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凌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经济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自2019 年百万扩招后,高职院校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师资不足。2019 年,我国1 423 所高职院校共有专任教师514 436 人,生师比达24.9∶1,尚未达到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高职(专科)院校生师比应不高于18∶1”的标准。师资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不得不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
“大班额”指班级人数超标的情况。针对高职院校的班额研究比较少,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比对高等院校班级规模的研究,有学者根据教师周教学时数和学生听课时数的一般情况,测算出班级规模不应超过54人。在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设备和场地的限制,教师会将学生拆分为小班教学。但在传统授课环节,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不得不沿用大班额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及思政等公共课程。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传统课堂。由于学生数量多、差异大、学习习惯较差,部分高职大班额课堂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学生受关注程度低等情况,这给高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课堂教学是高职育人的主战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鼓励高职院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破解大班额带来的难题,让教学既达成公平,又保证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堂就像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磁场,班额越大,教师难以影响到的人数就越多,其“影响场”越弱。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自中学以来的“边缘人”身份,使得他们的向师性逐渐弱化,让高职课堂效果雪上加霜。高职大班额课堂面临的现实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位教师面对超过50 位学生,每位学生在认识方式、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兴趣和志向、经验和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这样的课堂结构必然导致教师难以把握和兼顾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经验被忽视,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更加无从谈起。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针对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设定教学目标,这可能会造成低水平学生无法达成目标,高水平学生难以自我超越的情况,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效率低下。
在高职课堂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教师非常希望和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但面对教师提出的并不困难的问题,学生中应者寥寥,大部分学生把头埋向书桌,教师无奈只能挑选个别学生起立回答。分析学生的心理,沉默源于以下几种担心:担心被贴上不好的标签(如爱出风头、追求高分等)、担心对他人观点的挑战破坏与同学的关系、感觉自己的观点没有价值、担心被取笑等。而且高职学生过往不太成功的学习经历会令其高估发表意见带来的消极后果。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研究证明当团队规模大而又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时,参与者会出现较多的沉默行为。
学生的沉默也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暗示教师: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很可能引起沉默,而学生间的互动讨论会引起课堂失控、秩序混乱,因为学生很可能借机聊无关的话题。因此单向信息传输是高效而保险的选择——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演示、学生照做,偶尔找几位反应较快的学生回答一下问题,活跃一下气氛。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信息的顺利传递,也可以规避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出现意外、干扰、挑战,或是无目标发问时的集体沉默,有利于教师保持自身的权威形象。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得不到关注,走神难以避免;少数学生对提问的回应看似顺利衔接了教学进程,实则剥夺了多数反应较慢同学的思考时间,不利于教师评估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该方式强调“维持性思维方式”和“服从性人格”,难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素质。
如果教师选择了单向传输,传输内容很可能以知识为主。因为能力、思维、情感等教学目标往往需要在交流、对话、互动中实现。这样的情况下,以知识传递为主的单向传输成为了高职大班额课堂的主流模式。知识传递是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构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之外,培养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增进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改善学习态度同样重要。
在这种“我讲你听,我问个别人答”的教学模式下,限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很难对大多数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时标记,做出客观评价。教师要给出平时成绩时,大部分学生面目模糊,过程性评价只能由学生的作业决定。评价指标过多关注结果,忽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学生的课堂表现。
为改进课堂效果,高职院校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等教学策略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大班额环境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展示机会有限,无法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学习中存在“搭便车”等行为,难以检验学习效果;翻转课堂只是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的简单混合,并没有解决传统课堂固有的问题。教学改革仅仅停留在对优质信息化课堂的外形、套路、结构的复制上。
在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即使使用了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大班额教学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对学生指导的针对性不足;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意愿弱,互动机会少,教学状态相对封闭孤立;教学目标和方法单一,难以匹配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限制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领悟和拓展。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大班中会逐渐分化出三类人群:能够适应教师教学的学业成功者(往往只占少数),不能较好适应教师教学的被动跟随者,以及不能适应或放弃学习的学业失败者。由于马太效应,三类人群的差异还会被强化。以追求高效率为目标的大班额教学既无法保障质量,也无法达到公平。
基于以上现实,是否只有小班教学才是更好的选择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由于扩招引起的师资短缺,普遍实施小班教育的条件尚不具备。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一些精英教师在大班课中也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令学生学有所获;而一些教师的小班课堂依然气氛沉闷。这说明班额也许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唯一因素。
大班额课堂人数多,学生在经验、学习基础、认知方法、学习智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给教学带来了难度。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差异能否成为宝贵的学习资源呢?如果能够打破孤立的单子式学习状态,达到“个体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得到更多人帮助;思路不开阔时,可以多人共同探讨;需要深入时,可以相互启发;学习任务复杂时,可以展开协作”的大群体学习状态,也不失为大班额教学在现实情况下的合理追求。
高职院校要做的是寻找更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解决大班额教学固有的问题,并挖掘其独特的群体性价值。
“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空间融入了大量的教学数据资源,这些资源在教育数据挖掘(Educational Data Mining,简称EDM)、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简称LA)技术、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以数据智慧为主导的智能环境。
