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的重构

2022-08-15 14:39龚胜生
关键词:分支人文人类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所有有地理学科或专业的大学都一定开设有这个课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大学《人文地理学》的教材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对于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其所表现的内容结构,学界一直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20余年里,人文地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2000年,西北大学李同昇、赵荣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的思路[1].2003年,南京大学王富喜、孙峰华、隋干也对面向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研究[2].2005年,安徽师范大学陆林对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结构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3].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汤茂林对美国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4],并在此基础上于2007年对中国现行人文地理学教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设性建议[5],2009年,他还对英国主要的人文地理学导论类教材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我们应该借鉴的东西[6].此后几年,相关探讨略显沉寂,直到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周小伍、杨珺丽再次对我国现行人文地理学教材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新教材的编写建议[7].2016年,嘉应学院俞万源、吴镇宣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涉及人文地理学的内容结构的改革[8].2017年,济南大学姜巍、高卫东、周保华对大学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体系继续提出看法[9].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对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内容框架提出了新的看法[10].可以说,在21世纪以来的20余年里,有关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其所体现的内容结构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些文章对现行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教材的编写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有的甚至在这些思路和观点的指导下编写了教材.这些思路和观点对推进我国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和课程建设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但是,从地理学的原始本义、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来思考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及其内容结构的,目前还没有见到.

笔者长期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对于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有过一些思考.早在2003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地理大会上,笔者就曾宣读过“5W: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的论文(见中国地理学会印制《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第176页),引起过同行的关注.这些年来,笔者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撰写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大纲进行课堂教学,经过近20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教材大纲日臻完善.《人文地理学》课程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主干课”和“校级精品课”,目前正在组织教材编写,本文把有关教材内容结构及其所承载的知识体系的重构做个汇报,旨在抛砖引玉,更好地完善《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

1 从“地理”本义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1 “地理”一词的本义

无论是在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国话语体系里,还是在古代西方文明的希腊话语体系里,“地理”的本义都是指大地的法则、世界的秩序,地理学者始终不变的目的,则是通过描写世界和解释世界来揭示大地运行的法则与规律.

1.1.1 汉字“地理”的本义 在中国,“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说的是八卦的创制,“俯则观法于地”即俯观地法.《周易·系辞上》亦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11,15],这说的是《易》的功能,“俯以察于地理”即俯察地理.可见,“地理”最初的含义就是“地法”.不过,严格说来,这里的“天文”和“地理”,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其所谓“天文”,实乃“天之文”的省称,指天的纹理,亦即“天象”——天体运行的规律;其所谓“地理”,实乃“地之理”的省称,指地的脉理,亦即“地法”——大地运行的规律.因此,在中国的汉字本义里,从一开始,“地理”一词就蕴含着大地法则、大地规律的涵义.

1.1.2 西文“geography”的本义 在西方,“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在希腊文里,“地理”的单词为“geographia”,其中,“geo”意为“world”,“graphia”意为“write about”,联系起来,“geographia”就是“write about the world”,中文意思即“描写世界”,也就是描写大地或地球(earth).直到中世纪,英文语系才将“geographia”引入而有“geography”一词.对周围世界的描写,是人类认知整个宇宙的最基本的途径,这也是地理学知识在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的根本原因.当然,地理学者描写世界,并非是随心所欲和毫无章法的,而是有章可循和要为社会服务(serve society)的[12].

1.2 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

地理学者描写世界,不仅要描写大自然恩赐的自然世界,而且要描写利用这个自然世界的人,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人文世界,还有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因此,“在各种学科当中,地理学是唯一既联系着自然、又联系着社会的独特学科,它具备着沟通自然条件与人文行为之间的桥梁作用”[13].

1.2.1 自然世界的特性 概括起来,自然世界的特性有三: 1) 自然世界是自然生成的世界.在地理学者看来,自然世界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由大气、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世界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气候是最活跃的要素. 2) 自然世界是具有承载力的世界.地理学所要描写的自然世界,中国古人常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就是“地”.地的功能就是承载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故《周易·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1,15],《说文解字》亦曰:地,“万物所陈列也”,地者,土也,土,“地之吐生物者也”[14].自然世界的承载力是大地对于一切生命有机体提供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与环境的能力. 3) 自然世界是通过自然过程维持各部分精细平衡的有机世界.对于所有的生命形式,大气、水文、土壤、生物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缺一不可.水、土、气、生的自然过程维持着大地的生态平衡,维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和空间.

