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涛,宋英杰,李春雨,佟昌明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碳金融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新经济发展方向,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发展动能。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两大远景目标下,雄安新区作为绿色发展、低碳环保的国家标杆发展新区,应引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使碳金融发展模式融入雄安新区发展,从而切实解决实际发展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碳金融提出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尚未完全成熟。虽然我国政府、金融机构和大型中小企业也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进行深入研究,但这些研究基本处于理论知识引入和研究思路的结合阶段,因此我国的碳金融交易市场并不完善。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投资、贸易、金融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金融活动。碳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领域,有利于积极推动经济、市场健康长期发展,进一步提高市场交易活力,促进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成功实现“双碳”长远目标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按照《京都议定书》相关规定,在2012 年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将降低的温室废气排放量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并根据《京都议定书》约定将其转卖给发达国家。我国发改委于2011 年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深圳市等7 省(市)实施碳排放权贸易试验项目。2014 年,两省5 市的国际碳贸易市场陆续开放,拉开了我国碳贸易从无到有的序幕。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研究单位对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和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和顶层设计,这也是领先于全球水平的创新。目前,我国已成功试点了87 个低碳地区、51 个低碳工业园区,以及8个国际低碳城市,碳贸易试点区域的碳排放数量和强度均有所减少。2021 年1 月,随着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2017 年4 月1 日,雄安新区被定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提出,雄安新区经济产业发展方向是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宜居的新城区。2022 年,雄安新区的生态系统与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基本成型,重点市政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基本完成,重点功能工程建设有序开展,加快科研创新设施建设与高新科技发展设施的投产,初步形成城市原型。为了成功实现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雄安新区未来的工作应围绕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关键环节展开。
在此情况下,发展碳金融将是雄安新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之一,碳金融将使各方在碳交易参与过程中积极开展产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特殊属性使碳金融符合雄安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需要。由此看来,在雄安新区发展碳金融,符合国家对于雄安新区未来的战略定位及目标愿景。
“双碳”目标符合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是我国展示责任与担当的重大战略决策。而雄安新区作为全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标杆典范,应在全国碳金融产业上起到示范作用。
目前,雄安新区整体开发处于启动期,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政策措施已不能满足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有必要对现有的政策体系进行调整,解决现在所面临的产业发展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雄安新区碳金融快速发展。
其一,缓解雄安新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所需的资金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减碳技术还不成熟,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资金融通,从而弥补减碳技术发展的资金缺口。应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在碳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为整个社会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二,促进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碳金融交易主要是指与碳资源节能减排相关的金融领域交易。其交易机制复杂,很多机构和企业密切相关的行业以及部门在交易过程中相互关联。这些机构、企业和部门包括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监管机构、律师事务所、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碳技术研究机构和碳国家国际组织、碳评价机构、碳审计机构、碳技术贸易组织以及其他与碳相关的高端技术机构。
其一,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匮乏。河北省内的高校资源相比其他人口大省来说较为短缺,教育短板明显。以河北大学人才毕业生流动报告为例,可以发现保定市周边就业人数较少,具体见表1。在现有的高校专业设置上,碳金融交易专业课门类较少,难以进一步培养更多碳交易市场所需的专业人才,且雄安新区还没有一所优质老牌高校培养相关专业性人才,不能持续稳定地为该地区碳交易金融市场输送人才。而对于一个以绿色产业发展定位的地区,优质的教育人才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表1 河北大学人才毕业生流动报告
