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解决、合作探究等深层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探究、实践、思考而非教师的单纯讲授;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通过实际参与、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5]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翻转课堂已经演化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延长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指导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的优势也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语法分析和论文写作实践中实现,而这些实践学习既需要大量的思考交流时间,也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大量课堂学习时间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语法分析和论文写作实践主要在课下完成,结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指导,能力提升有限。

将翻转课堂与任务式教学结合的作用在于:一是在语法研究方法知识点学习上,将会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等网上资源,确保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二是对于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可以用于学生完成语法研究和论文写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再次观看视频深化知识学习,也可以把语法分析中遇到的难题直接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锻炼自身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划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这样通过课前和课中富有成效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能力的课程目标就能够实现。

四、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基于现代汉语语法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照教育部“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引导下,课程组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将翻转课堂和任务式教学结合,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改革举措分述如下。

(一)优化教学目标

该课程以往只设定了知识和能力两个目标。依据OBE理念、立德树人思想、课程思政要求和一流课程的两性一度标准,参考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课程组对原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一是在知识目标中加入学科前沿知识,即认知语言学理论;二是在能力目标中加入高阶能力,即语法研究和评价、创新能力;三是加入情感和思政目标;四是增加思维方法目标,原因在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语法研究方法,必然会涉及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优化后的知识目标为:能列举八种左右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能指出其优缺点;能阐释前沿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优化后的能力目标为:能运用适当的语法研究方法探求出具体结构句法与语义的内在联系,能将语法研究过程及结论写成语法小论文;能从研究方法适切性等方面评估同伴的研究结论,能评估同伴写作、论证的有效性。优化后的情感思政目标为:体验汉语语法研究的志趣和科学精神,收获研究和教学成就感。优化后的思维方法目标为:学会运用一般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包括明确概念、确定因果联系、论证的方法。

(二)设计学习任务

为了突出能力培养,突出高阶性和挑战度,需要把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情境知识和系列任务。课程组以课程结束时所能达到的语法研究能力为起点反向设计教学内容,把语法研究实践活动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最后细化为知识点。首先,重构教学内容。该课程原有教学内容是讲授13种语法研究方法,课程组提取其中八种重要方法作为关键知识点,舍弃其他研究方法知识点,增加论文写作方法知识点。其次,依据所有知识点把课程总任务设计为撰写一篇语法论文,这个总任务的八个知识点被分解为八个小任务。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共同构成论文写作任务,并按照论文写作顺序重新编排,螺旋式依次完成。这样就实现了知识点和任务融合在一起,以任务融合知识点,将分散知识点串成知识链,通过任务驱动引入知识点的传授;希冀学生通过论文写作学会语法研究方法,锻炼语法研究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从表1可看出,新的任务体系和内容体系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与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旧内容体系不同。

表1 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学习任务清单

(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理念是“做中学”,重视任务情境创设和意义建构。在此理念下,单个知识点的教学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同时结合任务式教学,做到二分讲八分练。

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必须建设好线上教学资源,以便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后练习拓展。课程组以学习通为平台建成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包括指导性资源、学习性资源和拓展性资源。指导性资源具体有《现代汉语语法学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语法学教学进度表》和现代汉语语法学各章节教学内容要点与目标。学习性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课件、小节测试题、电子版教材和作业库。课程组根据主要知识点录制了15个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配备了相应的小节测试题,同时还上传了该门课程的PPT课件和电子教材。在制作教学视频时课程组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求,力求让学生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和学习效果。首先,把PPT的尺寸由4∶3调整为16∶9,文字字号均在28号以上,背景颜色采用深绿色,文字颜色采用中黄色,二者对比鲜明。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学生在手机上观看,并获得清晰的信息。其次,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教学视频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以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以往在课堂上教授每种研究方法时教师会面面俱到,每种方法的由来、操作步骤、理论基础、优势和缺陷等都要介绍。在制作线上教学视频时,课程组只介绍操作步骤、理论基础等关键点,其他知识点放在该门课程的最后统一总结。这样就保证了教学视频时间合适,也突出了教学重点。拓展性资源主要包括有关语法研究方法的理论著作和论文样例。课程组把这些资源上传学习通“资料”栏目,方便学生课堂研讨、撰写论文随时查阅以及学习论文样例。

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形成了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与基础,不但方便学生课前自学,也为学生课堂研讨课后拓展提供了支撑性资源。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课堂讲授变为课前线上学习,课堂全部时间用于“做中学”,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语法分析实践活动,教师现场指导。其流程为:①发布任务;②课前线上学习知识点;③课中小组合作完成语法研究任务、教师指导;④课后完成写作任务;⑤课后上传论文到学习通;⑥师生线上评价。例如,在2020年秋季学期,该课程总任务被设计为撰写论文《“完”“完成”“结束”的句法和语义比较》,在学习“语义特征分析法”知识点时,教师首先下达该节任务,即撰写《“完”“完成”“结束”的语义特征分析》小论文,并要求学生课前在学习通上观看“语义特征分析法”教学视频,完成其后测试题。上课时教师给出论文基本框架,学生三人一组分析出三个词的语义特征。小组合作学习采取拼图式小组合作,每组三人分别分析“完”的语义特征、“完成”的语义特征和“结束”的语义特征。每位小组成员既需要同本组其他两位成员讨论,也需要同其他组承担同一任务的同学讨论。教师在学生研讨时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惑,指点学生阅读学习通平台上的相关语法研究著作和论文,强调写作规范和论文格式。学习小组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然后写作成文,上传到学习通“分组任务”模块,师生随后给出评价分数。

(四)改革评价方法

该课程评价方法改革的理念是重视目标达成,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同伴评价。在此理念下,我们采取目标达成导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并重的评价模式。具体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知识点视频、知识点测试和分组任务。在分组任务环节的论文评价中,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小组之间和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期末考试则要求学生把平时小论文整合成一篇完整的论文,添加上摘要和参考文献。具体评价体系见表2。

表2 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评价体系

五、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及启示

经过一年实践,结合问卷调查、学生谈话和成绩表现,获得以下认识:该课程教学过程富有吸引力,气氛融洽;学生充分实践,深度参与,思维活跃;语法研究方法知识获得深化理解,学生的语法研究和论文写作等高阶能力大幅提升;学生语法研究兴趣初步形成,课下能够主动思考;96%的学生认可此教学模式,100%认为气氛活跃,90%认为任务式教学合适;学生成绩大幅提高,教学目标达成。

一年的教学改革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途径。创设真实性任务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学习激发了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研究成就感,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为课堂上采取任务式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明确的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教学目标优化后,高阶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受到重视,并取得成效。再次,精选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提取关键知识点,免除面面俱到的弊病,使得重点突出、课堂高效;内容变任务,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最后,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催化剂。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注重平时学习,使每一节课都是高效课堂,提升了学生的评价和创新能力。超星学习通平台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实现了翻转教学,留出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做中学”;线上平台还支持同伴互评,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数据。总之,翻转课堂与任务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现代汉语语法学”这类文科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跟踪导练(二)4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