1.2.2 人文世界的特性 与自然世界相对应,人文世界的特性也有三: 1) 人文世界是人类创造的世界.人文世界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所创造出来的,并且始终附丽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文明世界.这是一个只有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能出现的新世界.人文世界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 2) 人文世界是具有创造力的世界.地理学所要描写的人文世界,中国古人也常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就是“人”.《说文解字》曰: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14];《尚书·周书·泰誓上》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礼记·礼运》曰:“故人者,天地之心也”;《孝经·圣治章》曰:“天地之性,人为贵”[15].宇宙万物中,只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利用、改造、适应自然的世界,并且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和属于人类大家的文明世界.人文世界的创造力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协同进化的能力. 3) 人文世界是通过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来维持各部分动态平衡的有机世界.自然系统有大气、水文、土壤、生物之间的自然循环,人类系统有人口、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社会循环.正如自然过程维持着自然世界的持续与平衡,人文过程也维持着人文世界的持续与平衡.

1.2.3 地理学者的“世界观” 地理学者最原始的任务是“描写世界”,描写什么,怎样描写,这里有个“世界观”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他们所要描写的自然世界、人文世界及其关系的问题.在地理学者的视野里,其所探究、描写、解释的“世界”,至少具有以下重要特性: 1) 系统性和整体性.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无论自然世界还是人文世界,都是如此.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构成的世界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地理空间系统,“任何纯自然的或纯人文的观点,都无法圆满地解决地表环境内所遇到的问题”[13].2) 差异性和多样性.地球表层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序差异.世界的差异性是世界多样性存在的前提,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都是世界差异性在特定方面的体现.世界差异性和多样性正是地理学研究的魅力所在.3) 动态性和演进性.世界是运动的,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文世界,都是不断演化、不断变化和不断进化的,“空间”不能脱离“时间”独立存在.自然关系、社会关系、人地关系都随着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演化而演化.世界的演化具有进阶性,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由于地理学者对于地理过程研究的重视,以致有人说“地理学是生物学之外的进化思想的主要表现场所”[16],“地理学是空间分布研究与时间过程研究的统一体”[13].4) 规律性和有序性.世界的运动(或者说演化、变化、进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世界运动有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运动有社会规律,人文世界演进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双重制约.在空间上,世界具有分异规律;在时间上,世界具有变化规律;在时空上,世界是有序性的综合体.科学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大地有“法”有“理”,揭示世界的时空规律和空间秩序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5) 平衡性和脆弱性.无论是自然世界系统还是人文世界系统,其要素、组分都是动态地、精细地平衡的,一旦外来冲击(主要是人类活动)破坏系统中的某个要素、组分,或者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系统的其他要素、组分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都会因此受到破坏,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系统崩溃.6) 客观性和主观性.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可以被人类认知的,但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人类认知的世界和客观存在的世界有时是不一致的.于是,不可避免地,地理学者描写的世界就具有了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属性.比如,“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认知的世界陆地格局与真实的世界陆地格局就不一样.7) 可调控性和可优化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自然的规律,但人为万物之灵,又具有能动性,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求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人”处于地理学所描述的世界的核心——因为“人”的创造力的作用,世界的演化变得越来越快;因为“人”的意识力的作用,人类不断地规划他们的未来,调控他们的行为,优化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世界.8) 层次性和综合性.地理学者眼中的“世界”是由自然生成的自然世界和人类创造的人文世界组成的综合体,但归根到底,自然世界是基础层次,起承载支撑作用;人文世界是上层建筑,展示人类文明的成果;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复杂巨系统.应该指出的是,地理学者的“世界观”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我们还可以列举许多其他的特性来,但是,毫无疑问,以上所述世界特性是地理学者在描写世界时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教材应该特别关注并予体现、展现的基本特性.正是由于地理学者秉持着这样的世界观,才使得地理学研究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复杂性、区域性的鲜明特性[17-18].

