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政 孔繁铭 李 艳 覃志海 张华政 单玉燕
(南宁市动物园,南宁,530003)
东北虎(Pantheratigrisaltaica)又名西伯利亚虎,在各亚种中体型最大,野生较大个体体重可达320 kg,饲养条件下雄虎体重约175 kg,雌虎体重约125 kg。东北虎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1]。东北虎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保护物种[3],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北部。以往东北虎日常饲养和医疗检查中的串笼、采血、肌内注射、修剪指甲和口腔检查等事项,通常需要保定或麻醉,极易对东北虎造成应激和后遗症[4-6]。正强化行为训练是通过合理运用指令和正向奖励培养出动物的期望行为,让动物在自然平静的状态下完成训练目标的方法[7-8],这既减少了对动物产生的应激伤害,也可以提高综合福利[9]。在各地动物园开展的正强化行为训练表明,在不进行麻醉和保定的情况下,动物可以配合训练员完成称重、肌注、口腔检查、采血和串笼等活动[6,10-12],正强化行为训练正成为现代动物园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南宁市动物园从2020年10月开始对1只东北虎进行正强化行为训练,至2021年11月,该虎能配合训练员的指令和手势,完成定位、口腔检查、前爪检查、尾部抽血和串笼的训练项目,现将训练过程总结如下。
东北虎呼名辉辉,雄性,2005年自繁于南宁市动物园,后进行人工育幼。左前掌曾被畸形的指甲刺伤,已做手术处理。
以南宁市动物园的运动场作为训练场,场地长、宽均为5.0 m,高2.5 m,三面为铁网,一面为水泥墙,水泥地面。运动场的铁门改造出3个长15 cm、宽10 cm的投喂口,方便训练员操作。3个投喂口位置分别对应东北虎卧、坐和站立时头部的高度,能让其保持定位姿势取食,投喂食物时需用夹子。为确保安全,投喂口只在训练时打开。东北虎卧姿定位时,在尾部侧面的铁网处设有长20 cm、宽10 cm的小口,用于取尾训练;站立定位时,在前脚高度位置焊接有宽15 cm的铁架,供其搭脚借力。
训练器材包括响片、目标棒、料桶、长夹子、猛兽压缩笼、长铁钩、碘伏、一次性注射器、长竹枝、压脉带、电动剃毛刀和酒精棉球等,奖励物为3 cm×3 cm×3 cm的猪肉块。
东北虎机警、敏感,要求训练员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该虎的训练员为本岗饲养员,主训1人,副训1人,协助和脱敏2或3人,兽医1或2人。主训和副训对训练内容进行操作,协助人员配合操作,兽医对检查部位评估和抽血。以上人员长期固定并经常参与训练,保持东北虎的信任感和对训练流程的熟悉度。
训练时间为10:30和16:30,10 min/次。东北虎注意力和耐心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把握合适的训练时长能确保其以最佳状态参与,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东北虎能配合训练员的指令和手势完成卧、坐和站立定位;能配合口腔检查、前爪检查及消毒、尾部抽血和串笼;训练过程中能保持安静、专注和主动。
利用响片建桥。呼唤名字,当东北虎注视训练员时,按下响片,及时给予食物作为奖励,建立响片和食物的条件反射。桥接成功的标志为:听到呼唤后,东北虎注意力转移至训练员,进入安静状态,明白响片代表正确和奖励,对响片和投喂有期待感。在之后的训练中,按下响片的时间间隔不固定,避免东北虎产生对响片时间的刻板行为,由训练员控制训练节奏。
目标是东北虎听从指令,能以卧、坐和站立等的姿势维持一定时间。前期训练员用食物引诱东北虎做出卧、坐和站立的姿势,同时配合手势和响片作为标记,并给予奖励。后期先发出指令和手势,待东北虎做出相应动作后,再给予奖励。定位训练前期投喂的频率较低,当东北虎即将出现烦躁情绪时再提高投喂频率,安抚情绪的同时延长定位时间。每次取得进步,可一次性给予较多食物,作为特殊奖励,鼓励往正确方向发展。延长定位时间需循序渐进,训练员要时刻注意东北虎的反应,灵活操作。经过定位训练,东北虎会有安静、期待和配合的表现,随着指令而行动,未接到新指令,能维持姿势等待响片和奖励,注意力集中,眼神注视训练员。定位训练能培养动物的配合意识,也是后期训练的基础,可提高训练效率。
对东北虎进行坐姿定位,用食物引诱张嘴,及时按下响片,适应张嘴训练后,把手势放在食物前方,传达手势指令(图1)。后期先发出手势和指令,东北虎张嘴后再按下响片给予奖励。训练时长不固定,以响片作为结束标志,避免产生刻板行为,每取得进步需给予较多奖励。训练前期与响片配合不及时,东北虎产生了情绪,出现啃咬栏杆的不期望行为。经过调整方案,在咬栏杆前按下响片给予奖励,若仍存在不期望行为,则用指令和手势制止,并停止奖励,最终不期望行为得以纠正。训练张嘴状态需保持一定时间,以便训练员和兽医对口腔及牙齿进行检查。