智慧课堂就是一种能够实现资源推送个性化、交流互动立体化、教学决策数据化、教学评价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它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新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对于智慧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王盛之等认为“智慧课堂”应以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唐烨伟等认为“智慧生长是智慧课堂的根本目的,智慧生长应贯穿于整个智慧课堂中,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以此实现智慧生长,从而达到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智慧课堂能创建个性化、情境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展大班额课堂有限的教学时空、增进师生全向互动、减轻教师负担,较好地解决全体学生共性要求与个体学生个性培养之间的矛盾。
基于智慧课堂的个性化学习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特征,以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为依据,以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支持基础,实现学生能力的最大化发展。如学习者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会留下自己的学习过程轨迹,如进入课程平台总数、播放微课情况、微课点赞收藏情况、阅读教学材料次数、讨论区提问和讨论情况、被回文次数、上交作业情况、搜索的高频关键词等。EDM 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学习经历、学习结果建模,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构建动态的用户画像,打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智慧课堂能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分析,通过课前的前导学习情况分析、课中的实时测评、课后的作业评价,从而实现动态的即时诊断分析和反馈,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效果的个性化评估,满足学习资源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辅导,能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对一的教学方案和策略。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学习是“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协商进行的知识的社会建构”。智慧课堂的线上讨论空间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优于现实课堂的人际互动桥梁。其优点在于:(1)参与度高,如教师组织学生使用手机在教学APP 中进行课堂讨论,且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时,学生会一改传统课堂上不敢、不好意思、不愿发表意见的情况,踊跃发言。学生心理转变的原因在于:有安全感,多人同时发言,自己不会成为课堂焦点;有趣味,类似于网络论坛的“跟帖”;有激励,不回答会影响平时成绩。(2)秩序好,不同于同一时空下只能容纳一对一交流的传统方式,线上讨论平台可供多人同时有序讨论,打通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渠道,交互过程会更加顺畅,是全向互动的立体化桥梁。(3)效果佳,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众多学生对问题不同的理解方式、分析角度、解决方法正是大班额课堂的差异化优势。每个学生都会为集体智慧作出贡献,个体智慧也会综合同伴的认知而发展。
学情指的是学生的起点能力,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知识、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方案制订提供帮助。学情分析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策略重构的依据。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从“现有发展水平”,通过“最近发展区”,逐步走向“可能发展水平”。教学的关键在于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消除学生走向“可能发展水平”面临的障碍。智慧课堂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和教学干预。如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收集或检测学生的课前自学成果,通过LA 技术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教师据此找到每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送契合需求的学习资源,或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助学习,帮助学生课前破解障碍。而课堂学习可采取动态伴随式学情分析,如应用教学APP 捕捉学生学习信息,分析课堂即时测试结果,以一些可视化的呈现功能模块(如饼图、浮点图、二维曲线)向教师即时反馈,方便教师调整教学进程,把握课堂节奏。在智慧课堂中,教学可以从过去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转向依赖客观数据。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性活动,教师应设计全面反映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过程性考核,应用在线学习平台中的相应功能全程跟踪,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形成相对科学的、客观的评价。要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包括技能与知识掌握程度(预习情况、讨论表现、测验成绩、作业等)、课程参与度(签到、随堂测试等)、学习时效性(微课学习时长等)、学生发展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发展曲线等)等方面。在测验中,教学APP 或网络学习系统可以自动批改客观试题并记录成绩,主观题目由教师打分。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习数据,按照教师赋予的权重即时更新学生累计的平时成绩,供学生查阅。要避免以小组学习成绩为每个成员统一赋分,杜绝一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公平、公正、公开,既督促了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也减少了学生对老师打“印象分”“人情分”的疑虑。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学习共同体理论指出,对于一些困难的学习任务,学生个体也许难以独立完成,但却能够在同学的相互支持、交流与促进的学习共同体中有效完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通过网上教学平台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在这个阶段,智慧课堂借助网上教学平台加强了师生与生生的合作、协作、交流。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互动分享——产生生成性教学资源——再学习和再思维”的循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基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学习,发挥大群体学习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同一个问题,老师怎么讲学生也不懂,但同学一讲就搞明白了。从认知规律来讲,教师的讲解往往是从专家角度出发,学生没有对专业的全局认识,就可能很难理解,而同学的讲解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路径。同时,对于担任讲解角色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巩固和提高的好机会。按照著名的学习金字塔原理,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自顶向下逐渐增高,如果学生只看微课,两周内只记得20%,而教授给他人可高达90%。因此,通过智慧课堂创造同伴互学的时间和空间,确实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内化。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实施智慧课堂的关键。目前高职教师普遍存在着对智慧教育理念理解不深入、对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信息化教学培训机会等问题。
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措施积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首先,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认识程度和应用态度。帮助教师意识到:在目前大班额的教学条件下,运用智慧课堂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不但能改进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很好地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其次,以赛促教,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智慧课堂的内涵,通过微课比赛、教学信息化大赛等系列竞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将信息化教学改革经验应用到比赛中去,将比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来。其次,引导教师进行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改革研究。问题就是课题,增设院级教研课题,加大经费资助,鼓励教师研究大班额课堂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主流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技巧,指导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引导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创新活动。
虽然大班额教学存在着很多困难,但依托智慧课堂,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将高效实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更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就能够不断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从而使智慧课堂在课堂革命中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