1.3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地理学者对“世界”的描写,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理学”诞生之前,基本上是“百科全书式”的,即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都是混杂在一起的.但是,从发生学上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诞生,其实从“地理”一词出现的那时就已经有了端倪.既然地理本义描写的“世界”可以抽象成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那么,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做简单朴素的区分.

1.3.1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描写的对象是自然世界,自然世界的外在呈现是自然景观.按照科学的一般定义,自然地理可以定义为是对自然世界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以及获取这些认识的方法.因此,自然地理着重研究的是自然地理过程与自然地理格局;自然地理观照的核心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主要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变规律.

1.3.2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描写的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的外在呈现是人文景观.按照科学的一般定义,人文地理可以定义为是对人文世界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以及获取这些认识的方法.因此,人文地理着重研究的是人文地理过程与人文地理格局;人文地理观照的核心是人类社会活动;人文地理主要探索人文世界中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互动以及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相互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不称“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而是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因为上述比较只是从“地理”本义及其发生学上对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比较,并非是两个现代地理科学分支的比较.

1.4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要说清楚什么是“人文地理学”,首先必须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关于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有的说是“人文现象”,有的说是“人文事象”,有的说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的说是“人地相互作用”,本文从“地理”本义出发,认为是“人文世界”.

1.4.1 代表性教材的人文地理学定义 李旭旦先生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发展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科学”[19].张文奎先生指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异,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的主要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的科学”[20].吴传钧院士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规律的科学”[21].自此之后,国内教材采用的大多是上述三位先生定义的综合体.如顾朝林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社会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2].陈慧琳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23].赵荣认为:“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论为基础理论,重点研究人-地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规律和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的调控优化,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24].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但都强调了两个共同的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人文性(人文现象、人文事象、人类活动、人地关系);二是研究内容的时空性(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过程、预测,空间上的分布、扩散、结构、差异).

1.4.2 基于人文世界5W的人文地理学定义 如前所述,从“地理”一词的本义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是个复杂的地表巨系统,从一般系统论来看,地理学者要描写和解释好人文世界,必须回答好人文世界的“五个哲学之问”,即5W: 1) What——人文世界是什么?主要回答人文世界的要素、结构和功能.2) Where——人文世界在哪里?主要回答人文世界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异规律以及空间、区位、地方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等.3) When——人文世界在何时?主要回答人文世界的时间过程、阶段特征、演进方向和路径等.4) Why——人文世界为什么?主要回答人文世界为啥是这样的一个系统,为啥有这样的时间规律,为啥有这样的空间分异;还有,客观存在的世界和人们认知的世界为啥不一致,人类了解世界有哪些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文世界发展、变化和演进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等.5) How——人文世界怎样优化?主要回答人类应该怎样规划人文世界的未来,实现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协同进化,或者人文世界怎样才能按照人类所期待的方向演进,实现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协同进化的可持续发展.上述5W是回答“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基于这些基本哲学问题的回答,笔者将“人文地理学”定义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创造的、建筑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人文世界的系统结构、形成过程、空间分异、作用机制、演进规律和优化路径的科学.它是一门服务社会需求、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科学.”

2 从人文世界5W看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

回答人文世界的每一个“哲学之问”,必须有相应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必须有相依的核心内容来呈现,必须有相关的分支学科来支撑.

2.1 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体系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系统无所不在,系统理论最精粹的三句话是: 1) 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2)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3)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2.1.1 基础理论:人地耦合系统理论 世界(地球)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人文世界是这个巨系统的子系统,人文世界系统是一个由人类创造但又建筑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巨大耦合系统,简言之,即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耦合的人地系统.人地耦合系统特性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交叉性的理论依据.人地耦合的人文世界系统,吴传钧院士把它称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1].人文地理学研究有一种方法论,叫做“结构主义方法论”,在西方也称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12].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用阶级结构来分析社会系统的运动与社会形态的变迁.结构是系统的核心,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系统论方法.

