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线教学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基于对中文核心期刊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

2022-08-15 06:17孟亚玲米双双
关键词:样本文献研究

孟亚玲 米双双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引言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对学校教学造成的严重影响,教育部发文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在线教学。为实现与线下课堂的同质等效,教育部随后又出台文件对教师在线教学给予鼓励与政策支持。在线教学不仅是针对疫情期间采取的必要性的教学措施,随着在线教学环境不断优化,个性化和公平性越来越好,其已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1]与传统的面授课堂不同,在线教学完全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呈现开放、联通和复杂的特点。[2]而教师作为在线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不但要顺应在线教学的发展,更要积极地改变已有传统观念开展教育革新。我国在线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不管是从理论支持还是技术支持方面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应急性向常态化转变成为必然。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在线教学的发展,本研究以CNKI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从发文时间、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了解教师在线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在线教学的发展。[3]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

本次研究的样本来源于CNKI数据库,以“教师在线教学”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并设置时间限制截至2022年2月,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1319条结果,考虑到样本的可行性与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对文献来源进行了限制,主要样本为核心及以上高质量期刊刊发的198篇论文。为保证研究的样本更具有参考价值,人工对每一篇文献进行辨识和阅读,剔除会议等与主题无关的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185篇作为本研究的有效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传播内容、客观性、系统性和量化四个方面。[4]228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严格遵守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在对每一篇文献摘要、关键词及全文进行通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编码,从文献发表时间与数量、作者类型、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网络数据”的关系构建和可视化分析工具VOSviewer1.6.17 软件对所选样本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5]通过结合VOS的关键词分析,确保本次研究所设计的类目具有较高的信度。

(三)研究变量

1.发文时间

通过对所选取样本的发表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可以研究教师在线教学的起源脉络、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其在每个阶段的被重视程度。

2.作者类型

本研究主题侧重在线教学,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教师或高校教师。通过对期刊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可以研究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态度以及了解在线教学的相关研究人员的学段分布和重点对象。

3.研究主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五点在线教学的相关经验,包括:利用电视和网络资源;课程学习与战疫专题教育相结合;根据不同学段需要加强指导;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和国家资源;发挥教师作用、规范在线教学行为。根据这五点宝贵的经验,结合所选期刊样本分析进行类目的编码,分析类目的编码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保证编码的信度和研究结果的说服力。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VOS软件对所选期刊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在熟读每一篇期刊的题目、摘要、关键词、期刊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主题的编码,使得所编码的类目具有较高的信度。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发文时间

对研究确定的185篇有效样本文献从发表的时间顺序上作了教师在线教学论文发表数量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

从数量上分析,2019年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在2019年以前,教师在线教学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文献发表数量每年维持在3篇左右。2019之后有关教师在线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大幅度增长,2020年达到了82篇。为了验证该趋势图的可信度,研究者继续对于公开发表的所有期刊从时间顺序进行了排序,发现核心期刊发文与公开期刊发文的比较结果大同小异。以上研究说明:第一,新冠疫情的暴发加上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制定使得教师在线教学形式处于高涨期,加速了教师在线教学的进程,将在线教学模式推向舞台的中央;第二,新冠疫情引发的关于教学模式的变革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教育研究领域对于教师在线教学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引发了许多值得研究与关注的问题;第三,2020年后,关于教师在线教学相关期刊发表的文献呈现减少趋势。文献数量截至2022年2月份有5篇有效样本,但教师在线教学仍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话题。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必定也会作为未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提出要有序的发展在线教学,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6]表明了在线教学在后疫情时代更有可能向常态化推进。

(二)作者类型

对于所选取的有效文献样本作者的类型的统计如表1所示: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所选有效样本185篇文献中,有145篇来自高等院校及其他科研院所的研究者,占有效样本总量的78%;有22篇来自教研室、电教馆、培训中心等,占比12%;仅有3篇来自普通中小学,占比2%;中小学与高校合作联合进行发表的期刊文献有2篇,占比1%。由此说明教师在线教学高质量成果主要来自高校,中小学教师对于在线教学研究的热情并不高。

