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这个名词术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称为“度量衡”,即指长度、容量和重量。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确认采用“计量”一词,取代使用了几千年的度量衡,并赋予了更广泛的内容。按照计量技术规范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按法律规定,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的作用。
计量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当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交换变成社会性活动时,客观上就需要测量单位的统一,并要求在一定准确度内对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用不同的测量手段,达到其测量结果的一致。为此,就要求以法定的形式建立统一的单位制,建立计量基准、标准,并以这种计量基准、标准检定其他计量器具,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从而形成了区别于测量的新概念—计量,也可以说统一准确的测量就是计量。
计量涉及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试验、国内外贸易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各方面,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计量在以往度量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长度、温度、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化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离辐射等十大专业,并形成了有关测量知识领域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计量学。可以说凡是为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一切活动,均属于计量的范围。
计量有多种形式的分类。
1.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三类:科学计量:探索、先行的研究;工程计量: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法制计量:政府强制管理。
2.按专业和被测对象量分类:可分为长度、温度、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化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十大类。
3.按任务分类:可分为通用、实用、理论、技术、法制、经济、品质等七类。
计量价值文化
“度”万物
“量”天地
“衡”公平
计量管理文化
科学 公正 准确 高效
科学——方法科学
遵循科学求实的原则开展计量工作。
公正——行为公正
不受来自外界的压力,确保检测行为的公正性。
准确——数据准确
结果准确无误,不得有数据或结论性差错。
高效——服务高效
努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计量行为文化
精心 精细 精准 精益 求精
精心是工作态度,
精细是工作标准,
精准是工作效果,
精益求精是工作目标。
“四精”构筑了工作的基本内涵,精心是前提,精细是关键,精准是核心,精益求精是目标和追求。
计量廉政文化
公心 公正 公开 公平
公心是基础,
公正是保障,
公开是手段,
公平是目的。
以公心公正公开公平为核心理念,完善计量廉政体系,建设计量廉政文化。
计量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世界各国也都把统一计量单位、保障本国量值准确可靠作为政权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还不是计量立法的最终目的,我国计量立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不准确或不诚实测量所造成的危害;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国家的权益不受侵犯。
经过几代计量人的努力,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一套在全球范围内相对领先,相对清晰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该体系以《计量法》为基本法,还包括若干计量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计量法规、规章为配套,另外还有庞大的计量技术法规作为辅助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计量行政法规体系包括4个层面:
1.法律1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行政法规有8部,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法实施细则》《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
3.部门规章有20部,是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包括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有关计量的部门规章,例如《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基准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等;
此外,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法规,目前共有30部,例如《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