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职多样化发展先要做好学业水平考试与职教高考“接轨”
——对江苏省“技能学考”的调查分析

2022-08-13 00:40徐春妹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职教考点

徐春妹

一、缘起: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职教高考“逐步接轨”

2022年2月发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引导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其后,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三场2022年“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及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任务以及总体思路时强调,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需要打通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关键在于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考核机制建设。江苏省结合区域实际,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技能考试(简称技能学考)与职教高考的技能考试(简称技能高考)“接轨”试点改革。其主要观点是:按专业类实施“通用专业技能”省级统考,学业水平考试技能成绩同时作为学生对口升学考试技能成绩,逐步实现“中职学考”与“职教高考”接轨[1]。中职技能学考的成绩成为职教高考录取的重要组成,迅速引起了考生、家长、院校以及社会媒体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本文以“2021年江苏省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类技能学考”为切入点,梳理“两考接轨”政策导向,通过调查技能学考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倾听学生、教师、考评员等技能学考参与者的心声,观测技能课堂中教与学的行为,系统探讨“两考接轨”实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尝试为中职技能学考与职教高考的“平稳接轨”提供有益的思路参考。

二、技能学考与技能高考的关系辨析

厘清技能学考与技能高考(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各自的内涵与彼此的差异,是“两考接轨”具体实施、平稳过渡的前提。

(一)二者的内涵

技能学考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生三年级技能课程学习结束时举行,以专业“通用技能课程”为考核内容,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职教高考是一种职业教育升学制度,本文所指的职教高考特指职教体系内部升学制度,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考试招生办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2],不包括体系外的其他类型外部招生。技能高考(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是职教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考核依据,重在测试考生是否具备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学习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二者的差异

从性质上讲,技能学考是基础性的,具有标准参照性特征,是一种终结性考试;技能高考是发展性的,具有常模参照性特征,依据常模量区分考生水平,为高职院校招考优秀生源。

从测量的素质讲,技能学考测试注重基础性、通用性,以专业基本技能及职业素养测试为主;技能高考则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应用性、综合性,侧重考查构成岗位职业能力的技能核心素养。

从考试功能上讲,技能学考衡量学生达到省规定专业基本技能学习要求的程度,检测中职阶段专业技能学业目标是否达成,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监测省内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差异;技能高考是比较考生技能考试的成绩,选出最适合的考生升学对口高等职业学校,考核目的是确定考生是否符合进入高职院校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三、“两考接轨”制度下技能学考的政策导向

(一)评价、检测与选拔:技能学考的功能定位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苏招委[2019]3号)聚焦江苏职教高考制度改革,明确了“两考接轨”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为两考平稳衔接提供了重要遵循,见图1。“两考接轨”即中职技能学考和职教高考相衔接的机制,是当下江苏职教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职教高考评价制度改革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新举措、新探索、新实践。

图1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与职教高考“接轨”的内容体系

将技能学考结果作为职教高考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两类考试接轨后紧密衔接、互相促进,有利于技能学考的健康良性发展。改革后的技能学考具有三重功能:一是评价中职学生技能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和技能学业水平的达成度;二是检测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教学质量,促进中职技能教学水平提升,推动中职综合评价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三是与职教高考适度接轨、纳入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选拔体系,既凸显技能学考可信、可用,又可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选拔优秀生源。

(二)统筹设计,分专业、分批推进

“两考接轨”是将技能学考作为职教高考的有机组成部分,职教高考的专业技能成绩逐步采用中职技能学考成绩。“两考接轨”机制并不是简单两个考试的连接、结合,其运行、实施及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和渐进的过程。因此,“两考接轨”具体实施不是一个步调“齐步走”,而是统筹设计,坚持有规则、有秩序衔接,分专业、分步推进。2021年,江苏先行先试的是中药类和制药类两个专业,其专业技能与2022年职教高考“药品”科目组的专业技能考试衔接。自2022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将根据实际情况分专业、分批推进中职学考与对口招生专业基本技能考试的衔接,逐步到位,平稳过渡。

(三)基于需求,因材施考,设置“A+B”分级考试

“两考接轨”制度改革从省级层面统筹中职学考与职教高考两类考试,不仅是考试内容、考试组织的优化,考试性质、考试功能的重新定位,更是促进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的重要方式。