表1 作者类型分布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文献作者的基本情况,研究者进一步对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者的职称和学历分布情况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如表2所示。职称是表明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称号,是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等级符号。[7]职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者的研究水平,经过统计可以看出针对教师在线教学方面的研究,教授、副教授是有效样本文献的主要产出者,占有效样本文献的42%;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有效样本文献的贡献是40篇,占比22%。由此可以看出高职称和高学历研究者在在线教学研究中充当着主力军和引领者的角色。研究中还发现,关于在线教学的研究,高校和中小学合作的研究成果偏少,没有展现出高校对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表2 作者职称分布情况

(三)研究主题

该研究利用Vosviewer1.6.17软件对研究的有效期刊样本进行关键词共现的可视化分析,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精炼与概括,词频是指所要分析的样本中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共现是指一个关键词出现在两篇及其以上的文献中。在进行关键词的共现分析中,将最低关键词共现参数设置为2,分析产生140 个有效节点、917 个关键词,产生关键词共现的可视化图谱如图2(见下页)所示,图中所展示的每一个圆形图标代表一个关键词标签,相同颜色的图标类属于一个聚类,圆形图标的大小也代表着该关键词频次的高低。由此得到关于教师在线教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教育信息化、满意度、教师培训等相关维度,为研究者后续进行关键词编码提供了指导意见,通过利用vosviewer1.6.17软件进行本研究热点的分析,一方面为所进行研究的内容分的类目编码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编码的信度。

图2 关键词频可视化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正在引发教育理念、模式、环境、内容、评价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模式变革,关键在于教师。[8]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结合VOS软件分析的关键词图谱以及根据有效文献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并深入解读文献内容,将研究内容分为8个主题,分别是:(1)教师在线教学素养方面;(2)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3)教师在线教学面对的困难;(4)教师在线教学培训;(5)在线教学准备;(6)教师在线教学状况调查;(7)教师在线教学发展趋势;(8)其他方面(主要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线教学对比研究以及一些关于教师在线教学方面的国际论坛等)。

考虑到最基础的一级编码很难对研究的成果进行细致的剖析,因此在结合图2关键词频可视化分析得到的热点主题的关键词A、B、C、D对教师在线教学素养方面、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在线教学准备三个维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续表3 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由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者对教师在线教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首先从文献数量层面看,学者们对于不同的层面关注程度存在着不平衡性,研究者们的关注程度从高到低为教师在线教学素养方面41.6%、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24.3%、教师在线教学面对的困难11.9%、教师在线教学状况调查7.0%、在线教学准备6.5%、教师在线相关培训、教师在线教学发展趋势均占3.3%、其他层面2.2%。

根据数据分析,教师在线教学素养方面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教学模式占12.9%、教学创新占9.2%、教学反思占8.7%、教学影响占6.5%、教学能力占4.3%,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教育浪潮下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仍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在面对新兴的教与学的交互方式,不仅是适应教学形式,更多的是要进行教学创新,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疫情期间,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在线教学实践,教师通过课堂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身在线教学能力,教师在线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对教学与学习产生影响,如教学过程的交互行为,不同程度的教学交互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包括对教师自我教学、教师在线教学策略、学生在线学习、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学者也在不断研究着如何利用互联网真正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疫情防控的现实需求为在线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线教学从之前“探索性”教学尝试变成了全国师生必须面对的“日常性”教学交互方式,给全体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在线教学自身依然存在着许多非人为因素阻碍着线上教学的进一步实施,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关于教师在线教学面对的困难相关研究有22 篇,占比11.9%,如师生交互平台的流畅度、教师在线教学操作不够熟练、城乡差距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等。说明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国家在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上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去适应在线教学这种形式以提高在线教学的效率。教师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也占有较高的比重。持续使用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对于在线教学方式的一种态度,关于在线教学满意度研究总共有13篇文献,满意度是在线教学形式持续进行的前提,而教师特质、学生特质以及教学环境对于师生在线互动的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影响。[10]随着疫情的好转,在线教学引发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的改变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揭示了未来学校教学的新风貌。也预示着在线教学会成为提升学习效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四)存在的问题

