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2-08-12 06:53翟丹丹
新农民 2022年19期
关键词:防渗墙农田水利设计方案

翟丹丹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水利局,河南 濮阳 453700)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数据,2020年,国内水电设备利用时间达到3827h,同比提高130h,水利设备利用时间的延长,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平稳性达到较高水平。为延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良好势头,有必要从实践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技术体系构建方案,旨在依托技术资源综合化应用,促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规划、建设活动稳步开展。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系统梳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理顺工程管理短板不足,有助于设计人员从整体上明确自身的观念认知,精准把握后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重点内容,为后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设计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细节管理不严格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之前,为了保证设计效果,防范设计漏洞,往往需要组织人员开展前期勘察系列工作,根据勘察信息,结合工程项目定位与使用场景,灵活调整工程管理方案,确保工程管理方案有效性与合理性。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勘察阶段,忽视了勘察工作重要性及其必要性,没有能够全面掌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所处区域基本情况,造成设计方案无法适应施工区域实际,不仅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还会带来巨大的设备维护压力。小型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管理不全面

尽管多数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尝试通过系列举措,进行施工技术管控,通过管理要素介入,防范化解质量风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施工企业在技术管理环节,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以深层搅拌成墙施工技术为例,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黏土、淤泥、沙土以及砂粒等材料进行处理,确保原料性状达到使用预期。但是从部分施工团队缺乏技术思维,没有严格落实管理要求,开展施工材料筛选以及管理工作,无形之中,限制了深层搅拌成墙技术应用效果。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不彻底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区域性民生工程,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有着深远影响。为持续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成效,实现施工质量有效管控,施工团队往往需要做好质量管理前置工作,突出设计方案质量要素,通过设计方案优化调整,从源头上规避质量风险,为后续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方向性引导。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质量控制理念,这种认知状态,使得设计人员忽视了质量因素,造成技术选择单一,技术优势发挥受限。同时建筑企业与设计人员之间,没有进行必要地沟通与协调,影视了设计人员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体性技术判断,难以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方案自我审核与自我评估,进而弱化了设计方案实用性,无形之中,增加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难度。

1.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渗漏问题发生概率较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服务年限较长,这种功能定位使得工程结构布局与施工标准较为特殊,部分施工企业在结构规划与建设环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施工技术漏洞,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结构缝隙发育,诱发系列渗漏问题。具体来看,部分施工团队在项目结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场景特殊性,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开展必要的技术处理,导致施工技术缺失,诱发潜在渗漏风险。例如技术人员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没有综合项目施工区域水文、地质等因素,沿用已有的技术经验,造成技术方案与施工要求脱节,使得堆砌物与岩石堤坝处理不当,产生大量裂缝,影响最终施工效果。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跨度较大,施工技术环节众多,在施工环节,需要管理要素介入,确保不同技术要素综合化应用。从实际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内部没有能够建立起完备的施工技术管理框架,无形之中,造成防渗施工技术衔接水平不高,进而引发质量问题。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基本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涵盖多个领域,涉及不同技术环节,为确保设计活动平稳有序进行,防范化解设计缺陷,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效发挥。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

从整体上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体技术难度较高,工程施工窗口期较短,为兼顾项目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形成高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模式。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坚持科学性原则,着眼于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特点以及功能需求,全面分析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转的客观要素,通过影响因素系统性整合,设计人员应当着眼于实际,积极从技术角度出发,做好技术组合优化,形成最优化工程技术方案,确保工程技术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条件、生态环境相符合,实现工程技术最优化,切实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可行性,有效规避施工质量问题。

2.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应当遵循实用性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涵盖多个领域,整体施工难度较高,为应对这种情况,设计团队应当做好统筹考量与具体分析,以实用性原则为先导,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可操作性去那面提升。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以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验,细化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围绕关键性因素,定向进行技术设置,确保对关键因素的处理水平,设计角度出发,将成本控制、质量口控制、周期控制等纳入到工作考量之中,将其作为评价设计方案实用性重要标准,定向评估设计方案可行性,实现技术要素与工程要素有效结合,避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应用不到位,影响最终施工效果。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要路径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框架下,灵活调整工程管理手段,通过设计思路优化以及设计方法调整,全面增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能力,确保工程管理方案符合现有要求,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3.1 认真做好工程勘察工作