为了实现两考的平稳衔接,江苏省教育厅对技能考试的组织实施提出了“面向需求,因材施考,分类实施,分级(A+B)考试”的新要求,其实质是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渠道,尊重中职生的选择,基于学生的需求,设置“A+B”分级、先合格后选拔的梯度考试,搭建毕业(就业、注册入学)、升学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立交桥”。

“两考接轨”后的技能学考分A+B两场进行,考试分值总计300分,A场100分,B场200分。不参加职教高考的考生只需要参加A场,参加职教高考的考生只有通过A场合格门槛才有资格进入B场。

A场属于合格性考试,具有标准参照特征,弱化区分、强调标准,成绩评定为“合格”或“不合格”;B场属于选拔性考试,具有常模参照特征,强调区分与选拔,成绩当年有效,以分数呈现,计入职教高考总成绩。因此,接轨制度下的技能学考在性质上是“标准参照特征(A场)+常模参照特征(B场)”相结合的考试。

四、中职技能学考实施的若干问题

通过目的性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参与“2021年江苏省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学考”的学生、授课教师以及考评员共28人作为访谈对象(文中以访谈人员姓名拼音的首字母简化,如李** 即考评员L)。结合研究目的,设计访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组织、应考方式、考试内容、考试标准、考评员遴选、标准化考点供给等。访谈过程作现场笔录,访谈结束后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发现技能学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考试组织的专业化程度低、考试科目设置不匹配等问题,亟需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谁组织——权限下放,考试组织的专业化程度降低

2021年江苏省中职技能学考在基本保持考试方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因时而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适时调整组织方式,严控技能考试过程中师生校际间大规模流动。按照省级统筹、市级组织、学校实施的原则,组织学生在各校进行技能考试。除了试点的“药品”科目组考生外,其他专业的技能学考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委员会配合,依据该专业技能学考指导性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考试,包括宣传、考试编排、巡考人员及考评员选派、试考、正式考试等。

据调查,部分市“学考办”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直接将考试组织、考评员选派等权限下放给市教科研中心组,虽然减轻了组考压力,但由于各市教科研中心组成员组织考试的经验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规范性难把控,容易引发技能学考组织程序不严谨、考评员选派随意、考点运行管理不畅等问题,导致技能学考的科学性、规范性,成绩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特别是两考衔接后,技能学考要组织A、B两场考试,相当于每年增加一次省级统考,考试的组织、实施、运作、监管难度均会大大增加。

(二)考什么——通用技能课程缺位,考试科目设置不匹配

考核科目与内容设置是技能学考的核心内容,技能学考是基于“标准”的考试,应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技能教学标准相一致。现阶段,技能学考与对口单招技能考试的考核科目都是选取各专业大类、方向的通用技能课程为考核内容,但事实上,部分专业人培方案中通用技能课程缺位,与考试科目设置不匹配。

以2021年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学考为例,江苏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大类有电子与电力电气两个方向19个专业,其中电子方向由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等12个专业组成,电力电气方向由电气运行与控制等7个专业组成,见表1。调查中,考评员X说,实操考试中个别电子方向的考生连电子产品装配的基本工具电铬铁都不会使用,只在考场呆坐了30分钟便离开。究其原因,学生所学的通信运营服务专业根本没有开设过“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

表1 江苏省中职技能学考电子电工类专业方向

据调查,各学校开设通用技能课程差异性较大,有的学校是按江苏省修订的方案执行,也有学校按本校的课程设置执行,课程体系构建得不完整,导致与考试科目设置不匹配,这些给接轨后的技能学考考什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怎么考——考纲重叠,缺少“衔接一体化”的技能考试标准

技能考试标准是技能学考命题的实践指南,是技能学考实施的重要环节。“两考接轨”在制度层面是按两类考试一体化做法设计的,因此具体实施层面也应该依据“接轨”的文件精神合并修订考试标准。以电子电工类专业为例,技能学考和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考试标准独立。技能学考命题采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电子类技能考试大纲(试行)》(2018版),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命题采用《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电子电工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2018版)。

比较两份考纲:内容高度一致,目标和难度有较多重叠,看不出明显的差异性、区分度,缺少“合格”与“选拔”两类技能考试特征的层次关系,无法满足新技能学考的衔接性、梯度性要求。因此,“两考接轨”的技能考试标准亟待进行衔接一体化修订。

(四)在哪考——供给不足,标准化考点亟待建设

由于技能考核具有现场性、瞬时性、动态性等特征,考点建设的“标准化”程度是“技能学考”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可靠保障。