其二,碳金融市场尚未成型,处于成立初期阶段,专业人才队伍数量少。《2021 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发布了新区364 家用人单位、1 697 个工作岗位、1.1 万条急需紧缺人才信息,同比2020 年人才需求增长91%、50%和45%。其中,碳金融等新兴产业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雄安新区金融岛规划远期可容纳50 万名左右金融人才。第三方的中介服务机构缺乏,相关的区域碳交易审计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较少,难以为后续碳交易企业提供准确全面的指导。该地区的金融专业培训机构少,对于碳金融日后的发展缺少助推剂。碳金融属于金融工程学科门类,是在低碳领域的扩展,而碳金融涉及多个学科内容的交叉应用,如能源、管理、会计、审计等。
其一,政府金融政策不完善,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碳金融在雄安新区内的发展尚处于萌芽试验阶段,前期政府政策在规范行业发展上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目前还难以承担整个交易。同时,地区碳交易市场不够活跃,该地区目前还没有一部针对碳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方面亟须弥补、完善。
其二,碳金融交易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行业内的各行为主体需要进行有效的行业监管,但当前尚没有完整的规范交易政策和评估标准。目前,行业监管很容易造成监管缺失和不到位等问题。在前期政策的空档期,市场主体的交易效率较低,企业事后监管不合格和规范不严格,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公平性。
雄安新区碳金融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市场准则与宏观调控,导致碳金融资产出现泡沫化问题,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市场上碳金融衍生品过度交易,碳金融衍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对实际金融资产有较大的放大作用,实体经济无法与金融经济相匹配。据调查显示,雄安新区3 县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发展建设进度不及城镇化进度的2/3,私人企业、外来投资下的绿色信贷却十分活跃,而这些企业内部也出现了碳金融创新过度、企业过度注重生产效益等逐利现象,导致了市场上的过度交易和低质量衍生品的泛滥。另一方面,产业市场恶性竞争趋势明显。由于相关监管机构管理松弛,缺乏有效的平衡手段,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的重视程度和活跃度也不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收益,挤压企业生存空间。
雄安碳金融产业急需统一、高效的碳金融顶层设计,但顶层设计需要智能化、系统化、数据化的信息调研,该问题表现在3 个时期。
其一,各企业准入市场前,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调查,难以确定投资碳金融企业的准入市场门槛,导致准入后各企业能力参差不齐,使市场运营风险提高。
其二,在企业参与市场交易中,各类碳金融产品跨系统数据整合和交换的效率差,产品分类标准不明晰,严重影响实际经济效益。
其三,在售后责任归属方面,交易双方的风险结果责任分摊不明晰,缺乏合法有效的责任合同机制,如绿色信贷企业破产风险结算无法责任到人、资产清算不精确等。
其一,本地区的教育优势较差,要着力于改善地区内在发展驱动力。改善整个雄安新区的教育体系,利用好多个批准加入支持新区发展建设的名校。应整合当前教育资源,及时开设特色复合班型。在初期人才培养上,应该加大特色班型改革力度,扩大整体讲授面,加大学科内容的融汇度和交叉度。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弥补国内起步晚的短板,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培养人才双向新探索,借鉴外国发展经验,以此来更好地服务雄安新区的碳金融市场发展。
其二,在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专业人才培养队伍应该做到政府牵头积极完善。应壮大相关金融专业人数,提高人才质量。加大从全国7 个先行示范区引进专业人才的工作力度,组建碳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对本地区的监管体系进行设计和建设,同时加强交流学习,大力支持碳金融行业内经验人士定期召开主题座谈会和讲座活动,培育本土化碳金融人才队伍。随着基础业务不断完善升级,地区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也逐渐壮大,该地区的业务和服务工作量将会明显提升。
其一,制度设计和探索。相关部门在前期政策的制定上应多方考虑综合,对碳交易市场中的定价、碳金融产品的定位和创新、碳期货等进行政策解读。建立新区碳金融交易市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强化线上平台服务器设计。同时建立线下服务平台,各地区和网点进行铺设。编撰地区性交易法规,及时完善跟进市场发展。
其二,采取“第三方+政府监管”新模式。对交易双方的碳交易对象加强监管确保公平性。对企业的碳金融资产和账目进行定期查验审计,严防造假、逃税等问题。对企业碳交易信息要及时披露,接受大众监管。监管体系要做到企业日常交易信息全覆盖。考虑运用CDM项目对企业减排,碳排放量达标数据作为监管参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应创新多种碳金融产品,提升碳金融市场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市场内部,监控各项数据信息,抑制金融泡沫产生;在企业内部,制止过度的金融创新,限制新型金融衍生品生产。参与市场交易的金融企业要从注重企业效益逐渐向注重人才培养转型,增进碳金融人才储备进度。在市场价格方面,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雄安新区绿色产业内需,平衡碳金融衍生品价格。在宏观监管方面,碳金融监管机构应设计严格的监控机制,精确统计各个碳金融企业的基本信息,做到有效监管。
雄安新区要广泛采集地区碳金融产业数据,确立全行业统一的数据标准,提高碳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对于准入的碳金融企业,需要搭建企业级数据仓库,及时淘汰、剔除质量水平差的碳金融机构。
在准入的碳金融企业内部,要及时引进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使管理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提高各金融产品系统交互效率,提升跨系统联系的效率,实现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规避人工处理信息的风险。
在交易后,应合理分担碳金融产品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建立碳金融分摊模型,责任到人,包括成本率、收益均量化、归集成本池、分摊路径等内容,实现售后责任分担精细化、标准化,同时建立合法有效的碳金融交易合同机制,使两者相互结合。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创新作为推动力,对雄安新区产生积极影响。碳金融作为一个新生领域,能使雄安新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既能为雄安新区提供金融支持,又能加快产业升级和改善环境,助力雄安新区碳金融绿色发展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