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探究
——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

2022-08-11 05:53周玉林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基础部
人民长江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效性思政理论

周玉林(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基础部)

数字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一轮改革,大数据应用所具有的全面性、精准性、预测性和兼容性等特征被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高校思政教育自身的实效性关乎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实现,借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力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大大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路径。众所周知,现代高校思政教育面对思想复杂的新时代大学生实效性是不理想的,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思考当代大学生为何那么厌倦思政学习。不仅是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滞后,更重要的是思政教育内容的乏味,教学理念与思想不能深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学内容不能与现实生活、世界形势形成有效对接,一味道貌岸然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感觉乏味和枯燥,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让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精神。高校思政教育一线教师为了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不仅要与时俱进地改进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更要探索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和新颖的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验证大学生思政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尺和基准,可以从教育载体创新入手营造良性运行机制;作为教师要充分掌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特点和要求,通过整合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充实思政教育内容;通过探究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以拓宽思政教育途径;通过不断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机制,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能以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为此,由郭凤志撰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一书,有助于提升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书中,作者深入探究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建设问题,重点阐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性质与意义、功能与定位、历史沿革及特点、课程体系的规范与完善、课程教材建设与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课程建设标准与教学评价、课程建设的管理与保障等问题。该书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还具有理论丰富、内容详尽、结构严谨、框架完整、关注现实和引导未来等特点。鉴于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和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作者认为需要积极创新与完善高校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需要强化高校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思政工作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以凝集思政理论研究队伍,很好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很好促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学科作用和提升民族与思想凝聚力。

在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全面论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建设问题,阐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历史沿革、新教材理论体系逻辑和特征分析、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论澄清和教学设计的着力点等问题,以及加强和完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加强学科建设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支撑能力,理论课程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等观点,为当前全面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提供了有效指引。首先,论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定性、定位和功能,介绍了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沿革。具体阐述了建国初期奠基性四门课程的初步形成,分别梳理了“78方案”、“05方案”和“98方案”思政理论课程的发展与特点,以及这些方案思政课程体系的构成、定位、基本任务、课程体系特征和实施的基本经验。其次,论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问题。具体阐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新教材体系的理论逻辑、特征分析和研究任务,还阐述了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的优良传统、创新理论澄清、改革创新下的教学方法谱系及其创新体系的构建等相关问题。第三,论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创新问题。具体阐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环节和设计的着力点,还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详细阐述了思政教学队伍建设的目标、机制和制度保障等。最后,论述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评价及其拓展、教学评价的管理水平与政策保障。

笔者认为,研究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首先要研究高校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动力源、“调节器”及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武装高校思政教师的头脑。通过具有自律性与自觉性的灌输主体实施思政教育;通过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内容的灌输和灵活多样性的灌输方法,使得教育对象进行主动性与参与性的接受。把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和深度融合,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进行深入探究,在分析信息化技术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界定、内涵、特点、思路和方法。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缺失源于教育观念保守、教育队伍薄弱、教育对象复杂和教育平台缺位等问题,从而导致大数据助力实效提升流于形式,以及提升助力不足、精度有限和提升舞台缺失。面临的这种困境源于主体固有理念的滞后、教育队伍结构的固化、教育对象复杂化和教育平台的虚设,从而导致与大数据思维不相契合、与要求不相吻合、与精准存在脱节、与应用存在错位等问题。因此,需要探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对策。要转变思维范式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整体性思维、模糊思维和相关思维,以整体视角促进针对性教育,在混杂中实现精准性教育,借关联关系助力科学性教育。还要优化教育队伍结构以培育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复合型的和具备信息技术的教师管理队伍。通过加强情感投入以引导教育对象真情流露,通过加强技术凝练以提高获取信息的精准度,运用多维立体平台有效衔接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思政教育大数据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充分运用线上教育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构建数据模型扩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环境之中,不同家庭条件环境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和思想观念,因此,个体差异与群体特征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要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他们在社会生存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和治理包括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制度环境建设和媒介环境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良好规范的制度为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建设提供了一个支撑点,物质文化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建设都是由制度文化环境所决定的。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媒介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影响广泛,积极建设媒介环境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二要优化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职能,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教育队伍,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者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的人格素质和能力素质。思政教师要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水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能将自身理论有效运用于教学实际。三要优化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家发展,改善家庭教育以塑造大学生优良的品格,营造和谐温暖的人际环境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基础。因此,要树立以情感为基础的幸福家庭观,家庭成员之间要和谐相处,父母在为人处世方面给学生树立榜样示范,并能更新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

增加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可以大力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经费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社会资源利用困难和社会大环境等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遵循针对性、计划性和统筹性原则,通过崭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创设、有效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完善等有效措施,切实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目标。首先,要搭建思政实践教学的“四模块”平台,选派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上好五门思政教育实践实验课,应用思政教育六环节知识把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抓好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鼓励和指导学生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其次,建立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建立考评达标尺度、检测数据、读书笔记,成立思政理论兴趣学习小组,通过阅览室、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学习材料学习,为高校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打好基础。在处理实践教学环节时做到具体明白,明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目的要求、行动准则、规范操作步骤和测评细则,为日后实践教学积累原始资料与可供借鉴材料。第三,不断完善检测实践教学效能的方法。在基本技能上,建立“四个一”的达标工程;在思政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学生、职能部门和主讲教师三个评价主体的有机结合。第四,创建多元化思政教育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采用茶话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采用沙龙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采用情景剧式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采用头脑风暴式教学模式可以点燃大学生思维火花,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最后,还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把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理论研习和探究分析、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教学提升教师教学综合能力,使得大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和锐意进取精神。

总之,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有效解决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到“三全育人”;建立助学保障体系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根本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拓宽思政教育途径和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思政教育机制和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整体性指导,营造良性运行的有效机制,将社会热点合理导入思政教学当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理论课程建设主导力量,以教材建设为基础推动理论课程创新;利用全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与方法,高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等措施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实效性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