2018年,江苏启动首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技能考点标准化建设,截至2021年,共建成省级电子电工类专业电子方向技能标准化考点27个。《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原则上学生“不跨校”考试[3]。因此,对标准化考点、考场、工位数、专业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现有的省级标准化考点难以满足技能学考的需求。

以连云港考区为例,电子方向考生248人,下设5个考点,具有省技能标准化考点资质的只有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其他4个考点均是依托校内电子实训室开展技能学考,见表2。可见,全市70.97%的考生是在未达到专业化要求的“非标准化”考点考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学考的质量和效度。

表2 2021 江苏省中职技能学考连云港市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考试考点

(五)怎么评——配比不足,考评程序不科学

“怎么评”是技能学考具体操作层面的关键问题,直接决定技能学考成绩的科学性、公平性。为确保考评的质量,江苏省教育厅明确规定考评员实行资格管理,必须先培训考核合格后再挂牌上岗。以2021江苏省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学考为例,每个考场配备2名现场考评员,实操考试成绩300分中的94分(现场操作及工艺)由考评员根据考生的操作过程和质量进行现场评分,其中,职业素养与安全文明操作意识属于过程性评价。

但实际上,在实操评价中,考评员与考生数的配比严重不足。如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考点,考评员与考生数的配比为1∶36,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技能学考实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加之,考评员水平存在差异性,存在一定主观性与随意性,导致过程评价赋分标准不同,各地区考评成绩的差异现象较为明显。调查中,考评员L说,根据疫情防控“不跨校”考试的要求,2021年技能学考对考评员数量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受省培名额限制,部分考评员是通过线上培训的形式获取的考评资格,有的甚至未经培训就上岗,对评价方法和标准均不熟悉,难以把握评价标准和确保成绩的一致性。

(六)怎么教——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技能教学趋向功利

“两考接轨”制度改革为中职技能教学带来了积极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着正常的技能教学秩序。据了解,2021年因学考成绩合格率较低,江苏省教育厅向7个市教育局、30多所学校出具学业水平“警示函”,并约谈相关领导与负责人。面对问责,部分学校为了保证合格率,违背技能教学的客观规律停课组织考前训练,将技能学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出现应试化、功利化倾向。

一位资深的技能教学教师Z表示,“停课复习、专门化训练、突击应试……”,这些已充斥技能课堂。受访考生A说,学校针对技能学考组织了有针对性的停课训练,主要针对技能学考的五套样题讲授应对方法、技巧,并通过“问卷星”平台让学生刷题,背诵相近测试答案。考试期间,考评员S发现,部分学生5套试题的答案全部会背,考试期间未经示波器等仪器设备的调试与检测就能立刻、准确写出相近数据、绘制波形图。这种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不是以学定教,而是以“考纲、样题”定教的教学模式,正在背离技能教学的本真意义。

五、“接轨”制度下技能学考实施的策略

推动“两考接轨”制度落地落实,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出配套改革方案,既要发挥好顶层设计对技能学考改革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又要把握好“衔接”的进度、节奏,增强各专业分批实施、试点试行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一)回答“谁组织”:优化重组组织机构,加快制定配套举措

组织机构建设是“两考接轨”改革试点、逐步推进的基石。

一是技能学考组织机构的优化重组必须置于“接轨”改革中统筹考虑,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技能学考和对口单招技能考试的融合与互促关系,理顺和建立集技能学考指导委员会、考试办公室、研究组、指导组、督导组、专业联考委等于一体的组织框架,同时根据“接轨”改革的需要汇聚新的力量、赋予新的职责。例如,成立专门的“两考接轨”办公室,负责推进衔接、协调、监测等工作,分析试点专业的衔接进展、效果及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是综合考虑中职生发展实际与中职技能教学现状,比较、借鉴现有技能学考与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实施方案,融合修订,明确新技能学考的意义、原则、考试内容、考试方式、成绩呈现及组织保障等;加强全程质量管理、运行监控、各部门协调联动,制定衔接路线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明确分工。例如:提前向社会公布技能学考实施方案,给考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媒体稳定、明确的预期;加强接轨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释疑解惑;持续分析试点专业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确保技能学考的运作效率。