从所选取的有效样本文献发表时间分布来看,教师在线教学在我国引起研究者关注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从在线教学的萌芽期开始,我国学者就致力于各种探索以期提升我国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式发展。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学校课堂教学中根深蒂固。随着线上教育资源的日渐丰富和在线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席卷全球的慕课井喷式发展引发了全球性的学校课堂教学大变革,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11]2019年新冠疫情突然来临,并迅速蔓延,在线教学“被迫”式发展,解决了疫情带给教育的燃眉之急。疫情期间,互联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也提升了自身的网络化教学手段,全体师生公共体验了在线教学。但从研究文献的数量来看,关于教师在线教学的相关研究总体还是较少。疫情虽然推进了在线教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在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在线教学的研究更多还局限在教师如何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怎样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等方面。在实践领域,教师虽然在疫情期间进行了在线教学“实弹”演习,提升了在线教学技能,累积了一定的在线教学经验,但在线教学仍停留在浅层次,同质化严重,在线深度教学相关研究较少。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大多还是偏于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以及对于在线教学的状况调查、在线教学面对的困难等,关于在线教学模式、策略、方法、评价、质量提升等基本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应用性研究,拓展性较小,成果偏少,导致在线教学研究的热度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出现边缘化倾向。下面分别从教师、环境和学生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在线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不能满足高质量在线教学的需要

教师作为在线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群体影响着在线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创新。对样本文献内容分析发现,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但多数教师仍习惯停留在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层面。[12]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方式,对于在线教学出现了无从教起、面对镜头不适应、对于在线教学平台操作不熟练、直播经验不足等在线教学素养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正常教学的进程,导致部分教师不愿参与在线教学。教师具备在线教学素养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备要求。信息素养是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中最基本的素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13]。但大部分教师在面对“被迫式”在线教学时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新媒体技能素养相对落后,对线上教学种种新型的教学交互方式接受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愿做出教学模式上改变或者是对在线教学形式不认可,甚至对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兴技术手段出现“恐惧”心理。

2.在线教学环境对高质量在线教学支撑度不够

通过清华大学线上线下教学评估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软硬件充分保障下,线上教学的质量令人满意,学生对于在线教学才会有较高的认可度。[14]良好的技术环境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前提,面对教师在线教学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如视频播放卡顿、网络平台不流畅等现象严重抑制了在线教学师生交互的体验。虽然线上教学平台种类丰富但针对性不强,资源和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在线教学,存在重复建设、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意味着教师面临着资源“多而无用”的困境。一方面在线教学环境无法涵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满足即资源建设不到位。[15]另一方面由于各地信息化建设、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家庭、社会、学校对在线教学的支持度存在差异,使得在线教学存在“数字鸿沟”[16]。资源、技术、线上教学环境三者构成了教师在线教学的外部力量,教师在线教学缺乏成熟的技术环境。

3.师生在线教学满意度较低

互联网的介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关系发生变化。课堂上面对面的充满情谊的一问一答式的深度会谈转变为“教师—互联网—学生”式的跨时空对话。通过媒介交互的虚拟性和隔离感使教师的教学魅力大打折扣,师生深度交互的效果困难重重。教师很难像线下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及时收到学生形神兼备的学习反馈信息,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通过电子签到打卡考勤,只能起到检查出勤率的作用,对缺勤学生缺少了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学生对在线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感认同度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师生互动、教师关注学生进度等因素是影响师生在线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即我们应确保师生的在线教学与学习体验。[17]

四、教师在线教学提升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优化在线教学能力

1.改变传统观念、提升教师新媒体素养

我国一直以来对于教师的新媒体素养给予高度重视,2005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各学科与专业中,数字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重要技能,其重要性将继续上升,也是《2011 Horizon报告》关注的核心趋势。[18]面对教师在线教学,首先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其一,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面对教师的讲授被动地接受大量知识,而在线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并随时学习课程,有利于个性化教育,实现碎片化教学。其二,传统课堂教学顺序按照小步子理念、循序渐进进行教学,而在线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主动进行学习,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三,传统课堂进行教学是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在线课堂学生可以进行大单元知识点的学习。由此说明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终身学习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因此教师对于新兴的领域要秉承着主动学习,提升自我的理念去适应新型的教学形式,通过相应的鼓励与奖惩机制,激发教师主动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调动其积极性,科学地认识新兴的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潜在优势,激发自身在线教学的激情,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在线教学体验。