2.1.2 核心内容:人文世界系统 人文世界是一个人地耦合系统,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体系,主要就是对人文世界进行系统解析.1) 从系统“要素”看,人文世界系统的要素既是创造人类文明的要素,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即主要的人类社会性活动,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2) 从系统“结构”看,人文世界系统的结构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包括要素子系统的自身结构和点、线、面组成的空间结构.前者如人口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军事结构等;后者是要素组合而成的地域结构,这是地理学者描述世界最独特的视角.3) 从系统“功能”看,人文世界系统的功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并不断推动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包括三个层次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人地系统的优化.

2.1.3 分支学科:要素维人文地理学分支 基于要素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分支.对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人文世界系统的要素,我们只要在其后面加上“地理学”一词就组成一个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如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之所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是因为它们都是人文世界系统的要素.

2.2 回答“人文世界在哪里”的知识体系

“空间”(space)是人文地理学最基本的概念,空间结构是人文世界系统最基本的结构.虽然有的人文地理学教材也把“区位论”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但尚未有人明确指出地理空间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其实,地理空间理论也是人文地理学回答“人文世界在哪里”哲学问题的基础理论,更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区域性”的理论依据.

2.2.1 基础理论:地理空间组织理论 地理学是空间的科学,地理空间组织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最丰富的理论,地理空间组织是空间有序性的体现,既有自然规律制约下的“自组织”,也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他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 1) 空间结构理论——侧重“点—线—面”空间分异的理论,如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学说等;2) 空间发展理论——侧重“点—线—面”时间演进的理论,如关于“点”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关于“点—线”发展的点轴理论、关于“面”发展的梯度理论等;3) 空间作用理论——侧重空间要素相互作用的理论,如距离衰减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引力场理论等;4) 空间生产理论——侧重人类有意创造或无意形成的空间产品的理论,它把人文世界视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把特定空间视为人类生产的“产品”.

2.2.2 核心内容:人文世界空间关系 回答“人文世界在哪里”的知识体系,主要是解析人文世界的空间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擅长将地理事物抽象成空间上的点、线、面,通过研究人文世界中点、线、面的关系来揭示其地理空间特征,并根据数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来测度这些空间关系,并揭示它们的组合规律,预测它们的未来变化,优化它们的空间结构.“点”是地理空间上能在地图上用点状表达的地物或概念,是空间连结的节点和聚散的核心;“线”是地理空间上能在地图上用线状表达的地物或概念,是空间连结的通道、纽带和载体;“面”是地理空间上能在地图上用面状表达的地物或概念,是承载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区域.点、线、面构成的空间关系包括六个方面: 1) 点—点关系——点状地理事物在特定地域中的空间关系或分布形态,如集聚型、随机型、平均型等.2) 点—线关系——点状地理事物与线状地理事物在特定地域中的空间作用或关联,如港口与海岸线,城市与交通线等.3) 点—面关系——点状地理事物与特定区域的空间作用或关联,如港口与腹地的关系,商业网点与销售区域的关系,等等.4) 线—线关系——线状地理事物之间在特定区域中的空间作用或关联,往往构成一种网络关系,如不同交通线路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同类交通线路构成的专业交通网路,等等.5) 线—面关系——线状地理事物与特定区域的空间作用或关联,区域地理界线的“界面效应”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如海陆交错带与海洋和大陆的关系,农牧交错带与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关系,等等.6) 面—面关系——面状地理事物之间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相互作用与关联,最常见的是区域之间相互作用或关联,包括横向的区际关系和纵向的层次关系.

2.2.3 分支学科:空间维人文地理学分支 基于空间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也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点”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有: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线”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有:交通地理学、物流地理学、通信地理学等;“面”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主要是乡村地理学.地理空间理论是这些分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应该指出的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点”和“面”是可以发生转换的,比如城市地理研究,当研究范围在城市“腹地”以上区域时,这时城市被视为空间上的“点”,它就属于点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但当研究范围限于城市“辖区”“建成区”“城市群”时,这时城市就被视为空间上的“面”,它就属于面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因此,任何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归类,都是主体原则下、发生学上的分类,事实上,现代每个人文地理学分支的研究都是多维度的,“点”“线”“面”也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

2.3 回答“人文世界在何时”的知识体系

人文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发展”(development)也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的双重作用下,人文世界是不断演进的.