图1 张嘴训练
东北虎左前掌垫曾被刺伤,需训练保持站姿定位配合训练员和兽医检查和消毒。东北虎2只前爪趴在离地1.6 m的铁架上,前爪处于较高位置有助于训练员和兽医观察和操作。爪前方的栏杆有缝隙,宽度3 cm,爪不能伸出,以确保训练员和兽医安全。训练需让东北虎保持站姿定位3 min以上。训练前期,当东北虎站姿定位采食时,注意力放在食物上,协助人员从旁边用竹枝轻触前爪或用注射器轻轻喷射碘伏,让其适应异物接触,训练员观察东北虎没有抵触情绪和收脚行为,按下响片,给予奖励(图2)。若有异常反应,立即指令制止,停止奖励,重新引导东北虎将前爪放于正确位置。在后期训练中先接触前爪,没有异常反应再按下响片。
图2 前爪训练
东北虎面对训练员,在训练场一侧卧姿定位,尾部处于侧面铁网开口处。协助人员从侧面用长竹枝依次轻扫东北虎的肩膀、背部、腰部,直至尾部,进行脱敏训练。训练过程中,东北虎局部皮肤抖动、停止采食、低吼和回头观察等,协助人员暂停动作,呼唤名字,同时加快投喂频率,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应激。当东北虎重新将注意力转移至训练员时,可继续脱敏训练。用铁钩轻触东北虎尾巴时,会有甩动现象,当尾巴停留在铁网开口处,及时按下响片给予奖励,增加尾巴贴近铁网开口的次数。当尾巴习惯放于铁网开口处后,协助人员钩取尾巴,带出开口轻轻抚摸,同时训练员配合按下响片给予大量奖励(图3)。取尾训练稳定后,再进行压脉带绑定、剃毛、酒精涂抹和针刺等训练,训练刺激由轻到重,逐步提高适应力。在前几次抽血实操时,搭配经验丰富的兽医,尽量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增强训练员的信心,减少东北虎的抵触情绪。
图3 取尾训练
传统的动物串笼一般采用驱赶、食物引诱和麻醉等方法,让动物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串笼训练的困难在于动物对压缩笼存在恐惧心理,前期首先要进行脱敏训练。把压缩笼固定在2个运动场中间的推拉门处,打开两侧门,让东北虎能自由穿过压缩笼往返于2个运动场,不关闭笼门。脱敏训练中东北虎表现出谨慎、徘徊等现象,可将食物放于笼门处,训练员回避,东北虎保持极高警惕,但也会试探性少量采食。随着东北虎的适应,将食物逐渐往压缩笼深处放置,直至另一个运动场中,利用食物引诱,完成压缩笼的脱敏训练。脱敏期约1个月,无论训练员将食物放于哪个运动场,东北虎均能轻松穿越压缩笼采食,偶尔能提前进入压缩笼等待投喂。脱敏成功后,关闭压缩笼一侧门,并在笼内投喂,让东北虎进入一侧封闭的压缩笼内采食(图4)。在训练的最后阶段,待东北虎进入压缩笼后,训练员在前方投喂,协助人员轻关压缩笼的最后一侧笼门。关闭过程中,东北虎若有不安情绪,协助人员要暂停动作,训练员加快食物的投喂频率,若仍无好转,立即暂停训练,打开笼门,让其退出,避免再次产生恐惧情绪。训练成功的标志是两侧笼门关闭,东北虎仍能在笼内安静采食。
图4 串笼训练
经过训练,东北虎能完成多个训练目标,训练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已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表1)。
表1 东北虎正强化训练成果
续表1
通过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每日训练的计划、完成度、表现、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等,有助于训练员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次训练和调整计划提供参考。
在制定和调整计划时应考虑一些干扰因素,如年龄、性格、习性、天气、节假日游客量、周围施工、饲料、伤病史、手势和指令不统一及同笼动物的干扰等,减少对训练效率的影响。
老旧笼舍建造时并未考虑训练的需要,可以根据训练项目适当地改造,以安全和方便为主。本案例中主要考虑的是训练时各开口和设施的设置,即东北虎坐姿定位时头部的开口,站姿定位时前爪处的铁架和开口,卧姿定位时取尾处的开口。操作口不宜过大,防止东北虎伤人。
无论对何种动物进行训练,都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训练员须时刻集中注意力,杜绝违规操作,猛兽需2人以上协同训练,如有烦躁、嘶吼和攻击等异常行为出现,应立即暂停训练。为了保持训练的高效率和高配合度,需注意减少不期望行为,让其意识到不期望行为是没有奖励和不被允许的,只有保持配合和注意力集中时,才给予奖励。