2.合理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水平

为保证在线教学的效率,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媒体使用能力和在线教学设计能力。第一,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技能的深度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教学媒体操作技能,帮助教师熟练地操作在线教学设备,提高在线教学技能。第二,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设计培训,在线教学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隔着屏幕很难收到学生的学习反馈,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是动态的,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后也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在线教学同样可以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3.建立教师在线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比于传统教学环境的稳定性,在线教学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建立在线教研共同体是必要的。此外,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诉求,通过建立教师在线教研共同体是网络研修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9]信息化支持的教师教研形态持续发展,呈现出开放、协同、数据、融合等创新性特征。[20]各个学段的老师可以在信息化条件的支持下互相交流自身的在线教学体验,了解并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适当地做出调整,在相互协作与分享中提升共同体全体成员的素质。[21]可以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定期地进行分享和交流开展教学复盘、总结反思,形成规范的教师交流培训,并做好会议记录,为今后的在线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优化平台建设,构建数字校园

1.创新平台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在线教学是需要互联网在线交互平台如腾讯会议、QQ直播等,在线课程平台如MOOC学习平台、腾讯课堂等。按照我国在线教学分类,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分为直播授课、录播授课、录播+直播三种形式,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是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平台作为介质,作为一种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崭新体验的教学形式,对在线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持续监控是有必要的。[22]一方面加强在线教学管理体系,更新平台功能,提升在线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学生对于在线教学缺乏自主性,如果学习平台可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约束,对教师而言也可以解决在线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校内课程资源,建立科学的网络教学准则、建立成熟的直播录播系统,完善网络宽带、增加服务器的投入,保证平台的流畅运行,为在线教学提供可靠稳定的运行环境,保障服务质量,实现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全过程记录,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并作为个人考核评价的依据。

2.多平台组合、优化平台搭配

教师在线教学是利用多种平台和课程资源进行的教学过程,我国在线教学平台多种多样,不同平台之间的联合会影响教学的交互方式,产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存在差异的,这里所强调的多平台联合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几个平台的共同使用,而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学情分析,如腾讯会议可以最真实地模拟出线下教学,利用腾讯课堂可以解决大多数自主学习,这两种线上平台搭配,通过学生学习加教师直播解决疑问困难,还可以录播进行回放,是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搭配方式。[2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推出的科大讯飞学习机、OK智慧学习机等教育产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选择最合适课程教学的平台搭配方式是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3.构建区域在线教学共同体、促进教育个性化、均衡化发展

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在线教学共同体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弥补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在线教学的公平发展,因此打破层级之间的差异,组建区域在线教学共同体、通过共同体促进偏远乡镇院校也可以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消弭“教育鸿沟”,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在线教学事业的发展。[24]学生接受教育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是进行在线教学实践的主体,建立各个兄弟院校互相帮扶机制、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互相影响,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较为规范的在线教学形式,促进在线教学模式的稳步发展。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树立在线教学新理念

未来的教学形态将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必将驱动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改革,促进教育大规模的社会化协同。[25]随着疫情的结束,我国从在线教学的形式逐步过渡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线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视频回放功能使得全体师生人人可学、随处可学,营造了终身学习的局面,基于此,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教学的新样态。[26]其一,学生对于在线教师的角色认同感低,通过设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开展精细化的在线教学使线上教学常态化成为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适应了在线教学带来的极大优势,将在线教学看成提升自己学习效率的一种途径。重塑自身理念,对在线教师也要给予同等的重视,由此便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其二增进在线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学习社区,教师认真负责、学生尊重老师,和谐的学习环境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对于在线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7]

五、总结

2020年3月发布的《2020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报告指出,在线教学是在气候等特殊因素影响下保持教育活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能满足学生对低成本、灵活教育的需求。我们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极大优势,相信经历疫情与过去二十多年的探索,在线教学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但面对在线教学带给我们的挑战还是不容忽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认为:“在线教学应抓住机遇,主动求变,加快由新鲜感向常态化的转变”。[28]启示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面地看待教师在线教学,既不能将在线教学视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也不能否认在线教学在教育领域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样本文献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