2.3.1 基础理论:人地协同进化理论 人文世界的演化是一条“单行道”,整体上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不可逆的过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后来自然科学家们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自然进化论”,再后来,社会科学家们又在自然进化论基础上发展了“社会进化论”.笼统而言,自然进化论揭示自然世界的演进规律,社会进化论揭示人文世界的演进规律,但是,无论是自然进化论还是社会进化论,都是狭义的、自发的的进化论,忽视了世界演进过程中“人”的“自觉”的作用.2001年,美国科学家欧文·拉洛兹在《第三个千年》中提出了“广义进化论”,主张推动“有意识的进化”,通过人类的“意识革命”,养成个人对全球“负责任地生活”的“行星意识”,以实现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协同进化[25].这种进化理论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外在的限度”的一种反思,强调“人类内在的限度”的克服[26].之所以称其为广义进化论,是因为它是一种融自然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于一体的协同进化论,主张人类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促进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协同进化.人文世界是人地耦合系统,人文地理学探究人与自然和谐与协同的真谛,人地协同进化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动态性”的理论依据.

2.3.2 核心内容:人文世界演进过程 人文世界的演进,是人文世界面貌——即地球表层“景观”的演进,“历史型规律”和“发展型规律”是人文世界演化的两大规律[13],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人文世界面貌.总体趋势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文世界演进的结果是自然景观的比重不断降低,人文景观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个演进过程,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形成的“创造力”,主要通过四个地表“人文化过程”来表征和实现:1) 垦殖化过程(reclamation)——将原始的土地开垦成耕地,原始景观向农田景观演进;2) 城市化过程(urbanization)——人类聚落由乡村向城市发展,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进;3) 区域化过程(regionalization)——人类社会化生产地域专门化,地球表层出现特色鲜明、功能迥异的“斑块”或“区域”,原始景观、农田景观、乡村景观、城市景观的边界日益清晰;4) 现代化过程(modernization)——主要由“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核心是工业化、信息化,关键是先进化、智能化.总之,地表人文化过程通过人类的创造力,推动人文世界从原始景观,经农田景观、乡村景观、城乡结合景观、城市景观向都市连绵带不断演进.地理过程具有节律性,人文世界演进的阶段性,是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转变的节律性的体现.

2.3.3 分支学科:时间维人文地理学分支 基于时间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可从研究对象侧重的时间维度来进行大致的区分:一是侧重时间回溯(历史)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主要有历史地理学;二是侧重时间现状(现在)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主要有时间地理学;三是侧重时间前瞻(未来)的人文地理学领域,主要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变化研究.要素维和空间维的人文地理学分支是最基础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大多在本科期间开设课程,而从时间维以后的人文地理学分支或领域,大多是研究生期间开设的课程.

2.4 回答“人文世界为什么”的知识体系

人文世界是人地耦合的层次系统,“人”和“地”是该系统的两大要素,也是两类力量,人文世界的系统特性、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都是这两类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2.4.1 基础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 人地相互作用理论即人地关系理论,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乃至整个地理学的核心理论[27],有的甚至以之作为人文地理学唯一的基本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是关于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或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既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和适应),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固有影响和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人类可以调节、控制自身的行为,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人文世界朝着所期望的方向演进.人地相互作用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可调控性”的理论依据.

2.4.2 核心内容:人文世界动力机制 “人文世界为什么”的问题,是人文地理学的深度哲学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对认识论、方法论、动力学三个不可分割的哲学问题进行剖析.1) 认识论问题——这是地理学“世界观”形成的逻辑起点,认识论包括知识的性质、类型、客体、起源等四个方面[28],人文地理学的认识论包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对人文世界的认识以及对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相互作用的认识;2) 方法论问题——这是探究人地系统耦合的“元方法”,主要包括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亦称马克思主义)四种方法论及其衍生的其他方法论;3) 动力学问题——这是推动人文世界演进的“驱动力”,在“地”的自然力、承载力和“人”的生产力、创造力的共同作用下和矛盾运动中,塑造人文世界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有人地相互作用机制、人类社会进步机制、自然灾害反馈机制、文化价值冲突机制等.