(二)回答“考什么”:设置高度一致、精准匹配的考核科目与内容

考核科目与内容的精准匹配是新技能学考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是考试科目、内容的设置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技能教学标准—技能教学—技能学考大纲高度一致、精准匹配。二是考核内容应凸显职业技能考试特色,面向社会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职业岗位,突出实用、应用等特点,围绕真实职业情境所涵盖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展开。三是A场考试内容应以各专业的通用技能、岗位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共性要求为主;B场考试内容则应与技能教学内容相对分离,更注重不同技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综合,落实技能教学标准的评价意图。同时,要确保B场考试内容的难度要求,实现对考生的差异性选拔。

(三)回答“怎么考”:制定层次分明、紧密衔接的考试标准

层次分明、紧密衔接的考试标准是新技能学考操作层面的关键环节,是对考生技能考核成绩有效评价的前提。

一是合理定位,层次分明。新技能学考作为“标准参照(A场)+常模参照(B场)”相结合的考试,需要以“省技能教学标准”为依据,将现有技能学考、对口单招技能考试的考纲融合修订。根据A、B两场技能考试的不同着力点,在标准制定时既要遵循“教学标准——考试标准——考试命题”紧密衔接、高度一致的原则,又要保证(A+B)场分级考核要求,充分体现合格与选拔的层次性、梯度性特征。

二是提升测评工具的专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要做到可操作、可测量。基于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表现水平,制订A、B场技能考试的能力特征与表现标准。分层、清晰地描述A、B场技能考试的性质、范围、形式、内容、时长、技能要求、评分标准等指标,并提出试卷命制、公共部分评分、技能实操评分的标准化建议,确保新技能学考的有效测量与效度。

三是做好全省大调研。在全省范围开展调查,包括标准化样题试测、模拟考试等工作,检验试测内容、要求、标准的有效性以及样题设计的合理性,征求多方意见,分析试测结果,不断完善技能考试标准中各部分内容的设计。

(四)回答“在哪考”:建设供需适配的标准化考点

供需适配的标准化考点建设是维护新技能学考公平客观的重要保障,是保证技能学考科学化、标准化的重要手段。

一是增加标准化考点、设备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对现有的省级高水平、现代化实训基地进行升级改造,明确建设推进时间表。A、B两场技能考试的场地、工位、设备均需符合省技能标准化考点建设规范,配备网络巡查、广播系统、身份识别、作弊防控、网络配置、网络安全等系统,与省学考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实现动态监测管理;此外,B场考试应参考原对口单招技能考试,委托第三方(高职院校省级标准化考点)监督评估,保证技能考试公正透明。

二是适应新时代技能标准化考点的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智能化、信息化评价方式,尽快研发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依据各专业技能工种实操考试过程编制脚本,开发高仿真的技能考试综合平台,以智能评判考生的操作过程和作品质量,克服现行技能学考中考评员评价主观性、随意性较强的问题,确保评价的客观、准确,使实操评价从“经验”走向“科学”。

(五)回答“怎么评”:健全考评员遴选聘任、质量监控机制

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考评员队伍是新技能学考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一是扩大遴选范围、优化队伍结构。及时更新省技能学考考评员信息库,拓宽遴选渠道,优先推荐参加或指导过省职业技能大赛相关赛项的获奖教师、技能水平较高的企业技术人员、技能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1+X”职业技能考评员等。

二是明确聘任原则、程序及办法。考评员必须参加当年的省技能学考考评员资格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挂牌上岗。应增加考评员省级培训名额,鼓励各校每年派出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三是建立健全考评员质量监控机制。例如,与考生有特殊关系的申报回避机制,考评员违规违纪“黑名单”机制,考评员、考生、考场“随机编排”机制,考评员择优选用、不定期轮换、竞争、激励机制等,严格控制考评误差,保证科学评价。

(六)回答“怎么教”:开展学业质量监测,纠正认识偏差

一是重视对技能学考的监测与效度审查。开展省级技能学考分析、研究、预警工作,督促各中职学校贯彻执行专业技能教学标准,组织“学标、贯标、用标”,开足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按照新修订的教学标准组织技能教学活动,有效发挥技能学考对技能教学的反哺作用,为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技能学业评价信息,为各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基本技能教学诊改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纠正新技能学考政策价值认识的偏差。做好政策宣传,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媒体不能仅关注新技能学考的合格、选拔功能,要更多地关注新技能学考在技能学业评价、提升技能教学质量,促进中职生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价值,纠正认识偏差。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职教考点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集合考点例祈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