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楼
(保定市第17中学,河北 保定 071000)
《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英语课要以主题意义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指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将特定的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
教师可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和引入扩展阅读两种方式实现语境的延伸。如何将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呢?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已知创设语境,引入主题意义;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主题意义,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进而进一步围绕主题意义,巩固语言知识,深化语言理解;并通过迁移情境,内化所学。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Food and Restaurants”是属于人与自我的主题,教材单元以“Food and Restaurant”这一话题为主线展开:通过学习不同地点的购物对话,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食物喜好,实践应用购物用语并能在真实情况下健康、理性购物。同时要懂得健康生活、关爱他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积极生活态度和根本任务,话题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1.教材分析
What
本课是一节对话体裁的听说课,主要介绍了Danny帮助妈妈购物的经历。属于“人与社会”的话题。对话分三个场景:第一部分是在家中Danny和妈妈的对话。第二部分在街角店,Danny与店员的对话。第三部分是Danny回到家中与妈妈的再次对话
Why
文本以Danny在便利店购物,买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却忘记了妈妈的嘱托为内容,向学生传递健康、理性购物的重要性,同时要懂得健康生活、关爱他人。
How
此文以对话形式出现,以“街角店购物”这一话题展开,作者使用了基本的购物英语,语言生动活泼。对话中涉及了一系列的购物用语,语言口语化特征突出,但是结构松散,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使零散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使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点出“健康生活”的主题,为学生的语言输出做准备。
2.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读懂文本内容,并能通过感知掌握基本的购物语言。
(2)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丰富的语言。
(3)学生能够迁移创新,培养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积极生活态度。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刚步入初中生活,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模仿能力强,并且开始学会思考,同时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因此笔者力求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并且用活动的设计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他们批判性地看待问题;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利用小组合作互助,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
根据《课标》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应该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同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学科德育渗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以后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策略
本课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动脑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运用英语表达实际意义。精讲巧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通过听、读、改编达到在真实情境下感知、掌握基本语言———合力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实践应用—创造真实情境,迁移创新。
5.Lesson23的课堂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基于主题意义的课堂活动设计(见附表)
6.板书设计:(见图2)
图2
课后反思:主题的重要性不但体现在对上述课程内容整合的引领上,而且还反映在其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注重单元整体及教学,梳理和明确了“购物”的教学主线及“健康饮食和关爱他人的积极生活态度”这条暗线。
围绕单元主题和课时教学内容来设计本节课所涉及的主题能聚合意义,切实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帮助学生面对真实情境问题时能够实现迁移应用的结构化、开放性问题。本节课教师所设的问题环环相扣,既有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评价,又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还有对生活经验的抽象概括,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
结构与碎片的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学生从文本预测到对话到提炼购物用语,引导学生构建语料库,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丰富购物用语,体会真实情境下的理性购物,充分发挥与主语篇平行存在于同一主题语境下的延伸内容在探究主题意义中的作用,与主语篇达成横向关联,丰富学生的语料库;最后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下的真实购物体验。这样琐碎的信息逐步构架、重组为完整的表达体系。
附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七年级上的学生语言储备可能不足以满足其表达需求,所以教师要通过真实的课堂互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概括、整合语言素材,丰富他们的表达层次,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水平。如这篇案例中的视频观看、补充文本阅读、引导型学案为丰富学生表达提供了脚手架。
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文本内容不足以支撑完整的对话,相关主题的视听材料补充较多,可能会增加一部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次预设太多,困住了教师自己的手脚,同时限制了学生的课堂即时生成。
由于借班上课,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把握不充分,在最后生成部分设计有些保守。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应,勇于跳出甚至跳过预设的PPT,以适应学生学习的节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需要运用教学智慧,通过掌控和调节课堂节奏,促进课堂生成,构建自然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