2.4.3 分支学科:机制维人文地理学分支 基于机制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主要着眼于“人”和“地”两类力量在人文世界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从“人为什么”“地为什么”“人地关系为什么”三个层面加以解析,对应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分别有:行为地理学、犯罪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环境伦理学等.

2.5 回答“人文世界怎样优化”的知识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是人类在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贫富悬殊等全球化危机背景下,探索到的一条能够化解人类困境,并且支持人类一直到“遥远的未来”的新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思想肇始于1962年R.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成熟于1987年联合国的《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联合国颁布的《21世纪议程》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标志,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实践走向评价的标志[29].中国在1992年承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4年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1997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发展战略[30].2000年,王恩涌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开始将可持续发展内容纳入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31].

2.5.1 基础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高宗旨是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诞生之初起,就与人文地理学有了天然的、内在的联系.从人类引导的人文世界进化来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就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组成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生态可持续是基础支撑,经济可持续是动力支持,社会可持续是发展目标,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是其内在的三大关系.因此,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质上就是运用各种优化工具协调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人地关系、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通过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而实现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协同进化[32].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将“区域”“发展”“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学核心概念融于一体,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回答“人文世界怎样优化”的基础理论,不仅受到人文地理学者的青睐,而且受到自然地理学者的推崇,地理科学也因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33].

2.5.2 核心内容:人文世界调控优化 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其“最终目标应是使地理学从知识、科学走向决策支撑”[18].人文地理学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是因为它是一门服务社会的科学.人文地理学服务社会的最有效手段、最有用工具是规划.大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制订,小到居民住区环境的建设,都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而其规划都需要人文地理学者智慧的贡献.无论是旅游规划、小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还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试验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等,所有的区域(或空间)规划,都是人文地理学的擅长之域和用武之地.从宏观和总体上讲,规划(planning)是对人文世界的特定区域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长远谋划和自觉优化,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人文世界演进是人类自觉的进化,这种自觉进化,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指向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人文世界进行空间格局和时间过程的动态优化.人文世界的演进,需要人类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控人类行为,使人文世界在与自然世界协同进化的基础上,朝着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方向稳步迈进.

优化人文世界的工具有两大类:一类是导向工具,是引导人文世界向可持续发展方向演进的工具,包括规划设计导向、政策制度导向、道德教育导向等;一类是纠偏工具,是及时修正人文世界演进偏向偏差的工具,确保人类利用世界、改造世界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包括过程评价纠偏和结果治理纠偏.本质上讲,人文世界的优化就是区域系统的优化,只要地球上所有的“斑块”或“区域”都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地得到优化,整个的人文世界系统就是优化的.

人文世界系统的优化,主要是其系统结构——三大内在关系的优化: 1) 人地关系优化——本质上是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协同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投入的良好产出的极大化和不良产出的极小化[34];2) 区际关系优化——本质上是区域社会代内关系的协调,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范围,优化是使区域之间保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和谐关系[35];3) 代际关系优化——本质是当代人与将来世世代代关系的协调,当代人的发展不能牺牲后代人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真谛.

优化人文世界系统的规划主要有三类: 1) 空间规划.包括:“点”空间规划——如城镇规划、村落规划、景点规划等;“线”空间规划——如交通规划、物流规划、通信规划等;“面”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景区规划等.2) 行业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产业等产业部门的规划;事业规划——医疗、教育、科技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规划.3) 综合规划.融空间规划与行业规划及其他于一体的规划,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等.

2.5.3 分支学科:优化维人文地理学分支 基于优化维度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因为应用性和政策性都较强,大多属于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人文地理学课程,目前主要有区域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此外,空间规划、行业规划、综合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高阶”内容,主要是人文地理学专家的研究任务,不必在本科教材中体现.

3 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的重构

目前,国内《人文地理学》教材大多采用“人地关系理论+人文地理分支”的知识结构,单一强调“人地关系理论”,无法回答“人地关系理论为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为什么包括这些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存在的理由是否都一样?”等等这样一些学生疑问.因此,重构《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已是十分必要.