基于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环节存在的盲目性等问题,设计人员在开展系列工程管理活动之前,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在科学性原则引导下,进入工程项目施工区域,根据施工区域环境特征、项目要求等因素,开展工程勘察,利用专业化勘察设备,准确掌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区域各类数据,同时做好气象、水文数据查阅,通过综合地质、气象、水文等各类信息,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要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突出地区特点,完成对设计方案定向调整,确保设计方案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为后续工程质量、设备管理、成本调控等系列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3.2 完善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为持续发挥正向作用,设计过程中,应当精准把握设计需求,完善设计环节,通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必选、方案优化等几个环节。多维度进行工程管理方案论证,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避免技术方案设计不合理,影响最终建设成效。例如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选址环节,设计人员通过全方位论证选址区域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因素,确保选择有效性。施工企业应当切实做好防渗技术管理相关工作,借助管理要素、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综合化应用,将不同施工技术纳入到防渗施工之中,消除施工技术应用误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如图1所示:

图1 小型农田水利设计示意图

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施工企业需要着眼于实际,系统性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要求,明确技术应用重点环节,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以及人员配置角度出发,组织好、开展好施工技术应用工作。例如对管理人员管理责任进行细化处理,确保管理人员采取规范化、标准化举措,完成相应技术管理举措,消除技术盲区,保证各项技术应用有效性以及合理性。

3.3 优化调整工程技术方案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高效应用,对于项目整体运行水平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这种内在联系,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筛选过程中,应当技术与施工队伍、技术团队进行沟通,从技术角度、应用角度出发,反复论证工程技术方案实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BIM等信息化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3D模拟,搭建设计模型,将抽象的设计方面进行直观化处理,以此为契机,确保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自我评估过程中,可以快速发现方案中潜在的问题,明确风险隐患。针对发现的系列问题,采取相应举措加以处置和应对。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评估设计方案整体成本投入,实现成本管理全程化。

3.4 持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技术体系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全面理顺技术流程,突出技术重点,确保防渗处理技术高效应用。基于这种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定位,施工团队需要定向做好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技术、链斗防渗墙施工技术、锯槽防渗墙施工技术等方案的应用工作,构建成熟化施工技术体系。在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环节,技术团队需要充分利用搅拌施工设备,采取多头钻入,同步注入泥浆搅拌的方式,在水泥浆与土壤之间形成水泥土桩。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防渗结构坚固性,提升防渗墙体抗压效果,增强防渗系数,并且该施工体系操作难度较低,工序较为简洁,逐步成为目前主流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技术手段。链斗防渗墙施工技术主要依托链斗式开槽机,借助链斗取土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开槽能力,强化水泥防渗效果,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体防渗能力。根据以往经验,链斗防渗墙开槽深度应当保持在16~50m,宽度保持在10~15m,通过上述空间尺寸精准把握,持续提升防渗墙对于水体侵蚀的应对能力。锯槽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锯槽机中的刀杆,对施工区域地层按照设定角度开展切割处理,切割过程中,采取灵活处理方式,对切割速度做好控制,结合以往经验,切割速度应当保持在合理区间范围内,避免切割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影响最终施工效果。切割完成后,应当在做好切割残渣处置工作,减少施工活动对于周边环境危害。

4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对于区域资源开发有着极大裨益,为全面发挥其技术优势,形成体系化、现代化水力资源开发机制,文章从工程管理角度出发,在梳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设计现状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结果导向,探索针对性的技术处理方案,通过技术方案定向升级,推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有序运转。

猜你喜欢
防渗墙农田水利设计方案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时态-现在进行时》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浅谈汽车后组合灯动态位置灯设计方案
云南省电视广告监看系统智能化升级设计方案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水利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技术要点的探讨
浅议水库加固工程坝体防渗墙施工技术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