3.1 重构的逻辑主线

逻辑主线是知识体系的脉络,也是课程教材的灵魂.基于现行教材的不足以及人文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的逻辑主线应该是从“地理”本义出发,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世界”的5个“哲学之问”的回答,即依次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What)”“人文世界在哪里(Where)”“人文世界在何时(When)”“人文世界为什么(Why)”和“人文世界怎么样(How)”,即5W.

3.2 重构的内容结构

教材内容结构是课程知识体系的载体.回答每个“哲学之问”时,需要着重阐述三个层面的内容:1) 基础理论——人文世界每个哲学之问的回答,都有一个基础理论的支撑.人地关系理论不是回答所有5W的基础理论,而只是回答其中一个W的基础理论.2) 核心内容——人文世界每个哲学之问的回答,都需要核心内容来体现.核心内容是对人文世界各方面特征的具体描述或解释.3) 分支学科——分支学科是分门别类的知识,对人文世界5W的描述,形成了庞大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体系,有的是基于“要素维”的分支,有的是基于“空间维”的分支,有的是基于“时间维”的分支,有的是基于“机制维”的分支,有的是基于“优化维”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可以成为一个专业方向,成为一门专业课程(图1).

图1 《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的逻辑框架

3.3 重构的篇章结构

根据上述逻辑思路,笔者拟定了《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重构的篇章结构.第一章“绪论”,首先从“地理”一词本义出发,引出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世界”及基于5W回答的人文地理学定义,然后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研究特性和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二章“人文世界的系统剖析”,主要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综合性)的哲学之问,首先阐述人地耦合系统理论,然后剖析人文世界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及其主要特性,再后介绍基于要素维的主要人文地理学分支.第三章“人文世界的空间剖析”,回答“人文世界在哪里”(区域性)的哲学之问,首先阐述地理空间组织理论,然后解析人文世界的点—线—面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关系,再后介绍基于空间维的主要人文地理学分支.第四章“人文世界的时间剖析”,回答“人文世界在何时”(动态性)的哲学之问,首先阐述人地协同进化理论,然后分析人文世界演化的阶段过程、模式规律、现实困境和未来憧憬,再后介绍基于时间维的主要人文地理学分支.第五章“人文世界的机制剖析”,回答“人文世界为什么”(交叉性)的哲学之问,首先阐述人地相互作用理论,然后概述关于人文世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动力学,再后介绍基于机制维的主要人文地理学分支.第六章“人文世界的优化发展”,回答“人文世界怎样优化”(社会性)的哲学之问,首先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然后概述人文世界的优化工具和优化重点,再后介绍基于优化维的主要人文地理学分支.整个篇章结构体现了以5W为逻辑主线、以基础理论-核心内容-分支学科为知识结构的体例特点(表1).

表1 《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重构的篇章结构

续表1

4 结语

按照上述《人文地理学》教材大纲,笔者编撰了人文地理学课程讲义,自2008年起,每年在地理科学专业一年级大学生中进行教学实践.近20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逻辑主线、内容结构和知识体系,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无论高中阶段是否学习过地理,他们都能迅速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核心知识内容和主要分支学科,不仅充分发挥了《人文地理学》课程在整个人文地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导引作用,而且有效避免了《人文地理学》课程与后续开设的人文地理学部门课程(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在内容上的重复.当然,上述对《人文地理学》教材知识体系的重构仍然是初步的,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和教材编撰中做进一步的完善.

致谢:感谢山东师范大学王成新教授提出宝贵修改意见!感谢研究生石国宁、文春生、莫慧、陈欣婷、罗丹、郑蕾在担任人文地理课程助教、视频录制、云课堂建设或本论文绘图、信息查核中付出的劳动!感谢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成员敖荣军、梅琳、张涛、杨振、魏幼红、王婧对人文地理课程建设的支持!感谢曾群编审在论文编校中付出的智慧与辛劳!

猜你喜欢
分支人文人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软件多分支开发代码漏合问题及解决途径①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含有二阶幂零鞍点的双同宿环附近的极限环分支
人文社科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